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

基于SSM框架下的JSP大学生职业规划系统

笑着哭i 提交于 2019-11-30 16:41:28
每天记录学习,每天会有好心情。*^_^* 最近了解了大学生职业规划系统项目,在这个平台记录一下这个大学生职业规划系统项目,方便以后再次使用或学习的时候能够及时的翻阅。在完成这个项目的时候,考虑了很多框架。最终决定选用SSM(MYECLIPSE),该框架具有极强的移植性,多平台性,便于操作性等优点。此框架能在MYECLIPSE开发工具中完美的编写和运行,大学生职业规划系统为一个 后台项目。这个项目的描述是这样的: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等技术,为中国在校大学生进行全程式成长经历跟踪.职业指导规划咨询服务系统。其核心技术会更新企业的用人需求.自动分析并建模.从而为在校大学生提供针对专业学习和职业选择中遇到的问题的职业规划指导。此系统整合了职业咨询师、测评顾问、人力资源专家多年的职业指导经验。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捕捉被测者的职业素质及心态,是进行职业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的得力助手。 在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系统项目进行需求分析的时候,得出系统的登录角色包括了管理员、用户。对应用户可以通过登录自己的账号,进行入系统。系统对不同角色拥有不同权限。 总结得出该系统所有数据为:管理员(admin)、用户(yonghu)、认识自我(renshiziwo)、职业规划(zhiyeguihua) 管理员表 字段名 | 类型 | 属性 | 描述 id | INT(11) | PRIMARY KEY | 管理员id

30 岁前,程序员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匆匆过客 提交于 2019-11-29 10:21:52
1.为什么职业规划很重要?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得先给大家解释下为什么职业规划很重要,我就简单的举个例子,我想大部分人职业生涯的初期,跳槽、换工作大都是为了薪资,哪个方向赚的多,我去干哪个,哪家公司给开的价高,福利待遇好,那我就去那家公司。所以,为什么很多 IT 人频繁的跳槽,我不认为为了钱工作这是错误的价值观,毕竟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养家,过的更好嘛,但是等你经历之后,你会发现,职业生涯的初期,确实跳槽涨薪很快,但是到了中后期之后,你会发现,跳槽再也没有前期涨幅那么巨大了,而且自己在频繁的跳槽过程中,很多技能与业务的能力也没能积累起来,导致很多人在 30 岁左右,就会焦虑感很重,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何去何从。 相反的是,有一些人,自己走的每一步都有规划,他们一样也想赚的更多,但是他们眼里不单单只盯着薪资这一个选项,他们会综合衡量薪资待遇、技能积累以及未来发展等多个方面,所以,很多时候,你会看到很多人在职场中厚积薄发,甚至焕发职场第二春。 这本质上其实都是因为有没有职业规划导致的,所以说,职业规划非常重要。 2.程序员的职业规划有哪几种? 每个行业职业规划都不一样,下面我来说下程序员的职业规划有哪几种。 技术专家、架构师 对于很多程序员来说,一般第一印象是以后想成为技术大牛、架构师,所以单纯的技术方向是不少人的选择。 选择这条路的优势是,可以深耕在技术领域,不用过多的关心其他无关的领域

浅谈程序猿的职业规划,看你如何决定自己的未来吧。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19-11-29 10:21:32
引言   这篇文章LZ很久以前就想写,只是LZ本人也一直在摸索当中,不过LZ摸索的是自己的道路。其实作为一个程序猿来说,大体上的路线已经摆在众人眼前,到底自己有什么样的想法,自己适合哪条路,还是只能自己去摸索,这一点请各位不要征求任何人的建议。LZ能做的,就是把各个路线的客观事实陈列出来,供大家选择。   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屌丝。作为一个IT界有理想有抱负,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屌丝,LZ还是对未来很有打算的。说起这个打算,大致就是两种,一种是生活上的规划,一种是职业上的规划。对于前者来说,无非就是生活在哪座城市,何时打算步进婚姻殿堂,何时打算成为父亲等等。而后者则相对简单,也相对困难,简单的是它只需要给自己规划出一条大道即可,困难的是,它不像生活规划,可以相对随性,而且有无数前人的经验供你参考,大部分时候,它只能靠你自己一步一步的摸索。   不过职业规划的大体框架基本都是固定的,只不过每个人走的路形色各异,而且不是有句广告词叫“不走寻常路”吗,现实当中难免会有人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走着走着,便成了一条路。不过话说回来了,也可能走着走着,便走到死胡同了。因此安全起见,我们大部分人还是适合大众路线的。 浅谈职业规划   首先LZ想给大部分的猿友,尤其是在校生普及一点知识。就是我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抛开工资、环境等这些细节不谈,我们的大方向应该主要考虑职业和行业这两个方面。  

职业规划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19-11-29 06:22:57
一.什么是职业规划? 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的定义,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职业规划(career planning)也叫“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必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 二.原则性: 1.喜好原则 只有这个事情是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在碰到强大对手的时候仍然坚持;在遇到极其困难情况时不会放弃;在有巨大诱惑的时候也不会动摇。 2.擅长原则 做你擅长的事,才有能力做好;有能力做好,才能解决具体的问题。只有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才能做得比别人好,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3.价值原则 你得认为这件事够重要,值得你做,否则你再有能耐也不会开心。 4.发展原则 首先你得有机会去做,有机会做了还得有足够大的市场,足够大的成长空间,这样的职业才有奔头。 三.规划方法: 职业规划是针对职业困惑、面向职业发展的一系列服务的统称。相对于专家咨询的双向高成本和实时性要求,客户自服务是更具可行性的道路。 事实证明,被动接受极少带来明显的行动效果。“鱼、渔”规律必须引入到职业规划中来。 方法包括“镜子和尺子”、“方法与视角”、“信息支持”和“确定性”。 1、职业规划的首要环节是“职业方向定位”,请记住它是“最重要的”,它是你职业生涯的“镜子和尺子”,用于看清你的职业特质,指导你5-10年的职业积累和发展。 有人会说它具有灯塔

迷茫啊,方向啊什么的最讨厌了,迷茫只因心中生!

心不动则不痛 提交于 2019-11-28 11:22:51
看到很多大学生的朋友都很迷茫,不知道以后毕业做什么,能不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怕找不到,或者不是很理想的工作,就去考研,我认为这是逃避现实的做法,如果想深入学习,考研无可厚非,但如果只是为了避免找工作,那就太不应该了。 在小学的时候,我就希望快点毕业,早点挣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到了大学了,迷茫了,就业形势愈来愈紧张,怕找不到工作,每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有一天我鼓足勇气去找了一家公司,希望做实习,哪怕不给钱都行,那家老板人很不错,告诉我,你现在实力不行,就算不给你钱,但也要给你电脑,工位等等,平时的水费,电费(开公司就知道贵了)都是成本,你目前不能给公司带来效益,所以建议你回家好好看着基本书,然后再来。就这样,我抱着2本书回来了。 之后的日子我每天的任务就是读书,写代码,不会就到处找人了解,慢慢的我发现IT领域很大,慢慢的发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学,慢慢的我感觉我找到了路,那个时候的感觉是不是怕找不到工作,而是怕时间不够,来不及学习更多东西,毕业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我都是抓紧每天的学习时间,毕业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说这么多其实就想跟大家说,过分的担心都是自己想出来的,走出一步,勇敢的去了解外面的社会,了解公司,去面试,不要怕被拒绝,因为每次面试你都会有收获,找你有经验的人对你的能力做下评估,对你的目标与现在的能力做个落差分析,都会对你很有帮助的。 学无止境

终于有了自己的博客~

試著忘記壹切 提交于 2019-11-27 01:38:30
  终于有了自己的博客,赞一个。(ps:第一次写前端博客纪念日:2014-10-9)   以后可以随时写东西了,也可以整理或者分享学习知识点。我还真有点紧张,由于我个人文笔水平有限,可能会写的表达不太清楚。还请各位见谅。。。   我做前端两年了,跟着一个老同事配合工作,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是谈不上什么专业水平。今年我开始重视自己职业发展方向了,专注学习前端,当然业余时会学习画画或者写日记跳舞。希望从今日开始起我能努力养成每日阅读或者总结的习惯,重要的是要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不然你坚持下去也没用。请记住,凡是遇到困难的问题一定要问个明白,虚心请教,享受学习。晓婷,不忘初心,加油吧。   在这里可以记录我在工作上学到了什么,一方面整理遇到上的问题能使我可以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然后试着自己给它们做个总结。其次,可以锻炼个人语言表达能力,好多专业词语不会用,这一点还是要加强锻炼,多看书吧。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appy0912/p/4014678.html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446613/article/details/99265248

一个IT人的修养与职业发展

馋奶兔 提交于 2019-11-25 23:48:49
我们在努力学习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修炼三件“法宝”,那就是我们的“人生目标”、“个人修养”和“职业规划”。因为这些才是真正决定你未来的成就! 人生目标:人生重要的不是你所处的位置,而是你所朝的方向,方向正确,努力才会有价值。 个人修养:始终加强个人修养,包括学习、身心、努力、专注等,不断放大格局,像春风温和,儒家之风,大家之气。 职业规划:需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去做,规划的好坏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直播地址: https://ke.qq.com/course/219549 来源: 51CTO 作者: 李振良OK 链接: https://blog.51cto.com/lizhenliang/2380652?source=d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