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段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19-12-04 15:30:31
Hub:工作在物理层 所有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冲突域 所有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广播域 设备共享相同的带宽 交换机/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每个网段都是一个单独的冲突域 所有的网段处于同一个广播域 交换机工作原理: 每个网段都是一个单独的冲突域,广播包将被转发到所有的网段上。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逻辑寻址 选择最佳路径 控制广播 控制组播 流量管理 连接到广域网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sShirley/p/11871572.html

server 2008 r2 路由和远程访问

戏子无情 提交于 2019-12-04 08:57:28
实验需求: 两台电脑连接不同的网段(也可以一台电脑,需要配置三张网卡,) server2和server1分别有两款网卡 server1:网卡1--192.168.4.4,网卡2--192.168.2.12 server2:网卡1--192.168.3.5,网卡2--192.168.2.254 pc1:ip--192.168.4.6,网关--192.168.4.4 pc2:ip--192.168.3.6,网关--192.168.3.5 静态路由配置:目标为前去的网段,网关写接口的ip地址 参考文献: http://www.luyouqiwang.com/14376/ 一台电脑连接三个不同的网段,需要四张网卡 网卡一,ip:192.168.0.1,不要网关 网卡二,ip:192.168.1.9,不要网关 网卡三,ip:192.168.2.9,不要网关, 网卡四,ip:192.168.3.9,不要网关 pc1,ip:192.168.1.10,网关192.168.1.9-------------pc2,ip:192.168.2.10,网关,192.168.2.9----------pc3,ip:192.168.3.10 网关,192.168.3.9 nat 映射也能连接不同网段 方法: 服务上两张网卡:一个连接公网,一个连接内网 ----安装“网络策略和访问服务” 右击--

server 2008 r2 路由和远程访问

喜欢而已 提交于 2019-12-04 08:57:21
实验需求: 两台电脑连接不同的网段(也可以一台电脑,需要配置三张网卡,) server2和server1分别有两款网卡 server1:网卡1--192.168.4.4,网卡2--192.168.2.12 server2:网卡1--192.168.3.5,网卡2--192.168.2.254 pc1:ip--192.168.4.6,网关--192.168.4.4 pc2:ip--192.168.3.6,网关--192.168.3.5 静态路由配置:目标为前去的网段,网关写接口的ip地址 参考文献: http://www.luyouqiwang.com/14376/ 一台电脑连接三个不同的网段,需要四张网卡 网卡一,ip:192.168.0.1,不要网关 网卡二,ip:192.168.1.9,不要网关 网卡三,ip:192.168.2.9,不要网关, 网卡四,ip:192.168.3.9,不要网关 pc1,ip:192.168.1.10,网关192.168.1.9-------------pc2,ip:192.168.2.10,网关,192.168.2.9----------pc3,ip:192.168.3.10 网关,192.168.3.9 nat 映射也能连接不同网段 方法: 服务上两张网卡:一个连接公网,一个连接内网 ----安装“网络策略和访问服务” 右击--

OpenFlow(OVS)下的“路由技术”

牧云@^-^@ 提交于 2019-12-04 08:40:46
前言 熟悉这款设备的同学,应该也快到不惑之年了吧!这应该是Cisco最古老的路由器了。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路由交换技术不断发展,但是在这波澜壮阔的变化之中,总有一些东西在嘈杂的机房内闪闪发光,像极了工程师的头顶,充满了智慧! Cisco“古董”路由器 本文主要描述了一种将三层路由变成二层交换转发(以及二层转发变成三层路由)的实现方式,以应对OVS(OpenFlow)跨网段路由复杂的问题;当然技术本身是客观的,具体应用还要看场景。 随着SDN技术不断“发展”,玩路由器交换机的变成了“传统网工”,搞控制器、转发器的才算是正常工作,当然任何新技术的掌握都离开对“历史”了解或者反刍;也许几年以后当有人听到一条一条的配置ACL、配置路由表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那时所有的配置都是控制器做好模型生成配置自动下发的,点点鼠标或者写个py脚本就可以了 传统的路由交换机 OK,言归正传,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传统路由、交换的区别: 交换: 一般指的是同网段内分组包的转发,转发依据:MAC地址 PC视角:当两台主机在同一个网段,PC1需要访问PC2时,PC1首先会发送arp请求报文,请求PC2的的MAC地址;收到响应后,PC1会把PC2的MAC地址封装在分组包的目的MAC的位置,然后将分组报文扔给交换机;PC2也会做类似的动作。 交换机视角:交换机会接收网段上的所有数据帧

计算机网络学习(二):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19-12-04 06:54:36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基本概念及基本问题   基本概念   三个基本问题     封装成帧 首部和尾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帧定界(即确定帧的界限)。此外,首部和尾部还包括许多必要的控制信息。 为了提高帧的传输效率,应当使帧的数据部分长度尽量大于首部和尾部的长度。最大传输单元MTU(Maximum Transfer Unit):帧数据部分长度上限。 MTU:     透明传输       透明传输是指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应当能够在链路上传送。 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如果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SOH (start of heading)或EOT,那么会在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ascii编码是1B),如果数据中出现了转义字符,那么会在转义字符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 字节填充 或 字符填充 ---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将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插入的转义字符。     差错检测 比较常用的是循环冗余检测(CRC) 通过模2运算来计算。模2运算是一种二进制算法,也包括模2加法,减乘除,与四则运算不同的是模2运算不考虑进位与借位。 CRC采用模2除法来计算,实际上就是异或(相同为0,不同为1)。 如图,要传的数据是101001,加上三个0,,除以一个数,这个数是4位,除数的位数是加上0的个数再多一位,余数就作为FCS(添加到数据后面的冗余码) 接收方收到后

D23_1.1_网络编程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19-12-04 04:59:42
#####网络编程##### """子网掩码和ip地址相与,得到网段,相同网段的两个主机才能够传输数据,子网掩码和ip都可以自己设置""" #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 ip1: 192.168.10.12 => 11000000.10101000.00001010.00001100 # 子网掩码 & ip1 11000000.10101000.00001010.00000000 得到网段1:192.168.10.0 # ip2: 192.168.1.16 => 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10000 # 子网掩码 & ip2 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0000 得到网段2:192.168.1.0 # 网段不同,不能互相通信 # 子网掩码2: 255.255.0.0 # ip1 192.168.10.12 得到网段1:192.168.0.0 # ip2 192.168.1.16 得到网段2:192.168.0.0 # 网段相同,可以互相通信 # 常用端口 # IIS(HTTP):80 # MySQL:3306 # FTP:21 # SSH:22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

内网渗透基础

假装没事ソ 提交于 2019-12-04 00:21:06
内网渗透基础知识 小栗子 : 小红的爸爸是一名新创业的大老板,但是也不喜欢麻烦。可能大多数大老板都是这样的吧!现在在他面前有一个大问题!他需要管理手下使用的2000+多台电脑! 小红爸爸是不喜欢麻烦的人,如果是正常流程,他就得2000+次创建用户,绑定密码,甚至最麻烦的是每次更新变动,都要这么复杂的操作! 概念引入: 内网: 也指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组,组范围通常在及千米以内。例如:银行、政府、网吧 工作组: 存放功能相同的一组加算计的列表 创建方法: 计算机——属性——更改设置——更改——然后在计算机名称 ,然后在工作组一栏输入到想要所属的工作组,如果输入的工作组并不存在,即为新建(当然只有此电脑在该工作组内)。windows会提示需要重启,重启后进入网络,即可查看工作组中的成员了。 域(Domain): 一个有安全边界(两个域中一个域中的用户无法访问另一个域的资源)的计算机集合 域控制器(Domain Controller,DC): 如果说域是一个企业,那么DC即为门卫 实质: 域渗透 实际上就是要 获得DC的使用控制权! 域内的几个环境: 单域: 至少有一个DC,另一个作为备份的DC。否则一旦错误,岂不是要瞬间瘫痪 父域和子域: 出于管理及其他的需求,需要在网络中划分多个域!,第一个域为父域

虚拟机下的linux联网问题2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19-12-03 23:39:03
netmask ip地址 broadcast 子网掩码 gateway 网关 dns DNS服务器 vmware三种网络连接上网设置: 1.桥接方式(bridge) : 默认使用vmnet0 将虚拟机的ip设置与主机同网段未使用ip,其余与主机相同: ip地址与主机同段相异, 子网掩码与主机相同, 网关与主机相同, DNS服务器与主机相同。 实现虚拟机<--->主机虚拟机<---->互联网 通信。 2.共享方式(nat) : 默认使用vmnet8 将虚拟机设置成使用dhcp方式上网,windows下选择"自动获取ip",linux下开启dhcp服务即可。 手动设置: ip设置与vmnet8同网段, 网关设置成vmnet8的网关, DNS服务器设置与主机相同, 实现虚拟机<--->主机虚拟机<---->互联网 通信。 查找vmnet1的网关,通常是xxx.xxx.xxx.2 例如 vmnet8 ip:172.16.249.1 gw :172.16.249.2 虚拟机设置: ip :172.16.249.100 gw: 172.16.249.2 3.私有方式(host-only): 默认使用vmnet1 将虚拟机ip设置与vmnet8同网段,gateway设置成vmnet1的ip,其余设置与vmnet1相同,dns设置与主机相同 例如 vmnet1 ip :172.16.245.1

第四次实验报告:RIP路由协议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19-12-03 09:59:28
姓名:周圣博 学号:201821121117 班级:计算1814 1 实验目的 感受RIP坏消息传得慢 理解RIP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 2 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使用命令查看和分析RIP路由信息。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配置参数 分析RIP路由信息 3. 实验报告 3.1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3.2 配置参数 客户端pc0的IP地址为 192.168.1.117,默认网关的地址是192.168.1.118 客户端pc1的IP地址为 192.168.3.118,默认网关的地址是192.168.3.117 如下图: 路由器Router0和Router1参数配置: 配置完成结果如图三show ip interface brief内容后所示。 3.3 测试网络连通性 网络能够成功连接。 3.4 理解RIP路由表建立和更新 查看路由过程的信息 Redistributing: rip 声明网络协议的类型时RIP协议 Default version control: send version 2, receive 2 Interface Send Recv Triggered RIP Key-chain FastEthernet0/0 2 2 FastEthernet0/1 2 2 分别声明了该路由器的接口为FastEthernet0

三种方法告诉你项目超过255个摄像机怎么设置IP?为什么IP地址通常以192.168开头?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19-12-03 09:50:42
我们做弱电的,与ip地址接触最多,无论是弱电的哪方面,都需要跟ip地址打交道,通常我们也会经常听到公网、内网?那什么是公网ip地址呢?什么是私网ip地址呢?为什么我们常见到的ip地址以192.168开头呢? 还有就是一个网段只能容纳254个摄像机,但是我现在项目比较大,都有300多个摄像机了,该咋分配IP地址呢? 我们今天统统来了解一下。 首先关于内、外网的定义:内、外网是相对于防火墙而言的,在防火墙内部叫做内网,反之就是外网。在一定程度上外网等同于公网,内网等同于私网。 一、特殊的IP地址 1、0.0.0.0 严格说来,这个奇葩的地址0.0.0.0已经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IP地址了。它表示的是这样一个集合:也就是说;所有不清楚的主机和目的网络。这里的“不清楚”是指在本机的路由表里没有特定条目指明如何到达。对本机来说,它就是一个“收容所”,所有不认识的“三无”人员,一律送进去。如果你在网络设置中设置了缺省网关,那么计算机系统会自动产生一个目的地址为0.0.0.0的缺省路由。 2、255.255.255.255 限制广播地址 对本机来说,这个地址指本网段内(同一广播域)的所有主机。 然而它的意思很明确,使用人类语言来说意思就是“这里的所有计算机都注意了”这个地址不能被路由器所转发。 3、127.0.0.1 本机地址 主要用于测试。用汉语表示,就是“我自己”。在Windows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