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

arm-linux-gcc在Linux下的安装与环境配置

会有一股神秘感。 提交于 2019-11-29 21:26:11
安装 第一步:下载arm-linux-gcc解压包,解压就可以运行的那种。我下载的是4.4.3版本 第二步:在linux环境下解压,使用命令: tar -vxf 解压包名称 并记录解压所得文件夹下 bin的路径 环境配置 输入命令:vim ~/.bahrc 进入文本,在该文本的最后添加一行代码: export PATH=$PATH:/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4.3/bin 代码中的/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4.3/bin应 替换 为安装第二步所记录的 bin的路径 查看是否成功 在命令行中输入: arm-linux-gcc -v 如果出现下图所示的信息,则表明配置完成,可以使用了。 来源: https://blog.csdn.net/qq_34775654/article/details/100923466

centos 安装python3

拥有回忆 提交于 2019-11-29 21:21:46
1、下载并安装   wget https://www.python.org/ftp/python/3.6.7/Python-3.6.7.tgz tar zxvf Python-3.6.7.tgz cd Python-3.6.7 ./configure make && make install 2、配置默认python rm -f /usr/bin/python ln -s /usr/local/bin/python3 /usr/bin/python rm /usr/bin/pip ln -s /usr/local/bin/pip3 /usr/bin/pip 3、修改yum配置文件顶部python为python2 vi /usr/bin/yum 4、运行以下命令检测是否成功 yum update -y python --version pip --version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jssoft/p/11533134.html

elasticsearch 开机自启

老子叫甜甜 提交于 2019-11-29 20:56:52
linux下开机自启: 在/etc/init.d目录下新建文件elasticsearch 并敲入shell脚本: #!/bin/sh #chkconfig: 2345 80 05 #description: elasticsearch export JAVA_HOME=/home/app/java/jdk1.8.0_201 export JAVA_BIN=/home/app/java/jdk1.8.0_201/bin export PATH=$PATH:$JAVA_HOME/bin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 export JAVA_HOME JAVA_BIN PATH CLASSPATH case "$1" in start) su elsearch<<! cd /home/app/elasticsearch/elasticsearch-5.5.1 ./bin/elasticsearch -d ! echo "elasticsearch startup" ;; stop) es_pid=`ps aux|grep elasticsearch | grep -v 'grep elasticsearch' | awk '{print $2}'` kill -9 $es_pid

Python入门:Anaconda和Pycharm的安装和配置

℡╲_俬逩灬. 提交于 2019-11-29 20:10:10
  Python入门:Anaconda和Pycharm的安装和配置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Python就需要有编译Python程序的软件,一般情况下,我们选择在Python官网下载对应版本的Python然后用记事本编写,再在终端进行编译运行即可,但是对于我这样懒的小白,我喜欢装一些方便的软件来辅助我编写程序。在学习Java时,正常情况选择安装JDK然后配置环境变量后,用记事本编写程序再在终端编译运行即可,而我一般选择安装JDK+MyEclipse。将Python和Java进行类比的话,在Python中使用Python+Pycharm好比是在Java中使用JDK+MyEclipse,这里我们不用Python+Pycharm而是使用Anaconda+Pycharm,为什么呢?   Anaconda 是一个基于 Python 的数据处理和科学计算平台,它已经内置了许多非常有用的第三方库,装上Anaconda,就相当于把 Python 和一些如 Numpy、Pandas、Scrip、Matplotlib 等常用的库自动安装好了,使得安装比常规 Python 安装要容易。如果选择安装Python的话,那么还需要 pip install 一个一个安装各种库,安装起来比较痛苦,还需要考虑兼容性,非如此的话,就要去Python官网(https://www.python.org

centos 安装mysql 转载

做~自己de王妃 提交于 2019-11-29 20:06:13
#tar zxvf mysql-5.0.18.tar.gz   #cd mysql-5.0.18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mysql --with-charset=gb2312 --with-extra-charsets=all #--prefix指定安装目录,让他支持中文,支持所有语   #指定安装路径为/usr/local/mysql,配置文件存放目录/etc,数据库存储目录/var/lib/mysql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mysql --sysconfdir=/etc --localstatedir=/var/lib/mysql   (供参考)   #make   #make install   #make clean   #groupadd mysql   #useradd -g mysql mysql (第一个mysql是组,第二个mysql是用户)   #cd /usr/local/mysql   #cp usr/local/mysql/share/mysql/my-medium.cnf /etc/my.cnf (或cp /root/mysql-5.0.18   /support-files/my-huge.cnf.sh /etc/my.cnf 网络上是写括号内的,但我试了不行

redo log和bin log

这一生的挚爱 提交于 2019-11-29 20:03:44
讲redolog和binlog之前,先要讲一下一条mysql语句的执行过程。 1、client的写请求到达连接器,连接器负责管理连接、验证权限; 2、然后是分析器,负责复习语法,如果这条语句有执行过,在缓存内,那么就从缓存去写; 3、缓存没有的话,那就到了优化器部分。负责优化sql读写,选择索引; 4、接下来是执行器,负责操作引擎,并返回结果。 接下来就要进入正题,说一下第四步是如何执行的。 redo log 与查询不一样的是,更新流程还涉及两个重要的日志模块,它们正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角:redo log(重做日志)和bin log(归档日志)。 innodb的更新操作不是直接写入磁盘的,而是先记录日志,也就是redo log,然后等到db没那么忙碌的时候刷到磁盘上。这样保证了mysql的高效写操作。为什么会这么设计呢?因为每次更新操作先要查询,这里有磁盘io,查到后修改数据,刷入磁盘,又是一次io,每次都这样做的话会非常慢,所以就先记录在内存中,然后记录在redo-log中,然后按照策略刷入磁盘。这个技术叫做WAL技术。因为如果只记录在内存中的话,mysql崩溃会导致改动的数据丢失。所以redo log保证了innodb的crash-safe。(注意:mysql是没有redo log的,它是innodb特有的。不过现在mysql大部分情况下都会选用innnodb。)mysql

PYTHON3.7-MYSQL8安装调试

痞子三分冷 提交于 2019-11-29 18:25:20
安装环境:win10 1、下载zip安装包: MySQL8.0 For Windows zip包下载地址: https://dev.mysql.com/downloads/file/?id=476233 ,进入页面后可以不登录。后点击底部“No thanks, just start my download.”即可开始下载。 2、安装 2.1 解压zip包到安装目录 将解压文件夹下的bin路径添加到变量值中,后以 ; 开头结尾 2.3 配置初始化的my.ini文件 [mysqld] # 设置3306端口 port=3306 # 设置mysql的安装目录 basedir=C:\\mysql-8.0.17-winx64 # 切记此处一定要用双斜杠\\,单斜杠我这里会出错,不过看别人的教程,有的是单斜杠。自己尝试吧 # 设置mysql数据库的数据的存放目录 datadir=C:\\mysql-8.0.17-winx64\\Data # 此处同上 # 允许最大连接数 max_connections=200 # 允许连接失败的次数。这是为了防止有人从该主机试图攻击数据库系统 max_connect_errors=10 # 服务端使用的字符集默认为UTF8 character-set-server=utf8 # 创建新表时将使用的默认存储引擎 default-storage-engine

metaWRAP画图报错修正

丶灬走出姿态 提交于 2019-11-29 17:12:49
metaWRAP画图报错修正 关于metaWRAP 宏基因组分箱流程,可以通过比较多个分箱软件的结果来取最优,最近也有更新,conda可安装,自带kraken物种注释,可以进行重组装,很优秀。 安装和使用说明见: github 关于bug 在进行 bin_refinement 时,metawrap会绘制bin的完整度(completion)和污染(contamination)的折线图,以此评估各个软件的分箱结果。 如果在运行这步代码时出现报错: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home/miniconda2/envs/metawrap/bin/metawrap-scripts/plot_binning_results.py", line 109, in <module> y_pos = data[bin_set][len(data[bin_set])*3/4] IndexError: list index out of range 这种错误一般有两种可能: 找到的good bin只有一个,请参考 Plotting error during bin_refinement #179 运行 bin_refinement 需要设定-c完整度和-x污染度的,如果存在.stats文件中满足这两个条件的bin个数为0,那么也会有这个报错

Debian 手动安装NodeJs后,执行bin\\npm报:/usr/bin/env: node: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那年仲夏 提交于 2019-11-29 16:16:16
在/etc/profile里边添加NodeJS下的bin目录,像这样: 在执行node和npm时可以正常执行。注意NODE_HOME路径根据实际情况修改。NODE_HOME名称随意,保证export NODE_HOME和$NODE_HOME名称一致。 修改完成后执行 : source /etc/profile debian 10亲测成功。 是因为要想执行npm,必须建立在nodejs基础上,npm执行文件中,需要用到node,npm文件中默认node环境已经搭建好,并且可以在命令行中直接执行node。 如果不想在profile中声明NodeJS环境变量,也可以修改npm执行文件成这样: 修改后npm也能正常执行。 export 类似声明一个变量; $export 类似引用已声明的变量; 主要在PATH变量,PATH存储的是系统中所有执行文件路径,每个执行文件路径通过 :(冒号) 分割,系统执行命令时通过每个路径先后顺序依次查找。 最近升级了Debian10,开始安装环境,之前装nodejs都是通过apt自动安装,这次尝试了一下手动安装nodejs。 解压执行node没有问题,执行npm时报:/usr/bin/env: node: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或者 /usr/bin/env: node: 没有文件或目录 。 来源: https://www

shell脚本面试题

纵然是瞬间 提交于 2019-11-29 15:01:08
Q:1 Shell脚本是什么、它是必需的吗? 答:一个Shell脚本是一个文本文件,包含一个或多个命令。作为系统管理员,我们经常需要使用多个命令来完成一项任务,我们可以添加这些所有命令在一个文本文件(Shell脚本)来完成这些日常工作任务。 Q:2 什么是默认登录shell,如何改变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答:在Linux操作系统,“/bin/bash”是默认登录shell,是在创建用户时分配的。使用chsh命令可以改变默认的shell。示例如下所示: ? 1 2 # chsh <username> -s <new_default_shell> # chsh linuxtechi -s /bin/sh Q:3 可以在shell脚本中使用哪些类型的变量? 答:在shell脚本,我们可以使用两种类型的变量: 系统定义变量 用户定义变量 系统变量是由系统系统自己创建的。这些变量通常由大写字母组成,可以通过“ set ”命令查看。 用户变量由系统用户来生成和定义,变量的值可以通过命令“ echo $<变量名> ”查看。 Q:4 如何将标准输出和错误输出同时重定向到同一位置? 答:这里有两个方法来实现: 方法一: 2>&1 (# ls /usr/share/doc > out.txt 2>&1 ) 方法二: &> (# ls /usr/share/doc &> out.txt ) Q: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