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3GPP R17,到底在研究些什么?

允我心安 提交于 2021-02-13 19:01:22
本文来源:网优雇佣军 3GPP R16版本终于冻结了。 在R16标准版本中,NR功能被进一步扩展到新的垂直行业中,比如交通运输、工业物联网、制造业、汽车(V2X)行业等。 与此同时,5G NR还进一步增强了容量和效率,包括MIMO增强、IAB、CLI/RIM、UE节能、uRLLC增强、NR-U、NR定位、2-STEP RACH、双连接和载波聚合增强等。 在系统架构方面,R16增强了SBA(基于服务的架构),提升了SMF、UPF部署的灵活性,支持基于位置服务提供商业服务,增强了UE能力信令和RAN自组织网络等。 那么,接下来,3GPP R17版本将主要讲些什么呢? NR-Light 大家都知道,NB-IoT和eMTC是简化版、轻量版的LTE,针对低功耗、低成本、低速率、大连接和广覆盖的物联网应用而生。进入5G万物互联时代,也需要一个简化版、轻量版的5G NR,他就是NR-Light。 为什么需要NR-Light呢? 5G定义了eMBB、uRLLC和mMTC三大场景,eMBB主要针对4K/8K、VR/AR等大带宽应用,uRLLC主要针对远程机器人控制、自动驾驶等超高可靠超低时延应用,而NB-IoT和eMTC将演进为mMTC,主要针对低速率的大规模物联网连接。 简单的讲,uRLLC针对的是“高端”物联网应用场景,而mMTC针对的是“低端”物联网应用场景,那么问题就来了,在eMBB

在 Vue 项目中使用 MQTT

江枫思渺然 提交于 2021-02-13 18:21:04
Vue 是一款由尤雨溪及其团队开发的渐进式 Javascript 前端框架。该框架具备数据双向绑定、组件化、响应式和轻量等特点,搭配其脚手架 Vue CLI 使得开发者更加容易上手,大大减少了学习成本。同时其配备一个专用的状态管理模式 Vuex ,在这里可以集中管理所有组件的状态。 MQTT 是一种基于发布/订阅模式的 轻量级物联网消息传输协议 。该协议提供了一对多的消息分发和应用程序的解耦,具备很小的传输消耗和协议数据交换、最大限度减少网络流量和三种不同消息服务质量等级,满足不同投递需求的优势。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在 Vue 项目中使用 MQTT,实现客户端与 MQTT 服务器的连接、订阅、收发消息、取消订阅等功能。 项目初始化 新建项目 参考链接如下: 使用 Vue CLI 创建 Vue 项目 通过引用 Vue.js 创建 Vue 项目 示例: vue create vue-mqtt-test 安装 MQTT 客户端库 通过命令行安装: 可以使用 npm 或 yarn 命令,二者选一 npm install mqtt --save yarn add mqtt 通过 CDN 引入 <script src="https://unpkg.com/mqtt/dist/mqtt.min.js"></script> 下载到本地,然后使用相对路径引入 <script src="/your

云原生|消息中间件的演进路线

三世轮回 提交于 2021-02-13 09:39:22
Photo @ Julien Riedel 文 | 尘央 引言 本文以一张云进化历史图开场,来谈谈云原生时代消息中间件的演进路线,但本文绝对不是“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从虚拟化技术诞生以来,IaaS/PaaS/SaaS 概念陆续被提了出来,各种容器技术层出不穷。到 2015 年, Cloud Native 概念应运而生,一时间,各种云厂商,云服务以及云应用都加上了“云原生”前缀。 我们也一直在思考,传统的消息中间件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加上云原生这个修饰词,这也是本文探讨的主题:传统的消息中间件如何持续进化为云原生的消息服务。 云原生消息服务 什么是云原生 首先来谈谈什么是云原生,云原生是一个天然适用于云计算的架构理念,实践云原生技术理念的应用可以最大化享受云计算的技术红利,包括弹性伸缩、按量付费、无厂商绑定、高 SLA 等。 应用在实践云原生技术理念时一般会遵循四个要素: 采取 DevOps 领域的最佳实践来管理研发和运维流程。 通过 CICD 工具链做到应用的快速迭代和持续交付。 采取微服务架构。 采取容器及相关技术进行应用的托管。 消息服务作为应用的通信基础设施,是微服务架构应用的核心依赖,也是实践云原生的核心设计理念的关键技术,通过消息服务能够让用户很容易架构出分布式的、高性能的、弹性的、鲁棒的应用程序。消息服务在云原生的重要性也导致其极可能成为应用实践云原生的阻塞点

关于SX1278、SX1276、SX1262的简单详解资料

末鹿安然 提交于 2021-02-13 07:57:32
通常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和设备一直都非常昂贵,或在实施中不切合实际。理想的无线连接技术应该是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可进行长距离传输,且拥有超长的电池续航时间。像zigbee、Bluetooth和Wi-Fi这样的短距离技术不能满足这些要求,蜂窝移动网络虽然支持更长的距离,但电池续航时间太短。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LoRa器件和无线射频技术(LoRa技术)及LoRaWAN开放协议成为了智能供应链和物流行业的理想解决方案。LoRa技术具有远距离(在空旷的野外远达30英里)和低功耗(长达超过10年的电池续航时间)等特性,这些功能可实时跟踪、监控流动的资产。此外,LoRa技术和LoRaWAN开放协议拥有一个非常强大可靠的生态系统,包括支持LoRa的传感器、网关、网络服务器、网络及服务提供商。 sx1276和sx1278的区别: 2013年SEMTECH首次推出带扩频技术的Sub-GHz产品芯片,由于其相对传统FSK与GFSK在传输距离和抗干扰能力方面的优势而倍受市场关注,目前,SEMTECH的扩频芯片SX1276/7/8覆盖了几乎整个Sub-1GHz的4个频段:433/470/868/915M。 其中,SX1278与SX1276性能几乎没有差别,SX1278主要针对于433M与470M网段的地区,包括中国,东南亚,南美与东欧地区。SX1276则主要覆盖欧洲与北美等使用的868M和915M频段

云原生|消息中间件的演进路线

北城以北 提交于 2021-02-13 01:57:53
Photo @ Julien Riedel 文 | 尘央 引言 本文以一张云进化历史图开场,来谈谈云原生时代消息中间件的演进路线,但本文绝对不是“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从虚拟化技术诞生以来,IaaS/PaaS/SaaS 概念陆续被提了出来,各种容器技术层出不穷。到 2015 年, Cloud Native 概念应运而生,一时间,各种云厂商,云服务以及云应用都加上了“云原生”前缀。 我们也一直在思考,传统的消息中间件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加上云原生这个修饰词,这也是本文探讨的主题:传统的消息中间件如何持续进化为云原生的消息服务。 云原生消息服务 什么是云原生 首先来谈谈什么是云原生,云原生是一个天然适用于云计算的架构理念,实践云原生技术理念的应用可以最大化享受云计算的技术红利,包括弹性伸缩、按量付费、无厂商绑定、高 SLA 等。 应用在实践云原生技术理念时一般会遵循四个要素: 采取 DevOps 领域的最佳实践来管理研发和运维流程。 通过 CICD 工具链做到应用的快速迭代和持续交付。 采取微服务架构。 采取容器及相关技术进行应用的托管。 消息服务作为应用的通信基础设施,是微服务架构应用的核心依赖,也是实践云原生的核心设计理念的关键技术,通过消息服务能够让用户很容易架构出分布式的、高性能的、弹性的、鲁棒的应用程序。消息服务在云原生的重要性也导致其极可能成为应用实践云原生的阻塞点

云原生时代消息中间件的演进路线

笑着哭i 提交于 2021-02-13 01:45:53
简介: 本文整理自作者于 2020 年云原生微服务大会上的分享《云原生时代的消息中间件演进》,主要探讨了传统的消息中间件如何持续进化为云原生的消息服务。 作者 | 周礼(不铭) 阿里巴巴集团消息中间件架构师 导读 :本文整理自作者于 2020 年云原生微服务大会上的分享《云原生时代的消息中间件演进》,主要探讨了传统的消息中间件如何持续进化为云原生的消息服务。 引言 本文以一张云进化历史图开场,来谈谈云原生时代消息中间件的演进路线,但本文绝对不是“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从虚拟化技术诞生以来,IaaS / PaaS / SaaS 概念陆续被提了出来,各种容器技术层出不穷。到 2015 年,Cloud Native 概念应运而生,一时间,各种云厂商,云服务以及云应用都加上了“云原生”前缀。 我们也一直在思考,传统的消息中间件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加上云原生这个修饰词,这也是本文探讨的主题:传统的消息中间件如何持续进化为云原生的消息服务。 云原生消息服务 1. 什么是云原生 首先来谈谈什么是云原生,云原生是一个天然适用于云计算的架构理念,实践云原生技术理念的应用可以最大化享受云计算的技术红利,包括弹性伸缩、按量付费、无厂商绑定、高 SLA 等。 应用在实践云原生技术理念时一般会遵循四个要素: 采取 DevOps 领域的最佳实践来管理研发和运维流程; 通过 CICD

【划重点】RT-Thread 3.0发布熊谱翔演讲精彩看点

匆匆过客 提交于 2021-02-12 12:05:22
9月21日 深圳,RT-Thread 3.0 IoT OS发布会上RT-Thread创始人兼睿赛德电子科技总经理熊谱翔详细介绍了RT-Thread的开发历程,以及基于其十年技术积累的全新RT-Thread 3.0版本物联网操作系统(IoT OS)的特点与优势。 听完RT-Thread 3.0的介绍,简直666,为熊大疯狂打call! 以下为小编记录的精彩看点: RT-Thread经历10年发展,收获15万开发者,RT-Thread装机量超两千万; RT-Thread nano版本,ROM占用3K,RAM 1K; RT-Thread对物联网操作系统的理解,以及RT-Thread 3.0 IoT OS全新架构 RT-Thread 丰富的组件,在本次发布会上,熊谱翔特别介绍了 RT-Thread 3.0 IoT OS特色组件控制台Shell、Persimmon UI、音频流媒体、低功耗组件、FOTA、IoT连接组件、POSIX接口等。 ENV工具,RT-Thread配置器可对内核和组件、线上软件包功能配置,自由裁剪组件和软件包。 RT-Thread roadmap,3.1版本完善IoT组件,支持True Zone安全技术,4.0版本云端一体化 ······ 精彩演讲片段 (以下片段为RT-Thread 3.0 IoT OS特色组件Persimmon UI、音频流媒体、低功耗组件介绍)

中国芯片现状!这篇分析最全!

左心房为你撑大大i 提交于 2021-02-12 05:33:46
习近平: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只有自力更生! 今年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东团参加审议时明确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都曾强调过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他还多次提到要掌握核心技术,并指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而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只有自力更生。这些话语在今天看来,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网络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我们要顺应这一趋势,大力发展核心技术,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完善网络治理体系。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 要改革科技研发投入产出机制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实施网络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攻坚战略,推动高性能计算、移动通信、量子通信、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下文为中国芯片深度分析,值得一读! 中国芯波动向上,市场规模超4000亿美元 半导体是电子产品的核心,信息产业的基石。 半导体行业因具有下游应用广泛、生产技术工序多、产品种类多、技术更新换代快、投资高风险大等特点,产业链从集成化到垂直化分工越来越明确,并经历了两次空间上的产业转移

【LiteOS】STM32F103-LiteOS移植教程(详细篇)

£可爱£侵袭症+ 提交于 2021-02-12 03:43:21
总览 本文基于STM32F103C8T6,详细讲述华为LiteOS的移植过程。开发工具是MDK5。LiteOS官方已经适配过cortex M系列内核的单片机,因此移植过程非常简单。 LiteOS有两种移植方案:OS接管中断和非接管中断方式。接管中断的方式,是由LiteOS创建很管理中断,需要修改stm32启动文件,移植比较复杂。STM32的中断管理做的很好,用不着由LiteOS管理中断,所以我们下边的移植方案,都是非接管中断的方式的。中断的使用,跟在裸机工程时是一样的。 在target_config.h 中将 LOSCFG_PLATFORM_HWI 宏定义为 NO,即为不接管中断方式。该值默认为NO 。 移植的主要步骤如下: 1、添加内核文件 2、配置头文件 3、移除systick和pendsv中断 4、修改target_config.h 5、重定向printf函数(一般在裸机工程中就会实现) 说明:内核运行过程中会通过串口打印一些错误信息。如果日志功能开启、而又没有重定向printf函数的话,则会导致日志打印出错,程序异常卡死。之前我就是没有重定向printf函数,结果出了莫名其妙的问题,程序异常卡死在创建任务的地方。 下边我们通过新建一个裸机工程,一步步讲解如何进行移植。以下是详细过程。 一、创建裸机工程 我们这次使用的是一个STM32F103C8T6的最小系统板

2020年国内MCU市场有望突破500亿元

99封情书 提交于 2021-02-11 17:50:32
MCU 是智能控制的主要核心,是目前物联网和汽车电子未来主要增长点。MCU微控制器作为智能控制的核心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计算机与网络、工业控制等领域,伴随物联网的逐步落地和汽车电子的发展,MCU微控制器的市场需求增长显著。 国内MCU微控制器市场未来五年复合增速达11.7%,至2020年市场空间达500亿元以上。据IC Insights预测,随着物联网的持续火热,MCU的出货量将持续上升,2018年全球MCU的出货量将增长18%达306亿颗,营收预期将增长11%,五年内全球MCU销售额年复合增速将达到7.2%,至2020年将突破200亿美元。2016年国内MCU市场已达360亿元,未来年复合增速将达到11.7%,至2020年市场将超过500亿元。 图1 MCU销量(亿颗)及营收预测(亿美元) 国外前八大MCU厂商占据全球88%的市场份额,国内MCU公司差距明显。全球MCU控制器领域加快并购整合步伐,恩智浦、瑞萨等全球前八大MCU厂商市场份额达到88%,头部集中效应明显。国内以MCU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仅有中颖电子和兆易创新,MCU营收规模都不超过5亿元,与国外巨头差距明显。 国内MCU厂商积极布局通用型市场和中高端专用型市场。目前国内厂商在消费电子、智能仪表等MCU的中低端应用领域发展迅速,但在很多市场空间比较大的领域,比如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物联网都被国外的MCU厂商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