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模式

(15) openssl签署和自签署证书的多种实现方式

可紊 提交于 2020-03-05 11:12:27
1.采用自定义配置文件的实现方法 1.1 自建CA 自建CA的机制:1.生成私钥;2.创建证书请求;3.使用私钥对证书请求签名。 由于测试环境,所以自建的CA只能是根CA。 所使用的配置文件如下: [default] name = root-ca /* 变量*/ default_ca = CA_default name_opt = ca_default cert_opt = ca_default [CA_default] home = . /* 变量*/ database = $home/db/index serial = $home/db/serial crlnumber = $home/db/crlnumber certificate = $home/$name.crt private_key = $home/private/$name.key RANDFILE = $home/private/random new_certs_dir = $home/certs unique_subject = no copy_extensions = none default_days = 3650 default_crl_days = 365 default_md = sha256 policy = policy_to_match [policy_to_match] countryName

JAVA学习要点总结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20-03-05 09:38:26
文章目录 缓存 memcache的分布式原理 memcache的内存分配机制 如何存放数据到memcached缓存中?(memcache内存分配机制) memcache的惰性失效机制 memcache缓存的无底洞现象 一致性Hash算法的实现原理 Hash环 一致性Hash算法 Hash环的倾斜 虚拟节点解决Hash环倾斜 hash算法平衡性 memcached与redis的区别 Redis的主从复制 Redis的部分复制过程 Redis的主从复制阻塞模式 Redis的数据持久化方式 Redis的高可用部署方式 哨兵模式 Redis哨兵主要功能 Redis哨兵的高可用 哨兵如何判断redis主从节点是否正常? 集群模式 Redis可以在线扩容吗?zk呢 Redis高并发和快速的原因 浏览器本地缓存的了解和使用 缓存雪崩 缓存穿透 HashMap HashMap的Hash碰撞 HashMap的get和put原理 HashMap的rehash HashMap的线程不安全问题 HashMap和Hashtable的区别 为什么collection没有实现clonable接口 为什map没有实现collection接口 Map接口的实现有哪些,区别是什么 线程池 Executors框架的四种线程池及拒绝策略 四种线程池 JDK拒绝策略 Reactor模式 Reactor单线程模型

Linux三剑客之awk命令

浪子不回头ぞ 提交于 2020-03-05 08:04:55
awk的格式 awk指令是由模式,动作,或者模式和动作的组合组成。 模式既pattern,可以类似理解成sed的模式匹配,可以由表达式组成,也可以是两个正斜杠之间的正则表达式。比如NR==1,这就是模式,可以把他理解为一个条件。 动作即action,是由在大括号里面的一条或多条语句组成,语句之间使用分号隔开。比如awk使用格式: options:设置的命令参数。 -F:设置字段分隔符,默认以空格为分隔符。可设置多个分隔符,如-F '[:/]+'设置一个或多个:或/为分隔符 pattern:条件。如NR==1 NR:Number Of Record,正在处理的行号。 RS:Record Separator,输入输出数据记录分隔符,每行之间的分隔符,默认为\n。 NF:当前行号的最后一列,也就是当前行号的列数,如果将某行分为7列,则NF为7,$NF为当前行的第7列数据。 action:执行的动作。如print $1 0 root@PC:~# cat test.txt 1 root:x:0:0:root:/root:/bin/bash 2 daemon:x:1:1:daemon:/usr/sbin:/usr/sbin/nologin 3 bin:x:2:2:bin:/bin:/usr/sbin/nologin 4 sys:x:3:3:sys:/dev:/usr/sbin/nologin

Docker安装及应用

若如初见. 提交于 2020-03-05 06:26:18
文章目录 Docker Hello World 运行交互式的容器 启动容器(后台模式) 停止容器 Docker 容器的使用 Docker客户端 容器使用 获取镜像 启动容器 移动已停止运行的容器 后台运行 停止一个容器 进入容器 导出和倒入容器 删除容器 运行一个web应用 查看WEB应用容器 Docker镜像使用 列出镜像列表 获取一个新的镜像 查找镜像 拖取镜像 删除镜像 创建镜像 更新镜像 构建镜像 设置镜像标签 Docker容器连接 网络端口映射 Docker容器互联 容器命名 新建网络 连接容器 配置DNS 解决Widnows系统无法对docker容器进行端口映射的问题 Docker仓库管理 Docker Hub 注册 登录和退出 推送镜像 Docker Dockerfile 什么是Dockerfile? 使用Dockerfile定制镜像 开始构建镜像 上下文路径 指令详解 docker 什么是Docker,它可干什么? docker exec不能进入容器 mac 下使用 Docker 搭建 ubuntu 环境 用 Docker 快速配置前端开发环境 Docker Hello World runoob@runoob : ~ $ docker run ubuntu : 15.10 / bin / echo "Hello world" Hello world 运行交互式的容器

scp命令详解

╄→гoц情女王★ 提交于 2020-03-05 06:14:57
先说下常用的情况: 两台机器IP分别为:A.104.238.161.75,B.43.224.34.73。 在A服务器上操作,将B服务器上/home/lk/目录下所有的文件全部复制到本地的/root目录下,命令为:scp -r root@43.224.34.73:/home/lk /root。 具体过程为: [root@XX ~]# scp -r root@43.224.34.73:/home/lk /root root@43.224.34.73's password: k2.sql 100% 0 0.0KB/s 00:00 k.zip 100% 176 0.2KB/s 00:00 .bash_history 100% 32 0.0KB/s 00:00 .bash_logout 100% 18 0.0KB/s 00:00 .bashrc 100% 231 0.2KB/s 00:00 k3.sql 100% 0 0.0KB/s 00:00 .bash_profile 100% 193 0.2KB/s 00:00 [root@XX ~]# ls 在A服务器上将/root/lk目录下所有的文件传输到B的/home/lk/cpfile目录下,命令为:scp -r /root/lk root@43.224.34.73:/home/lk/cpfile。 具体过称为: [root@XX lk]#

Linux 命令

三世轮回 提交于 2020-03-04 23:26:30
centos7中防火墙相关命令 查看状态: getenforce # 查看内核防火墙状态(disabled标识关闭)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 查看防火墙状态 firewalld 的基本命令:   启动: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查看状态: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停止: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禁用: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在开机时启用一个服务: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service 在开机时禁用一个服务: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查看服务是否开机启动:systemctl is-enabled firewalld.service 查看已启动的服务列表:systemctl list-unit-files|grep enabled 查看启动失败的服务列表:systemctl --failed CentOS7关闭SELinux:    临时关闭: ##设置SELinux 成为permissive模式 ##setenforce 1 设置SELinux 成为enforcing模式 setenforce 0   永久关闭: vi /etc/selinux/config

oracle常用运维命令整理

北战南征 提交于 2020-03-04 22:19:02
文章中涉及的路径,请根据实际部署的路径修改: 一、oracle建库与删库命令 (1)oracle11g #建库(一般习惯配置gdbname与sid名一样,sys密码与system密码一样,以方便记忆) [oracledb@ ~]$ dbca -silent -createDatabase -templateName /u01/oracle/product/11.2.0/dbhome_1/assistants/dbca/templates/General_Purpose.dbc -gdbname GDBNAME -sid SIDNAME -characterSet AL32UTF8 -NATIONALCHARACTERSET UTF8 -sysPassword SYSPASSWORD -systemPassword SYSTEMPASSWORD -TOTALMEMORY 2048 #删库方法一: [oracledb@ ~]$ dbca -silent -deleteDatabase -sourceDB SIDNAME -sysDBAUserName sys -sysDBAPassword SYSPASSWORD #删除库方法二: 步骤1:配置回应文件: [oracledb@ ~]$ cat /u01/oracle/response/dbca.rsp OPERATION_TYPE =

Redis面试必知必会

廉价感情. 提交于 2020-03-04 20:22:00
1. 在项目中缓存是如何使用的? 结合自己的公司的项目, 回答以下问题: 项目哪里用了缓存? 为什么要用? 用了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项目的缓存架构是怎么样的? 如果面试官没有问这些问题, 我们也要主动和面试官聊聊. 2. 为什么要在项目中用缓存? (1) 高性能 如果不使用缓存, 每次请求都有较大的延迟, 比如600ms, 而如果每次请求都走缓存, 可能2ms就搞定了. (2) 高并发 在高并发场景下, 比如秒杀之类的促销活动, 如果所有请求都直接查询数据库, 会导致数据库宕机, 这个时候就需要缓存来分担数据库的压力. 3. 用了缓存之后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 如何解决? (1) 缓存与数据库双写不一致 我们先了解下最经典的缓存和数据库的读写模式: 读的时候先读缓存, 再读数据库. 如果缓存中没有, 则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写入缓存. 修改数据的时候, 先删除对应的缓存, 再更新数据库. (或者先更新数据库, 再删除缓存) 从上面这个读写模式中我们可以发现, 在修改数据的时候, 只会更新数据库, 而不会同步更新缓存, 缓存是下次读的时候再更新. 这样做的原因是更新缓存的代价比较大, 比如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业务场景, 缓存数据可能涉及到多张表的查询计算, 同时这个缓存数据还不一定会被频繁的访问, 所以综合考虑, 修改数据的时候直接删除缓存,

Linux小白笔记第七弹 编辑器之神vim的宏观了解——vi编辑器的三种模式

家住魔仙堡 提交于 2020-03-04 19:03:29
引子: vi是“Visual interface”的简称,它在Linux上的地位就仿佛Edit程序在DOS上一样。它只是一个文本编辑程序, vi没有菜单栏,只有命令,且命令繁多。 vim是从 vi 发展出来的一个文本编辑器 。vim的代码补完、编译及错误跳转等功能特别丰富并且方便编程。 1.vi的三种工作模式: 按 一个冒号 进入 按 i或a或o 进入 按 ESC 进入 按 ESC 进入 命令模式 末行模式 编辑模式 上面博主给出的这张图,是vi的三种工作模式的互相转换的图。接下来我给大家再实际操作中举出一个例子,(只是举例,给大家一种宏观的感觉,去感受vi三种形式的转换,vi编辑器里的命令使用下面会告诉大家。) sujznn@virtual-machine:~$ ls 1.txt text1 公共的 模板 视频 图片 文档 下载 音乐 桌面 sujznn@virtual-machine:~$ vi 2233.txt 注释:(vi/vim可以创建文件,执行这一行命令会进入vi编辑器里, 如下图所示) 执行命令行 vi 2233.txt 此时进入2233.txt,vi默认是在 命令模式 ,那我们想进入 编辑模式 ,我们来看图: 按 i或a或o 进入 按 ESC 进入 命令模式 编辑模式 我们只要在键盘上 按 i 或 a 或 o 就可以进入编辑模式了。此时就可以编辑了

Linux笔记1-----------打包压缩,Vim

烈酒焚心 提交于 2020-03-04 18:06:09
1.vim下载 yum install -y vim-enhanced -y:确认继续 2.vim命令模式查找关键字 /关键词 n继续向下查找下一项 :noh取消高亮显示关键词 3.vim命令模式显示行号 显示行号 :set nu 不显示行号 :set nonu 4.创建文件夹或文件 创建一个文件1.txt: #touch 1.txt 创建一个文件夹aa:#mkdir aa 5.gzip 下载gzip:yum install gizp 查看gzip的参数:gzip --help 压缩文件1.txt到当前文件夹,并保存源文件:gzip -c 1.txt > 1.gz 解压缩1.txt.gz文件到当前文件夹,并保存压缩文件:gzip -d 1.txt.gz 6.bzip2 压缩文件1.txt到当前文件夹,并保存源文件: bzip2 -c 1.txt > 1.bz2 解压缩1.txt.bz2文件到当前文件夹,并保存压缩文件:bzip2 -d 1.txt.bz2 7.xz 压缩文件1.txt到当前文件夹,并保存源文件: xz -c 1.txt > 1.xz 解压缩1.txt.xz文件到当前文件夹,并保存压缩文件:xz -d 1.txt.xz 8.zip和unzip 压缩文件:unzip 1.txt.zip 1.txt 解压缩zip文件到root目录:unzip 1.txt.zip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