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这样做!身体更健康

£可爱£侵袭症+ 提交于 2020-01-15 05:44:30

冬季如何养生呢?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天是养阴的季节,冬至也不例外,由于冬至一阳初生,阴至极而阳柔弱,养生显得极为重要。

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不可能这么长时间地放假“安身静体”,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调理身体呢?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饮食调养:多吃这些食物温养阳气通达气血

民以食为天,饮食不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更要通过饮食让身体达到最佳状态。这时候适合吃一些有营养、温热性的食物。

很多地方冬至都有必吃的美食,如北方水饺、潮汕汤圆、东南麻糍、台州擂圆、合肥南瓜饼、宁波番薯汤果、滕州羊肉汤、江南米饭、苏州酿酒等,这些都有特殊的含义和寓意。

总的原则,就是通过调理饮食,安养形体,让一年的劳作得到恢复,同时又要考虑到阳气初生这一特点,温养阳气,让阳气在体内得到滋养、巩固。

这个时节多吃些桂圆、桑葚、人参等调养佳品,都是不错的选择。

冬至以后天寒地冻,水冰地坼,人们户外活动减少,暖身营养固然重要,但是这时候经络气血容易阻滞不通,饮食中还要注意通达气血。

老百姓都知道一句话“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天为什么要吃萝卜?萝卜是理气的,很多消化不良、腑气不通的人,吃点萝卜,放个屁,就舒服了,这就是萝卜的理气通滞作用。冬至有的地方习俗是要吃萝卜,就是用萝卜的通达作用,让气血不至于凝滞在体内变生疾病。

萝卜、玫瑰花、藏红花等都是冬至通达常用品。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有一种“冬漫人参普洱茶”,用来温补脾肾也是很好的选择。

作息规律:早睡晚起必待日光

冬至天短夜长,根据天人相应原则,要适当延长睡眠时间。《黄帝内经》讲“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说太阳落山就赶紧回家,别到处乱跑了,早晨晚点起,太阳出来再活动,这是冬至总的原则。

睡眠是人体脏腑机能恢复自我调节的重要过程,经过一天的劳累,阳气浮于上,冬至天气寒冷,束缚阳气,如果想让阳气滋养得更好,那就早点睡觉。

“阳入于阴则寐”,睡眠是阳气休息的时候,阳气归于肾,因为肾内寄元阳,这时候会对肾的元阳起到滋养作用,肾气充足,人体才会精力充沛,阳寿延长。相反,如果还是熬夜,半夜不睡甚至通宵不睡,那么人体为了提供足够的阳气支撑夜间的工作、学习、游戏、happy 等等,就会调动元阳,肾脏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久而久之会出现肾亏、早衰、疾病缠身,甚至消耗寿命。

现代医学的观点是,人在睡眠状态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减少处于休息状态,自主神经系统活动,以完成呼吸、心跳等基础生命体征;各脏器也是处于自主神经的支配下,该清理的清理,该休息的休息,进行自身调节,就像充电一样,才能有效完成第二天的工作,否则的话就会损害健康。

所以,老年朋友行动起来吧,冬至以后多睡觉,益寿延年,还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