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段

网络基础杂记

一世执手 提交于 2019-12-08 10:52:40
1.互联网的基础和核心是TCP/IP TCP/IP不是一个国际标准,是民间标准。他是互联网的协议,互联网是基于tcp/ip的应用 。万维网是促进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动力 2.OSI参考模型 OSI是ISO提出的一个标准建议,并且有对应的协议栈实现,但是由于后期的更新不及时,没有跟上时代的需求和发展,致使协议复杂, 难以实现,被废弃。但是OSI参考模型是众多协议栈的标准模型。 模型分层如下: [应用层] --- 特殊的应用协议和方法,如http、ftp等,底层不变,主要在上层的应用上,采取不同的策略,来达到特殊的通信的目的 [表示层] --- 编码转换,某些收集到的数据,可以进行编解码,进而实现如在邮件中添加图片、修改字体等的功能 [会话层] --- 决定建立和断开连接的时机,以及建立多少个会话来维持通信 [传输层] [网络层] --- 某些网际协议,如ip协议、ARP协议等等 [数据链路层] --- 决定采用哪个物理链路协议,是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 [物理层] --- 实际的通信线缆,如以太网电缆、无线电磁波等等 这种分层的优势大家都知道,劣势在于不同层次的代码中要实现重复的逻辑,有时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3.http ftp sftp ssh等于tcp的关系 tcp/ip是一类的协议的统称,tcp实际上位于传输层中,ip位于网络中

浮动静态路由及负载均衡

旧时模样 提交于 2019-12-08 09:43:29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拓扑 三.实验编址 四.实验步骤 1.基本配置 2.实现两分部间、总部与两分部之间的通信 使用ping命令测试直连链路连通性 配置完成,在R1查看路由表 在路由表中已经见到以PC2所在网段为目的网段的路由条目,且下一跳路由器为R3 测试PC1与PC2之间的连通性,可以看到通信正常,使用tracert命令测试经过的网关 查看R3路由表 在PC2测试与PC1的连通性并查看所经过网关 在总部R2测试与分布连通性 3.配置浮动静态路由实现路由备份 在R1上配置静态路由,目的网段为PC2所在网段,掩码24位,下一跳为R2,优先级设置为100(默认是60) 查看R1路由表 可以看到,路由表无变化,,使用display IP routing-table protocol static命令仅查看静态路由的路由信息 可以看到目的地址为PC2的两条优先级为100和60的静态路由条目都已经存在 在R3做R1同样的对称配置 关闭R1的S 1/0/1,验证备份链路 完成后查看R1路由表,使用display IP routing-table protocol static命令查看 可以看到 优先级为100的条目为Active状态,优先级为60的条目为Inactive状态 测试PC1与PC2连通性并查看所经过的网关 4.通过负载均衡化实现网络优化 回复R1上S 1/0/1接口

docker plugin插件-----网络插件插件 network plugin(weave)

寵の児 提交于 2019-12-08 04:26:58
Weave 的使用 1 建立子网 方法一: 使用weavelaunch默认情况下创建的网段:10.32.0.0/12 指定网段 --ipalloc-range 默认连接到weave网络 方法二 docker network create --driver=weave mynetwork 指定网段: 2 多主机连接 https://www.weave.works/docs/net/latest/using-weave/ 1 主机1 的ip :192.168.0.142 执行weave launch 运行weave launch 并 执行 #eval$(weave env) 2 主机2在制定主机1ip 进行启动连接 3 在主机2上查看连接状态:weavestatus 在主机1上查看连接状态 遇到连接失败: 查看日志:dockerlogs weave 3 容器 将容器加入到不同网络的两种方法 docker run --net=mynetwork ... docker network connect mynetwork somecontainer 给容器指定IP 动态添加容器到网络(可以将容器添加到多个网络net:) 动态分离容器 来源: CSDN 作者: rually 链接: https://blog.csdn.net/rually/article/details/51919764

静态路由实验二(浮动静态路由及负载均衡)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19-12-07 22:40:38
原理概述: 浮动静态路由(Floating Static Route)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通过配置去往相同的 目的网段,但优先级不同的静态路由,以保证在网络中优先级较高的路由,即主路由失效的情况下提供备份路由。正常情况下,备份路由 不会出现在路由表中。 负载均衡(Load sharing),当数据有多条可选路径前往同一目的网络,可以通过配 置相同优先级和开销的静态路由实现负载均衡,使得数据的传输均衡地分配到多条路径上,从而实现数据分流、减轻单条路径负载过重的效果。 而当其中某一条路径失效吋,其他路径仍然能够正常传输数据,也起到了冗余作用。 模拟实验内容: R2为某公司总部,R1与 R3是两个分部,主机PC-1与 PC-2所在的网段分别模拟两个分部中的办公网络。现需要总部与各个分部、分部与分部之间都能够通信,且分部之间在通信时,之间的直连链路为主用链路,通过总部的链路为备 用链路。本实验使用浮动静态路由实现需求,并再根据实际需求实现负载均衡来优化网络。 实验拓扑: 实验编址 : 设备 接口 IP地址 子网掩码 默认网关 PC-1 Ethnet0/0/1 192.168.10.10 255.255.255.0 192.168.10.1 R1(Router) GE 0/0/0 192.168.10.1 255.255.255.0 N/A Serial0/0/1 10.0.12.1

静态路由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19-12-07 17:58:40
1.静态路由及默认路由基本配置 1.1 原理概述   静态路由是指用户或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状态发生改变时,需要网络管理人员手工修改静态路由信息。   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当路由表中与数据包目的地址没有匹配的表项时,数据包将根据默认路由条目进行转发。   配置静态路由的两种方式:1)在配置中采取指定下一跳IP地址;2)指定出接口的方式。 1.2 实验内容 1.3 实验拓扑   静态路由及默认路由基本配置的拓扑如图, 1.4 实验步骤 1.基本配置   根据实验编址表进行相应的基本配置,并使用ping命令检测各直链链路的连通性。   各直链链路间的IP连通性测试完成后,现尝试在主机PC1上直接ping主机PC2。(发现无法连通)   假设PC1与PC2能正常通信,通信过程如下:主机A发送数据给网关R1;R1收到后将根据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查看它的路由表,找到相应的目的网络的所在路由条目,并根据该条目中的下一跳和出接口信息将该数据转发给下一台路由器R2;R2采取同样的方法将数据发送给R3;最后R3也采取同样的方法将数据发送给与自己直连的主机PC2;PC2收到数据后,采取同样的方法,发送回应消息给PC1。   查看主机PC1与其网关设备R1间能否正常通信。(通信正常)   检查网关设备R1上的路由表。(在R1的路由表上

配置基于全局地址池的DHCP

北慕城南 提交于 2019-12-07 17:35:28
如下图所示,建好拓扑图: 路由器配置的实验编址如下图所示,两台PC机的地址选择为DHCP获得: PC机时通过DHCP自动获得地址,交换机为二层设备,无需配置IP,所以只需要配置R1即可: 在R1上开启DHCP,使用IP pool命令创建一个全局地址池,名称为LIUHUI1,默认情况下,设备上没有创建任何地址池。 使用network配置全局地址池,可动态分配的网段范围为192.168.1.0,如果不指定掩码默认使用自然掩码,即24位掩码,该网段必须与路由器接口IP为同一网段。 使用lease day配置地址租期,默认为1天,对于不同的地址池DHCP服务器可以指定不同地址的地址租用期限,但是同i地址池中单地址具有相同的租期。 然后配置DHCP客户端出口网关地址: 指定地址池中192.168.1.250到192.168.1.253不参与分配,所以DHCP服务器将从192.168.1.249开始往前分配。 之后用dns-list命令配置DNS服务器地址: 开启接口的DHCP功能,使用DHCP命令配置指定接口,采用全局地址池为客户端分配IP地址: 路由器需要为两个部门分配地址,所以需要两个全局地址池,按照上述方法配置第二个全局地址池: 查看IP地址池信息,可知有两个地址池,地址池总数为506个,使用了0个,空闲502个,4个地址不参与分配: 单击PC1的命令行选项卡

浮动静态路由及负载均衡

删除回忆录丶 提交于 2019-12-07 12:57:24
浮动静态路由及负载均衡 原理概述 浮动静态路由(Floating Static Route)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通过配置去往相同的目的网段,但优先级不同的静态路由,以保证在网络中优先级较高的路由,即主路由失效的情况下,提供备份路由。正常情况下,备份路由不会出现在路由表中。 负载均衡(Load sharing),当数据有多条可选路径前往同一目的网络,可以通过配置相同优先级和开销的静态路由实现负载均衡,使得数据的传输均衡地分配到多条路径上,从而实现数据分流、减轻单条路径负载过重的效果。而当其中某一条路径失效时,其他路径仍然能够正常传输数据,也起到了冗余作用。 实验目的 ●理解浮动静态路由的应用场景 ●掌握配置浮动静态路由的方法 ●掌握测试浮动静态路由的方法 ●掌握配置静态路由负载均衡的方法 ●掌握测试静态路由负载均衡的方法 实验内容 R2为某公司总部,R1与R3是两个分部,主机PC-1与PC-2所在的网段分别模拟两个分部中的办公网络。现需要总部与各个分部、分部与分部之间都能够通信,且分部之间在通信时,之间的直连链路为主用链路,通过总部的链路为备用链路。本实验使用浮动静态路由实现需求,并再根据实际需求实现负载均衡来优化网络。 实验拓扑 实验步骤 1.基本配置 根据实验编址表进行相应的基本配置,并使用ping命令检测各直连链路的连通性。 其余直连网段的连通性测试省略。 2.实现两分部间

静态路由及默认路由基本配置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19-12-07 12:52:27
静态路由及默认路由基本配置 原理概述 静态路由是指用户或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状态发生改变时,需要网络管理人员手工修改静态路由信息。相比于动态路由协议,静态路由无需频繁地交换各自的路由表,配置简单,比较适合小型、简单的网络环境。 静态路由不适合大型和复杂的网络环境,因为当网络拓扑结构和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网络管理员需要做大量的调整,且无法自动感知错误发生,不易排错。 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当路由表中与数据包目的地址没有匹配的表项时,数据包将根据默认路由条目进行转发。默认路由在某些时候非常有效,如在末梢网络中,默认路由可以大大简化路由器配置,减轻网络管理员的工作负担。 实验目的 ●掌握配置静态路由(指定接口)的方法 ●掌握配置静态路由(指定下一跳IP地址)的方法 ●掌握测试静态路由连通性的方法 ●掌握配置默认路由的方法 ●掌握测试默认路由的方法 ●掌握在简单网络中部署静态路由时的故障排除方法.掌握简单的网络优化方法 实验内容 在由3台路由器所组成的简单网络中,RI 与R3各自连接着一台主机,现在要求能够实现主机PC-1与PC-2之间的正常通信。本实验将通过配置基本的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来实现。 实验拓扑 实验步骤 1.基本配置 根据实验编址表进行相应的基本配置,并使用ping命令检测各直连链路的连通性。 其余直连网段的连通性测试省略。

Ensp配置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

牧云@^-^@ 提交于 2019-12-07 12:40:36
原理: ‘ 实验场景: 实验拓扑: 实验编址: 按照实验拓扑和实验编址搭好实验环境, 测试连通性 两台PC ping一下,发现无法连通 查看一下路由表: 可以看到在R1的路由表上,没有关于PC2所在网段的路由信息 同样的,R2上没有关于PC1和PC2所在网段的路由信息 R3上没有关于PC1所在网段的路由信息 也就是说在初始状态下,各个路由器只有与自身直连网段的路由信息。 现在PC1与PC2之间跨越了几个不同网段,要ping通需要在3台路由器上配置相应的路由信息。 可以通过配置静态路由来实现。 在R1需要加入网段10.0.20.0的信息 看R2的路由表,也需要加入目标网段20的下一跳路由 看R3的路由表,有20网段,但是ping可以过来,回去却找不到192.168.10.0网段呀, 同样的步骤,在R2上再弄一遍: 完成,成功ping通了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arisskz6/p/12001302.html

计算机网络 - 练习(一百一十七)

一个人想着一个人 提交于 2019-12-07 09:25:21
计算机网络 练习(一百一十七) 任意播地址的组成为() A. 子网前缀 + 全 0 B. 子网前缀 + 全 1 C. 链路本地地址前缀 + 全 0 D. 链路本地地址前缀 + 全 1 ---------------------------------------- 答案 : A 解析 : 无 下图表示一个局域网的互连拓扑,方框中的数字是网桥 ID,用字母来区分不同的网段。按照 IEEE 802.1d 协议,ID为(1)的网桥被选为根网桥,如果所有网段的传输费用为 1,则 ID 为 92 的网桥连接网段(2)的端口为根端口。 问题1: A. 3 B. 7 C. 92 D. 12 问题2: A. a B. b C. d D. e ---------------------------------------- 答案 : A B 解析 : ① 802.1 d 中规定,网络中的交换机相互比较网桥 ID,ID 小的作为根桥,若 ID 相同,进一步比较 MAC 地址,MAC 地址小的选为根桥。 ② 非根网桥的根端口选择问题,依据是自己到根桥传输费用最低端口就是根端口。由于每个网段的费用都是 1,因此 B 到根桥的费用就是 1,而通过 d-a 到根桥的端口是 2,因此 b 这一端是根端口。【看端节点数量吧~!】 下面的地址中,属于单播地址的是() A. 172.31.128.255/18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