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协议

比特宇宙-TCP/IP的诞生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19-12-12 09:39:50
前情回顾: 我是一个explorer的线程 我是一个杀毒软件线程 我是一个IE浏览器线程 比特宇宙创世不久,宇宙中开始出现文明。 文明不断碰撞、融合、进化,逐渐分化为几大派系: 施行Unix体制的帝国,出现时间最早,在宇宙中最有威望。 施行Windows体制的帝国,数以十亿计,成为宇宙中最庞大的军团。 施行Linux体制的帝国,后起之秀,曾和Windows帝国军团爆发多次战争,后握手言和,割据一方。 随着文明的发展,宇宙之间的各帝国逐渐意识到需要发展经贸合作,互通有无。终于有一天,几大派系的帝国派了代表聚在一起,商讨比特宇宙的经贸合作框架协议。 ☆ 第一天 ☆ 会议第一天的议题,商讨经贸合作的最重要的基础:制定比特宇宙通信标准。 Unix代表首先发言: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普世的宇宙标准,让全宇宙的帝国都能互相通信,大家有什么想法,请畅所欲言。 Linux: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帝国之间都建一条专有线路,就像这样,构成一张巨大的网络,我们就能和任何帝国通信了。 Windows:你想的也太简单了,你知道咱们Windows星系有多少帝国吗?建专有线路,这得花多少钱?就算你有钱,帝国要建这么多线路,那也不堪重负。 Linux:别着急,我还有办法。咱们找一个帝国作为网络中心节点,专门负责数据转发,其他帝国只需和中心建一条专线就可以,这一下能省很多线路的钱。诺,就像这样: Windows:确实省了不少

3.网络层

三世轮回 提交于 2019-12-11 19:17:31
网络层概述 : 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 确保数据及时传送(解决的是主机和主机的问题) 。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和包进行传送。在 TCP / IP 体系结构中,由于网络层使用 IP 协议,因此分组也叫 IP 数据报,简称数据报。 一、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网络层应该怎样向运输层提供怎样的服务?争论的实质就是:在计算机通信中,可靠交付应当由谁来负责,网络还是端系统? 二、网际协议IP (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协议:地址解析协议AR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1.IP地址分类   IP 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是 IP 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 A类:1.0.0.0-126.0.0.0 B类:128.0.0.0-191.255.0.0 C类:192.0.0.0-223.255.255.0 D类:多播地址 网络号:224-239 E类:保留地址 网络号:240-255 特殊IP地址:10.0.0.0、172.16.0.0-172.31.0.0、 192.168.0.0-192.168.255.0 =>保留的私网地址,内网 2.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又叫做网络编码、地址编码,它是一种用来指明IP地址的哪些位 标识

TCP/IP 1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19-12-11 11:18:30
网络层,在T C P / I P协议族中,网络层协议包括 I P协议(网际协议),I C M P协议(I n t e r n e t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以及I G M P协议(I n t e r n e t组管理协议)。 运输层,在 T C P / I P协议族中,有两个互不相同的传输协议:T C P(传输控制协议)和U D P(用户数据报协议)。 应用层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用程序细节。几乎各种不同的 T C P / I P实现都会提供下面这些通用的应用程序: • Telnet 远程登录。 • FTP 文件传输协议。 • SMTP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 SNM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在T C P / I P协议族中,网络层 I P提供的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T C P在不可靠的I P层上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运输层。 T C P和U D P是两种最为著名的运输层协议,二者都使用 I P作为网络层协议。 虽然T C P使用不可靠的 I P服务,但它却提供一种可靠的运输层服务。 P i n g和Tr a c e r o u t e,它们都使用了I C M P。 A R P(地址解析协议)和R A R P(逆地址解析协议)是某些网络接口(如以太网和令牌环 网)使用的特殊协议,用来转换 I P层和网络接口层使用的地址。 互联网上的每个接口必须有一个唯一的 I n t e r n e t地址(也称作

linux基础-TCP/IP协议篇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19-12-10 11:44:27
一.网络TCP/IP层次模型   1.网络层次模型概念介绍:TCP/IP协议就是用于简化OSI层次,以及相关的标准。传输控制协议(tcp/ip)族是相关国防部(DoD)所创建的,主要用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及在毁灭性战争中维持通信   是由一组不同功能的协议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协议族,利用一组协议完成OSI所实现的功能,不单单是指TCP.IP这两个协议。   2.网络层析模型作用说明:      OSI七层模型简化四层DoD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统称为应用层,传输层称为主机到主机层,网络层即为因特网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统称为网络接入层。   3.网络层次模型组成部分如图:      每一层都包含了对应的协议规则,这里说明下ICMP协议,即为平时如果我们检查主机是否在线,通常使用ping 192.168.1.111,这里就用到了ICMP协议,如果ping不通也可能是ICMP协议关闭引起的哦!   4.网络层次模型琢层说明   (1)首先应用层:      应用层包含了以上诸多协议规则,包括一些对应的端口,其中除了TFTP是UDP协议之外,其他全部都为TCP协议。   (2)主机到主机层:      主机到主机层只包含了两个TCP和UDP这两个网络协议   (3)因特网层/网络接入层:      因特网层负责将分组报文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为网络中的设备提供逻辑地址 二.网络TCP

(10)Java基础之网络编程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19-12-10 01:50:21
(10)【网络编程】 主要内容 软件架构CS/BS 网络通信三要素 TCP通信 Socket套接字 ServerSocket 第一章 网络编程入门 1.1软件结构 C/S结构 :全称为Client/Server结构,是指客户端和服务器结构。常见程序有QQ、迅雷等软件。 B/S结构 :全称为Browser/Server结构,是指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常见浏览器有谷歌、火狐等。 两种架构各有优势,但是无论哪种架构,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 网络编程 ,就是在一定的协议下,实现两台计算机的通信的程序。 1.2 网络通信协议 **网络通信协议:**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使多台计算机实现连接,位于同一个网络中的计算机在进行连接和通信时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这就好比在道路中行驶的汽车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在计算机网络中,这些连接和通信的规则被称为网络通信协议,它对数据的传输格式、传输速率、传输步骤等做了统一规定,通信双方必须同时遵守才能完成数据交换。 TCP/IP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Internet最基本、最广泛的协议。它定义了计算机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它的内部包含一系列的用于处理数据通信的协议,并采用了4层的分层模型

IP协议、地址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19-12-09 23:45:32
interconnected networks 互联网络 连接不同网络的方式: 1、能将数据转换为其他类别网络数据包的设备——路由器 2、在不同网络上构造一个公共层(用于隐蔽下面的网络差异)—— IP层 The IP Protocol——IP协议(IPv4) 1、IP addresses ——IP地址 分层组织图: 因特网是互联的许多网络的集合,这些网络由IP协议将它们凝聚在一起 IPV4 datagram包括头和负载部分,头包括20B固定部分 IPV4头格式(如图) 2、IP地址含义 3、前缀和子网掩码 传统IP地址问题: Internet巨大增长正迅速消耗地址空间,IPV6是解决方案 4、IP地址分类 5、特殊的 IP地址 6、划分子网 ——网络需要分为几部分用于内部使用,外部仍然是一个网络,这部分网络称为 子网 (划分子网后)路由器如何处理数据包? CIDR – 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无类别域间路由 1、分类IP地址存在的问题 1、地址将用尽了 2、路由表膨胀(表越来越大) ——补救办法是CIDR 2、基本思想 是按可变大小的块分配剩余的IP地址,不分类。 假如一个站点需要2000个地址,就得到从2048字节边界开始的大小为2048的地址块。 经典分类IP地址划分为8的倍数 ,如8,16,24 3、 CIDR例子: 假定有地址从194.24

Java 高级 --了解TCP/IP 协议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19-12-09 12:12:44
java 基础 --了解TCP/IP 协议 前言: 互联网采用TCP/IP协议。 TCP/IP是一种网际互联通信协议,它包括两个核心协议TCP和IP。 TCP称为传输控制协议,IP称为互联网络协议。 概念 TCP/IP模型有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 每层分别具有不同的协议和功能,TCP/IP协议族是一组在不同层上的多个协议的组合。各层在实现自身的功能时,使用它的直接下层提供的服务,同时也为它的直接上层提供服务。下面说明这些协议进行协调工作的基本原理。 TCP/IP协议族中各协议之间的关系 TCP/IP协议族中有很多协议,这些协议处于不同的层,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每个应用层协议都是为了解决某一类应用问题而定义的。 各种应用进程就是通过不同的应用层协议来使用网络所提供的服务。 应用进程代表实现不同应用层协议功能的进程。例如,实现文件传输协议的FTP应用进程可以为用户提供计算机之间的文件传输服务,实现超文本传输协议的HTTP应用进程可以为用户提供浏览Web网页的功能等。 TCP和UDP区别 TCP和UDP是两个传输层协议。一般地,应用进程可以选择使用TCP或者UDP协议。如果应用层协议要求传输层提供可靠的服务,则应该选择TCP协议;否则,如果应用层协议要求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但是可以容忍一定的数据丢失,则可以选择UDP协议

(五):网络协议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19-12-09 10:28:41
做个笔记。。。。 ** 一: 网络协议 ** 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成为网络协议,也可简称为协议。其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即: 1) 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 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反应。 3) 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 二: 协议的体系结构 ** 2.1 OSI的七层体系结构 1.物理层: 在物理层上所传数据的单位是比特(bit)。 而本层典型设备是 集线器(Hub) 2.数据链路层 :简称为 链路层 ,负责在两个相邻的节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l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每帧包括一定的数据和必要地控制信息,在接收点接收到数据出错时要通知发送方重发,直到这一帧无误地到达接收点。 本层典型设备是 交换机(Switch) **3.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往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packet)进行传送。在TCP/IP体系中,由于网络层使用IP协议,因此分组也叫做IP数据报。 本层典型设备是 路由器(Router) **4.运输层:**负责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完成同处于资源子网中的两个主机间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 所谓通用,是指并不针对某个特定网络应用

重读TCP/IP(4)之IP协议及传输

喜你入骨 提交于 2019-12-09 10:27:44
IP IP 是 TCP/IP 协议族中最为核心的协议,所有的 TCP,UDP,ICMP 及 IGMP 数据都以 IP 数据报格式传输, IP 协议是不可靠,无连接的,这是针对它的上层 TCP 来说的,不可靠指的是它不能保证 IP 数据能成功地到达目的地,它仅提供最好的传输服务,如果发生某种错误,如路由器缓存用完了, IP 会丢弃该数据报,发送 ICMP 消息给信源端说不可达,也就仅此而已。无连接指的是 IP 并不唯护任何关于后续数据报的状态信息,每个数据报的处理是相互独立的, IP 数据报可以不按顺序接收,每个数据报独立的选择路由路线,因此到达顺序不可知。数据在经过网络层时会对数据进行封装,也就是 IP 首部,在以太网帧中, IPv4 头紧跟着以太网帧头,同时以太网帧头中的协议类型为 0x0800. IP 首部 Version 版本 : 占 4bit , 用来表明 IP 协议实现的版本号,当前为 IPv4, 即 0100 Internet Header Length(IHL) 头部长度 :占 4bit , 包头的长度是 n*32 , 由于 IPv4 的包头可能有可变数量的可选项,所以这个字段可以用来确定 ipv4 中数据部分偏移位置。 IP 包头的最小长度为 20 字节,因此一般 IHL 的最小值是 5 ,由于 IHL 占 4 位,最大也就 60 个字节,目前最多是 24 个字节

计算机网络

狂风中的少年 提交于 2019-12-08 18:10:31
目录 1 计算机网络历史 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原理 2.1 数据通信原理 2.2 对等会话原理 3 OSI/RM七层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3.1 物理层:Physical 3.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3.3 网络层:Network 3.4 传输层:Transport 3.5 会话层:Session 3.6 表示层:Presentation 3.7 应用层:Application 4 TCP/IP四层模型 4.1 网络接口层:Link 4.2 网络互联层(网际层):Network 4.3 传输层:Transport 4.4 应用层:Application 5 IP地址 5.1 IP地址的特点 5.2 IPv4地址的分类 5.3 子网掩码 5.4 IP地址的计算 1 计算机网络历史 第一代: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只在内部进行通信 第二代: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联网络,主机既做数据处理,又做通信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进入标准化发展(按协议进行) ARPANET的标准协议 用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所有的网络结点都同等重要;必须有冗余的路由(路由(路由寻址):路由器从一个接口上接收到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进行定向并转发到另一个接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