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erless

乘风破浪的阿里云原生

我的未来我决定 提交于 2020-08-16 06:10:31
1、在线教育将成为常态化应用 “还要扩容吗?” “先扩容 10 倍再说” 这已经不是李诺(洋葱学院联合创始人兼 CTO)第一次提到扩容了。受到疫情影响,今年全国学校普遍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线下教育停摆,教育行业转战线上。流量突然暴涨,扩容成了“常态”,而且每次的流量还是远远超过预期。 李诺去找杨临风(洋葱学院联合创始人兼 CEO)讨论工作的时候,碰巧杨临风正在写一封给用户的公开信。这次疫情让洋葱学院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比起流量价值,杨临风更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用户:“在家自主地学习,是每个学生都要面对的战斗。” 李诺心里清楚,在超高流量的冲击下要保持服务器平稳、用户体验不受影响,这何尝不是一场属于洋葱学院的战斗。 2013 年 12 月,杨临风、朱若辰和李诺共同创立了洋葱数学(现已更名为洋葱学院),这家K12在线教育公司从初中数学课程切入,逐步发展到全学科,主攻人机交互学习的在线教育平台开发。他们从国家课标和教材着手,开始系统地构建在线课程体系,对课本上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更加精细的教研和设计,并逐个制作成5-8分钟的动画视频课程,围绕这些核心课程为学生打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人机交互学习的教育模式不要说在当年,即便是现在也很前卫。不仅如此,洋葱的创始团队在公司成立之初还做出了一个意识超前的决定:整套业务系统均基于阿里云搭建。 洋葱学院的发展速度在互联网教育公司里并不算快

从零入门 Serverless | 一文详解 Serverless 架构模式

柔情痞子 提交于 2020-08-16 05:16:14
作者 | Hongqi 阿里云高级技术专家 本文整理自《Serverless 技术公开课》,关注“ Serverless ”公众号,回复 入门 ,即可获取 Serverless 系列文章 PPT。 什么是 Serverless 架构?按照 CNCF 对 Serverless 计算的定义,Serverless 架构应该是采用 FaaS(函数即服务)和 BaaS(后端服务)服务来解决问题的一种设计。这个定义让我们对 Serverless 的理解稍显清晰,同时可能也造成了一些困扰和争论。 随着需求和技术的发展,业界出现了一些 FaaS 以外的其它形态的 Serverless 计算服务,比如 Google Cloud Run,阿里云推出的面向应用的 Serverless 应用引擎服务以及 Serverless K8s,这些服务也提供了弹性伸缩能力和按使用计费的收费模式,具备 Serverless 服务的形态,可以说进一步扩大了 Serverless 计算的阵营; 为了消除冷启动影响,FaaS 类服务如阿里云的函数计算和 AWS 的 Lambda 相继推出了预留功能,变得不那么“按使用付费”了; 一些基于服务器(Serverful)的后端服务也推出了 Serverless 形态产品,比如 AWS Serverless Aurora,阿里云 Serverless HBase 服务。 这样看来

Serverless 在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实践

假如想象 提交于 2020-08-16 04:29:25
简介: Serverless 服务平台可以使您的应用快速水平扩展,并行处理的工作更加有效。本文详细阐述了 Serverless 在大规模数据处理上的实践,并给出了具体的实践案例。 作者 | 西流 阿里云技术专家 前言 当您第一次接触 Serverless 的时候,有一个不那么明显的新使用方式:与传统的基于服务器的方法相比,Serverless 服务平台可以使您的应用快速水平扩展,并行处理的工作更加有效。这主要是因为 Serverless 可以不必为闲置的资源付费,不用担心预留的资源不够。而在传统的使用范式中,用户必须预留成百上千的服务器来做一些高度并行化但执行时长较短的任务,而且必须为每一台服务器买单,即使有的服务器已经不再工作了。 以阿里云 Serverless 产品——函数计算为例,便可以完美解决您上述所有顾虑: 如果您的任务本身计算量不是很大,但是有大量的并发任务请求需要并行处理, 比如多媒体文件处理、文档转换等; 一个任务本身计算量很大,要求单个任务很快处理完,并且还能支持并行处理多个任务。 在这种场景下,用户唯一关注的就是:您的任务是可以分治拆解并且子任务是可以并行处理的,一个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处理完的长任务,可以分解成 360 个独立的 10 秒长的子任务并行处理,这样,以前您要花一个小时才能处理完的任务,现在只需要 10 秒就可以搞定。由于采用的是按量计费的模型

ServerlessDays China:无服务器的未来

↘锁芯ラ 提交于 2020-08-15 14:46:23
6 月 18 日举办的 ServerlessDays China 活动,技术大咖云集。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serverless.com,腾讯云和谷歌云等云计算领域的学者与专家共同讨论了无服务器计算的最新创新,用例和未来方向。 O'Reilly 在 2019 年对 1500 名 IT 专业人士的调查中,有 40% 的受访者在采用无服务器架构的机构中工作。 发布于2020年的 DataDog 调查 显示,现在有超过 50% 的 AWS 用户正在使用无服务器的 AWS Lambda 函数即服务(FaaS)。 无服务器技术正在成为主流。 Serverless Days 是无服务器技术的国际前沿技术盛会。来自业界和学术界的知名专家,就为什么无服务器风靡一时、以及企业为什么要关注无服务器,分享了很多实际案例与洞见。 Johann Schleier-Smith 谈到了无服务器计算的历史和未来。他是《简化的云编程:Berkeley 关于无服务器计算的观点》论文的作者之一,该报告将无服务器计算定义为无状态 FaaS(函数即服务,例如 AWS Lambda)和有状态存储 BaaS(后端即服务,例如 AWS S3)。 在我们的定义中,要使服务被认为是无服务器的,它必须在无需显式配置的情况下自动扩展,并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计费。 — Berkeley 关于无服务器计算的观点 根据 Schleier

与生命赛跑,阿里云Serverless容器助力越光医疗提升心电图AI诊断效率90%

狂风中的少年 提交于 2020-08-15 14:21:57
科技已成为各个行业的“新基建”,跟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医疗行业也不例外。 一些本是极为隐秘且凶险的病症,在新技术发展下,也将无所遁形。动态心电图监测乃至长程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很好地筛查识别无症状或隐匿性心律失常患者。帮助临床医师更早发现、识别心律失常,继而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临床诊断要求对病人的动态心电监测持续一定时间。可检测的时间越长,诊断产出率就越高。因为得到的信息越多,捕捉到异常时刻的机会便越大,越有利于诊断。 传统的Hotler心电监测设备,因功耗原因,最长仅可连续进行24小时或七天的心电监测,时长有限且设备复杂,需要在患者身上贴大量电极片,让患者行动受限,十分不便。 越光医疗是一家移动医疗设备研发商,主要提供医疗智能设备、云端医用级医疗信息处理算法系统、移动管理交互应用软件等产品。越光医疗的长程动态心电记录仪,体积微小轻薄,使用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4354470/blog/4316824

阿里云飞天AI加速器+Serverless容器,帮助图森未来提升资源利用率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20-08-15 13:20:15
简介: 今年年初,图森未来的无人驾驶卡车还上了“钢铁侠”的扮演者小罗伯特·唐尼主持的科技聚集剧集《The Age of A.I.》(《AI时代》),在剧中不仅顺利完成无人驾驶的行驶任务,还与围追堵截的摄像车“斗智斗勇”,在摄像车各种找拍摄角度的情况下,自动自我调整,化险为夷,避让既礼貌又安全! 图森未来(TuSimple)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L4级无人驾驶卡车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人工智能企业,已经实现卡车在干线物流场景和半封闭枢纽场景下的无人干预驾驶。图森未来品牌旗下产品——图森未来 L4 级别无人驾驶卡车能够实现环境感知、定位导航、决策控制等自动驾驶核心功能,可应用于高速公路货运和港内集装箱码头运输及其相似场景。 公司于2019年9月完成总额2.15亿美元D轮融资,资方:UPS、鼎晖资本、万都中国、累计融资超过3亿美元,最新估值超过12亿美元,是卡车无人驾驶头部企业,也是全球第一家无人驾驶卡车独角兽企业。 图森未来的业务主要在美国和国内两地展开,在美国主要是高速公路干路货运场景,国内业务开始以连接枢纽场景的干线物流货运为主。 在美国,图森未来已经向包括UPS、USPS、McLane、U.S. Xpress在内的18家客户提供无人驾驶物流服务。 今年年初,图森未来的无人驾驶卡车还上了“钢铁侠”的扮演者小罗伯特·唐尼主持的科技聚集剧集《The Age of A.I.》(

API 日调用量超 100 亿次!腾讯云首次披露云原生产品数据

蓝咒 提交于 2020-08-15 13:19:16
头图 | 视觉中国 当下,云原生成为云计算下一个重点方向,国际上如亚马逊、微软、谷歌等顶级云厂商,国内 BAT 等也均已展开布局,字节跳动近期全资收购容器平台才云科技,也展示出对云原生的兴趣。 在国内,腾讯云除了 IaaS 之外,所有的产品都在向云原生转型。腾讯云副总裁刘煜宏在2020云原生技术大会上表示腾讯云原生产品API每日调用量已经超过 100 亿次,拥有超过 100 万开发者。 在云原生领域布局上,腾讯表示将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将会逐渐把云原生软件以托管的形式提供,第二部是逐渐将云原生底层能力与行业解决方案结合起来,以云原生的方式提供给用户。 腾讯云原生产品布局图 至今,腾讯云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云原生产品矩阵,根据曝光的布局图来看,腾讯云云原生产品矩阵共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基础设施,包括计算、存储、网络额定公有云和私有云服务;第二层是产品化服务,包括云开发平台TCB、微服务网格TCM、云函数SCF等;第三层为应用场景,包括大数据容器方案、小程序解决方案、IoT解决方案、游戏云解决方案等。 混合云环境下,云原生的痛点如何解决? 腾讯云Serverless产品副总监张浩认为,云原生领域存在三大痛点问题: 费用问题,开发者反映Serverless的模式成本较高; 缺乏生态、开发工具、调试工具、开源生态等; Serverless特别是云函数,缺乏落地的实际案例和实践

在线公开课 | 免运维、弹性伸缩、按需付费...Serverless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时光怂恿深爱的人放手 提交于 2020-08-15 09:09:37
课程概要 云计算的出现改变了传统IT架构和运维方式,容器、微服务为代表的技术在各个层面不断升级云服务的技术能力,它们在应用和环境中的很多通用能力变成了一种服务。 在云原生时代,应用开发的新理念和新技术层出不穷,Serverless 也称为了热门选择,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能让开发者更加心无旁骛聚焦业务开发,无需再去操心云计算的基础底层概念,甚至以近乎无感的方式获得云计算的帮助,提升效率及产出。 据Gartner 报告表明,到2020年,全球20%的企业将采用Serverless 技术部署。同时各大企业都在Serverless领域进行探索。Serverless 从底层进行技术变革计算资源的形态,为企业的软件架构设计和应用服务部署引入创新的技术设计思路。 4月 28 日,京东云与AI事业部云产品研发部架构师张金柱,带来了 《六周玩转云原生》终结篇:Serverless 架构设计与落地应用。 从云原生的定义开始,渐进式详解了Serverless 对于云原生的价值、挑战,深入探讨Serverless 的架构设计模式与落地应用。 以下是精华分享内容,咱们一起来看看 六周玩转云原生 Serverless 架构设计与落地应用 — 京东云与AI产品研发部架构师 张金柱 — 1 从云原生说起 在了解 Serverless 之前,张金柱老师先带大家回顾了什么是云原生(Cloud Native)

腾讯云 Serverless 技术在「老司机汽车 app」的落地实践

℡╲_俬逩灬. 提交于 2020-08-15 07:40:27
首先简单介绍下,我们是一个有趣、有态度的汽车新媒体分享平台,我们有自己的 APP 和网站。目前服务超过 2 亿的汽车消费者与汽车兴趣用户群体,为广大汽车用户提供专业原创出品的图文、短视频、视频、直播、音频等多元化泛汽车生活领域节目。针对汽车消费者选车、用车、玩车等核心需求,老司机会让「新司机们」选得轻松、买得安心、玩得尽兴,让「新司机们」体验乐趣,享受汽车生活。 我的团队是老司机数据智能组,负责公司 AI、大数据、推荐、搜索系统等业务和对外网站业务,团队成员包括算法工程师、数据挖掘/分析工程师、前端工程师、后端开发工程师。随着业务的快速增长,需求迭代、资源投入、运维压力也随之变得越来越紧迫。怎样提升研发效能、保障业务快速上线,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开销,减少运维的压力、又能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转,轻松应对流量洪峰,逐渐成为我们的重点诉求。 我们发现最近云计算领域非常火的一个技术方向 Serverless 有诸多优势,不仅可以节省运维人力和时间消耗,缩短开发周期,提升效率,同时提供了可靠的管理后台集成开发,测试,上线,监控等一系列功能,保证服务拆分后各个服务之间达到自动解耦自治的效果,大大降低了生产环境的部署成本,同时容量巨大的弹性伸缩性能,非常适合应对流量洪峰场景。 针对项目开发、项目维护及现有服务的迁移成本等方面的调研之后,我们最终选择了腾讯云 Serverless 技术。

技术人如何自我成长?

谁说胖子不能爱 提交于 2020-08-15 05:37:45
作者 | 箫逸 阿里文娱高级技术专家 **导读:**转眼 2020 已经过去了一半,是时候来做一次年中总结了。本文中,阿里文娱高级技术专家箫逸总结了自己在阿里 6 年来的成长和收获,分享他在工作中的一些思维方法,以及对生活的一些感悟,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观察自己的成长,才能收获更大的成长 很长时间以来我基本都是基于天性或本能在做事情,不是说没有思考,是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为什么那么思考。过去一年最大的觉悟是逐渐向内看,自己怎么做的,怎么思考的,怎么成长的,自己为什么是那么想的,为什么是那样做的,抓住思维过程,让更多的天性或本能暴露,向内审视自己做事情的逻辑,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体系去思考,去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章法”,我想这是我这一年来最大的成长。 1. 从孩子身上重新学习 闺女 1 岁半,逐渐可以认识挂在墙上的各种水果卡片,虽然她不会说,但是当我问起诸如苹果在哪儿,豌豆射手在哪儿之类的问题时,她总能快速指到正确的位置。我欣喜于这种快速的成长,不禁想她到底是怎么学会的?有意识的观察结果发现,她始终坚持了一个最简单的法则:模仿 -> 重复 -> 学会 -> 学会下一个,她的成长过程始终坚持着这样一个小循环,这种循环在不断地扩大她的认知圈。 上边这几张图按顺序可以代表我观察孩子成长过程获得的深刻启发。最左边是一个微小的循环,其中的关键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