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管

第四代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的特点是什么?

佐手、 提交于 2019-12-20 11:09:30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是指从1970年以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为主要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例如80386微处理器,在面积约为10mm x l0mm的单个芯片上,可以集成大约32万个晶体管。 第四代计算机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1~1973年,微处理器有4004、4040、8008。 1971年intel公司研制出mcs4微型计算机(cpu为4040,四位机)。后来又推出以8008为核心的mcs-8型。 第二阶段是1973~1977年,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改进阶段。微处理器有8080、8085、m6800、z80。初期产品有intel公司的mcs一80型(cpu为8080,八位机)。后期有trs-80型(cpu为z80)和apple-ii型(cpu为6502),在八十年代初期曾一度风靡世界。 第三阶段是1978~1983年,十六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微处理器有8086、808880186、80286、m68000、z8000。微型计算机代表产品是ibm-pc(cpu为8086)。本阶段的顶峰产品是apple公司的macintosh(1984年)和ibm公司的pc/at286(1986年)微型计算机。

初级模拟电路:3-1 BJT概述

扶醉桌前 提交于 2019-11-26 22:20:03
回到目录 1. 名称由来 BJT的全称是 双极性结型晶体管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国内俗称三极管。其实,在英语中, 三极管 (triode)特指以前的真空电子管形式的三极管,而不是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半导体三极管。“tri-”的意思是“三”,“ode”的意思是“极”,当年的电子管一般都封装在一个圆柱形的真空玻璃管中,所以中文翻译在后面加了个“管”。 早在二战以前,电子技术和电子元器件的应用就已经很发达了,在1930年代,全球电子管的年产量就已经达到1亿支以上。在那个没有集成电路的年代,更复杂的电子元器件诸如四极管、五级管等的应用也很普遍。“二极管”、“三极管”等名称更是早已深入人心。 而我们现在普遍应用的固态半导体结构的三极管,是1947年发明出来的,标准学名是: 双极性结型晶体管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简称“BJT”。由于最初其功能与管脚跟以前的三极管差不多,所以国内业界沿用了“三级管”这个俗称。但是BJT比以前电子管结构的三极管,实在优秀太多了:体积小巧、结构简单、无需预加热、功耗损失小、故障率极低。更为逆天的是,后来人们发现,BJT可以做得很微小,然后可以将成百上千的微型BJT组成的电路集成安放在一小块硬币大小的基片上,并将其称为: 集成电路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