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ISAM

【0.4】mysql版本特性(5.6-8.0)

拥有回忆 提交于 2019-12-05 06:54:28
【1】Innodb 与 Myisam 的区别 1.InnoDB支持事物,而MyISAM不支持事物 2.InnoDB支持行级锁,而MyISAM支持表级锁 3.InnoDB支持MVCC, 而MyISAM不支持 4.InnoDB支持外键,而MyISAM不支持 5.InnoDB不支持全文索引,而MyISAM支持。 6.InnoDB不能通过直接拷贝表文件的方法拷贝表到另外一台机器, myisam 支持 7.InnoDB表支持多种行格式, myisam 不支持 8.InnoDB是索引组织表, myisam 是堆表 【2】Innnodb 四大特性 (1)插入缓冲,(2)二次写,(3)自适应哈希,(4)预读 【2.1】插入缓冲(insert buffer) 插入缓冲(Insert Buffer/Change Buffer):提升插入性能,change buffering是insert buffer的加强,insert buffer只针对insert有效,change buffering对insert、delete、update(delete+insert)、purge都有效   只对于非聚集索引(非唯一)的插入和更新有效,对于每一次的插入不是写到索引页中,而是先判断插入的非聚集索引页是否在缓冲池中,如果在则直接插入;   若不在,则先放到Insert Buffer 中,再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合并操作

Difference between InnoDB and MyISAM? [duplicate]

为君一笑 提交于 2019-12-05 06:46:20
问题 This question already has answers here : Closed 8 years ago . Possible Duplicate: MyISAM versus InnoDB Ok I read this information of Wikipedia and InnoDB seems better. Here is my question would it be OK to use InnoDB instead of MyISAM for selecting user data from the database? Or would it be better to stay with MyISAM for this. And if I would to change to Inno would PDO still work with it and some old style query's? $q = ("SELECT * ... ); $r = mysql_query($q); 回答1: InnoDB uses row locking,

mysql 索引笔记

怎甘沉沦 提交于 2019-12-05 05:17:35
MyISAM引擎的B+Tree的索引 通过上图可以直接的看出, 在MyISAM对B+树的运用中明显的特点如下: 所有的非叶子节点中存储的全部是索引信息 在叶子节点中存储的 value值其实是 数据库中某行数据的index MyISAM引擎 索引文件的查看: 在 /var/lib/mysql目录中 .myd 即 my data , 数据库中表的数据文件 .myi 即 my index , 数据库中 索引文件 .log 即 mysql的日志文件 InnoDB引擎 索引文件的查看: 同样在 /var/lib/mysql 目录下面 InnoDB引擎的B+Tree的索引 InnoDB的实现方式业内也称其为 聚簇索引 , 什么是聚簇索引呢? 就是相邻的行的简直被存储到一起, 对比上面的两幅图片就会发现, 在InnDB中, B+树的叶子节点中存储的是数据行中的一行行记录, 缺点: 因为索引文件被存放在硬盘上, 所以很占硬盘的空间 一般我们会在每一个表中添加一列 取名 id, 设置它为primary key , 即将他设置成主键, 如果使用的存储引擎也是InnoDB的话, 底层就会建立起主键索引, 也是聚簇索引, 并且会自动按照id的大小为我们排好序,(因为它的一个有序的树) 点击查看 参考博文1 局部性原理 局部性原理是指CPU访问存储器时,无论是存取指令还是存取数据

Foreign keys vs partitioning

蓝咒 提交于 2019-12-05 04:41:21
Since foreign keys are not supported by partitioned mySQL databases for the moment, I would like to hear some pro's and con's for a read-heavy application that will handle around 1-400 000 rows per table. Unfortunately, I dont have enough experience yet in this area to make the conclusion by myself... Thanks a lot! References: How to handle foreign key while partitioning Partitioning mySQL tables that has foreign keys? Well, if you need partitioning for a table as small as 400.000 rows get another database than MySQL. Seriously. By modern standards any table below 1.000.000 rows is normally

Which MySQL database engine is better for storing sessions and session data: MyISAM or InnoDB?

安稳与你 提交于 2019-12-05 03:39:08
Pretty straightforward question. I use InnoDB for everything else, for a couple of reasons. Is it a performance hit over MyISAM for a 'high-traffic' table? Since you're looking at a pretty even mix of read/write traffic, InnoDB is the better choice. MyISAM's full-table locks on every write would probably be murder. MyISAM fairs better with 90%+ read or 90%+ write situations. I believe that's mentioned in High Performance MySQL 来源: 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3359403/which-mysql-database-engine-is-better-for-storing-sessions-and-session-data-myi

搜索引擎1

时间秒杀一切 提交于 2019-12-05 02:20:36
lucene 和 es 的前世今生 lucene 是最先进、功能最强大的搜索库。如果直接基于 lucene 开发,非常复杂,即便写一些简单的功能,也要写大量的 Java 代码,需要深入理解原理。 elasticsearch 基于 lucene ,隐藏了 lucene 的复杂性,提供了简单易用的 restful api / Java api 接口(另外还有其他语言的 api 接口)。 · 分布式的文档存储引擎 · 分布式的搜索引擎和分析引擎 · 分布式,支持 PB 级数据 es 的核心概念 Near Realtime 近实时,有两层意思: · 从写入数据到数据可以被搜索到有一个小延迟(大概是 1s ) · 基于 es 执行搜索和分析可以达到秒级 Cluster 集群 集群包含多个节点,每个节点属于哪个集群都是通过一个配置来决定的,对于中小型应用来说,刚开始一个集群就一个节点很正常。 Node 节点 Node 是集群中的一个节点,节点也有一个名称,默认是随机分配的。默认节点会去加入一个名称为 elasticsearch 的集群。如果直接启动一堆节点,那么它们会自动组成一个 elasticsearch 集群,当然一个节点也可以组成 elasticsearch 集群。 Document & field 文档是 es 中最小的数据单元,一个 document 可以是一条客户数据

从数据到AI

╄→尐↘猪︶ㄣ 提交于 2019-12-05 01:50:27
一篇关于 數據倉庫建設、人工數據分析、AI數據分析 的讲义 數據Data&信息Information 信息 信息是一個客觀存在物體的自然表現,比如說“I am a local villain.”,無論你用什麼語言、什麼方式表示他都是客觀存在的,而信息即是承載這些客觀實體的概念載體。雖然香濃知道20世紀中才提出了信息輪,但是信息自古就有,與算機系統的出現無關,比如遠古結繩記事、早期文明的甲骨文、中世紀文明的簡牘等等,但是直道現代才理論化。 我們的職業被簡稱為I.T行業,即 Information Technology,就是信息技術行業。實際上我們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為信息服務的。 數據 數據是信息的一種載體,他是到了“信息化”時代出現的產物,在沒有所謂的數據之前,信息也會通過文字、數字在記載。 數據的基礎也就是整個IT行業的基礎——所有的信息都通過0/1來表示,通常就是1bit表示一個0/1的信息,四個bit表示一個字節(現在的Unicode或寬字節是8個bit),通過這種確定性關係,所有的信息都可以通過0/1的組合來表達各種各樣的信息。 隨著數據的不斷累積和堆積在數據背後發現了驚人的統計規律,隨著這些統計規律的發展漸漸的出現了AI分析和數據分析。 數據&數據分析&AI 如下圖是建立數據分析工程的過程 分為幾個大的步驟: 建立數據倉庫。 進行數據分析和挖掘。 根據需要訓練AI模型。

What's the easiest way to add an index on a live myISAM table?

為{幸葍}努か 提交于 2019-12-04 22:46:09
I have a myISAM table running in production on mySQL, and by doing a few tests, we've found we can tremendously speed up a query by adding a certain compound index. So far so good. However, I am not really about the best way to add this index in a production environment without locking the table for a long time (it's got 27GBs of data, so not so much, but it does take a while). Do you have any tips? If this was a more sophisticated setup of course we'd have a live replica of all of the data on another machine, and we could safely switch. Unfortunately, we're not there yet, and I would like to

02.日志系统:一条SQL更新语句是如何执行的?

六月ゝ 毕业季﹏ 提交于 2019-12-04 22:06:55
我们还是从一个表的一条更新语句说起,我们创建下面一张表: create table T(ID int primary key, c int); 如果要将ID=2这一行c的值加1,SQL可以这么写: update T set c=c+1 where ID=2; 前一篇文章介绍过SQL语句基本的执行链路,可以确认的说,查询语句的那一套流程,更新语句也是同样会走一遍。在执行语句前要先连接数据库,这是连接器的工作。接下来,分析器会通过词法和语法解析知道这是一条更新语句,优化器决定要使用ID这个索引。然后执行器负责具体执行,找到这一行,然后更新。 与查询流程不一样的是,更新流程还涉及两个重要的日志模块:redo log(重做日志)和binlog(归档日志)。 redo log MySQL里面经常说到的WAL技术的全称是Write-Ahead Logging,它的关键点就是行写日志再写磁盘。具体来说,当有一条记录需要更新的时候,InnoDB引擎会先把记录写到redo log里面,并更新内存,这个时候更新就算完成了。同时InnoDB引擎会在适当的时候,将这个操作记录更新到磁盘里面,而这个更新往往是在系统比较闲的时候做。 InnoDB的redo log是固定在小的,比如可以配置为一组4个文件,每个文件的大小是1GB,那么总共就可以记录4GB的操作,如图所示: 从头开始写,写到末尾又回到开头循环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