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表

RIP协议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19-12-05 19:42:36
RIP协议概述: RIP路由信息协议 最早的动态路由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实现 使用UDP报文来交换路由信息 以跳数多少选择最佳路由,最大跳数为15 RIPv1协议报文不携带掩码信息,不支持vlsm网络 路由器每隔30S向外广播一个D-V报文 RIP协议是V-D算法在局域网上的直接实现,RIP将协议的参加者分为主动机和被动机两种。主动机主动地向外广播路径刷新报文,被动机被动地接受路径刷新报文。一般情况下,网关作主动机,主机作被动机。 RIP规定,网关每30秒向外广播一个V-D报文,报文信息来自本地路由表。RIP协议的V-D报文中,其距离以驿站计:与信宿网络直接相连的网关规定为一个驿站,相隔一个网关则为两个驿站……依次类推。一条路径的距离为该路径(从信源机到信宿机)上的网关数。为防止寻径回路的长期存在,RIP规定,长度为16的路径为无限长路径,即不存在路径。所以一条有限的路径长度不得超过15。正是这一规定限制了RIP的使用范围,使RIP局限于小型的局域网点中。 对于相同开销路径的处理是采用先入为主的原则。在具体的应用中,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去往相同网络有若干条相同距离的路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哪个网关的路径广播报文先到,就采用谁的路径。直到该路径失败或被新的更短的路径来代替。 RIP协议对过时路径的处理是采用了两个定时器;超时计时器和垃圾收集计时器

RIP

廉价感情. 提交于 2019-12-05 19:11:43
RIP协议是V-D算法在局域网上的直接实现,RIP将协议的参加者分为主动机和被动机两种。主动机主动地向外广播路径刷新报文,被动机被动地接受路径刷新报文。一般情况下,网关作主动机,主机作被动机。 RIP规定,网关每30秒向外广播一个V-D报文,报文信息来自本地路由表。RIP协议的V-D报文中,其距离以驿站计:与信宿网络直接相连的网关规定为一个驿站,相隔一个网关则为两个驿站……依次类推。一条路径的距离为该路径(从信源机到信宿机)上的网关数。为防止寻径回路的长期存在,RIP规定,长度为16的路径为无限长路径,即不存在路径。所以一条有限的路径长度不得超过15。正是这一规定限制了RIP的使用范围,使RIP局限于小型的局域网点中。 对于相同开销路径的处理是采用先入为主的原则。在具体的应用中,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去往相同网络有若干条相同距离的路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哪个网关的路径广播报文先到,就采用谁的路径。直到该路径失败或被新的更短的路径来代替。 RIP协议对过时路径的处理是采用了两个定时器;超时计时器和垃圾收集计时器。所有机器对路由表中的每个项目对设置两个计时器。每增加一个新表,就相应的增加两个计时器。当新的路由被安装到路由表中时,超时计时器被初始化为0,并开始计数。每当收到包含路由的RIP消息,超时计时器就被重新设置为0。如果在180秒内没有接收到包含该路由的RIP消息

心得alc

安稳与你 提交于 2019-12-05 19:02:35
1、ACL(访问控制列表)定义: 1)当网络流量不断增长的时候,对数据进行管理和限制的方法; 2)作为通用判别应用到不同场合。 2、ACL的主要功能: 1)限制网络流量,提高网络性能; 2)提供对通信流量的控制手段; 3)提供网络访问的基本安全手段; 4)在路由接口处,决定哪种类型的通信流量被转发,哪种类型的通信流量被阻塞。 3、ACL的分类: 1)标准ACL; 2)扩展ACL。 4、标准ACL——基于源地址 扩展ACL——基于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端口。 5、ACL的方向——Inbound or Outbound 进出接口根据路由表判断。查路由表之前应用规则Inbound;查完路由表离开路由器应用规则Outbound。 6、ACL规则: 1)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执行,找到第一个匹配后立即执行相应的操作(然后跳出ACL); 2)每条ACL的末尾隐含一条deny any的规则; 3)ACL可应用于某个具体的IP接口的出方向或入方向; 4)ACL可应用于系统的某个特定的服务; 5)在引用ACL之前,要首先创建好ACL; 6)对于一个协议,一个接口的一个方向上同一时间只能设置一个ACL; 7)对于标准ACL,应用在离目的端比较近的地方; 8)对于扩展ACL,应用在源端比较近的地方。 7、不同类型ACL的访问号范围: 基本ACL:1~99; 扩展ACL:100~199 1

ip通信基础

。_饼干妹妹 提交于 2019-12-05 19:01:07
ip通信基础 路由器——用于网络互连的计算机设备 路由器的核心作用是实现网络互连,数据转发。 1、路由(寻址):路由表建立、刷新; 2、交换:在网络之间转发分组数据; 3、隔离广播,制定访问规则; 4、异种网络互连; 5、子网间的速率匹配。 路由表存放于路由器的RAM上。 同网段内的通信:ARP地址解析; 不同网段间的通信:路由器转发 路由表的构成: 1)目的网络地址; 2)掩码; 3)下一跳地址; 4)发送的物理端口; 5)路由信息来源; 6)路由优先级; 7)度量值。 路由的分类: 1)缺省路由; 2)直连路由; 3)静态路由; 4)动态路由 路由器——用于网络互连的计算机设备 路由器的核心作用是实现网络互连,数据转发。 1、路由(寻址):路由表建立、刷新; 2、交换:在网络之间转发分组数据; 3、隔离广播,制定访问规则; 4、异种网络互连; 5、子网间的速率匹配。 路由表存放于路由器的RAM上。 同网段内的通信:ARP地址解析; 不同网段间的通信:路由器转发 路由表的构成: 1)目的网络地址; 2)掩码; 3)下一跳地址; 4)发送的物理端口; 5)路由信息来源; 6)路由优先级; 7)度量值。 路由的分类: 1)缺省路由; 2)直连路由; 3)静态路由; 4)动态路由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n-2/p/11939761.html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区别

拥有回忆 提交于 2019-12-05 18:13:10
1、 静态路由 是指由 网络管理员 手工配置的 路由 信息。当网络的 拓扑结构 或 链路 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工去修改 路由表 中相关的静态路由信息。静态路由信息在缺省情况下是私有的,不会传递给其他的 路由器 。当然,网管员也可以通过对路由器进行设置使之成为共享的。静态路由一般适用于比较简单的 网络环境 ,在这样的 环境 中,网络管理员易于清楚地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便于设置正确的路由信息。 2、 动态路由 是指路由器能够自动地建立自己的路由表,并且能够根据 实际 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地进行调整。动态路由 机制 的运作依赖路由器的两个基本功能:对路由表的维护;路由器之间适时的路由 信息交换 。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ms0729/p/11939272.html

RIP协议工作原理

蓝咒 提交于 2019-12-05 18:12:59
RIP协议是基于Bellham-Ford(距离向量)算法,此算法1969年被用于计算机路由选择,正式协议首先是由Xerox于1970年开发的,当时是作为Xerox的“Networking Services(NXS)”协议族的一部分。由于RIP实现简单,迅速成为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路由协议。 路由器的关键作用是用于网络的互连,每个路由器与两个以上的实际网络相连,负责在这些网络之间转发数据报。在讨论 IP 进行选路和对报文进行转发时,我们总是假设路由器包含了正确的路由,而且路由器可以利用 ICMP 重定向机制来要求与之相连的主机更改路由。但在实际情况下,IP 进行选路之前必须先通过某种方法获取正确的路由表。在小型的、变化缓慢的互连网络中,管理者可以用手工方式来建立和更改路由表。而在大型的、迅速变化的环境下,人工更新的办法慢得不能接受。这就需要自动更新路由表的方法,即所谓的动态路由协议,RIP协议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 在路由实现时,RIP作为一个系统长驻进程(daemon)而存在于路由器中,负责从网络系统的其它路由器接收路由信息,从而对本地IP层路由表作动态的维护,保证IP层发送报文时选择正确的路由。同时负责广播本路由器的路由信息,通知相邻路由器作相应的修改。RIP协议处于UDP协议的上层,RIP所接收的路由信息都封装在UDP协议的数据报中

路由器和路由表

送分小仙女□ 提交于 2019-12-05 17:23:10
路由器 路由器( Router ),是连接 因特网 中各 局域网 、 广域网 的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 传输介质 路由器分本地路由器和远程路由器,本地 路由器 是用来连接网络传输介质的,如 光纤 、 同轴电缆 、 双绞线 ; 远程 路由器是用来连接远程传输介质,并要求相应的设 备,如电话线要配 调制解调器 ,无线要通过 无线 接收机、 发射机 。 结构 电源接口( POWER ):接口连接电源。 复位键 ( RESET ):此按键可以还原路由器的出厂设置。 猫( MODEM )或者是交换机与路由器连接口( WAN ):此接口用一条 网线 与家用宽带调制解调器(或者与交换机)进行连接。 电脑 与路由器连接口( LAN 1~4):此接口用一条网线把 电脑 与路由器进行连接。 需注意的是: WAN 口与 LAN 口一定不能接反。 家用 无线路由器 和有线路由器的 IP地址 根据品牌不同,主要有192.168.1.1和192.168.0.1两种。 IP地址 与登录名称与 密码 一般标注在路由器的底部。 登录 无线路由器网 有的出厂默认登录账户: admin 登录密码:admin 有的 无线路由器 的出厂默认登录账户是:admin 登录密码是空的。 工作原理示例 (1) 工作站 A将工作站B的 地址 12.0.0

路由表的构成

随声附和 提交于 2019-12-05 17:23:09
一:目的网络地址(Dest) 二:掩码(Mask) 三:下一跳的地址(GW) 四:发送的物理端口(interface) 五:路由信息的来源(owner) 六:路由优先级(pri) 七:度量值(metric)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ufuyang/p/11936539.html

网络相关的命令工具研究报告-Netstat

时光毁灭记忆、已成空白 提交于 2019-12-05 16:34:53
Netstat 命令 Netstat 用于显示与 IP、TCP、UDP 和 ICMP 协议相关的统计数据,用于检验本机各端口网络连接情况。 常用指令: 1.-a 看全部 2.-e 看以太网 3.-n 数字显示地址加端口 4.-r 路由表 5.-s 协议统计信息 执行netstat -a,可以看到活动的连接,这里有一直监听着的listenning的连接,也有不停建立的established连接。如果有异常的连接访问,这里也能看得到。 执行netstat -e,其实就是看网络的数据包统计数据,在win10的网络适配器里其实也有图形化的内容看见。 执行netstat -n,其实和 -a命令差不多,只是把主机名变成了数字形式 执行netstat -r , 获取路由表 执行netstat -s , 获取连接的统计数据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xqqu/p/11933485.html

路由器、路由表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19-12-05 15:35:55
路由器 路由器( Router ),是连接 因特网 中各 局域网 、 广域网 的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 传输介质 路由器分本地路由器和远程路由器,本地 路由器 是用来连接网络传输介质的,如 光纤 、 同轴电缆 、 双绞线 ; 远程 路由器是用来连接远程传输介质,并要求相应的设 备,如电话线要配 调制解调器 ,无线要通过 无线 接收机、 发射机 。 结构 电源接口( POWER ):接口连接电源。 复位键 ( RESET ):此按键可以还原路由器的出厂设置。 猫( MODEM )或者是交换机与路由器连接口( WAN ):此接口用一条 网线 与家用宽带调制解调器(或者与交换机)进行连接。 电脑 与路由器连接口( LAN 1~4):此接口用一条网线把 电脑 与路由器进行连接。 需注意的是: WAN 口与 LAN 口一定不能接反。 家用 无线路由器 和有线路由器的 IP地址 根据品牌不同,主要有192.168.1.1和192.168.0.1两种。 IP地址 与登录名称与 密码 一般标注在路由器的底部。 登录 无线路由器网 有的出厂默认登录账户: admin 登录密码:admin 有的 无线路由器 的出厂默认登录账户是:admin 登录密码是空的。 工作原理示例 (1) 工作站 A将工作站B的 地址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