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中医院建设项目(一期)双活数中心及容灾系 统

梦想的初衷 提交于 2020-08-10 04:15:14

 

第一部分:设计原则

针对本项目建设目标和指导原则,确定如下设计原则:

1、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原则。“两地三中心”的建设主要包括“双活-数据回滚容灾”和第三个站点的“数据回滚容灾”系统,该系统是医院最重要的信息化系统之一,设计方案必须具有较高的成熟性、安全性、可靠性,满足用户信息存储的可靠性、保密性和数据一致性,同时应考虑系统是否能适应365天7*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的能力,数据的备份、存储、故障后恢复及应急等有效措施。

2、系统的开放性和扩充性。医院的业务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病人的服务需求也将会不断增加,为确保两地三中心的“双活和回滚数据中心”以及第三个站点的“数据回滚容灾”系统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能发挥效用,必须在规划和设计时,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信息化架构,保证医疗信息系统的存储系统架构具有灵活性和扩展性,以适应未来需求的变化。

选择具有良好的互联性、互通性及互操作性的存储设备和软件产品,要求能与主流的、异种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实现无缝连接;存储网络设计要考虑其兼容性、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保证向新技术的平滑过度,保护前期的投入。

3、易用性、简单管理。存储系统的资源管理平台要求操作步骤简单、明了;容易操作和管理维护。整个存储系统能够通过一个集中信息管理的平台,支持实时的存储系统性能监控及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能提供与各种管理框架软件相结合的功能。

4、系统性能满足未来4-6年应用要求。考虑到我院未来4-6年业务发展,尤其是业务系统的高峰时段,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系统性能,最大限度降低对业务系统的冲击和影响。达到明显改善在业务高峰期的性能压力的效果。

5、系统经济性和实用性原则。整个方案针对数据中心系统的医疗信息系统的需求量身定制,既能满足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杜绝浪费。

6、风险可预计、可控和可管理,具备有效的应急机制和手段,降低医院运营的风险。通过系统的性能监管,能够预见到系统将会存在的风险。在灾难来临时能够通过行之有效的、有序的通过实用的应急机制和技术手段快速的恢复或切换系统。从而降低信息化的风险和整个医院运营的风险。

第二部分:两地三中心系统整体要求

1、本项目设计目标为建立数据级容灾,以及核心应用HIS、LIS、PACS等应用级容灾,为了保证医疗信息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的同时,通过存储的双活和数据回滚容灾技术,2个机房部署完全对等,最终达到RTO=0&RPO=0的目标,今后还会支持影像系统的双活和回滚。

2、实现东院中心机房和灾备机房以及本部数据中心的核心存储以及核心数据同时在线双活以及数据的复制保护,东院中心机房和本部数据中心机房的任何一台核心存储故障、甚至机房不可用时不影响医院核心HIS等业务的正常运行。通过双活技术实现存储零切换,数据零丢失,应用零切换,从而达到消除或者减少数据中心之间的切换时间。

东院中心机房和灾备机房的数据通过CDP技术复制一份到本院数据中心,在本院数据中心部署有相同的应用和数据,极端情况下本院数据中心的系统能够支撑全院的业务开展。从而实现同城双活2中心和第三个中心的数据容灾保护。

3、实现3个机房之间任意IO的回滚容灾保护方案,可回滚到用户制定的前一个IO或者前一秒,解决最棘手的数据库逻辑故障。

4、当发生重大的物理故障时,如东院中心机房出现故障不可用时,应用可以快速的迁移到东院灾备中心运行,或某个核心应用发生物理故障和逻辑故障时应用可以在30分钟内回滚并重新启动到另一个中心,接管业务,保证业务的连续性,降低业务停机带来的风险。

5、当东院双活机房不可用时,核心生产能够快速的切换到本部机房。

6、当发生数据逻辑故障甚至文件被误删除时,可以在存储端通过日志回滚的方式找回原来的数据,避免数据的丢失,减少医疗纠纷。

7、考虑到PACs系统数据量不断增大,要求提供横向扩展的集群NAS存储一台,满足医院至少3年以上的PACs存储空间。

8、考虑未来4-6年业务使用需求,要求能够良好的支持与Vmware兼容。

第三部分:容灾系统技术要求

实现存储的高可用,机房之间的存储双活以及跨机房的逻辑数据保护,整体架构如下:

1、通过跨数据中心的存储双活架构,使得业务连续性得到充分保证,解决存储物理故障。

2、通过连续数据保护装置,专门解决最棘手的数据库逻辑故障。

3、增加2套存储虚拟化双活网关,将存储纳入双活架构,实现跨数据中心的存储和数据双活。

4、增加2台高性能全闪存存储,将现有的存储降级为容灾存储用于保存IO日志,而现有存储上的核心业务的数据通过虚拟化方式在线的迁移到高性能存储上。

5、增加2套CDP持续保护设备保护每一个实时IO的写变化,出现逻辑数据错误时可以快速回滚,实现IO级或者前一秒的数据回滚。

6、增加2套SAN网络层加入存储虚拟化,利用跨机房的存储虚拟化功能实现多台存储镜像和高可用,多台存储同时运行业务系统,某一台存储失效后,不需要进行存储切换。

7、新扩容的硬盘主要用作存放与HIS数据库一致的数据副本和日志空间。

8、若服务器故障不可用,通过VMware实现服务器快速切换,解决服务器的单点隐患。

9、若东院中心机房出现故障不可用时,双活的另一个机房即灾备机房确保核心业务快速接管运行,不会造成长时间的停顿(除主机集群系统自动切换出现的短暂性停机),降低RTO,免除切换的各项复杂操作,不会因为切换带来风险。有效的解决物理故障。

10、持续监控核心业务系统数据IO变化,出现逻辑数据错误,可进行回滚,要求逻辑故障时,数据丢失小于60秒,核心系统恢复时间小于半小时。

11、连续数据保护设备利用旁路实现,主数据IO不需要经过连续数据保护设备,不性能影响,不需要在主机端安装任何代理,不会出现兼容性问题。

12、有效的解决数据库逻辑故障,当数据库不可用时,能够恢复到客户指定的任意时间点,并激活数据库。。

第四部分:容灾系统的建设要求

1、投标人投标时应提供完整的容灾技术方案,包含数据迁移、性能提升、容灾回滚、服务四大部分的描述,且符合医院业务发展需求。

2、本项目要求中标商到现场完成设备上架、设备初始化、vmware调试,双活调试,数据迁移,数据库、 容灾调试,容灾演练,回滚测试,备用存储数据提取测试,提供交钥匙工程及相关文档、人员培训等。

3、投标人必须具备提供方案的建设实施资质,存储工程实施由原厂、中标服务商的资深工程师完成。本次投标内容包括硬件和平台软件的采购、安装调试、系统集成、运行维护和项目验收以及技术培训和售后现场技术服务等。投标人需按本技术文件的要求完成系统的设计、产品购买、运输、装卸、现场安装、调试及试运行,并完成系统集成、培训及售后服务等工作。


项号

货物名称

数量

型号规格

单价(元)



1

服务器

11

HPE DL580 Gen9

¥188,000.00


2

集群NAS存储

1

EMC Isilon

¥1,000,000.00


3

虚拟化双活网关

2

EMC Vplex

¥910,000.00


4

CDP容灾软硬件保护装置

2

EMC  Recoverpoint 

¥456,760.00


5

全闪存阵列

2

EMC Unity400F

¥888,800.00


6

存储交换机

4

EMC MDS9148S

¥150,000.00


7

现有存储扩容1

1

EMC Unity300

¥552,500.00


8

现有存储扩容2

1

EMC VNX5400  DAE

¥531,300.00


9

灾备存储

1

EMC Unity300

¥556,890.00


10

监控软件

1

北塔智慧运维平台BTSO  

¥1,035,000.00


11

尾纤、工具箱等

1


¥108,900.00


 

 

 

项号

设备

名称

参考品牌

设备参数

数量

单位

1

服务器

Dell、IBM、HP或同等及以上档次品牌

一、硬件配置要求:

1.        企业级服务器,标准4U机架式安装;

2.        配≥4个Intel 12核Xeon E7-4830V3以上处理器;

3.        配置≥512GB内存;

4.        配置≥2个300GB 15K 热插拔硬盘;

5.        配置阵列卡,支持RAID 0/1/10;

6.        配置2块双口8Gb HBA光纤通道适配卡;

7.        配置≥4端口10/100/1000M-BaseT,自适应以太网卡,支持网络捆绑;

8.        配置≥2块2端口万兆SFP+光口以太网卡;

9.        配置≥4个热插拔电源,热插拔冗余风扇;

二、软件配置要求:

1.        通过自动化运维工具的故障报警功能,可以在预计将要出现故障的情况下,预先报警,并自动的迁移应用系统;

2.        支持系统记录功能,包括:事件记录;系统操作记录;系统告警记录;故障发现、显示及告警;非正常状态的预警报警;

3.        支持监控和告警软件,监控CPU利用率、监控内存利用率、监控磁盘I/O、监控网络I/O;故障告警:所有监控信息均可通过颜色、电子邮件等手段进行报警,可调用客户自编程序。

4.        电力发现服务:电源发现服务  Power discovery Service通过对智能PDU和智能电源适配器的管理,精确(精确到1%)实时(0.5秒一次采集)了解每台服务器的能耗。并能消除由于冗余配置错误和过载引起的宕机事件。并降低了手工进行配置,数据中心电源配置归档和监控的工作量。

5.        驱动器阵列预测故障技术;当现有阵列可能出现故障;可主动通过备用驱动器进行重建阵列,从而支持连续的数据保护。如果出现故障,系统会自动激活备用驱动器。

6.        支持单独的远程管理控制端口,可选高级管理功能;可实现与操作系统无关的远程对服务器的完全控制,包括:虚拟电源可远程开机、重启、关机;更新Firmware;

7.        支持远程故障现象重现;虚拟控制台可远程监控图形界面,可远程从本地软盘和光盘或其影像启动安装、操作Windows,Linux等软件(虚拟软驱、虚拟光驱、虚拟目录和虚拟U盘);远程虚拟KVM,虚拟光驱和虚拟电源整合进单一界面;

三、服务及其他要求:

★提供原厂商质保三年服务,800服务热线验证(自验收合格交付使用之日起计算)。

11

2

集群NAS存储

CHIT、EMC、DCN、HDS或同等及以上档次品牌

一、硬件配置要求:

1.        系统架构:集群节点最大可扩展数量(或NAS引擎)≥ 120个。采用多引擎多节点集群存储结构,可横向扩展,集群节点最大可扩展数量(或NAS引擎)≥ 120个;

2.        CPU 类型:每节点Intel Xeon ≥4核心处理器;

3.        磁盘容量:每个节点配置≥36*2TB  SAS硬盘;

4.        本次配置机柜1台,NAS引擎数量(集群节点数量)≥3个。节点之间须为冗余架构,数据均衡分配,节点间通讯须不低于10Gb网络;

5.        系统缓存:单节点不低于24  GB,整套中心存储不低于72GB;

6.        前端网络:配置 2 个千兆位以太网和  2 个 10GE (SFP+  或铜质双轴缆线连接) ;

7.        基础架构网络:支持2 个具有双数据速率 (DDR) 或四数据速率 (QDR) 链路的 InfiniBand连接;

8.        本次配置互为冗余的两台≥8端口的InfiniBand交换机;

9.        横向扩展体系结构:分布式、全对称群集体系结构。

10.     支持容量与性能的线性增长, 无单独的元数据(索引)服务器,所有节点功能一致、地位均等、数据均衡分布,所有节点在同一系统下管理。

11.     操作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

12.     配置跨存储节点启用客户端连接负载平衡以及客户端连接的动态 NFS 故障切换和回切,以优化群集资源的功能;

13.     分配和管理配额,在群集、目录、子目录、用户和组级别对存储进行无缝分区和精简资源调配,使其易于管理的功能;

14.     可用性:无单点故障。 能够自我修复,可防范磁盘或节点故障, 包括后端群集内故障切换。

15.     支持在不停机情况下,向群集中增加节点,增加节点所需时间<=1分钟;

16.     通过增加节点自由扩展存储容量和群集的数据吞吐能力,操作简便;支持在线容量扩展及在线数据迁移,支持在主、次级存储之间实现数字内容的自动迁移;

17.     无需数据迁移,新节点加入后数据自动迁移,老节点一键退休方式,降低了数据迁移带来的风险;

18.     扩展性:在 10 分钟内完成初始群集设置。  在 60 秒内增加性能和容量。 每个群集可扩展至 20 PB 以上。

19.     性能:节点内部通信带宽≥10Gb/s,提供不小于2GB/s的稳定读写带宽;

20.     须支持节点在线添加,便于维护。

21.     访问控制:提供基于访问控制列表(ACL)的访问权限设定和管理,支持动态目录(AD)和LDAP。

22.     软件特性:提供快照、克隆功能;提供“一次写多次读”的归档功能,文件归档后只能读不能修改和删除。

23.    存储系统要求支持多副本及跨节点RAID技术:要求全局数据灵活多级别冗余设置数据保护,最大可达N+M保护级别(M代表故障磁盘的数量,M≥4)或8倍副本镜像保护。可以根据数据重要性对存储系统中的不同目录(存储系统中的任意目录)灵活调节冗余度等功能。允许在线更改保护机制,不影响应用使用;

24.    ★同时支持N+M和多倍副本,支持大于8倍,要求提供功能截图证明,加盖厂商公章

25.     网络协议支持:NFSv3、NFSv4、NFS Kerberized Sessions(UDP 或 TCP)、iSCSI、SMB1 (CIFS)、SMB2、HTTP、FTP、NDMP、 SNMP、LDAP、ADS、NIS 读/写、HDFS。

26.     客户端支持:支持Microsoft  Windows、Linux、UNIX、Apple Macintosh。

27.     硬件冗余:冗余热插拔电源与风扇模块;

28.     管理界面:提供GUI管理界面,通过Web方式本地或远程访问,无须配置单独的管理服务器。

二、服务及其他要求:

1.        ★硬件5年5×8小时,软件1年原厂免费服务(自验收合格交付使用之日起计算)。

2.        ★此项为容灾系统关键设备,为保障项目的实施、售后服务,投标人投标时必须提供原厂商对本项目的售后服务承诺书,投标人交货时必须提供原厂商针对本项目的供货证明原件,并加盖章投标人公章,否则不予验收。

1

3

虚拟化双活网关

CHIT、EMC、DCN、HDS或同等及以上档次品牌

一、配置要求:

1.        ★配置≥2个控制器;最大≥8个控制器,新增控制器可以与原来的控制器进行联合和合并,提供对LUN的统一处理能力;对指定的虚拟数据卷,支持≥8个控制器或节点同时访问,对任一虚拟数据卷,所有控制器或节点对虚拟卷是对称、平衡的关系;

2.        控制器采用intel处理器主频≥2.0GHz;

3.        ★配置≥70 GB高速缓存,最大高速缓存≥288GB;

4.        ★配置≥8个8Gbps FC前端主机接口,最大支持64个16Gbps FC前端主机接口,≥8个8Gbps后端阵列接口,最大支持64个16Gbps后端阵列接口;

5.        要求新增加的控制器可以与原来的控制器进行联合和合并,提供统一的处理能力;

6.        支持本地存储虚拟化功能和支持跨异构阵列、跨距离的存储联合功能;

7.        跨同步距离的数据中心之间的存储虚拟化,可以实现跨同步距离的数据快速迁移;

8.        跨同步距离的数据共享,数据可以被不同数据中心的主机同时挂载;

9.        ★跨数据中心的双活,配合数据库集群技术和VMware技术,可以实现两个站点的主机同时对同一数据库进行读写操作;

10.     支持本地主机可以通过虚拟化设备访问异地存储;

11.     全开放平台支持第三方厂商的存储产品;

12.     要求独立于主机和存储,虚拟化的功能不影响主机性能和存储设备的性能,不会消耗主机和存储的资源;

13.     性能具有扩展性,随着控制器数量的增加,性能也随着线性增长;

14.     控制器失败不影响正常的生产I/O请求,I/O访问可以无中断的切换到其他的引擎上;

15.     整个虚拟化网关不可用后,不会导致磁盘无法识别。服务器能够绕过虚拟化网关快速的直接访问存储;

16.     支持在线调整(包括软、硬件升级、扩容、设备更换等操作);

17.     提供固有性能监控和分析功能,不需要增加额外软件;

18.     支持VMware ESX Stretch Clusters,VMware ESX VMotion over Distance;

19.     支持主流操作系统环境:Solaris,  IBM AIX, HP-UX,Lnux, Windows;

20.     ★提供本地联合,可以跨异构阵列提供简化的管理和无中断数据移动,必须支持现有的VNX存储(投标时必须提供兼容列表证明,加盖厂商公章)。

二、服务及其他要求:

1.       要求不增加第三方软硬件产品,实现与现有磁盘阵列数据进行在线无缝迁移,提供原厂数据迁移服务;

2.       ★硬件5年7×24小时,软件1年原厂免费服务(自验收合格交付使用之日起计算);

3.       此项为容灾系统关键设备,为保障项目的实施、售后服务,投标人必须提供原厂商对本项目的售后服务承诺书,投标人交货时必须提供原厂商针对本项目的供货证明原件,并加盖章投标人公章,否则不予验收。

2

4

CDP容灾

软硬件保护装置

CHIT、EMC、DCN、HDS或同等及以上档次品牌

一、配置要求:

1.       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厂商成熟解决方案;

2.       ★跨异构存储平台的数据连续性保护,实现同城灾备,支持当前正在使用的存储,提供详细的技术方案说明如何对正在使用的存储实现数据连续性性保护(非快照技术);

3.       ★基于存储虚拟化网关授权保护≥15TB容量的数据,用于HIS/EMR/PACS等核心业务的数据库数据保护和容灾;

4.       按虚机或应用进行连续时间数据保护(CDP),授权保护≥10个核心应用。实现虚拟机录像机保护功能,软件1年维保;

5.       ★每套配置2台连续IO容灾复制保护服务器,实现2台服务器的高可用和冗余,服务器最大可以在线扩容到6台形成集群保护;

6.       ★非采用连续快照方式进行容灾,在主备中心之间提供持续数据保护功能;  能够在备数据中心保存过去一段时间内应用数据的任意I/O恢复点,要求可回滚到7天内任意I/O状态(投标时必须提供实现本功能的产品界面截图,并加盖原厂商公章);

7.       在主存储损坏以后,备用存储可以在30分钟以内接管业务,支持任意时间点恢复数据。可以捕获并记录存储每一个写I/O操作,当数据需要恢复时,用户可从任意时间点中选择,使应用程序能够基于以前的事务快速地从任一I/O时间点恢复;

8.       保证应用数据的一致性:提供应用程序一致×××,可以将某个特定应用程序的所有LUN绑定到一个一致性组中,以确保事务向以前时间点的回滚同时进行,从而确保应用程序的一致恢复;

9.       事件书签集成:可由系统自动生成事件书签,也可由用户向系统输入自己的书签,通过书签,将系统范围的事件(端口故障、系统错误等)与潜在的损坏事件关联起来,管理员可以通过选择书签来恢复数据,从而确保恢复的数据是正确的;

10.    对于捕获的写I/O,既支持复制到本地站点,也支持复制到远程容灾站点。以上两种方式可以配合使用,提供对同一数据卷的并行本地和远程保护;

11.    恢复点整合功能:提供恢复点整合功能,可以让用户能够决定将捕获的每一个写I/O操作保留多久,每日、每周或每月恢复点,从而让用户能够以一致性组为单位优化使用的日志空间,这样只使用其一部分就可以跟踪每一个写操作;余下的空间可用于保存每日、每周或每月恢复点。本次实施建议保留1周的回滚日志;

12.    支持在执行故障切换之前装载复制的映像以处理和检查一致性的能力;

13.    ★该架构能够由当前双中心在线升级到第三个中心,实现两地三中心的容灾保护,每2个中心之间可以实现互相复制,不存在单点隐患。

14.    ★为了更好的保护投资,要求本次提供的容灾软硬件保护装置能够与正在使用的容灾软硬件保护装置可以生产集群管理模式,由2台服务器在线升级到6台服务器共同提供容灾复制服务。

二、服务及其他要求:

1.       ★硬件5年7×24小时,软件1年原厂免费服务(自验收合格交付使用之日起计算);

2.       ★为保证存储网络更好的兼容性管理,与存储容灾设备实现统一规划、调试,灾难演练,要求所投产品与存储虚拟化网关为同一品牌产品。

3.       ★此项为容灾系统关键设备,为保障项目的实施、售后服务,投标时必须提供原厂商对本项目的售后服务承诺书,投标人交货时必须提供原厂商针对本项目的供货证明原件,并加盖章投标人公章,否则不予验收。

4.       ★提供原厂现场规划、存储实施、容灾实施,提供原厂由当前存储到新存储在线数据迁移服务;提供现场培训、提供容灾演练。

2

5

全闪存阵列

CHIT、EMC、DCN、HDS或同等及以上档次品牌

一、硬件配置要求:

1.       国内国际知名品牌、中高端存储架构;

2.       配置机柜1台;

3.       统一数据存储系统,全冗余模块化结构,无单点故障,SAN控制器必须采用双活高可用架构架构。本期配置支持在现有控制器及接口配置下,不额外增加任何硬件及软件组件实现NAS功能及FC-SAN、iSCSI、VVOL功能,并要求控制器数量≥2个

4.       要求每控制器CPU采用Intel处理器,总CPU数量不少于2颗,存储控制器采用Intel六核处理器,主频≥2.4GHz。控制器采用ACTIVE/ACTIVE架构。

5.       ★本次配置物理缓存≥92GB;(SAN读写专用缓存,非SSD模拟、闪存扩展卡,NAS等其他扩展方式,不含CONTROL CACHE及数据压缩服务用缓存),存储掉电后将具备缓存保护机制,确保数据不丢失;

6.       ★本次实际配置16Gbps FC主机接口≥4个,配置10Gbps主机接口≥4个;

7.       支持 Windows、Linux、AIX、Solaris、HP-UX、Vmware  ESX等。

8.       配置:FC、iSCSI、FCoE等存储协议,后期使用这些协议无需额外付费。

9.       配置≥4个12Gb四通道SAS磁盘接口;

10.    ★最大可以扩容的硬盘数量≥240块;

11.    必须支持以下硬盘类型:

15000转SAS硬盘:  300G、600G;

10000转SAS硬盘:300G、600G、900G;

7200转SAS硬盘:1TB/2TB/3TB/4TB;

企业级闪存硬盘:400、800GB、1.6TB、3.2TB。

12.     支持RAID 1/0,5,6等多种raid类型;

13.     支持主动性热备盘技术,支持硬盘预拷贝技术,提前发现故障盘,主动迁移故障盘数据,规避系统降级的风险;

14.     ★本次要求全部配置17块企业级固态1.6TB硬盘;

15.     配置本地照功能,可对相应时间点快照进行回滚来快速恢复数据。

16.     配置虚拟资源调配功能,可以根据业务系统实际所需要的容量分配存储空间,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

17.     配置基于同系列存储之间的块级、文件级复制功能软件授权,实现容灾架构,支持远程容灾复制一键同步、一键Failover/Failback容灾存储切换功能。

18.     ★配置VVOL功能特性,虚拟化层面直接与存储进行交互,简化虚拟化存储管理(提供官网网页截图和官网链接证明材料加盖原厂商公章)。

19.     配置阵列的性能分析软件,能够获取实时的性能数据和历史性能数据,并×××能分析。

20.     配置存储QoS能力,支持基于应用程序的服务级别管理,可根据应用重要性调整优先级别管理磁盘存储资源(响应时间、带宽、吞吐量等)。

21.     配置基于存储控制器的连续数据保护功能,不用在主机上安装任何软件。可以实现每一时刻的I/O数据复制,发生故障时可回滚到故障前任意时刻的数据并启动应用。

22.     支持防病毒功能,能够在NAS模块内嵌入第三方杀毒软件的客户端,实现病毒的告警及查杀。

23.     支持VAAI/VASA  API接口协议,要求能够对Vmware或者Hyper-v进行涉及到存储的管理和监控,可以在存储管理界面,Vmware或者Hyper-V的图形界面中查看存储空间使用率和性能,查看虚机到存储的链接特性,以及规划存储空间。

24.     ★虚拟机保护:支持从VMware  ESXi主机上直接捕获对需要保护VM虚机的写I/O数据,可以捕获并记录单个VM虚机每一个写I/O操作,当虚拟机需要恢复时,用户可从任意时间点中选择,使虚拟机能够基于以前的事务快速地从任一时间点恢复。

25.     ★与VMware深度整合:支持通过vSphere client发起对任意虚机的保护,可通过vCenter管理所有保护虚机,策略及恢复,无需额外界面及软件。

26.     具有不停机的系统软硬件升级和扩充能力,包括软件升级、系统微码升级、存储容量的扩充及I/O能力的扩充等。

27.     操作系统支持Windows、Linux、AIX、Solaris、HP-UX、Vmware  ESX等主流系统。

二、服务及其他要求:

1.       ★为保证存储网络更好的兼容性管理,与存储容灾设备实现统一规划、调试,灾难演练,要求所投产品与存储虚拟化网关为同一品牌产品。

2.       ★硬件5年7×24小时,软件1年原厂免费服务;

3.        ★此项为容灾系统关键设备,为保障项目的实施、售后服务,投标时必须提供原厂商对本项目的售后服务承诺书,投标人交货时必须提供原厂商针对本项目的供货证明原件,并加盖章投标人公章,否则不予验收。

2

6

存储

交换机

CHIT、EMC、DCN、HDS或同等及以上档次品牌

一、配置要求:

1.       每台最大支持48口,本次激活≥34口8GSFP模块和2个10km长波模块。

二、服务及其他要求:

★硬件5年7×24小时,软件1年原厂免费服务(自验收合格交付使用之日起计算);

4

7

现有

存储扩容1

CHIT、EMC、DCN、HDS或同等及以上档次品牌

一、配置要求:

1.       采用中高端存储架构;

2.       采用统一存储架构,阵列同时支持FC, FCoE, iSCSI, NAS功能;

3.       支持 Windows、Linux、AIX、Solaris、HP-UX、Vmware ESX等;

4.       支持:FC、iSCSI、FCoE, NAS等存储协议,后期使用这些协议无需额外付费;

5.       支持以下硬盘类型:

15krpm SAS/FC硬盘:300G、600G;

10krpm SAS/FC硬盘:300G、600G,900G;

7.2krpm NL-SAS/SATA硬盘:1T/2TB/3T;

企业级闪存硬盘:100GB、200GB、300GB;

6.        支持RAID 0,1,1/0,3,5,6等多种Raid类型;

7.        支持主动性热备盘技术,支持硬盘预拷贝技术,提前发现故障盘,主动迁移故障盘数据,支持全局热备盘;

8.        配置2.5’600G 15krpm原厂SAS硬盘40块;

9.        配置原厂磁盘框2个以及相关缆线,要求支持25个2.5″硬盘;

10.     ★能够无缝兼容到现有存储中,在线完成数据迁移、性能动态平衡等;

11.     ★要求与正在使用的存储无缝实现数据任意回滚的功能,将新扩容的硬盘加入到该容灾系统中,实现数据的保护。

12.     ★要求与正在使用的存储无缝实现数据任意回滚的功能,本次配置的容灾保护许可不小于200TB。

二、服务及其他要求:

1.        扩容硬盘跟随原主机维保。

2.        ★为保障项目的实施、售后服务,投标时必须提供原厂商对本项目的售后服务承诺书,投标人交货时必须提供原厂商针对本项目的供货证明原件,并加盖章投标人公章,否则不予验收。

1

8

现有

存储扩容2

CHIT、EMC、DCN、HDS或同等及以上档次品牌

一、配置要求:

1.        采用统一存储架构,阵列同时支持FC,  FCoE, iSCSI, NAS功能;

2.        2、支持 Windows、Linux、AIX、Solaris、HP-UX、Vmware ESX等;

3.        支持:FC、iSCSI、FCoE, NAS等存储协议,后期使用这些协议无需额外付费;

4.        支持以下硬盘类型:

15krpm SAS/FC硬盘:300G、600G;

10krpm SAS/FC硬盘:300G、600G,900G;

7.2krpm NL-SAS/SATA硬盘:1T/2TB/3T;

企业级闪存硬盘:100GB、200GB、300GB;

5.        支持RAID 0,1,1/0,3,5,6等多种Raid类型;

6.        支持主动性热备盘技术,支持硬盘预拷贝技术,提前发现故障盘,主动迁移故障盘数据,支持全局热备盘;

7.        配置2.5’600G 15krpm原厂SAS硬盘41块;

8.        配置原厂磁盘框2个以及相关缆线,要求支持25个2.5″硬盘;

9.        ★能够无缝兼容到现有存储中,在线完成数据迁移、性能动态平衡等;

10.     ★现有的本地回滚容灾软件升级到远程回滚容灾软件许可,本次配置的远程回滚容灾保护许可不小于200TB。

11.     ★要求与正在使用的存储无缝实现数据任意回滚的功能,将新扩容的硬盘加入到该容灾系统中,实现数据的保护。

二、服务及其他要求:

1.        扩容硬盘跟随原主机维保。

2.        ★为保障项目的实施、售后服务,投标时必须提供原厂商对本项目的售后服务承诺书,投标人交货时必须提供原厂商针对本项目的供货证明原件,并加盖章投标人公章,否则不予验收。

1

9

灾备存储

CHIT、EMC、DCN、HDS或同等及以上档次品牌

一、硬件配置要求:

1.        阵列支持FC SAN, IP SAN,  FCoE, NAS等功能。

2.        要求存储设备为高可靠性控制器结构,本项目实际配置控制器数量>=2。

3.        ★要求每控制器CPU采用Intel处理器,总CPU数量不少于2颗,存储控制器采用Intel四核处理器,主频≥1.2GHz。控制器采用ACTIVE/ACTIVE架构。

4.        ★本次配置物理缓存≥30GB; 写缓存镜像保护,  要求缓存采用掉电保护技术,意外断电时能够将将缓存中的数据写入硬盘,保证长时间停电情况下缓存数据永不丢失,要求读/写Cache的大小可以在线调整。

5.        配置≥4个8Gb光纤通道主机端口;可以扩展10Gb iSCSI主机接口和10Gb FCoE主机接口。

6.        支持 Windows、Linux、AIX、Solaris、HP-UX、Vmware ESX等。

7.        配置:FC、iSCSI、FCoE等存储协议,后期使用这些协议无需额外付费。

8.        配置≥4个6Gb四通道SAS磁盘接口。

9.        最大可扩展硬盘数量≥120。

10.     必须支持以下硬盘类型:

15000转SAS硬盘:  300G、600G;

10000转SAS硬盘:300G、600G、900G;

7200转SAS硬盘:1TB/2TB/3TB;

企业级闪存硬盘:100GB、200GB、400GB

11.     支持RAID 0,1,1/0,3,5,6等多种raid类型。

12.     支持主动性热备盘技术,支持硬盘预拷贝技术,提前发现故障盘,主动迁移故障盘数据,规避系统降级的风险;

13.     支持全局热备盘,不限定热备盘的位置,可提供跨框的热备服务;

14.     配置2.5’600G 15krpm原厂SAS硬盘40块;

15.     配置原厂磁盘柜以及相关缆线,要求支持25个2.5″硬盘;

16.     要求与正在使用的存储无缝实现数据任意回滚的功能,将新扩容的硬盘加入到该容灾系统中,实现数据的保护。

17.     配置与正在使用的2台存储之间的远程复制回滚功能,配置的容灾保护许可不小于200TB。

二、服务及其他要求:

1. ★硬件4年7×24小时,软件1年原厂免费服务(自验收合格交付使用之日起计算);

2. ★为保障项目的实施、售后服务,投标时必须提供原厂商对本项目的售后服务承诺书,投标人交货时必须提供原厂商针对本项目的供货证明原件,并加盖章投标人公章,否则不予验收。

1

10

监控软件

北塔、摩卡、网强或同等及以上档次品牌

1.        ★监控平台采用B/S架构,平台和应用分离,页面采HTML5和Twaver技术,平台采用JAVA开发并且提供和语言无关的Restful接口,方便二次开发和功能增强。平台自带数据库,无需额外购买。支持分布式采集部署方式,可同时采集广域网和局域网信息。系统需要具备智能运维分析能力,能充分利用运维数据进行异常挖掘。

2.        支持分布式采集,至少支持20个分布式采集,管理平台需要自带本地采集器;

3.        支持大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要求提供10万KPI,5分钟间隔密度的数据存储1年,并可通过系统界面查看历史数据;

4.        提供周维度的健康状态视图,从连续几周数据中分析运维变化趋势,并定位改进突破点,至少列出问题最多的设备和指标、关键指标环比变化最大的线路和主机;

5.        要求支持不少于10个并发用户同时登陆系统并进行操作;

6.        要求系统提供模板化配置,管理对象纳入系统后,自动适配相关智维规则、告警规则、报表规则,无需额外配置;

7.        系统能自动学习业务运行规律,以此生成基线,实现自动化基线运维,通过对基线的数据分析,能及时捕获偏离运维历史情况的异常,当异常出现频率过高时能及时告知管理员;

8.        系统必须预置上百种管理策略,当检测到异常后需要自动通知管理员;

9.        要求提供强大的平台能力和后台开发能力,能将用户个性化的分析方式和处置方式转换成自动执行策略;

10.     要求系统能支持各大设备厂商的各型号设备,支持多厂商设备组成的混合网络自动发现,并且可查看到设备的真实面板;

11.     支持对UPS设备、温湿度探头的监控,提供UPS的网络可达状态、输入输出电压电流、电池的各项参数监控;

12.     系统必须能解决广域网环境中子网IP不可达的问题,必须支持由分布式采集器为起点的拓扑发现算法;

13.     支持拓扑添加功能,在保留原有拓扑图的基础上,搜索新的网络设备并自动添加到网络拓扑上;

14.     支持拓扑图自动布局,网络设备可实现星型排布、圆型排布、从上到下树形排布、从左到右树形排布多种自动排布方式;拓扑图设备间的连线除直线形式外,还可支持以折线、合并线等线型,并可将网络拓扑按照线路图、地域分布图、逻辑关系图等方式呈现;

15.     要求拓扑图上的设备和线路支持按照性能参数的不同区间以红、黄、绿颜色进行显示,性能负载可自定义;

16.     支持不同采集域的设备在一张图上进行展现,且通过图标跳转到任意拓扑图;

17.     ★对设备配置进行管理,实现网络设备的配置文件自动备份,并支持对配置文件变更状况进行自动监控,当出现变动时,需要及时通知管理员;

18.     支持对全网的网络设备线路按照流量、带宽占用比、丢包率、错包率、广播包等指标的实时负载进行排名;

19.     可根据IP或MAC查询某客户端连接在哪个交换机的哪个端口;支持以IP段方式预设各类管理规则,实现分类管理;

20.     支持网络设备的ARP表、MAC表、路由表等表格数据定期存储,差异自动比对,提供路由表历史快照对比;

21.     对网络链路丢包,错包,广播包的趋势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帮助判断网络潜在的故障风险,并且提供详尽的处理建议;

22.     系统应支持对于Windows、HP unix、Aix、Solaris、linux(redhat、CentOS、Suse(oracle)、Redflag、麒麟)类型操作系统的管理,支持对于CPU、内存、进程、日志、网络流量、磁盘性能的监控;

23.     ★以主机为核心自动生成系统拓扑图,智能布局,无需人工调整,展现了所有承载的数据库和中间件、标准应用之间的实时状态监控,为主机监控提供全景视图;

24.     支持对进程列表的监控,支持定期存储并可对不同时间的进程表进行比对,同时可对具体进程状态进行监控并告警;

25.     支持对于如数据库、业务系统的文本型日志文件的关键字检测,收集符合包含关键字的信息。要求免脚本配置,支持最大10G文件(linux下),最多1分钟内能反馈到前台系统;

26.     支持通过主机的核心性能指标 CPU、内存、文件系统,流量增长趋势对比,主动找到增长趋势异常的主机;

27.     应该能主动捕获系统高负载的主机,及时通知用户并给出具体进程使用情况,要求对全部主机有效且无需设置;

28.     应该具备对数据增长的一定预测能力,比如对于磁盘容量可用时间的预测;

29.     主机管理以波浪图方式显示所有主机的全局信息,以图形化方式显示主机的常用管理参数,如:详细的主机基本管理参数,单个系统的CPU、内存增长趋势,单个系统的业务流量变化趋势,单个系统存储空间实时和变化情况;

30.     可对统计范围内的主机进行详细的实时分析数据,便于用户关联分析出需要重点关注的主机,例如:以实时CPU、内存利用率或连续运行时间的主机排行,支持各个操作系统的存储空间已使用情况分析,给出使用率最高的20个设备;

31.     支持SQLServer、Oracle、Sybase、Mysql、Informix、DB2、达梦等数据库的各项常用运行参数,必须支持JDBC取数;

32.     支持对于各个数据库实时运行状态的实时统计,包含数据库会话数、死锁数实时排行,支持对表空间大小和会话数、缓存信息、锁信息进行重点监管;

33.     支持对于数据库应用日志的监控,比如oracle中alert_<instance>.log文件监控,可以获取对ORA-27072等常见错误日志的实时监控;

34.     支持Oracle Rac的整体管理,结合Rac架构特点,通过明晰化展示分层,将复杂的集群分成操作系统、clusterware、实例几个层面进行展现,视图使复杂架构管理简单化,并以颜色变化突出异常状态,便于用户了解实时状态;以动态数据对比,检测各个承载主机的性能表现,引导用户从性能平衡角度实现对Rac集群的有效运维;

35.     中间件管理必须支持对 WebLogic、Tuxedo、WebSphere、EAServer、Cognos、MQ、Apache、Tomcat、Jboss、IIS、TongWeb 等中间件实时监控。支持图形化方式显示应用的承载主机状态和应用的基本性能信息,同时展示相关的运维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36.     支持文件传输应用(ftp)、网页服务(http)、邮件服务(pop3、smtp)的监控。支持加密传输协议,包括Sftp、https的监控。支持图形化方式显示应用的承载主机状态和应用的基本性能信息,同时展示相关的运维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37.     支持虚拟机中心、文件夹、数据中心、集群、宿主机、资源池、vApp的全面管理,包括实时性能和逻辑关系;

38.     要求以图形化方式展现虚拟化拓扑,显示宿主机、虚拟机、虚拟网络、数据存储关系,动态显示管理对象负载、告警;

39.     支持对可分配资源如CPU、内存、存储空间进行容量管理,要求能对现有容量情况做一个清晰的分析和基于现状未来可用期限的预测,以及能从从未运行虚拟机、虚拟机快照、计划下线到期、空闲虚拟机4个角度计算可回收的资源;

40.     支持对虚拟机CPU、内存、虚拟机磁盘、网络的性能进行分析,并可基于现有数据识别运行和配置的合理性,并给出解决建议;

41.     支持对于集群、宿主机的关键性指标提供历史基线对比,发现异常越界次数过高时,及时告知用户;

42.     对机房动力环境进行监控、分析,设置基线告警,温湿度、烟感、漏水、电力情况实时掌控;

43.     对所有管理对象指标均支持批量告警设置,设置时可以屏蔽差异项,实现快速设置,缩短设置时间和维护的复杂度;

44.     支持将智维发现的异常事件,快速转换成告警规则;

45.     系统提供知识库管理功能,当同类型告警出现多次后,能主动提示管理员并收集相关处置意见,并在告警出现后,系统自动提示相关联的处置意见;

46.     提供多种告警信息输出方式,至少包含短信、邮件、屏幕通知方式;

47.     ★原厂商需要具备二次开发能力,实现系统告警信息的集成;

48.     提供无压缩的数据存储机制,至少支持1年性能数据无压缩存储,间隔不能大于5分钟;

49.     提供大数据分析工具,要求5个不同指标在同一时间轴中进行对比分析,支持任意时段数据的拖拽查看;实现任意时段和时长数据的对比分析;

50.     支持报表统计时段自定义功能,实现按照9:00-18:00的统计的日报表,非自然月统计的月报表,同时上述设置无需额外开发;

51.     支持报表生成后,通过邮件方式主动推送给预定用户;并支持PDF、HMTL、word、excel多种格式的输出;

52.     提供各类预制报表,包括网络类、主机类、虚拟化类和存储类的运行率报表、故障告警统计分析报表和性能分析报表。同时,提供自定义报表功能,以报表模板为基础,可根据模板,进行内容和报表推送方式的定制;

53.     提供日巡检、周巡检报表,支持用多个时间点生成取样检测点;并可按照业务归类,将数据库、主机等在一张报表中统计;

54.     ★提供原厂7*24小时的项目专项电话技术支持;提供原厂商工程师定期的每个季度现场巡检服务支持。服务期内提供软件免费升级和维护;软件升级、软件故障问题、系统扩容或者设备监控调整时提供工程师到现场支持;运维软件原厂商服务周期2年。

1

质保期

整体质保期从最终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不少于五年。单项产品的质保期以“技术参数及其性能(配置)”中要求为准。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