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

solidity学习——二维数组

冷暖自知 提交于 2020-01-07 14:52:50
环境配置: remix在线编辑器,输入网址:https://remix.ethereum.org/ 一、新定义一个合约Array,定义一个二维数组fenshu,uint[2][3] 中的3代表数组中共有三个元素,2代表每个元素中有两个值。具体场景设计:共有A\B\C三个人,两个值分别代表英语成绩和编程成绩,比如第一个元素[60,70]表示,A的英语成绩是60分,编程成绩为70. pragma solidity^0.5.0; contract Array{ uint[2][3] public fenshu =[[60,70],[70,75],[80,85]]; } 二、获取二维数组的长度(获取元素个数),可以利用length方法,如图: pragma solidity^0.5.0; contract Array{ uint[2][3] public fenshu =[[60,70],[70,75],[80,85]]; function getLength1()public returns(uint){ return fenshu.length; } } 三、获取二维数组特定元素的值长度(特定元素中值的个数),还是可以利用length方法,此处我们使用获取第一个元素fenshu[0].length的方法(因为是定长二维数组,所以可以使用fenshu[0]或者fenshu[1])

二维数组那些事

怎甘沉沦 提交于 2020-01-07 10:34:01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const char[12]类型的值不能用于初始化char [4] //char array[3][4]={"hello world"}; char array[3][4]={'h','e','l','l','o'}; //*array输出的结果是hello,即*array表示的是char*类型,而*array+1的输出是ello cout<<&array<<" "<<&array+1<<" "<<*array<<" "<<*array+1<<endl; //&array+1相比&array向后偏移了12个字节。 //c++中,char* 在所有的指针类型中比较特殊。 int arrayInt[3][4]={12,13,14,25,34,23,33}; cout<<arrayInt<<endl; //输出两项结果相同,相比整个数组首地址偏移16个字节,说明单独的二维数组名是一个int (*)[4]类型 //下面第一项是获得二维数组中第二个一维数组的地址,而第二项是获得第二个一维数组首元素的地址。??? //对数组指针引用如何理解 cout<<arrayInt+1<<" "<<*(arrayInt+1)<

矩阵树定理刷题总结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20-01-07 08:38:41
写在前面: 仍然没有知识点和板子题 轮状病毒 看起来好像是道板子题,但是没有模数便很难受 如果直接打高精需要高精加减乘除,而且还要维护正负 这个时候当然是果断打表啦 不难发现奇数项全部是平方数,偶数项加4也是 把它们开方后恰好就是一个递推序列:其中 $$f[1]=1,f[2]=3,f[i]=f[i-1]+f[i-2]$$ 高精的工作便成了正数的加和乘 黑暗前的幻想乡 每个公司需要恰好一个工作,也就是说恰好0个公司没有工作 考虑容斥: $2^n$枚举是否选择,用矩阵树求出方案数奇加偶减即可 最小生成树计数 首先明确两个最小生成树的性质: 1>在某张图的所以最小生成树中同一个边权的边数相同 2>它们构成的联通块也是相同的 证明是不可能的,这辈子不可能的 所以可以对于每个边权跑一遍矩阵树就行啦(其实搜索好打多了) 重建 前置知识:变元矩阵树定理 题目中要求: $$ans=\sum\limits_{S\ is\ a\ tree}\prod_{i\in{S}}E[i]\prod_{i\notin{S}}(1-E[i])$$ 前面的乘积可以用变元矩阵树定理求出,然而后面的并不容易直接求得 考虑转化式子: 设 $$val=\prod_{i=1}^{m}E[i]$$ 那么便有: $$ans=val*\sum\limits_{S\ is\ a\ tree}\prod_{i\in{S}}\frac{E

线性代数---特征值与特征向量(***重要***)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20-01-07 07:46:08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怎么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实例: ξ是初始单位向量组 A是旋转矩阵。 基本性质: 非奇异也叫做满秩,非退化,可逆 矩阵的行列式与矩阵行列式的转置是一样的 最后结果得出:特征方程一样,则特征值一样。 运用根与系数关系公式直接套就可以。 迹-----所有的对角线元素都加起来。 例题: 方法一:如果不验证有可能不正确,不够严谨。 通过方法二可知等于1这个条件是多余的。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2914586/blog/783856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

假装没事ソ 提交于 2020-01-07 07:44:59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在n阶行列式中,把(i,j)元aij所在的第i行和第j列划去后,留下来的n-1阶行列式叫做(i,j)元aij的 余子式 ,记作 ; 记 ,Aij叫做(i,j)元aij的 代数余子式 。 1. 一个n阶行列式,如果其中的第i行的所有元素除(i,j)元aij外都为零,那么这行列式等于aij与它的代数余子式的乘积: 2. 行列式等于它的任一行(列)的各元素与其对应的的代数余子式乘积之和,即: 3. 行列式某一行(列)的元素与另一行(列)的对应元素的代数余子式乘积之和等于零,即: 综合2中定义有性质: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2924317/blog/784842

Python实现im2col和col2im函数

怎甘沉沦 提交于 2020-01-07 06:08:59
今天来说说im2col和col2im函数,这是MATLAB中两个内置函数,经常用于数字图像处理中。其中im2col函数在《MATLAB中的im2col函数》一文中已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一般来说: 如是将图像分割成块的时候用的im2col参数为’distinct’,那么用col2im函数时参数也是’distinct’,即可将转换后的数组复原。 如果将图像分割成块的时候用的im2col参数为’sliding’,我目前还不知道MATLAB中使用内置函数是如何复原的。 今天,来看看Python中是如何实现这两个函数的(sliding类型)。 对于im2col的实现,我们沿着原始矩阵逐行计算,将得到的新的子矩阵展开成列,放置在列块矩阵中。 对于col2im的实现,我们沿着列块矩阵逐行计算,将得到的行展成子矩阵,然后将子矩阵放置在最终结果对应的位置(每次当前值进行相加),同时记录每个位置的值放置的次数。最后,将当前位置的值除以放置的次数,即可得到结果(原始矩阵)。 ''' 遇到问题没人解答?小编创建了一个Python学习交流QQ群:579817333 寻找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互帮互助,群里还有不错的视频学习教程和PDF电子书! ''' def im2col ( mtx , block_size ) : mtx_shape = mtx . shape sx = mtx_shape [ 0 ]

行列式性质

泄露秘密 提交于 2020-01-07 05:33:20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1. 行列式与它的转置行列式相等,即 。 2. 对换行列式的两行(列),行列式变号。即D 变为-D。 3. 如果行列式有两行(列)完全相同,则此行列式等于0。 4. 行列式的某一行(列)中所有的元素都乘以同一数k,等于用k乘以此行列式。 5. 行列式某一行(列)的所有元素的供应可以提到行列式号的外面。 6. 行列式中如果有两行(列)元素成比例,则此行列式等于零。 7. 若行列式某一行(列)的元素都是两数之和,例如第i行的元素都是两数之和,则行列式等于该两数分别组成行列式之和。 8.把行列式的某一行(列)的各元素乘同一数然后加到另一行(列)对应的元素上去,行列式不变。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2924317/blog/784765

16th Polish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 (AMPPZ 2011) A Arithmetic Rectangle

谁说胖子不能爱 提交于 2020-01-07 01:43:32
Looking for a challenge! 2 开坑… 网上好像只能找到 http://ruchiose.is-programmer.com/2014/6/18/main_amppz_2011_solution.48903.html 这个大佬写的一句话题解… 我太菜了,波兰题真的恐怖,我调这个东西调了三个半小时… 退役选手好像做这种稍微长一点的题就不行了 题解基本上是意译自 Looking for a challenge 2 遇到的非傻逼错误好像也就没滚动数组导致RE了… 我不知道我为啥写了这么久啊? 题意 给出一个n*m的子矩阵,求出其最大等差子矩阵的面积。 等差矩阵即每行每列都为等差序列之矩阵。 测试组数不超过10000,n,m <= 3000 元素值不超过1e9,每个测试文件大小不超过20MB 引导问题1:Air crashes 题意 给出一个数组a,对于每一个元素,找出其左侧最近的比它小的元素。 解法:following the arrows 在数组前添加一个哨兵节点,其值设为负无穷。用一个数组,称其为arrow,来维护每个元素左侧比它小的最近元素。 从左向右遍历数组a,若a_{i-1} < a_i 则a_{i-1} 即是a_i左侧最近的比它小的元素。否则,比较 arrow[a_{i-1}] 指向的值与 ai 的大小关系,不断循环,直到找到为止。

二维数组元素遍历与数组元素累加和

走远了吗. 提交于 2020-01-06 23:29:01
学习完了数组元素的访问,学习下数组的遍历及数组的元素累加和操作。 class ArrayDemo09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一维数组的求累加和并遍历 int[] arr = {10,20,30,40,50}; int sum = 0; for (int i=0; i<arr.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arr[i]); sum += arr[i]; } System.out.println("sum= " + sum); System.out.println("---------------------"); // 二维数组的求累加和并遍历 int[][] arr2 = { {1,2},{3,4,5},{6,7,8,9,10} }; int sum2 = 0; for (int i=0; i<arr2.length; i++) { for (int j=0; j<arr2[i].length; j++) { //System.out.println(arr2[i][j]) sum2 += arr2[i][j]; } } System.out.println("sum2= "+ sum2); } } 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来源: CSDN 作者: little-stars

Java中二维数组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20-01-06 23:23:30
二维数组: 概念: 二维数组的元素就是一个一维数组,以及一维数组对用的长度 int x ,y ; int[] x , y ;x是一个一维数组,y是一个一维数组 int[] x , y[] ;x是一个一维数组,y是一个二维数组 int[][] x ; x是一个二维数组 定义格式1: 动态初始化 : 数据类型[][] 数组名称 = new 数据类型[m][n] ; (推荐第一种) 数据类型 数组名称[][] = new 数据类型[m][n] ; 举例: int[][] arr = new int[3][2] ; 等号左边: int:表示一个int类型 [][]:表示定义二维数组 arr :数组名称 等号右边: new :在堆内存中创建对象 int :创建int类型数组 [3] :表示当前二维数组中有3个一维数组 [2] :这三个一维数组中每一个都有2个元素 class Array2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 String [ ] args ) { //定义一个二维数组,并且动态初始化 int [ ] [ ] arr = new int [ 3 ] [ 2 ] ; System . out . println ( arr ) ; //[[I@十六进制数据 [[I@6d06d69c //存在3个一维数组 系统默认初始化:null //第一个一维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