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

面视必备,史上最通俗计算机网络分层详解

人走茶凉 提交于 2019-12-06 06:44:25
1、引言 整个暑假去面试,面试了很多家公司(无论是小厂还是大厂)问到的深度不同,网络原理是面试最容易问到的问题,虽然我们在项目中很少去实践它,但是了解其原理,会让我们背后网络通信是如果工作的,既能在面试官面前体现出你的基础是否扎实,也能对以后深入网络这部分学习有更多的了解。 很多同学面试在准备这部分的时候,都会去背,这部分确实很难掌握,我个人总结的最好的学习网络原理的方法就是不用刻意的去记忆而是完全的结合实际去讲整个原理融会贯通。虽然一开始学习起来很吃力,但是稍微用点心,多看几遍,多问自己为什么,把自己当做是开发网络原理的开发者,面试前的准备只要理清逻辑就足够了,而不是去背这部分内容。 而且这部分相同的知识点面试官有多种提问方式,但是其中很多都是换汤不换药。我记得最多的问的是输入URL,到页面呈现出来,其中经历了什么?这道面试题的背后,涉及到了很多网络原理的知识,我们这篇文章不会全部分享到,而是先把由来和网络层次划分弄清楚,就完成了这篇文章的目的。 (本文同步发布于: http://www.52im.net/thread-2851-1-1.html ) 相关文章: 《 网络编程懒人入门(一):快速理解网络通信协议(上篇) 》(* 力荐) 《 网络编程懒人入门(二):快速理解网络通信协议(下篇) 》(* 力荐) 《 网络编程懒人入门(六):史上最通俗的集线器、交换机

TCP/IP详解 IP路由选择

て烟熏妆下的殇ゞ 提交于 2019-12-06 06:42:59
TCP/IP详解 IP路由选择 在本篇文章当中, 将通过例子来说明IP路由选择器过程 如图所示, 主机A与主机B分别是处在两个不同的子网当中, 中间通过一个路由连接. 如果主机A请求与主机B进行通行, 主机A寻找主机B的位置的过程就可以理解为IP路由的选择过程. 现在主机A的用户通过Ping命令确认与主机B的连通性. Ping命令看似简单, 但是其中IP路由选择的过程还是会有很多的步骤. 具体的步骤如下 : 当主机A上输入12.34.56.78之后, 主机A的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创建一个回应请求数据包, 其数据域中只包含有字母. ICMP协议会将刚刚创建的回应请求数据包(有效负荷)转交给因特网协议(IP协议)。IP协议会对这个数据包进行封装,创建一个数据包。在IP协议创建的数据包中,包括主机A的IP地址,目的主机B的IP地址以及值为01h的协议字段。当数据包达到主机B时,主机B通过判断协议字段01h,将这个有效负荷交给ICMP协议处理。 IP协议创建数据包后,会判断目的主机B的IP地址是处于本地网络中还是处于远程网络。根据IP地址规则,主机A、B属于不同网络。此时IP协议所创建的数据包会被发送到默认的网关。(在每个终端设备中,网络配置中需要包含自身的IP地址,以及默认到的网关地址。在不同网络之间的主机互相通信,依靠的就是网关设备) 如图中所示,默认的网关就是图中的路由器

Eddie for Mac(代码编辑工具) v3.4

时光总嘲笑我的痴心妄想 提交于 2019-12-06 06:37:41
Eddie for Mac版代码编辑工具可以搭配使用的相关免费资源相当的多,Mac代码编辑工具提供了很多常用的HTML任务选项,例如字体、表格等等,当然还有链接,这个软件是用了一个比较不常见的“链接描述”来表明可点击的链接。 Eddie是MacOSX的程序员编辑。 它非常适合重型C ++ / C ++ 17 / Obj-C开发,它能够编辑HTML,Swift,JavaScript,Python,Ruby,Lua,Ragel或任何旧的纯文本文件。 作为一款完全原生的现代Cocoa应用程序,Eddie在其DNA上具有速度和响应能力,借鉴了它在BeOS上的简单起源 Eddie中的工作表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外壳,它结合了终端的强大功能和普通文档中的易编辑性。受到Macintosh Programmer's Workshop的启发,Eddie将其中的一些革命性功能带入了现代程序员的编辑器中。 eddie mac版功能特征 功能齐全的编辑器,具有一系列强大的编辑命令,无限制的撤销,创新的键盘快捷键,如Smart Swap 即使在处理大量源文件时,轻量级,快速且响应迅速 工作表窗口集成了完整的bash shell,具有完全可编辑性,增强的Tab-completion支持 C / C ++ 17 / Obj-C,makefile,HTML,Swift,Lua,Python,Ruby,LaTeX

从零开始搭建服务器之登录和登出远程服务器

核能气质少年 提交于 2019-12-06 05:05:54
双 11 期间入手了一台云服务器,备案花了一两个星期,这两天终于备案通过了.于是在个人服务器上装了 Docker 容器用于部署项目,准备尽量把所有的服务都打包成容器,方便统一管理运维. 于是利用 docker 搭建了 nginx 作为反向代理服务器,负责请求分发,用 nginx 部署静态博客,用 mysql 暴露给个人项目使用... 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切还要从登录登出远程服务器开始,本文基于 Centos7.6 环境,不保证其他环境正常. 环境准备 服务器要求 如果你已经有云服务器或者虚拟机服务器,首先需要验证服务器上是否已经安装 ssh 服务,如果没有安装则需要提前安装. 登录服务器后,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 rpm -qa | grep ssh 查看是否包括 ssh 相关文件. [root@snowdreams1006 ~]# rpm -qa | grep ssh openssh-clients-7.4p1-16.el7.x86_64 libssh2-1.4.3-12.el7_6.2.x86_64 openssh-server-7.4p1-16.el7.x86_64 openssh-7.4p1-16.el7.x86_64 默认情况下运行 netstat -antp | grep sshd 命令,可以看到 sshd 服务监听的端口正是默认的 22 端口. [root

MAC系统 - 系统目录结构

余生颓废 提交于 2019-12-06 05:04:38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smstong/article/details/15499661 在OS X的系统中,不再有Windows用户熟悉的C盘、D盘,这是因为OS X底层是Unix系统,其目录机构符合Unix系统的规范。MAC机器主板使用了Intel主导的EFI标准,硬盘分区格式采用GPT。这种EFI+GPT的方式相比传统的BIOS+MBR的方式有很多好处,具体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博客。 1 硬盘分区 默认情况下,MAC OS X把硬盘分成了3个GPT分区。第一个就是GPT标准要求的ESP分区,这个分区很小,200MB,FAT文件系统格式。按照EFI惯例,应该用来存放操作系统的引导程序。但是苹果没有遵守这个惯例,它的引导程序boot.efi并没有存放在ESP中,这个分区只是被苹果用来存放升级固件的文件。第二个分区就是OS X的系统分区了,它占用了大部分磁盘空间,用来存放整个OS X系统和用户数据,分区文件系统格式为HFS+。第三个分区是系统恢复分区,里面存放了一个精简的OS X系统,用来完成系统恢复、安装等任务,类似于WindowsPE。默认情况下,OS X自带的磁盘工具并不能显示ESP分区和恢复分区,需要开启DEBUG菜单才可以。开启方法为:

mac下载wepy报错解决方案

天大地大妈咪最大 提交于 2019-12-06 04:37:09
今天下载wepy-cli的时候报错了 sudo npm i wepy-cli -g gyp ERR! configure error gyp ERR! stack Error: EACCES: permission denied, mkdir '/usr/local/lib/node_modules/wepy-cli/node_modules/fsevents/.node-gyp' gyp ERR! System Darwin 19.2.0 gyp ERR! command "/usr/local/bin/node" "/usr/local/lib/node_modules/npm/node_modules/node-gyp/bin/node-gyp.js" "configure" "--fallback-to-build" "--module=/usr/local/lib/node_modules/wepy-cli/node_modules/fsevents/lib/binding/Release/node-v72-darwin-x64/fse.node" "--module_name=fse" "--module_path=/usr/local/lib/node_modules/wepy-cli/node_modules/fsevents/lib/binding/Release

mac安装rust的pyo3模块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19-12-06 04:27:14
Rust 发布的工具链包括了 stable、beta 和 nightly 三种不同版本。 nightly 是最激进的版本,包含了大量(可能不稳定)的新/高级特性。stable 版本目前可能还不支持一些高级特性。beta 介于两者之间。 我们首先安装nightly版本 rustup install nightly 如果安装过就更新 rustup update nightly 切换到nightly rustup default nightly 版本查看 rustc 1.41.0-nightly (412f43ac5 2019-11-24) mac需要配置 在文件夹.cargo创建config文件 cd ~/.cargo touch config subl config 输入下面内容 [target.x86_64-apple-darwin] rustflags = [ "-C", "link-arg=-undefined", "-C", "link-arg=dynamic_lookup", ] 创建项目 cargo +nightly new pyo3demo 执行上面的命令之后会创建一个pyo3demo文件夹,该文件夹里包含一个Cargo.toml配置文件和src文件夹。 所有要用cargo管理的必须有Cargo.toml文件,而且必须是这个名字,而且首字母必须大写。 Cargo

Mac下安装Navicat12之破解

前提是你 提交于 2019-12-06 03:48:46
新入手了个mbp,想装个环境简直了,搞了大半天真的搞吐了。。。 系统:10.14 仅此记录下个人破解过程: 1.安装HomeBrew 问题 brew: command not found 常见方法: /usr/bin/ruby -e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Homebrew/install/master/install)" 报错: Failed to connect to raw.githubusercontent.com port 443: Operation   查看多篇博客,均不可行,后面去官网搜索得到答案,可以从官网下载。。 解决:   1.1 https://developer.apple.com/download/more/ 登录后搜索下载,如本人: Command Line Tools (macOS 10.14) for Xcode   1.2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Homebrew/install/master/install 打开网页,保存为brew_install.rb的文件,到某个文件夹   1.3 cd 到上一步骤文件夹的位置,$ ruby brew_install.rb 此时,即安装成功, brew --version 查看版本号。 2.

键盘那些事,hhkb开箱

廉价感情. 提交于 2019-12-06 03:44:37
最为一个有追求的进程员,一块好的键盘是非常有必要的,键盘对于进程员,就好比是篮球运动员的球鞋,斯诺克球手的球杆,f1赛车手的方向盘,歌手的麦克风等等,好的键盘只有一个感觉,让你敲起来很爽。借着这次新入手的一块hhkb type-s,和大家聊聊自己对键盘的一些个人感受。 就像鼠标一样,根据原理,可以分为机械鼠标,光电鼠标,激光鼠标。键盘按照原理,可以分为薄膜键盘、机械键盘、电容键盘。从外观上是看不出来三种键盘的区别的,他们的区别在于键盘每个键的下方。薄膜键盘下是一层薄膜,机械键盘下是一个键轴,电容键盘下是电容键盘的设备(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其实电容只是翻译过来的名称,和我们所知道的电容关系也不大)。 薄膜键盘 薄膜键盘最常见,99%以上的键盘都是薄膜键盘,最具性价比。品牌有很多,什么dell,微软,还有很多国产品牌,都非常便宜。我最喜欢的薄膜键盘是戴尔8115,100来块钱,好的很。 机械键盘 2013年,我买了第一块机械键盘,filco 87忍者 黑轴。机械键盘主流的分为四种轴,黑、红、茶、青。不同轴之间的手感可谓是千差万别。黑轴红轴按键无段落感,直上直下。茶轴青轴有段落感,键按下一半时会有“咔”的确认感。 黑轴最硬(压力克数高),红轴软(压力克数低),茶轴压力可数适中,所以买的人最多,青轴压力克数最低,手感最软,但是确认感最强,声音最大。我当时买黑轴的原因是,我觉得我手指力度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