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云原生技术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新浪微博架构师陈飞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全面拥抱云计算,开始关注云原生技术。从管理物理数据中心到使用云主机,我们不用再关心基础运维。从云主机到 Kubernetes 容器,我们不用再关心机器的管理。云上抽象层级越高,就越少人需要关心底层问题,企业就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与资源投入。云原生技术就是更高一层的抽象, CNCF 对云原生技术的定义是: 有利利于各组织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新型动态环境中,构建和运行可弹性扩展应用。通过容器器、 服务网格、微服务、不可变基础设施和声明式API等技术,构建容错性好、易易于管理和便于观察的松耦合系统。 例如 FaaS 架构,开发者可以完全不用考虑服务器,构建并运行应用程序和服务。还有面向开源架构的的云原生技术,与提供 MySQL, Redis 云服务类似,提供基于 Spring Cloud、Dubbo、HSF 等开源微服务架构的应用管理服务,开发者无需考虑部署、监控、运维的问题。 微博也一直在致力于推动基础设施云原生化,我们围绕 Kubernetes 构建面向容器的云原生基础设施,形成了物理数据中心加多个公有云的混合云 Kubernetes 平台,提供秒级伸缩能力。构建开箱即用的 CI/CD 体系,依托云原生伸缩能力,保证大量的 Job 稳定运行,让开发人员摆脱代码发布泥沼。接下介绍这几方面的实践经验。 物理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