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

如何维护数据中心的服务器

三世轮回 提交于 2019-11-29 11:45:32
越来越多的 服务器 攻击、 服务器 安全漏洞,以及商业间谍隐患时刻威胁着 服务器 安全。 服务器 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我们要如何保障 服务器 的安全呢?下面我就将为你提供七个维护你 服务器 安全的技巧。 服务器 维护技巧一:从基本做起,及时安装系统补丁 不论是Windows还是Linux,任何操作系统都有漏洞,及时的打上补丁避免漏洞被蓄意攻击利用,是 服务器 安全最重要的保证之一。 服务器 维护技巧二:安装和设置防火墙 现在有许多基于硬件或软件的防火墙,很多安全厂商也都推出了相关的产品。对 服务器 安全而言,安装防火墙非常必要。防火墙对于非法访问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但是安装了防火墙并不等于 服务器 安全了。在安装防火墙之后,你需要根据自身的网络环境,对防火墙进行适当的配置以达到最好的防护效果。 服务器 维护技巧三:安装网络杀毒软件 现在网络上的病毒非常猖獗,这就需要在网络 服务器 上安装网络版的杀毒软件来控制病毒传播,同时,在网络杀毒软件的使用中,必须要定期或及时升级杀毒软件,并且每天自动更新病毒库。 服务器 维护技巧四:关闭不需要的服务和端口 服务器 操作系统在安装时,会启动一些不需要的服务,这样会占用系统的资源,而且也会增加系统的安全隐患。对于一段时间内完全不会用到的 服务器 ,可以完全关闭;对于期间要使用的 服务器 ,也应该关闭不需要的服务,如Telnet等。另外

大数据时代,如何才能有效保护数据中心物理安全

生来就可爱ヽ(ⅴ<●) 提交于 2019-11-29 10:10:35
网络安全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实施,以及近年来许多令人震惊的数据泄露事件。因此组织不仅需要在线保护数据,还需要考虑物理安全。如今使用的大量信息存储在大型数据中心中,因此主要的潜在威胁是物理安全和人员访问,无论是通过外部入侵者还是内部威胁都需要严格防范。目前的大部分技术只涉及数据中心机柜的物理安全性,并没有全面地考虑减少风险,尤其是日益增多的物理安全威胁。 控制来自外部威胁的物理访问 数据中心的访问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趋势,需要在2019年重点解决。特别是访问控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将物理管理工具转变为数字物联网(IoT)技术,从而通过快速投资回报率提供广泛的商业利益。 在许多数据中心,外部组织的工程师经常需要为其系统提供维护和更新。问题是虽然拥有可用的有效物理安全解决方案,可以确保适合的内部员工访问某些区域,但同样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似乎不适合网站访问者或临时承包商。 目前可用的许多解决方案实际上是整个安全过程中的一部分,并且需要与其他技术进一步集成以形成整体方案。虽然这种方法可以更容易地设计和实现具有一定价值的系统,但更有效的部署物理安全性的方法是开发在端到端解决方案中运行的设备。 开放系统的重要性 安全系统应设计为对设备互操作开放。有人认为这意味着系统缺乏网络安全,但事实恰恰相反。大多数“开放式

我们的云计算存储安全,主要面临的那些安全问题?

限于喜欢 提交于 2019-11-29 10:00:55
随着智能设备的逐渐增多,我们每天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从2010年开始我们进入了ZB时代,估计到2020年会达到35ZB,现在每两天全球生产的数据就相当于从人类有史以来到2003年产生的所有数据之和,这是非常非常恐怖的数字。这种大数据时代就标志着我们会进入一个真正的数据爆发的时代。这个时代有两个特点,一是文件多,一是文件大。 大数据时代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这些数据放在哪里?对于个人用户来和企业用户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些数据放在这里会有什么问题和风险?文件损坏、丢失、存取不方便等让人崩溃的问题,这些问题个人和企业都会遇到。对这些问题,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答案是:云存储,把文件数据放在云端,接入各种各样的设备,能让我们使用变得更方便,而且更节省成本,不仅采购便宜,而且管理便宜。自从两年前云存储、云文件出现之后,互联网巨鳄都跨入了这个领域,高手云集,变成了一个多云的时代。 面对纷乱复杂的云存储,用户们难道真的就如此放心?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安全问题是用户最大的质疑和担心。数据如果放到云端的话,用户就丧失了对数据的绝对控制权,只有20%的用户愿意把个人数据放在云端,剩下的80%用户其实是有担心的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数据、文件会不会丢?第二个问题,文件会不会泄露? 云存储面临的三种安全问题 第一种是文件的可用性,防止这些文件在任何情况下丢失、文件的完整性。第二是文件的机密性

基本PDU和智能PDU有什么区别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19-11-29 09:18:53
配电单元(PDU)是数据中心电源管理的关键方面。除了您的UPS、CRAC、配线架和数据中心中的其他设备,它们还有助于确保为您的服务器提供可靠的电源。当数据中心仍被称为数据室时,基本的传统PDU足以满足大多数配电需求。然而,随着数据中心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密集,数据中心管理人员发现他们需要更新现代数据中心环境设计,以及需要功能更强大的电源解决方案。 这就是智能PDU(iPDU)的用武之地。到2023年全球智能PDU市场预计将达到20.1亿美元,很明显更多的企业正在其数据中心采用iPDU。以下是基本和智能PDU之间的一些显著差异以及现代数据中心转向使用iPDU为其设备供电的原因: 基本和智能PDU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基本PDU和智能PDU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功能。基本PDU是具有多个插座的可靠配电设备,类似于您可能在本地硬件商店购买的大型电源插板。相比之下,智能PDU提供可靠的配电以及不同级别的入口或出口计量、电源控制和出口切换、数据采集和环境传感器仪表,以便数据中心操作员可以通过人工获取读数LED屏幕或使用iPDU的通信模块和NIC卡通过网络发送。 不同类型的智能PDU因其提供稳健数据中心功率监视所需的信息和能力而备受追捧。因此,智能PDU的购买和实施成本往往比基本的同类产品贵得多。 但是,数据中心、IDC运营商还可以通过使用从智能PDU收集的实时数据来做出更明智的数据中心管理决策

关于10G/40G/100G数据中心光纤布线知识

孤人 提交于 2019-11-29 04:43:30
随着人们对于数据中心的扩建与可扩展性要求的不断增大,如何实现数据中心从40G/100G向400G的平滑演进成为一个在问题,提升竞争力成为布线甚而设施必须实现可靠性、可管理性和灵活性。光纤连接解决方案可以 使数据中心的甚而设施满足当前和未来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 数据中心变革史 现在的数据中心 1、传统10G常采用SFP+光模块,双芯LC接口互联; 2、40G以太网规范要求8芯互联,4发4收,采用12芯光缆布线解决方案,每个信道拥有4条专用发射光纤和4条专用接收光纤,中间4条光纤保持闲置; 3、100G以太网常解决方案规定使用24条光纤,分为两个12芯阵列,一个阵列专用于发射,别一阵列专用于接收,每个阵列中间10条光纤用于传输流量,而两端2条光纤闲置。 传输类型 在传统的串行传输中,数据是通过一对光纤传输的,一条光纤发射(Tx)一条光纤接收(Rx)。在1G和10G的传输速度下,收发器的选择并非至关紧要,因为所有收发器均以相同的方式和相同的波长运行。当网络速度逐渐增加到40/100G时,市面上出现了不同(专有)的WDM技术,此后收发器的选择开始变得更为关键,因为有些收发器采用两种不同波长,而有些收发器采用四种不同波长,致使他们与IEEE批准的使用并行光学传输的SR4协议并不兼容。 并行光学传输 并行光学传输 使用并行光学接口在多条光纤上同时传输和接受数据并通常应用于中短距离传输

浅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過路亽.° 提交于 2019-11-29 02:13:31
未来世界上50%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比如翻译、助理、保安等等。人工智能在记忆、人脸识别方面比人更精确,机器学习通过大量数据的探索,面向任何狭窄的领域,比如精准广告推送、无人驾驶等等,一个一个领域,人工终究会被机器所超越。   人工智能会把人从简单的劳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大数据就是第一步。数据量的激增使得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实现一些过去只有人能够做的事情,因此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前提。   “在企业系统里,绝对需要做一些判断和推荐,你要推荐什么商品给用户,该放什么样的广告,这背后都可以用到人工智能引擎。”将来,“人工智能发展一定是从数据最大、最快能产生价值的领域开始”。而深圳拓略认为数据对企业产生价值会比人工智能来的更早。 这个时代即将来临,我们能做什么事情呢? 首先是建立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这个事情最重要,为什么呢?所有应用需要的数据不是一个公司能够收集的,这个数据中心必须一体化,因为除了应用里面的数据之外,用户填的数据,外面还要抓取各种数据。我们还希望收集在一体化数据中心里的数据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从而能够探索将这些数据变成服务,帮助创业公司创造价值。 二是计算资源。这对创业公司来说特别重要。APP时代,我们常说中国创业成本达到历史新低,很不幸,人工智能加大数据,创业成本将会达到历史新高。 第三是数据量需要非常多。数据收集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有些数据可能不能公开

CCF(数据中心):最小生成树+kruskal算法

泄露秘密 提交于 2019-11-28 22:28:36
数据中心 201812-4 这里就是最小生成树的应用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cstring> #include<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50004; const int maxm=100005; int n,m,root; struct node{ int from; int to; int w; bool operator<(const node& t)const{ return w<t.w; } }; node edge[maxm]; int set[maxn]; int find(int x){ return x==set[x]?set[x]:set[x]=find(set[x]); } int kruskal(){ for(int i=0;i<=n;i++){ set[i]=i; } int ans=0; for(int j=0;j<m;j++){ int x=edge[j].from; int y=edge[j].to; int w=edge[j].w; x=find(x),y=find(y); if(x!=y){ set[x]=y; ans++; if(ans==n-1){ return w; } }

企业数据中心方案

让人想犯罪 __ 提交于 2019-11-28 19:30:21
导读 如今,企业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但他们共同面临的一个挑战是数据处理,其中包括发票、保险、记录、内部和外部通信,以及社交媒体账户。那么以安全方式收集所有数据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大多数组织将其数据存储和处理外包给基于云计算的服务提供商。他们可以获得互联网接入和其他数据处理服务,而无需承担采购硬件的成本。但对于一些企业而言,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是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特别是企业希望实现以下目标时: 完全控制其计算和技术资源 企业运营基础设施以维护数字记录和管理计算能力 遵守有关收集、存储和管理敏感数据的严格法规(企业的共同关注点) 数据中心有各种规模和水平。大型数据中心可能就像部署大量服务器的巨大仓库,也可能在中小机房部署机架服务器。传统数据中心将通过专用的建筑物或者专用的服务器机房,部署所有的IT设备和专门的机械/电气基础设施。 虽然建设数据中心的好处可能很大,但与租赁费用和在云计算相对较小的前期投资相比,其初始投资将是巨大的。此外,建筑、劳动力、工程、设备和许可证成本也可能过高。然而,对于那些首要关注数据安全和保护的企业而言,保持完全控制可能是最佳选择。 建立数据中心需要考虑许多变量,其中包括如下五个因素: 1. 计算硬件 数据中心所需的专用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需的服务器机架数量。大多数数据中心使用42U外形尺寸的服务器机柜,旨在容纳大多数标准化的19英寸服务器

数据中心蓄冷罐的开式与闭式的选择-孙长青

主宰稳场 提交于 2019-11-28 15:19:15
设计规划部总工 孙长青 现代数据中心网 在Uptime Tier等级标准中,Tier IV(容错的现场基础设施)标准明确规定了连续制冷的要求,一般通过设置蓄冷罐来实现。当然,连续制冷也可以通过冷源系统设置不间断电源等方式来实现,只要确保电力中断时冷源能不中断即可。只是蓄冷罐的方式是最经济可靠的方式,所以,现实中,连续制冷方式多以蓄冷罐的形式为主。 随着数据中心的发展,国内目前对于级别达到TierIII及以上的机房,现在普遍配置了蓄冷系统,以达到制冷系统安全可靠的目的。至于蓄冷罐的形式,也是各式各样,水蓄冷、冰蓄冷都有实施的案例,其中多以水蓄冷为主。冰蓄冷的采用情况比较罕见,采用冰蓄冷系统多为利用园区冰蓄冷为主要考虑因素。 本篇主要探讨水蓄冷系统,水蓄冷系统的开式及闭式,是主要的两种蓄冷罐形式,而采用开式还是闭式蓄冷罐,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比如建筑高度,比如园区布置情况,比如空调系统形式,比如室内空间条件等等。 首先,来了解一下开式及闭式蓄冷罐的基本概念: 开式水蓄冷罐液面与大气相通,为非承压蓄能罐,内设布水装置,保证设备内在平面上充分分配,在垂直面上的水流缓慢,Re数低于800。当建筑物高于蓄冷罐液面高度时,开式蓄冷罐需配置板式换热器。 闭式水蓄冷罐液体不与大气相通,为承压式蓄能罐,一般为圆罐式,可由蓄冷罐直接向末端供应冷量。 现在大中型数据中心采用的空调水制冷系统管道布置形式

解如何避免云迁移故障及其预防方法

为君一笑 提交于 2019-11-28 13:45:17
导读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向云端迁移应用程序和工作负载,但许多企业的迁移计划都失败了。因此,企业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如何业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如何避免云迁移错误。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向云端迁移应用程序和工作负载,但许多企业的迁移计划都失败了。因此,企业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如何业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如何避免云迁移错误。 解如何避免云迁移故障及其预防方法解如何避免云迁移故障及其预防方法 云计算在企业应用中的应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更多的工作负载迁移到公共云中,并追求多云策略来产生更低的成本,更大的灵活性。 但是,并非所有云计算部署都能带来这些好处,或者根本没有任何好处。许多IT领导者都面临着云迁移的失败,因为他们将应用程序迁移到云中,却发现它们在云中的工作不如在内部部署运行的那样好,这就迫使他们进行反向迁移。 由调研机构IHS Markit公司进行的安全提供商Fortinet公司新的研究发现,大多数企业在没有看到预期的回报后就将基于云计算的应用程序迁回了内部部署的数据中心。在对350位全球IT决策者的调查中,7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将应用程序遣返到了自己的基础设施。 总部位于达拉斯的管理咨询机构Everest Group公司的信息技术服务副总裁Yugal Joshi说,“当企业将其工作负载从云平台遣返到内部部署数据中心时,通常表明其云策略出现了问题。” 行业专家称,这种情况并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