网络层

OSI参考模型

吃可爱长大的小学妹 提交于 2020-01-27 20:40:34
物理层的作用:定义媒介类型、连接头类型、信号类型。 Hub:工作在物理层 1.所有的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冲突域 2.所有的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广播域 3.设备共享相同的宽带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物理源地址和物理目的地址、服务访问点与上层协议关联、定义网络拓扑结构、帧的顺序控制,流控。 交换机/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1.每一个网段都是单独的冲突域 2.所有的网段都属于同一个广播域 交换机工作原理:每一个网段都是一个单独的冲突域、广播包将被转发到所有的网段上。 网络层的作用:提供编制方案,提供路由。 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网络层地址由两部分组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网络地址是全局唯一的。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传输层的作用:分割上层数据、流量控制、面向连接与非面向连接、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端到端的连接。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huweiyi/p/10902688.html

计算机网络之网络层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20-01-27 00:46:25
网络层设计思路:向上只提供简单的灵活的、无连接、尽最大啊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 每个分组独立发送,前后分组不进行编号、分组可能出错、丢失、重复、失序,也不保证交付的时间,如果计算机需要保证可靠的通信,需要运输层负责,网络层的实现尽量简单。 互联网中需要把两个网络连接起来的设备 物理层使用的中间设备是转发器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网桥或桥接器 网络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路由器 网络层以上的叫网关 第一种和第二种其实将网络扩展,在网络层其实还是属于一个网络,第四种比较复杂,所以现在使用的都是路由器。 字段 解释 4位版本号 指定IP协议的版本, 对于IPv4来说,就是4 4位头部长度 IP头部的长度是多少个32bit, 也就是 length * 4 的字节数. 4bit表示最大的数字是15, 因此IP头部最大长度是60字节 8位服务类型 3位优先权字段(已经弃用), 4位TOS字段, 和1位保留字段(必须置0). 4位TOS(最小延时, 最大吞吐量, 最高可靠性, 最小成本),只能选其一. ssh/telnet这样的应用程序, 最小延时比较重要; 对于ftp这样的程序, 最大吞吐量比较重要 16位总长度 IP数据报整体占多少个字节 16位标识 唯一的标识主机发送的报文. 如果IP报文在数据链路层被分片了, 那么每一个片里面的这个id是相同的 3位标志字段 第一位保留

四层协议网络传输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20-01-26 16:15:07
概述 四层协议传输过程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自上而下每经过一层都会增加一个首部。与三次握手的关系:四层协议是请求到发送数据阶段,处于于三次握手的第一阶段。 详情 应用层:客户端发起一个请求,如http、smtp、telnet、dns、ftp、rip 传输层:封装一层tcp或udp首部,对报文分隔并打上标记序号、端口号传给网络层 网络层:封装一层ip首部,增加作为通讯目的的mac地址给链路层,这样发往网络的请求就准备齐全 数据链路层:外层再封装一层以他网首部,服务端收到数据往上层发送一直到应用层 图解 参考链接 https://www.jianshu.com/p/c9158308ad8c https://wenku.baidu.com/view/9c8785cb28ea81c758f57824.html https://www.cnblogs.com/wangdadada/p/12072868.html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angdadada/p/12195832.html

OSI

我只是一个虾纸丫 提交于 2020-01-26 11:19:21
TCP七层模型:一个开放式体系结构-分为七层:(以下往上)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应表会传网数物——应用表格会传往书屋】 TCP四层模型: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TCP五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TCP/IP 是协议(基本上带有后面P的就是协议)严格来说是TCP/IP协议簇 应用层——原始数据——计算机 传输层——数据段——防火墙 网络层——数据包——路由器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交换机 物理层——比特流——网卡 数据封装: 应用层——原始数据——原始数据+TCP——传输层——原始数据+TCP+IP——网络层——原始数据+TCP+IP+MAC——数据链路层比特流——物理层 数据解封: 物理层——比特流——数据链路层——原始数据+TCP+IP+MAC——网络层——原始数据+TCP+IP——传输层——原始数据+TCP——应用层——原始数据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XXXX001/p/11168633.html

SIG蓝牙mesh笔记3_网络结构

蹲街弑〆低调 提交于 2020-01-26 05:39:41
目录 3. Mesh Networking 3.1 Bearers 承载层 3.2 Network Layer 网络层 3.2.3 Address validity 地址有效性 3.2.4 Network PDU 3.2.6 Network layer behavior 3.3 Lower Transport Layer 下传输层 3.4 Upper trnsport layer 上传输层 3.5 Access Layer 访问层 3.6 Mesh Security 3. Mesh Networking 本部分以mesh网络的分层结构的顺序自下而上地介绍mesh网络。mesh网络结构如下所示: 3.1 Bearers 承载层 本规范定义了两种承载层: Advertising bearer GATT bearer 3.1.1 Advertising bearer 使用 advertising bearer 时,mesh数据包可以使用Advertising Data发送,BLE advertising PDU使用 Mesh Message AD Type标识。 Length AD Type Contens 0xXX Mesh Message network PDU 任何使用Mesh Message AD Type的广播消息应该是无需连接( non-connectable)、无需扫描的(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要点概括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20-01-26 05:05:01
计算机网络 组成 组成部分 硬件,软件,协议 工作方式 边缘部分 和 核心部分 功能组成 通信子网 和 资源子网 功能 数据通信 资源共享 提高可靠性 负载均衡 分布式处理 分类 分布范围 广域网 城域网 局域网 个人区域网 传输技术 广播式网络 点对点网络 拓扑结构 星形网络 总线型网络 环形网络 网状型网络 使用者 公用网 专用网 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传输介质 有线网络( 双绞线网络,同轴电缆网络 ) 无线网络( 蓝牙,微波,无线电 ) 性能指标 带宽 单位 赫兹 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 时延 发送时延 = 分组长度/信道宽度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处理时延 数据在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的一些必要的处理花费的时间 排队时延 进入路由器排队等待的时间 总时延 =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X信道带宽 往返时延 吞吐量 速率 网络体系结构模型 OSI七层协议 TCP/IP四层协议 五层协议 应用层 应用层(TELNET,FTP,SMTP)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 运输层(TCP或UDP) 运输层 网络层 网际层IP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接口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物理层 各层任务:(粗体为功能) 层名 任务 协议 传输单位 物理层 透明传输比特流 比特 数据链路层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

假装没事ソ 提交于 2020-01-26 04:49:03
数据链路层 一、链路和数据链路  1、 链路: 一个结点与相邻结点之间的一段物理线路(计算机网络由结点和链路组成)  2、 数据链路: 上述物理链路 + 必要的通信协议 二、 帧: 帧是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交下来的数据构成帧发送到链路上,以及把接收到的帧中的数据取出并上交给网络层(网络层协议数据单元是IP数据报,或称分组,包),过程大致如下:  1、结点A的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添加 首部和尾部 封装成帧  2、结点A把封装好的帧发送给结点B的数据链路层  3、若结点B收到无差错的帧,则取出其中的数据报交给上面的网络层,否则丢弃这个帧  (说明:在步骤2中,结点A先把封装好的帧传给本结点的物理层,物理层通过传输媒体传输比特流,结点B的物理层接收,并转换成相应的帧给数据链路层) 三、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  1、 封装成帧: 在一段数据(IP数据报)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构成一个帧。IP数据报是帧的数据部分,首部和尾部是控制部分。   ~ 每个数据链路层协议都规定了所能传送的帧的 数据部分长度上限---最大传送单元MTU ,IP数据报的大小必须小于该MTU值    ~为了接收方准确的接收帧的起止,需要给帧的首部和尾部使用特殊的帧定界符(SOH和EOT)  2、 透明传输: 透明,表示 某一个实际存在的事物看起来却好像不存在一样

【计算机网络】十六. 网络层--ICMP协议

喜你入骨 提交于 2020-01-25 15:10:07
ICMP协议 目录 一、ICMP协议详解 (1) 差错报告报文 (2) 询问报文 二、ICMP协议的应用 (1) Ping应用 (2) Traceroute应用 注:转载请标明原文出处链接: https://lvxiaowen.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03914490 一、ICMP协议详解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可以报告错误信息或者异常情况。 (1) 差错报告报文 (2) 询问报文 二、ICMP协议的应用 (1) Ping应用 网络故障排查: Ping回环地址127.0.0.1,若无返回, 则表明本地机 TCP/IP 协议不能正常工作; Ping网关地址(路由器管理地址); Ping远端地址; (2) Traceroute应用 Traceroute可以探测IP数据报在网络中走过的路径。 Traceroute探测IP数据报在网络中走过的路径过程如上图所示: (1)Traceroute封装TTL=1的报文,从A到达中型网络1时TTL=0,然后中型网络1会向A发送ICMP差错不可达报文,A把中型网络1的IP地址记录下来。 (2)Traceroute封装TTL=2的报文,从A到中型网络1再到大型网络时TTL=0,然后大型网络会向A发送ICMP差错不可达报文,A把大型网络的IP地址记录下来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和协议(2)_OSI参考模型

六月ゝ 毕业季﹏ 提交于 2020-01-25 08:35:28
2. OSI 参考模型 2.1 OSI 参考模型详解 (1)参考模型的优点   ①将网络的通信过程划分为小一些、功能简单的部件,有助于各个部件开发、设计和故障排除。   ②通过网络组件的标准化,允许多个供应商进行开发生产出标准的网络设备(如设备的接口标准和电压标准)   ③允许各种类型的网络硬件或软件相互通信。(如思科的交换机和华为的交换机能很好的连接;IE浏览器和火狐浏览器都能浏览网页等)   ④每一层完成各自的事情,互不干扰。某一层更改不会影响其它层 (2)各层的主要功能   ①应用层、表示层:如上图所示   ②会话层和传输层的区别:      A. 会话层 : 建立、维护和管理 应用程序之间 ( 面向用户 )的会话。比如流媒体服务器和每一个点播节点的客户端软件分别建立会话,服务器才能区分 每个用户点播的节目和相应的进度 。再比如,网购时客户下订单、商家发货、客户确认的 购买流程也属于会话层 ,这个流程由应用程序自己维护,而货物由哪一家或哪几家快递公司来运输是由传输层去建立连接的。即会话层负责的是在 两个应用程序之间 建立会话。      B. 传输层: 提供可靠或不可靠传输,能够纠正或失败重传。可靠传输负责端对端的连接,并负责数据在端到端连接上的传输。传输层通过端口号区分上层服务,并通过滑动窗口技术实现可靠传输、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等。传输层负责的是 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 。

ISO/OSI模型

不羁岁月 提交于 2020-01-25 00:53:24
ISO七层模型由下至上为1至7层,分别为: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网络层(Network layer)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其中上三层称之为高层,定义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和人机界面。什么意思呢,就是上三层负责把电脑能看懂的东西转化为你能看懂的东西,或把你能看懂的东西转化为电脑能看懂的东西。 下四层称之为底层,定义的是数据如何端到端的传输(end-to-end),物理规范以及数据与光电信号间的转换。 应用层,很简单,就是应用程序。这一层负责确定通信对象,并确保由足够的资源用于通信,这些当然都是想要通信的应用程序干的事情。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编码、转化,确保应用层的正常工作。这一层,是将我们看到的界面与二进制间互相转化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语言与机器语言间的转化。数据的压缩、解压,加密、解密都发生在这一层。这一层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将数据处理为不同的格式,表现出来就是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文件扩展名。 会话层,负责建立、维护、控制会话,区分不同的会话,以及提供单工(Simplex)、半双工(Half duplex)、全双工(Full duplex)三种通信模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