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DB聚集索引如何定位到数据的物理位置

与世无争的帅哥 提交于 2019-12-25 15:05:18

MyISAM索引文件和数据文件是分离的,索引文件仅保存数据记录的地址。这与Oracle的索引结构相似,比较好理解。那么,常用的Innodb聚集索引结构是怎样的呢?

InnoDB的数据文件本身(.ibd文件)就是索引文件。在InnoDB中,表数据文件本身就是按B+Tree组织的一个索引结构,这棵树的叶节点data域保存了完整的数据记录。这个索引的key是数据表的主键,因此InnoDB表数据文件本身就是主索引。

上图是InnoDB主索引(同时也是数据文件)的示意图,可以看到叶节点包含了完整的数据记录。这种索引叫做聚集索引。因为InnoDB的数据文件本身要按主键聚集,所以InnoDB要求表必须有主键(MyISAM可以没有),如果没有显式指定,则MySQL系统会自动选择一个可以唯一标识数据记录的列作为主键,如果不存在这种列,则MySQL自动为InnoDB表生成一个隐含字段作为主键,这个字段长度为6个字节,类型为长整形。

 

可能上面的描述还不够直观,我又翻阅了《MySQL技术内幕:Innodb存储引擎》一书,在其第172页找到了如下图片。

 

 

 

 

 

可以看出,聚集索引非叶子节点中,Pointer(索引键值)指向的是ibd文件的Page Offset,这样就定位到数据的物理位置了。通过操作系统的inode,就能找到磁盘中的具体数据块了。

找到数据块,将它读入Innodb buffer pool,然后通过page header中的数据结构,就能定位到行记录了。

 参考链接:http://blog.codinglabs.org/articles/theory-of-mysql-index.html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