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

HIVE三种启动方式

人盡茶涼 提交于 2019-11-30 00:59:29
第一种交互方式:Hive交互shell cd /export/servers/hive-1.1.0-cdh5.14.0 bin/hive 查看所有的数据库 hive (default)> show databases; 创建一个数据库 hive (default)> create database myhive; 使用该数据库并创建数据库表 hive (default)> use myhive; hive (myhive)> create table test1(id int,name string); 以上命令操作完成之后,一定要确认mysql里面出来一个数据库hive 第二种交互方式:Hive JDBC服务 启动hiveserver2服务 前台启动 cd /export/servers/hive-1.1.0-cdh5.14.0 bin/hive --service hiveserver2 后台启动 cd /export/servers/hive-1.1.0-cdh5.14.0 nohup bin/hive --service hiveserver2 & beeline连接hiveserver2 bin/beeline beeline> !connect jdbc:hive2://node01.hadoop.com:10000 注意

Ubuntu使用TinyOS常见错误

北城余情 提交于 2019-11-30 00:12:16
1. python版本号不对问题 make micaz sim 解决:tinyos-2.x/support/make/sim.extra 文件,将获取 PYTHON_VERSION 的语句改成: PYTHON_VERSION ?= $(shell python2 --version 2>&1 | sed 's/Python 2\.\([0-9]\)\.[0-9]*/2.\1/') 2. gcc-g++版本号太新 其它python文件,导入上一步生成的 TOSSIM.py 时出现如下问题: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File "TOSSIM.py", line 7, in <module> import _TOSSIM ImportError: ./_TOSSIMmodule.so: undefined symbol: __nesc_atomic_end 解决方案: 查看当前gcc版本:gcc -v 安装gcc-4.8,g++-4.8 sudo apt install gcc-4.8 g++-4.8 查看所有已安装的gcc版本:ls /usr/bin/gcc* gcc-5, gcc-4.8 切换版本: sudo update-alternatives --install

cronicle 任务调度一主多从安装试用

给你一囗甜甜゛ 提交于 2019-11-29 23:47:34
cronicle 对于一主多从的安装还是很简单的,对于slave 就是少了setup一步,同时在master 界面,添加下slave 就可以了 就会加入集群中了 项目使用docker-compose 运行 环境准备 docker-compose 文件 version: "3" services: cronicle: image: dalongrong/cronicle ports: - "3012:3012" cronicle2: hostname: cronicle2 image: dalongrong/cronicle ports: - "3013:3012" cronicle3: hostname: cronicle3 image: dalongrong/cronicle ports: - "3014:3012" 启动&&配置 启动docker服务 docker-compose up -d 启动master docker-compose exec cronicle /opt/cronicle/bin/control.sh setup docker-compose exec cronicle /opt/cronicle/bin/control.sh start 效果 Setup completed successfully! This server (066d3ba29173)

Ubuntu中卸载node和npm并重装

▼魔方 西西 提交于 2019-11-29 23:45:39
1.node 和 npm 卸载不干净 #apt-get 卸载 sudo apt-get remove --purge npm sudo apt-get remove --purge nodejs sudo apt-get remove --purge nodejs-legacy sudo apt-get autoremove​ #手动删除 npm 相关目录 rm -r /usr/local/bin/npm rm -r /usr/local/lib/node-moudels find / -name npm rm -r /tmp/npm* find 命令,我没有执行,也没有删除相关,未出现问题。 2.安装最新的node和npm # apt-get 安装 nodejs sudo apt-get install nodejs sudo apt-get install nodejs-legacy node -v # v4.2.6 在执行 sudo apt-get install nodejs-legacy有报错(好像是找不到该包的那种),更新apt-get之后仍然不行放弃。 下载已经编译好的包来使用 https://nodejs.org/en/ 解压文件的 bin 目录底下包含了 node、npm 等命令,我们可以使用 ln 命令来设置软连接: $ ln -s /usr/software

windows下mongodb的安装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19-11-29 23:18:35
下载 MongoDB 提供了可用于 32 位和 64 位系统的预编译二进制包,你可以从MongoDB官网下载安装。 官方地址: 点击直达 本教程下载3.4版本: 点击直达 安装mongodb 运行 mongodb-win32-x86_64-2008plus-ssl-v3.4-latest-signed.msi 创建几个文件夹具体如下:数据库路径(data目录)、日志路径(logs目录)和日志文件(mongo.log文件) 创建配置文件 mongo.conf ,文件内容如下: #数据库路径 dbpath=d:\MongoDB\Server\3.4\data #日志输出文件路径 logpath=d:\MongoDB\Server\3.4\logs\mongo.log #错误日志采用追加模式 logappend=true #启用日志文件,默认启用 journal=true #这个选项可以过滤掉一些无用的日志信息,若需要调试使用请设置为false quiet=true #端口号 默认为27017 port=27017 安装 MongoDB服务 通过执行 bin/mongod.exe ,使用--install选项来安装服务,使用 --config 选项来指定之前创建的配置文件。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 cmd 进入 d:\MongoDB\Server\3.4\bin mongod.exe ‐

Ubuntu16.04 python2.7升级python3.5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19-11-29 23:06:20
正常情况下,你安装好ubuntu16.04版本之后,系统会自带 python2.7版本,如果需要下载新版本的python3.5,就需要进行更新。下面给出具体教程:   1.首先在ubuntu的终端ternimal输入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3 (博主选择的是安装python3.5,命令为: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3.5)   输入你的密码后会下载,刚才下载的Python程序被安装在usr/localb/python3.5 中。   2.指定默认打开的是python3.5版本(你新安装的python版本)。   安装完成之后,你在终端中输入python,输出的信息里面会提示是2.7版本的,也就是说默认打开的并不是刚才安装好的3.5,所以还需要我们重新修改一下链接。方法如下:   第一步:先备份原来的链接(在对系统执行删除之前进行备份是个好的习惯)。在ternimal下输入命令:   sudo cp /usr/bin/python /usr/bin/python_bak   第二步:删除原来默认指向python2.7版本的链接。在ternimal下输入命令:   sudo rm /usr/bin/python   第三步:重新指定新的链接给python3.5版本。输入命令:   sudo ln -s /usr

Centos 安装java和tomcat

纵然是瞬间 提交于 2019-11-29 22:12:47
安装JDK: 1、下载解压(tar zxvf jdk. . .tar.gz )生成 jdk-6u6-linux-x64.bin 2、sh jdk-6u6-linux-x64.bin 回车阅读完毕后选择y 3、mv /usr/java/jdk1.6.0_06/ /usr/java 4、vi /etc/profile 在末尾加上: JAVA_HOME=/usr/java JAVA_BIN=/usr/java/bin PATH=$PATH:$JAVA_HOME/bin CLASSPATH=.:$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 export JAVA_HOME JAVA_BIN PATH CLASSPATH 5、java -version测试(若不对,reboot) 使配置生效: source /etc/profile或reboot OK 可能你需要卸载一些东西: 第一步:查看Linux自带的JDK是否已安装 (卸载centOS已安装的1.4) <1># rpm -qa|grep jdk ← 查看jdk的信息或直接执行 或 # rpm -q jdk 或 # java -version <2># rpm -qa | grep gcj ← 确认gcj的版本号 <3># yum -y remove java-1.4.2-gcj

大数据常用启动命令

徘徊边缘 提交于 2019-11-29 22:10:29
/*--> */ /*--> */ 一、大数据集群: 1、zookeeper集群操作: 启动:bin/zkServer.sh start 【依次在hadoop102、hadoop103、hadoop104节点上启动zookeeper】 关闭:bin/zkServer.sh stop 查看状态:bin/zkServer.sh status 2、Kafka集群操作(需先启动zookeeper): 启动:bin/kafka-server-start.sh -daemon config/server.properties 【依次在hadoop102、hadoop103、hadoop104节点上启动kafka】 关闭:bin/kafka-server-stop.sh 创建topic:bin/kafka-console-producer.sh --broker-list hadoop102:9092 --topic recommender 查看topic信息:bin/kafka-topics.sh --zookeeper localhost:2181 --list 3、hadoop集群操作: 格式化namenode:hadoop namenode -format hdfs启动:sbin/start-dfs.sh 【在hadoop102节点启动】 yarn启动:sbin/start-yarn

Docker新手入门之三:Docker容器的基本使用

瘦欲@ 提交于 2019-11-29 21:32:25
转载过程中,图片丢失,代码显示错乱。 为了更好的学习内容,请访问原创版本: https://www.missshi.cn/api/view/blog/5a63279b0a745f6335000003 Ps:初次访问由于js文件较大,请耐心等候(5s左右)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讲解了Docker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在各个平台下进行Docker的安装。 在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讲解Docker容器的基本使用。 查看Docker服务是否正常 执行如下命令后,我们可以看到Docker的一些基本信息,包括容器、镜像的数量,执行与存储驱动以及Docker的基本配置等。 sudo docker info # Containers: 1 # Running: 0 # Paused: 0 # Stopped: 1 # Images: 1 运行容器 接下来,我们将会使用 docker run 命令来创建容器。 sudo docker run - i - t ubuntu / bin / bash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条简单的命令吧: 首先,我们给Docker执行的是 docker run 命令。 此外,我们指定了两个参数,分别是 -i 和 -t 。 -i 参数用设置容器中的STDIN是开启的。 -t 参数表示为创建的容器分配一个伪tty终端。 Ps:通常 -i 和 -t 两个参数会联合使用,也可以写作

jmeter分布式压测

谁说胖子不能爱 提交于 2019-11-29 21:30:14
背景:调度机在windows环境,两台执行机在linux环境 linux环境上传《jdk-8u181-linux-x64.tar》和《apache-jmeter-4.0.zip》安装包 1.安装jdk tar -xzf jdk-8u181-linux-x64.tar,生成文件夹 jdk1.8.0 配置java环境变量 1)vi /etc/profile,在最后面增加两行 export JAVA_HOME=/usr/local/jdk1.8.0_144 export PATH=$JAVA_HOME/bin:$PATH 2)执行命令:source /etc/profile,无需重启,配置的环境变量立马生效 3)查看是否安装成功,执行命令:java -version 2.安装jmeter 将本地的Jmeter文件打包成zip文件:apache-jmeter-4.0.zip,再上传到服务器/usr/local 在服务器解压缩,生成apache-jmeter-4.0目录 配置Jmeter环境变量。 1)vi /etc/profile,再添加如下变量 export JMETER_HOME=/usr/local/apache-jmeter-4.0 export CLASSPATH=$JMETER_HOME/lib/ext/ApacheJMeter_core.jar:$JMETER_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