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相关总结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20-01-11 00:19:48

1.service概念:

Service是四大基础组件之一,它和Activity一样都是Context的子类,只不过它没有UI界面,是在后台运行的组件。

2.生命周期:

Service对象不能自己启动,需要通过某个Activity、Service或者其他Context对象来启动。启动的方法有两种,Context.startService和Context.bindService()。两种方式的生命周期是不同的,具体如下所示。

Context.startService方式的生命周期:

启动时,startService –> onCreate() –> onStart()
停止时,stopService –> onDestroy()

Context.bindService方式的生命周期:

绑定时,bindService  -> onCreate() –> onBind()
解绑定时,unbindService –>onUnbind() –> onDestory()

3.service与intentService区别

 Android中的Service是用于后台服务的,它是依赖于应用程序的主线程的,也就是说,在更多时候不建议在Service中编写耗时的逻辑和操作,否则会引起ANR。

那么我们当我们编写的耗时逻辑,不得不被service来管理的时候,就需要引入IntentService,IntentService是继承Service的,那么它包含了Service的全部特性,当然也包含service的生命周期,那么与service不同的是,IntentService在执行onCreate操作的时候,内部开了一个线程,去你执行你的耗时操作。

在 IntentService 内有一个工作线程来处理耗时操作,启动 IntentService 的方式和启动传统 Service 一样,同时,当任务执行完后,IntentService 会自动停止,而不需要我们去手动控制。另外,可以启动 IntentService 多次,而每一个耗时操作会以工作队列的方式在IntentService 的 onHandleIntent 回调方法中执行,并且,每次只会执行一个工作线程,执行完第一个再执行第二个,以此类推。

而且,所有请求都在一个单线程中,不会阻塞应用程序的主线程(UI Thread),同一时间只处理一个请求。 那么,用 IntentService 有什么好处呢?首先,我们省去了在 Service 中手动开线程的麻烦,第二,当操作完成时,我们不用手动停止 Service。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写一个Demo来模拟两个耗时操作。

具体看别人博客:https://blog.csdn.net/matrix_xu/article/details/7974393

4.service基本上分为两种形式

本地服务:
该服务依附在主进程上而不是独立的进程,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资源,另外本地服务因为是在同一进程因此不需要IPC,也不需要AIDL。相应bindService会方便很多,当主进程被Kill后,服务便会终止。一般使用在音乐播放器播放等不需要常驻的服务。指的是服务和启动服务的activity在同一个进程中。

远程服务:
该服务是独立的进程,对应进程名格式为所在包名加上你指定的android:process字符串。一般定义方式 android:process=":service" 由于是独立的进程,因此在Activity所在进程被Kill的时候,该服务依然在运行,不受其他进程影响,有利于为多个进程提供服务具有较高的灵活性。由于是独立的进程,会占用一定资源,并且使用AIDL进行IPC比较麻烦。一般用于系统的Service,这种Service是常驻的。指的是服务和启动服务的activity不在同一个进程中。

5.service通信

注意(启动本地服务用的是显式启动; 远程服务的启动要用到隐式启动)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