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

如何拯救交响乐团

核能气质少年 提交于 2020-02-29 20:49:47
如何拯救交响乐团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听音乐已经无需再去音乐厅。从收音机,黑胶唱盘到开盘磁带,盒装磁带,CD光盘,MD光盘再到MP3以及蓝光DVD,音质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欣赏音乐。 音乐厅的意义也在不断变化,从演奏音乐的场所,成为名利场,你只需几十万人民币就可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办一个自己的演奏会(注:听众自带)。 再谈谈交响乐团,目前的交响乐团已经无曲目可演奏,只能反复演奏古典音乐维持运营。 21世纪不缺演奏家,但作曲家屈指可数,演奏家培养相对容易,只要有天分勤加练习都能成为演奏家,作曲家就难了,所以交响乐团无曲可演奏。 中国上个世纪最后一曲交响乐是《梁祝》,《梁祝》之后再无创作出具有同等地位的管弦乐作品,不过还有一个可以与《梁祝》媲美的交响乐,但普及程度不如家喻户晓的《梁祝》, 我建议各位读者都去听一听这部大型交响诗《嘎达梅林》,因为嘎达梅林电影才发现了这部作品。 同时科技的进步使大批乐器演奏者失业,市场不需要那么多演奏家,传统乐器音乐演奏更多是才艺表演,以此为职业很难以为生。 电子音乐改变音乐的格局或者说电子音乐颠覆传统音乐,新一代的音乐家们要创新,传统乐器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不断探索寻找更奇特声音,自然界无法发出的声音,于是诞生了电子琴。 电子琴发展出编曲键盘,电子合成器,音乐工作站,从现场演奏到音乐创作以及后期制作,一个设备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