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

蓝牙开发 获取mac地址

折月煮酒 提交于 2019-12-06 03:43:05
苹果在原生的CoreBluetooth中,将设备的Mac进行了封装(通过外设的Mac地址和手机的Mac地址进行了加密计算),最后对外提供了一个UUID,在一台手机上,一般情况,UUID就可以作为这个外设的唯一标识了,但是如果换了一台手机的话,可能就会发生变化,所以如果需求是需要在多台手机上的话,UUID可能就不太实用了。 蓝牙的Mac地址可以加到蓝牙的广播包里,但是这样的话对硬件来说负担很大而且芯片也不稳定,也可以将蓝牙的Mac地址写在蓝牙设备系统的sevrice 里 。我们的需求是在通过Mac地址连接蓝牙设备,所以必须在连接蓝牙之前获取蓝牙的Mac地址。 通过广播包获取Mac地址 - (void)centralManager:(CBCentralManager *)central didDiscoverPeripheral:(CBPeripheral * 大专栏 蓝牙开发 获取mac地址)peripheral advertisementData:(NSDictionary *)advertisementData RSSI:(NSNumber *)RSSI 在这个代理方法我们可以拿到一个advertisementData,这个字典类型的就是广播包,这里面会有一些设备的属性,比如设备的名字啊,服务等

解决在MAC上输入法切换慢的问题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19-12-06 03:37:33
Mac Book Pro升级到Catalina 10.15.1 之后,不论是系统自带的中文输入法,还是安转的第三方中文输入法,当使用快捷键“Ctrl + Space”进行中英文输入法切换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切换失败的情况。 导致希望切换到中文输入法的时候但是依然只能输入英文,或者希望输入英文的时候但是依然保持在中文输入法状态。 尝试了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如:更改切换输入法的快捷键为“Shift”,但是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当需要输入大写字母的时候按住Shift键就会切换输入法,使用起来的也非常不顺手。 最后的解决办法(以安装百度拼音输入法为例),分为两步: 第一步:百度输入法设置 第二步:系统快捷键设置 百度输入法设置 1.常用 初始状态:半角,简体,中文 状态指示:状态条,菜单栏图标,浮动提示 2.按键 切换按键:中/英文切换:无 3.拼音 拼音模式:全拼 4.高级 百度云输入:不启用 自动更新:不启用 自动切换英文:不启用 翻译选中文本:不启用 目的是为了让软件少干点活,干活越多就越慢。 系统快捷键设置 1.进入“系统偏好设置 -> 键盘 -> 快捷键 -> 输入法”,设置如下快捷键: 勾选:Select the previous input source,并设置快捷键为:”Option + Command + Space“ 勾选:Select next source in input

ARP

醉酒当歌 提交于 2019-12-06 03:31:47
简介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其基本功能为透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它是IPv4中网络层必不可少的协议,在IPv6中不适用。 工作流程 假设主机A和B在同一个网段,主机A要向主机B发送信息,具体的地址解析过程如下: (1) 主机A首先查看自己的ARP表,确定其中是否包含有主机B对应的ARP表项。如果找到了对应的MAC地址,则主机A直接利用ARP表中的MAC地址,对IP数据包进行帧封装,并将数据包发送给主机B。 (2) 如果主机A在ARP表中找不到对应的MAC地址,则将缓存该数据报文,然后以广播方式发送一个ARP请求报文。ARP请求报文中的发送端IP地址和发送端MAC地址为主机A的IP地址和MAC地址,目标IP地址和目标MAC地址为主机B的IP地址和全0的MAC地址。由于ARP请求报文以广播方式发送,该网段上的所有主机都可以接收到该请求,但只有被请求的主机(即主机B)会对该请求进行处理。 (3) 主机B比较自己的IP地址和ARP请求报文中的目标IP地址,当两者相同时进行如下处理:将ARP请求报文中的发送端(即主机A)的IP地址和MAC地址存入自己的ARP表中。之后以单播方式发送ARP响应报文给主机A,其中包含了自己的MAC地址。 (4) 主机A收到ARP响应报文后

OSI模型

孤街浪徒 提交于 2019-12-06 03:10:40
OSI七层划分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物理层: 字面意思解释:物理传输、硬件、物理特性。在深圳的你与北京的朋友聊天,你的电脑必须要能上网,物理体现是什么?是不是接一根网线,插个路由器,北京的朋友那边是不是也有根网线,也得插个路由器。也就是说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要有底层物理层方面的连通,就类似于你打电话,中间是不是必须得连电话线。 中间的物理链接可以是光缆、电缆、双绞线、无线电波。中间传的是电信号,即010101...这些二进制位 底层传输的010010101001...这些二级制位怎么才能让它有意义呢? 要让这些010010101001...有意思,人为的分组再适合不过了,8位一组,发送及接收都按照8位一组来划分。接收到8位为一组的话,那么就可以按照这8位数来做运算。如果没有分组,对方接收的计算机根本就不知道从哪一位开始来做计算,也解析不了收到的数据。我发了16位你就按照16位来做计算吗?我发100位你就按照100位做计算吗?没什么意义是吧。 因此要想让底层的电信号有意义,必须要把底层的电信号做分组。我做好8位一组,那么我收到数据,我就知道这几个8位做一组,这几个8位做一组。那么每个8位就可以得到一个确定的数。分组是谁干的活呢?物理层干不了,这个是数据链路层干的。 数据链路层 早期的时候,数据链路层就是来对电信号来做分组的

ubuntu 安装mac 字体

喜你入骨 提交于 2019-12-06 02:49:07
1.下载字体 https://github.com/cstrap/monaco-font # 以下url有能用的有不能用的,目前 http://www.gringod.com/wp-upload/software/Fonts/Monaco_Linux.ttf # 没有问题 http://jorrel.blogspot.it/2007/11/monaco-on-ubuntu.html => http://jorrel.googlepages.com/Monaco_Linux.ttf http://www.gringod.com/ => http://www.gringod.com/wp-upload/software/Fonts/Monaco_Linux.ttf https://gist.github.com/epegzz/1634235#file-monaco_linux-powerline-ttf => https://gist.github.com/epegzz/1634235/raw/4691e901750591f9cab0b4ae8b7c0731ebf28cce/Monaco_Linux-Powerline.ttf https://github.com/todylu/monaco.ttf => https://github.com/todylu/monaco.ttf

IP,MAC

你。 提交于 2019-12-06 02:46:24
IP地址和MAC地址相同点是它们都唯一,不同的特点主要有:   1. 对于网络上的某一设备,如一台计算机或一台路由器,其IP地址可变(但必须唯一),而MAC地址不可变。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给一台主机指定任意的IP地址,如我们可以给局域网上的某台计算机分配IP地址为192.168.0.112 ,也可以将它改成192.168.0.200。而任一网络设备(如网卡,路由器)一旦生产出来以后,其MAC地址永远唯一且不能由用户改变。   2. 长度不同。IP地址为32位,MAC地址为48位。   3. 分配依据不同。IP地址的分配是基于网络拓扑,MAC地址的分配是基于制造商。   4. 寻址协议层不同。IP地址应用于OSI第三层,即网络层,而MAC地址应用在OSI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使数据从一个节点传递到相同链路的另一个节点上(通过MAC地址),而网络层协议使数据可以从一个网络传递到另一个网络上(ARP根据目的IP地址,找到中间节点的MAC地址,通过中间节点传送,从而最终到达目的网络)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ufuyang/p/11958712.html

macbook安装LightGBM

≯℡__Kan透↙ 提交于 2019-12-06 02:38:34
一开始直接用pip install lightgbm 报错: OSError: dlopen(/Users/{xxx}/anaconda3/lib/python3.6/site- packages/lightgbm/lib_lightgbm.so, 6): Library not loaded: /usr/local/opt/gcc/lib/gcc/7/libgomp.1.dylib Referenced from: /opt/anaconda3/lib/python3.7/site-packages/lightgbm/lib_lightgbm.so Reason: image not found 看了一些网络回答,原因:主要是编译器的版本不一致(mac默认是gcc-8,pip安装的包则是用gcc-7编译的) 然后我看了一下我的gcc,原来都没有安装,这个需要自己安装的。安装这个之前,还要先安装一下Homebrew。 什么是homebrew? 简单说就是一款mac os软件包管理工具。 什么是CMake? 是一个跨平台的安装、编译工具。 什么是Apple Clang? 是一个c语言、c++的轻量级编译器。 什么是Xcode? 是运行在mac os上的集成开发环境(IDE)。里面包含了Apple Clang。 什么是gcc ?GNU Compiler Collection

Mac OS X下安装pyenv

点点圈 提交于 2019-12-06 02:34:40
Pyenv是python的版本管理工具,pyenv之于python相当于rvm之于ruby。 在Mac OS X下,我用homebrew安装pyenv: brew update brew install pyenv 安装过程中,遇到了下面这个问题 ERROR: The Python ssl extension was not compiled. Missing the OpenSSL lib? 直接安装openssl好像不管用,Google上搜了一下,在pyenv issue #263下找到了解决方法,运行 xcode-select --install 安装一下Xcode Command Line tools,再重新运行一下pyenv的安装命令就好了。 安装好pyenv后,会有以下提示 ==> Caveats To enable shims and autocompletion add to your profile: if which pyenv > /dev/null; then eval "$(pyenv init -)"; fi To use Homebrew's directories rather than ~/.pyenv add to your profile: export PYENV_ROOT=/usr/local/opt/pyenv 按照提示

如何在MAC上进行OCR屏幕截图

佐手、 提交于 2019-12-06 02:33:33
Mac版Easy Screen OCR允许您在屏幕上拍摄快照并从这些图像中提取文本。凭借其光学字符识别功能,您可以从数码杂志,海报,图片和相机捕获的图像中获取无法复制的文本。无需再次输入单词。只需拖动并单击即可完成转换过程。 https://www.macdown.com 如何在MAC上进行OCR屏幕截图 步骤1:下载并启动 在Mac上下载并安装Easy Screen OCR。该程序非常小,仅占用不到2.0 MB的空间。与其他“大型”软件不同,它非常简洁轻巧。 安装后启动应用程序。状态栏上会显示一个图标,并带有欢迎通知。这个应用程式没有MainWindow,您可以按一下下一个动作的图示。 步骤2:设定偏好设定 单击“首选项”按钮打开一个新窗口,您将获得五个选项卡。 常规:成功捕获屏幕截图后,即可启用“哔”声。您还可以允许弹出窗口停留在顶部并调整其透明度。 快捷方式:设置键盘快捷键。首先单击按钮,然后按组合键。 本地:您可以允许该应用自动将屏幕截图另存为PNG文件或PDF文件。 步骤3:开始撷取萤幕撷取画面 现在,您可以使用自己的快捷方式捕获屏幕截图。或者,您也可以单击状态栏上的图标以开始捕获过程。移动并拖动鼠标光标以截取屏幕所选部分的屏幕截图。之后,将弹出一个图片窗口。 步骤4:启动OCR以获取文本 然后,点击“ OCR”按钮,Easy Screen

Centos. Mac 上 nfs 搭建

我的梦境 提交于 2019-12-06 02:23:05
centos 关闭fiewalld,selinux yum install yum install nfs-utils portmap vim /etc/exports 文件写入时使用anonuid用户写入owner,anongid组写入文件,用户或组id在/etc/passwd里面找 添加内容:/home *(insecure,rw,async,no_root_squash,anonuid= 65534,anongid=65534) :wq service.rpcbind start service nfs start Mac sudo mount -t nfs -o resvport,rw centos:/home /rhome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xiaoyongyang/p/11956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