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协议

时光总嘲笑我的痴心妄想 提交于 2019-12-03 14:09:11

SSI(Server Side Include)使用于HTML中,用于在请求内容返回到客户端前执行页面中的SSI命令,生成动态内容。通常用于多个页面引用公共的内容模块,将此模块分离出来,使用SSI引入即可。

<!--#include virtual="/inc/header.html"-->

以上代码便能在服务端完成header.html的动态引入,非常简单。

服务端配置
使用SSI之前需要服务端进行简单的配置,开启SSI功能。SSI是针对HTML增加动态内容的技术,所以只对HTML类型文件(.html,.shtml),使用SSI功能的文件建议使用.shtml后缀,便于维护。如果使用.shtml后缀需在服务端作一些配置:

AddType text/html .shtml
AddOutputFilter INCLUDES .shtml

第一行命名配置将.shtml作为html文件返回

第二行命令用于在返回请求内容前执行页面中的SSI命令,如果你在.html文件中使用SSI,那么将.shtml改为.html即可。

SSI命令
SSI的语法有点像HTML注释,所以如果SSI不能识别,那么将被视作HTML注释处理。SSI的语法功能主要包括:变量的设置/获取,文件的引用,可执行命令,条件表达式等。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zhuofai_」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zhuofai_/article/details/85324433

标签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