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

中国历史年代表

陌路散爱 提交于 2020-01-15 00:26:30
历史 社会 朝代 地图 起止年代(年) 重要事件 创建人 都城 中 国 古 代 史 原始 社会 黄帝 尧舜禹 / 约170万-4000年前 史前 黄帝 尧| 舜 / 奴 隶 社 会 夏朝 查看 前2100-1600 第一个国家 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启 阳城 商朝 查看 前1600-1100 武丁中兴、文字接近成熟 汤 亳→殷 西周 / 前1100-771 国人暴动、共和行政 武王 镐 东周 / 前770-256 / 周平王 洛邑 春秋 / 前770-476 春秋五霸、弭兵运动 新兴地主阶级 / 洛邑 战国 查看 前475-221 战国“七雄”、百家争鸣 / / 封 建 社 会 秦朝 查看 前221-206 大一统的封建集权王朝 焚书坑儒、商鞅变法 秦始皇 咸阳 西汉 查看 前202-公元8年 推恩令 张骞出使西域、独尊儒术 汉高祖 长安 新朝 / 8-23 / 王莽 长安 东汉 / 25-220 党锢之祸、黄巾起义、佛教 光武帝 洛阳 三 国 魏 查看 220-265 九品中正制、屯田制 曹操 洛阳 蜀 221-263 平定南中、五次北伐 刘备 成都 吴 229-280 卫温首次出使台湾 孙权 建业 西晋 / 265-316 八王之乱、九品中正 司马炎 洛阳 东晋 / 317-420 / 司马睿 建康 十六国 / 304-439 / / / 南北朝 / 420-581 孝文帝改革

汉朝那些事儿

家住魔仙堡 提交于 2019-12-29 18:20:43
闲时无趣,总会去翻翻自己感兴趣的书,总好过看微信朋友圈。下面说说我对看《汉朝那些事儿》的一些感想吧! 萧何 萧何,只能用俩字来形容,慧眼。他的一生似乎就是为了双赢来的,实现了刘邦帝王梦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高官和美誉。 当初自己不想做高官(因为他早看出秦王朝有迅速衰败的迹象),也要帮忙推荐刘邦去当个小亭长,目的是为了让刘邦结交更多的有头脸的人,也正是这个小小的亭长改变了刘邦的命运。 萧何虽说没有行军打仗冲锋陷阵的军事才能,但却有很好的组织策划才能,管理内政和后勤,为刘邦在前线的部队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刘邦 一个人的经历最终决定了他以后的路,刘邦在那个时代应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1)以自己讲义气的行事风格和狡猾流氓的风范获得了萧何的辅佐和忠心跟随 2)骗了个富婆当老婆,为自己积累了起事的资本(不但骗了个富婆当老婆,还能马她驯服的服服帖帖任劳任怨) 3)秦皇因修建万里长城、修阿房宫、焚书坑儒等彻底失去了民心且激怒了群众,再加之后来出现的胡亥夺位、赵高指鹿为马等事件导致了秦朝迅速灭亡,这是刘邦起事多好的机会呀 4)俗话说枪打出头鸟,陈胜吴广的起义虽说失败了,可也为后来居上者积累了经验。 “彼可取而代也”,这是刘邦当时看到秦皇东巡时的说的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说明了人最终是需要有志向的,否则即使再好的时机在你面前也终究会白白流失。 说说刘邦的优点吧,用司马迁老先生的一个词来形容刘邦

码农带你读《史记》

最后都变了- 提交于 2019-12-29 18:20:25
之前很多园友讨论过读书的话题,我平常除了工作需要读写技术类书籍外,其他时间读的最多也许就是历史类的书了,非常高兴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讨论关于读书的话题。 我要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史记》,在我们的普遍观点中好像历史类的书籍都是讲的王侯将相,乍感觉离我们很遥远,跟我们普通百姓的生活好像关联不大,其实不然。 羹颉侯 读《史记》其实也是在读生活,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 据《史记 楚元王世家》记载,刘邦年轻时不是太循规蹈矩,年轻时,在秦朝老犯事,秦警察经常抓他,所以他老得躲。大哥死得早,大嫂一个人也不容易,一旦政府来找,刘邦就逃,还总带游手好闲的朋友去大哥家蹭饭,所以大嫂不高兴。看着刘邦老蹭饭,大嫂就想了一个办法,差不多的时候,她就用铲子使劲铲锅边,一听就是没饭了。朋友一听没饭了,就都走了,刘邦进去一看,还有饭,这样刘邦就恨大嫂。刘邦当了皇帝后,封了小弟弟为楚王,大哥的儿子刘邦一直不封。一年后,刘邦父亲看不下去了,亲自请刘邦谈话。刘邦说:“某非敢忘封之也,为其母非长者。”意思是我不是忘,而是他娘不是一个忠厚的人,后来封了羹颉侯,“羹颉”就是锅铲子蹭锅的声音。 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明,历史虽然讲的是王侯将相的故事,但是背后也是映射着我们寻常百姓的生活,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包括皇帝的家也是。而从《史记》很多地方都可以感悟到一种家的文化和氛围。 陈平为相 既然说史

以铜为镜,正衣冠,以史为镜,明心志,以人为镜,明得失

£可爱£侵袭症+ 提交于 2019-12-29 18:19:08
易中天老师的《刘邦成功之谜》非常透彻的分析了刘邦为什么能够成就霸业的原因,那就是用人的成功。 文章一共归纳了刘邦用人的八个特点,这些特点本人认为用在当今和任何时候都是一条行得通的道理,特别是我们一些企业和机关做领导的,更是要特别注重和学习。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分析这些特点和经验。 刘邦用人成功的第一个特点就是 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首先在于知人,其次才是善任。“知人首先在于知己,其次在于知彼”。刘邦就非常清楚自己作为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非常了解自己的下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善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这才是最重要的。而我们有些领导和管理者连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大的才能和特点,总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更不要说去了解那么多的下属了。“知人”就是识人,识人其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有许多的著作专门来探讨识人这门学问,所以说识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会的,需要平时的细心观察和学习才能领悟。 易中天还说:一个好领导只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让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就行了,事必躬亲的领导绝非好领导。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想想,本来应该一个下属去做的事情,你这个领导去做了,久而久之,这个下属还有什么积极性?一有问题只会想到还有领导呢,不用操那么多心啊。另外,领导也是人,你一个领导关注了那么多的琐事,很多战略性的大事情必然会相应考虑的少,开始摊子小,可能不显出什么问题,但如果摊子大了,那么多的部门和下属

匈奴兴亡记

亡梦爱人 提交于 2019-12-23 10:47:48
来源:澹台卓尔的博客 匈奴的英文名是hun,也是破坏者和野蛮人的代名词,从中可以看出欧洲人对匈奴的恐怖记忆。公元1世纪,在东方已成为丧家之犬的北匈奴,逐渐向西逃亡,最后深入到欧洲腹地,不仅找回了昔日的荣耀,还引发了欧洲社会的大变动,从而改变了欧洲历史。 一、北匈奴退出蒙古高原 汉武帝对匈奴的猛烈反击,大伤了匈奴的元气。到西汉晚期,匈奴发生了分裂,呼韩邪单于率部归顺汉朝,而流窜到中亚与汉朝为敌的郅支单于也被汉将陈汤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为理由消灭掉了,汉匈关系从此走向和解。东汉初年,在匈奴贵族中反汉的势力重新抬头,导致匈奴再次分裂,南匈奴归顺汉朝,而北匈奴则坚持与汉为敌,经常发动对南匈奴和汉人的掠夺。而当时东汉刚刚建立,国力还属于恢复期,因此,直到汉明帝时,才发动了对北匈奴的反击战。公元73年,汉军四路出击北匈奴,窦固、耿忠的汉军一直追击到天山一带,并夺取了伊吾(今新疆哈密)。汉和帝时,又发动了针对北匈奴的反击战,公元89年,窦宪、耿秉率领汉军大败北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公元91年,汉军再次出击北匈奴,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败北单于,北单于只得向西逃窜。至此,东汉对北匈奴的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而与汉为敌的北匈奴,则受到汉与南匈奴的合击,已无法在漠北蒙古高原立足,只得退出蒙古高原向西逃窜。 二、北匈奴西迁的第一站:伊犁河流域 与其说是西迁,还不如西逃贴切一些

最容易读错的中国常见十大姓氏

我怕爱的太早我们不能终老 提交于 2019-12-22 10:11:54
在网上看了张继合的博客文章《令人望而生畏的五大姓》,写得有点水平。中国人的姓氏,渊源流长。虽说有一本《百家姓》,实际上何止百家。所谓百家姓,是虚指,其实,民间的姓氏五花八门,很难统计。没人给中国姓氏一个准确的数目,只能描述个“大概其”。有的模糊其词,说8000多个;也有言之凿凿,说有4100个。这些林林总总的姓氏中,有一些是常人稍不注意就会读错的。 一、华姓 “华”姓,应读huà(化),不读作中华的华。华姓源于封邑,出自子姓。《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出自子姓,宋戴公孙督,宋华父,相宋公,因自立为华氏。”可见,华姓的祖先是宋戴公的孙字子华父督。因宋戴公的祖先系子姓,所以,姓氏书上称华氏出自子姓。据历史记载,华父督当时在宋国很有势力,他曾经害死过孔子的祖父孔父嘉,逼得孔氏迁往鲁国。华姓后裔在后世有很多名人,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国时的神医华佗和曹魏时的华歆,文革结束时接毛泽东班的华国锋,四十岁上下的人当不会忘记吧。 二、任姓 “任”姓,应读rén(人),不读作任务的任。任姓有两个来源:一是出自黄帝之裔。《元和姓纂》云:“黄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为姓,一为任姓,六代至奚仲,封薛,魏有任座,秦有任鄙。”二是出自风姓,为太昊之裔。《通志》云:“任,为风姓之国,实太昊之后,今济州任城即其地。”《左传正义》云:“太昊后,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此十姓皆任姓也。”可见

刘邦与项羽的关系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19-12-10 04:27:01
项羽是贵族后代,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刘邦是沛县小混混,是平头百姓一个。然而,两个人较量的结局是:刘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华横溢,他们君臣携手,同心同德,最终打败了兵多将广、不可一世的项羽。作为对手,项羽完全未能意识到刘邦的强大。他孤傲自负、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一错再错,终于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那么,究竟是哪些个人因素造就了刘邦和项羽全然不同的命运和结局呢? 身世魅力相差悬殊 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不可思议。因为就家庭背景,集团力量和个人魅力而言,刘邦和项羽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很多人觉得这个刘邦怎么会战胜项羽呢?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项羽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他的祖父叫项燕,是楚国名将,但到了项羽父亲他们这一代,这个家族就开始破落了——项羽早年追随叔叔项梁逃难逃到吴中,就是现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吴县一带。不过破落,那也还是贵族,和刘邦不一样。刘邦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他被唤做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项羽可是正儿八经有名字的,叫做项籍,也是有字的,叫项羽,也字子羽。 总的来说,项羽的能力还是很强的,而且他非常勇敢。楚汉战争当中有一次出现这么一个情况,刘邦手下有一个神箭手叫楼烦,两军对垒的时候,刘邦就让这个楼烦站在阵前,项羽那边出来一个人,楼烦一箭就把他给射死了;再出来一个人,楼顶一箭又把他给射死了,连连射死了好多位项羽的兵将。项羽大怒,自己出来了

读书笔记之《史记》读后感心得体会

余生颓废 提交于 2019-12-06 15:43:40
读书笔记之《史记》读后感心得体会: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传记的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从三国开始,“史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史记》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编纂方法,它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贯通古今、内容广博的百科全书式通史;还开创了我国史学家秉笔直书的治史传统。 说到这本书一定要提的是书的作者司马迁。写这本史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他是一位史官,所以自小司马迁在耳濡目染下对历史发生浓厚兴趣。并且一旦遇到问题,司马迁总会追根究底,直到完全弄清楚为止。如果书本上找不到答案,他便会求教他人或亲自实地考察以辨真假。当司马谈患重病时,他紧紧握住儿子的手,再三叮咛他继承父业。因此司马迁痛下决心要完成父亲的遗志,编写史记。后来,司马迁不幸遭遇了宫刑,他克服了宫刑的耻辱

《资治通鉴》读后感001

心不动则不痛 提交于 2019-12-05 02:22:33
卷45,汉明帝十七年(公元74年)。 “正月,上当谒原陵,夜,梦先帝、太后如平生欢,既寤,悲不能寐;即案历,明旦日吉,遂率百官上陵。其日,降甘露于陵树,帝令百官采取以荐。会毕,帝从席前伏御床,视太后镜奁中物,感动悲涕,令易脂泽装具;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汉明帝梦见了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也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和阴丽华。 这是通鉴少有的写帝王个人感情的段落,看到这里也久久不能释怀。 补充一下,汉明帝十八年(公元75年), “ 八月,壬子,帝崩於東宮前殿,年四十八。 ” 一年后,汉明帝去世,终年48岁。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omdean/p/11897415.html

浅谈管理与用人——《资治通鉴》读后感作文3500字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19-12-03 23:13:34
浅谈管理与用人——《资治通鉴》读后感作文3500字: 作者:姜柄匡;伟大巨作《资治通鉴》,简称《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这部长篇历史巨作,遵循着“有资于治道”的宗旨,选择了浩瀚历史典籍中的治国理政、选人用人的具体历史事件。 本人第一遍习读《资治通鉴》即为其选人用人的道理入迷,随着对《资治通鉴》更加熟悉,一直想以此为题写篇心得。本文从两个方面来讲述,一是《资治通鉴》这本书里本身存在的选人用人之道,二是通过阅读《资治通鉴》同时结合其他国学经典思考怎样做领导与用人,最后当然就是谈谈2019年的愿望了。现提笔一试,望各位同道笑纳勿攻击哈。 一、《资治通鉴》告诉我们的选人、用人之道 1.司马光的人才观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第一卷就用了大量的篇幅讲选人、用人的故事。在智伯之亡后面有一段人才论,如果不能得到君子与圣人,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摘录如下(写得太经典了,无法删简):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