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今天鄙人再来说说关于开发的一些习惯,
其实说实话,实力水平相近的两位开发人员,真正决定他们身价的,还是习惯,因为一个好的习惯真的很难养成,
相信大家上学的时候,老师肯定说过,做题目我们要写打草稿,要先明确自己的思路,
同样我们敲代码也是,我看到过很多撸代码的同学,上来就是写撸代码,看上去效率是很高,但是后期改bug也真的是改的蛋碎,其实很多程序员觉得这些问题都是因为产品经理需求不明确导致的
但是真正的智者不应该仅仅是要甩锅,而是要把问题看透彻,
说一下我的开发习惯吧,
在做一个产品之前,我肯定要跟产品纠缠很长时间,把需求说明上的内容一字一句全部弄清楚,
打个比方,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这四种的哪一种都要问清楚
解释一下这四种取值范围
[]--前后都包 [)--前包后不包 (]--前不包后包 ()--前后都不包
真的不要小看这些细节,因为这关系到后期产品人员会不会变卦
把这些需求全部明确了,但还不是开始撸码的时候,
接下来要做的是打草稿,在纸上把项目的整个过程全部画一遍(画的难看没关系,反正给自己看的)
这步真的很重要,为什么呢?
因为你在把整个流程走一遍的过程中,会对即将开始的开发过程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就像写文章一样,你可以前后呼应起来,
将整个流程中需要重复进行的步骤归纳出来,做成一个方法,反复调用
变量的作用域也能大致的有个印象,,,,
不要小看这些细节,这些如果你都能解决好的话,后面撸起代码真的很快
最后就是撸码了,还是不要先急着写代码,,,,,先写注释
用注释先把流程写下来,
等你把注释写完,再来撸码,你会发现,写代码真的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而且这样写出来的代码,bug都会很少
不信吗?
要不来试试吧
来源:oschina
链接:https://my.oschina.net/u/2658398/blog/71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