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协议

基础网络概念

自作多情 提交于 2019-12-16 21:55:56
目录 基础网络概念 软件开发架构 B/S架构 C/S架构 基础网络概念 以太网:局域网与交换机 广播 ip地址与ip协议 mac地址 arp协议 ——查询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TCP协议 UDP协议 tcp和udp的对比 每层常见的协议 基础网络概念 软件开发架构 B/S架构 C/S即:Client与Server ,中文意思:客户端与服务器端架构,这种架构也是从用户层面(也可以是物理层面)来划分的。 这里的客户端一般泛指客户端应用程序EXE,程序需要先安装后,才能运行在用户的电脑上,对用户的电脑操作系统环境依赖较大。 C/S架构 B/S即:Browser与Server,中文意思:浏览器端与服务器端架构,这种架构是从用户层面来划分的。 Browser浏览器,其实也是一种Client客户端,只是这个客户端不需要大家去安装什么应用程序,只需在浏览器上通过HTTP请求服务器端相关的资源(网页资源),客户端Browser浏览器就能进行增删改查。 基础网络概念 以太网:局域网与交换机 广播  主机之间“一对所有”的通讯模式,网络对其中每一台主机发出的信号都进行无条件复制并转发,所有主机都可以接收到所有信息(不管你是否需要),由于其不用路径选择,所以其网络成本可以很低廉。有线电视网就是典型的广播型网络,我们的电视机实际上是接受到所有频道的信号,但只将一个频道的信号还原成画面

TCP/IP协议介绍

独自空忆成欢 提交于 2019-12-16 15:10:30
一、什么是TCP/IP TCP/IP是一类协议系统,它是用于网络通信的一套协议集合 TCP/IP是供已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 TCP/IP指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TCP/IP定义了电子设备(比如计算机)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1)在TCP/IP内部 在TCP/IP中包含一系列用于处理数据通信的协议 1、TCP(传输控制协议)-应用程序之间通信 2、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应用程序之间的简单通信 3、IP(网际协议)-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4、ICMP(因特网消息控制协议)-针对错误和状态 5、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针对动态寻址 (2)TCP使用固定的连接 TCP用于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当应用程序希望通过TCP与另一个应用程序通信时,它会发送一个通信请求。这个请求必须被送到一个确切的地址。在双方“握手”之后,TCP将在两个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一个全双工的通信 这个全双工的的通信将占用两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线路,直到它被一方或双方关闭为止 UDP和TCP很相似,但是更简单,同时可靠性低于TCP (3)IP是无连接的 IP是无连接的通信协议。它不会占用两个正在通信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线路。这样IP就降低了对网络线路的需求。每条线可以同时满足许多不同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需要 通过IP,消息(或这其他数据被分割为小的独立的包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下)

孤人 提交于 2019-12-16 08:47:08
一. 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标准概述   最早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源于IBM在1974年宣布的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 (Systems Network Architecture),这个著名的网络标准就是一种层次化网络体系结构。不久后,其他一些公司也相继推出自己公司的具有不同名称的体系结构。不同的网络体系结构出现后,采用不同的网络体系结构的产品就很难互相连通(通信)。然而,全球经济的发展使得处在不同网络体系结构的用户迫切要求能够互相交换信息,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研究该问题,并于1977年提出了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即著名的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RM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正如在本篇的姊妹篇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上)》 提到的那样, OSI七层体系结构具有概念清楚、理论完整的特点,是一个理论上的国际标准,但却不是事实上的国际标准;而具有简单易用特点的TCP/IP 四层体系结构则是事实上的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五层体系结构虽然综合了 OSI 和 TCP/IP 的优点,但其只是为了学术学习研究而提出的,没有具体的实际意义。 三者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二. OSI 七层体系结构简述 1、OSI七层参考体系结构  在OSI七层参考模型的体系结构中

互联网协议详解

假如想象 提交于 2019-12-16 07:28:49
【TCP/IP详解】系列教程 https://www.jianshu.com/p/83f413f86e54 互联网协议入门 1 互联网协议入门 2 TCP-IP协议详解(1)网络协议概观 TCP-IP协议详解(2) 以太网与WiFi协议 TCP-IP协议详解(3) IP/ARP/RIP/BGP协议 TCP-IP协议详解(4)IPv4与IPv6地址 TCP-IP协议详解(5)IP协议详解 TCP-IP协议详解(6) ICMP协议 TCP-IP协议详解(7) UDP协议 TCP-IP协议详解(8) TCP协议与流通信 TCP-IP协议详解(9) TCP连接 TCP-IP协议详解(10) TCP滑窗管理 TCP-IP协议详解(11) TCP重传 TCP-IP协议详解(12) TCP堵塞控制 TCP-IP协议详解(13) DNS协议 TCP-IP协议详解(14) CIDR与NAT TCP-IP协议详解(15) HTTP协议概览 图解TCP-IP协议 来源: CSDN 作者: 忘尘的世界 链接: https://blog.csdn.net/qq_37037348/article/details/103462242

Java语法进阶14-网络编程

时光怂恿深爱的人放手 提交于 2019-12-15 20:38:28
网络编程 软件结构 C/S结构 :全称为Client/Server结构,是指客户端和服务器结构。 B/S结构 :全称为Browser/Server结构,是指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 网络通信协议 网络通信协议: 位于同一个网络中的计算机在进行连接和通信时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它对数据的传输格式、传输速率、传输步骤等做了统一规定 TCP/IP协议: 它定义了计算机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它的内部包含一系列的用于处理数据通信的协议,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协议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应用层: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协议有:HTTP、FTP、SMTP、DNS、TELNET、HTTPS、POP3等等。 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格式有:JPEG、ASCll、DECOIC、加密格式等。 会话层:建立、管理、终止会话。对应主机进程,指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正在进行的会话 传输层: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协议有:TCP、UDP。 网络层: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协议有:ICMP、IGMP、IP(IPV4 IPV6)、ARP、RARP。 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MAC地址访问介质,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 物理层: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 IP(internet

一文读懂:天各一方的两台计算机是如何进行数据传输的?

左心房为你撑大大i 提交于 2019-12-14 00:56:22
天各一方的两台计算机是如何进行数据传输的呢?在成千上万的计算机中,为什么一台计算机能够准确着寻找到另外一台计算机,并且把数据发送给它呢? 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网络通信的 5 层模型,但是可能并不是很清楚为什么需要五层模型,五层模型负责的任务也有可能经常混淆。下面是网络通信的五层模型 说实话,五层模型的具体内容还是极其复杂的,不过今天这篇文章,我将用最简洁的模式,通过网络通信的五层模型来讲解 一台计算机是如何找到另外一台计算机并且把数据发送给另一台计算机的 ,就算你没学过计算机网络,也能够听的懂。 1. 物理层 一台计算机与另一台计算机要进行通信,第一件要做的事是什么?当然是要把这台计算机与另外的其他计算机连起来啊,这样,我们才能把数据传输过去。例如可以通过光纤啊,电缆啊,双绞线啊等介质把他们连接起来,然后才能进行通信。 也就是说,物理层负责把两台计算机连起来,然后在计算机之间通过高低电频来传送0,1这样的电信号。 2. 数据链路层 前面说了,物理层它只是单纯着负责把计算机连接起来,并且在计算机之间传输0,1这样的电信号。如果这些0,1组合的传送毫无规则的话,计算机是解读不了的。一大堆0,1谁知道是什么鬼啊。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规则来进行0,1的传送。例如多少个电信号为一组啊,每一组信号应该如何标识才能让计算机读懂啊等等。 于是,有了以太网协议。 1. 以太网协议 以太网协议规定

TCP/IP协议详解

微笑、不失礼 提交于 2019-12-13 11:56:15
什么是TCP/IP协议 现在,各种各样的电脑运行着各自不同的操作系统为大家服务,这些电脑在表达同一种信息的时候所使用的方法是千差万别。计算机使用者意识到,计算机只是单兵作战并不会发挥太大的作用。只有把它们联合起来,电脑才会发挥出它最大的潜力。于是人们就想方设法的用电线把电脑连接到了一起。但是简单的连到一起是远远不够的,就好像语言不同的两个人互相见了面,完全不能交流信息。因而他们需要定义一些共通的东西来进行交流,TCP/IP就是为此而生。 TCP/IP不是一个协议,而是一个协议族的统称。里面包括了IP协议,IMCP协议,TCP协议,以及我们更加熟悉的http、ftp、pop3协议等等。 电脑有了这些,就好像学会了外语一样,就可以和其他的计算机终端做自由的交流了。 TCP/IP模型 应用层: 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比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访问、远程登录等。远程登录TELNET使用TELNET协议提供在网络其它主机上注册的接口。TELNET会话提供了基于字符的虚拟终端。文件传输访问FTP使用FTP协议来提供网络内机器间的文件拷贝功能。 传输层: 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一、格式化信息流;二、提供可靠传输。为实现后者,传输层协议规定接收端必须发回确认,并且假如分组丢失,必须重新发送。 网络层 : 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三方面。 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

一文读懂一台计算机是如何把数据发送给另一台计算机的 (转载)

懵懂的女人 提交于 2019-12-12 21:03:32
出处: https://www.cnblogs.com/kubidemanong/p/10475024.html 前言 天各一方的两台计算机是如何通信的呢?在成千上万的计算机中,为什么一台计算机能够准确着寻找到另外一台计算机,并且把数据发送给它呢? 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网络通信的 5 层模型,但是可能并不是很清楚为什么需要五层模型,五层模型负责的任务也有可能经常混淆。下面是网络通信的五层模型   说实话,五层模型的具体内容还是极其复杂的,不过今天这篇文章,我将用最简洁的模式,通过网络通信的五层模型来讲解 一台计算机是如何找到另外一台计算机并且把数据发送给另一台计算机的 ,就算你没学过计算机网络,也能够听的懂。 1. 物理层   一台计算机与另一台计算机要进行通信,第一件要做的事是什么?当然是要把这台计算机与另外的其他计算机连起来啊,这样,我们才能把数据传输过去。例如可以通过光纤啊,电缆啊,双绞线啊等介质把他们连接起来,然后才能进行通信。   也就是说,物理层负责把两台计算机连起来,然后在计算机之间通过高低电频来传送0,1这样的电信号。 2. 数据链路层   前面说了,物理层它只是单纯着负责把计算机连接起来,并且在计算机之间传输0,1这样的电信号。如果这些0,1组合的传送毫无规则的话,计算机是解读不了的。一大堆0,1谁知道是什么鬼啊。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规则来进行0,1的传送

NAT技术详解

非 Y 不嫁゛ 提交于 2019-12-12 12:46:35
一、IPv4协议和NAT的由来 1、IPv4协议介绍   2011年2月3日,IANA宣布:IPv4地址空间最后5个地址块已经被分配给下属的5个地区委员会。2011年4月15日,亚太区委员会APNIC对外宣布,除了个别保留地址外,本区域所有的IPv4地址基本耗尽。一时之间,IPv4地址作为一种濒危资源身价陡增。    IPv4 即 网际网协议第4版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定义一个跨越异种网络互连的超级网,为每个网际网的节点分配全球唯一IP地址。IPv4使用 32bits整数 表达一个地址,地址最大范围就是232约为 43亿 。以IP创始时期可被联网的设备来看,这样的一个空间已经很大,很难被短时间用完。然而,事实远远超出人们的设想,计算机网络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迅速壮大,网络终端数量呈爆炸性增长。   更糟糕的是,为了路由和管理方便,43亿的地址空间按 不同前缀长度 划分为 A,B,C,D,E类 地址网络和保留地址。      地址分类如下所示(默认情况下通过 第一个8位 辨别类别):     A 0 0000000--- 0 1111111 0-127     B 10 000000--- 10 111111 128-191     C 110 00000--- 110 11111 192-223     D 1110 0000--- 1110

LwIP之ICMP协议

随声附和 提交于 2019-12-12 10:03:13
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数据包是封装在IP数据包中的,由于IP不是为可靠传输服务设计的,ICMP的目的主要是用于在TCP/IP网络中发送和控制消息。主要应用有Ping、Traceroute和MTU测试。 ICMP报文的种类有三大种类,即ICMP差错报文、控制报文、请求/应答报文,各大类型报文又分为多种类型报文。 差错报文: (1) 特点: 1.ICMP差错报文都是有路由器发送到源主机的。 2.ICMP报文只提供IP数据报的差错报告,并不采取处理措施,差错处理由应用程序处理。 3.传输过程中可能丢失、损坏,甚至被抛弃。 4.ICMP差错报文是伴随着抛弃出错的IP数据报而产生的。 5.为了防止广播风暴,以下情况不会产生ICMP差错报文。 1)ICMP差错报文 2)目的地址是广播或多播 3)链路层广播的数据报 4)不是IP分片的第一片 5)源地址是零地址、回送地址、广播地址或多播地址 (2)信息不可达报文: 1.目的机硬件故障或关机 2.目标地址不存在 3.网关不知道去往目的机的路径 (3)超时报文: 1.为了避免无限制的在网中循环,IP协议采用 1)在数据报头设置TTL域 2)对分片数据报采用定时器技术 2.当报文超时出现时,路由器或目的机立即丢弃该数据报,并向信源机发送超时报文 控制报文: (1)拥塞控制与源站控制报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