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秦历史概况

浪子不回头ぞ 提交于 2019-11-27 18:49:35

励精图治

罗马非一日可建成,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平定匈奴、唐玄宗开元之治等等他们创造的辉煌都是站在先辈们的基业之上。

商鞅变法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前381—前338)正式登基。当时,各诸侯国会盟,却拒绝秦国参加。秦孝公认为这是莫大的耻辱,为了改变“诸候卑秦”的落后局面,使秦国富强起来,他决心变法改革,并颁布了“求贤令”。当时,商鞅在魏国得不到重用,便带着李悝的《法经》来到了秦国的都城栎阳。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商鞅见到了秦孝公。前两次的时候,商鞅向秦孝公讲述了尧舜等帝王的治国之道,但秦孝公并不感兴趣。第三次的时候,商鞅道出了自己的真正主张,以法家学说为治国纲领,以“霸道”治国,并建议秦学公尽早进行变法改革,从而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一次,商鞅的意见得到了秦孝公的赞许,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第一次变法

第一,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规定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 鼓励农民努力耕织,凡是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以受到奖励,免除徭役。凡是从事工商业,或者因游手好闲而陷于贫穷的,全家都要到官府充当奴婢。
第二,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建立军功爵制。规定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宗室子弟,不得列入公族簿籍。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官吏。同时,根据爵位的高低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拥有不同数量的奴婢。严厉禁止私斗,凡是擅自私斗者,根据情节的轻重,处以不同的刑罚。
第三,采用李悝《法经》作为法律,推行连坐法(某人犯罪,与他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规定百姓要登记户籍,以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各家相互纠察,如果一家犯法,其他九家必须举报,如果不举报,则都要遭到“连坐”。同时规定,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的人住宿,否则店主也要遭到“连坐”。

公元前350年迁都咸阳,这是一个变法者新建的城市,霸气与野心融合在这座全新的城市,这也宣告秦进行更加彻底的变法到来。

第一,推行县制。规定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合并乡邑为三十一县。每个县都设县令,负责县政;设县丞,辅佐县令:设县尉,掌管军事。
第二废除并国制,开阡陌封疆。国家以法令的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百姓开荒,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赋税按照每个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
第三,创立按男丁征赋办法。规定凡是一户有两个儿子,到了成人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加倍征收赋税。
第四,统一度量衡。

      商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推行的改革,改变了秦国的落后面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使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真正实现了富国强兵。商鞅变法,不仅为秦国最终兼并六国和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社会改革,也是最为成功的一次变法。

      军功爵”制度,用经济利益来刺激士兵的作战积极性,这使过去经济落后于中原的秦国迅速变成战国中的头强。他也将秦变成巨大的战争机器,耕与战成为这台机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民众成为机器运转的每一个分子。

大一统

秦朝(前221—前206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1. 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先后灭掉了关东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服百越。
2. 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维护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有说法“百代犹得秦政法”。
3. 但秦朝的暴政也引起了阶级矛盾与社会的动荡不安,导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前206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仅15年,秦朝便走向灭亡。

书同文车同轨

推行法制

培养一批精通法令的官吏,再将秦法的思想带到地方。

秦始皇需要管理广袤的华夏大地,而且从未有过任何可以借鉴的统治制度。
分封制:分封立国,将子弟功臣分封到各地协助管理天子管理国家。
李斯提出,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相互攻击,君子权利分散无法禁止。创造性的提出了郡县制,通过官僚的选拔任用来管理国家。嬴政成为帝国唯一的统治者。

可想而知秦创造性的

文化措施

没有回避秦与东方六国的思想差异,接收各国思想,设立博士(有其他国家的知名学者)。嬴政为了迎合六国的国情也对秦法作出了改变,但是不同地方的文化差异并非一朝一夕能改变的(香港回归已经20余年,大陆的制度也未能在香港推行还是实行一国两制,可想而知当时融合六国思想文化的难度)。

焚书坑儒

衰亡

李斯

说到秦就不得不说李斯,李斯只是出身在一个平凡的家庭,最初的李斯只是一个粮站管理员,后跟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偶然的几乎让他可以面见秦始皇,他说出了统一六国的方针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后步步高升。

从李斯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商鞅的影子,

感想

      嬴政是一位很有抱负的帝王,他管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帝国。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层层的官吏使帝国的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生机盎然的运行。

      地理位置上的统一容易,文化的融合难,得到六国的认同更难。统一六国后六国的贵族利益受到了冲击,帝国一直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嬴政也深知隐患一直存在,然而他从未放弃探索帝国稳定繁荣的政策。嬴政年迈时还巡游六国寻找治国之道,但最终还是未能拯救秦。

      也许他过于急功近利,也是他是一个极度自信的人,他的世界里不允许失败。在文化与民心管理失利之后他将帝国的尊严寄托于战争,他修建长城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巨大的军费透支了民力,最终让秦走向了灭亡,后世中“天下苦秦久矣”也因此而来。

      他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帝王,常人犯错影响的只是个人,帝王治国之路上的一步错误可能会颠覆一个时代。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