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服务器

Web服务器及性能优化

你。 提交于 2019-12-17 14:07:48
一、WEB服务器 1.1 概述: 1.2 区别: 1.2.1 Apache 1.2.2 Tomcat 1.2.3 Jboss 二、浏览器端,关于浏览器端优化 2.1 压缩源码和图片 2.2 选择合适的图片格式 2.3 合并静态资源 2.4 开启服务器端的Gzip压缩 2.5 使用CDN 2.6 延长静态资源缓存时间 2.7 把CSS放在页面头部,把JavaScript放在页面底部 三、服务端优化 3.1 HTML静态化 3.2 图片服务器分离 3.3 数据库集群、库表散列 3.4 缓存 3.5 镜像 3.6 负载均衡 3.6.1 硬件四层交换 3.6.2 软件四层交换 一、WEB服务器 1.1 概述: Apache是世界使用排名第一的Web服务器软件。它可以运行在几乎所有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平台上,由于其跨平台和安全性被广泛使用,是最流行的Web服务器端软件之一。 Apache与Tomcat都是Apache开源组织开发的用于处理HTTP服务的项目,两者都是免费的,都可以做为独立的Web服务器运行。 Apache是Web服务器而Tomcat是Java应用服务器。 1.2 区别: 1.2.1 Apache 是C语言实现的,专门用来提供HTTP服务。 特性:简单、速度快、性能稳定、可配置(代理) 1、主要用于解析静态文本,并发性能高,侧重于HTTP服务; 2、支持静态页(HTML)

nginx 的 proxy_cache 缓存配置

会有一股神秘感。 提交于 2019-12-17 11:46:16
开头:某个项目涉及到 视频切片下载到本地,然后提供服务给客户端。一个视频有多个文件,存储在本地路径下。当客户端请求的视频在本地没有就会回源,    回源拿到的视频文件再返回给客户端,同时在本地缓存一份,提供给下一个相同请求的用户。   可参考另一位大佬的讲解 https://blog.csdn.net/dengjiexian123/article/details/53386586/                https://blog.csdn.net/f529352479/article/details/51445320                https://blog.csdn.net/hero00e/article/details/52858196 缓存的指令 、结构体   本文结合项目关于缓存的使用情况来展开。 1. 配置 proxy_cache 模块   在 nginx.conf 文件添加 如下代码: proxy_cache_path /mnt/zxdfs/service/ottcache/cachevod levels=1:2 keys_zone=cachefile:100m inactive=180d max_size=148g limitedexpiredfiles=2 expiredtimeinterval=2300-1900 expired

Windows下Redis缓存服务器的使用 .NET StackExchange.Redis Redis Desktop Manager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19-12-17 06:50:22
Redis缓存服务器是一款key/value数据库,读110000次/s,写81000次/s,因为是内存操作所以速度飞快,常见用法有存用户令牌、短信验证码等 官网显示 Redis本身并没有Windows版本的,微软官方开发了基于Windows的Redis服务器: MSOpenTech/redis 一、Redis服务端 首先下载Redis服务器, 点击前往 下载 .msi版本 ,双击安装Redis服务端就有了,并以服务的形式随系统一起启动: 安装好Redis服务器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设置密码,进入安装目录:C:\Program Files\Redis - 找到配置文件:redis.windows-service.conf - 找到:# requirepass foobared - 回车换行加上:requirepass 这里写自己的新密码( 顶行写,前面不要留空格 ) - 到服务里重启Redis服务,或者重启电脑 不设置密码的坏处,看看携程这哥们的遭遇就知道了: 记一次Redis被攻击的事件 二、Redis客户端(命令行和可视化工具RDM) 命令行方式演示:启动Redis客户端、读写Redis服务器 上图命令解释: cd C:\Program Files\Redis :cd命令进入Redis安装目录,相当于Windows系统里双击进入Redis的安装目录 redis-cli.exe

缓存工厂之Redis缓存

不想你离开。 提交于 2019-12-17 06:49:30
这几天没有按照计划分享技术博文,主要是去医院了,这里一想到在医院经历的种种,我真的有话要说;医院里的医务人员曾经被吹捧为美丽+和蔼+可亲的天使,在经受5天左右相互接触后不得不让感慨;遇见的有些人员在挂号队伍犹如长龙的时候坐在收费窗口玩手机,理由是自己是换班的差几分钟才上班呢;遇见态度极其恶劣的主任医师,做咨询几个问题声音马上提高并言语中携带讽刺话语;还有其他几个遇见哈哈这里就不多说了,可能是某些医务人员觉得多您个不少,我有的是客源,所以个别是这种态度吧,还是市医院真不知道怎么混进去的。 以上是个人的看法,下面来正式分享今天的文章吧: 。搭建Redis服务端,并用客户端连接 。封装缓存父类,定义Get,Set等常用方法 。定义RedisCache缓存类,执行Redis的Get,Set方法 。构造出缓存工厂调用方法 下面一步一个脚印的来分享: 。搭建Redis服务端,并用客户端连接 首先,咋们去这个地址下载安装文件 https://github.com/dmajkic/redis/downloads ,我这里的版本是:redis-2.4.5-win32-win64里面有32位和64位的执行文件,我这里服务器是64位的下面给出截图和用到部分程序的说明: 现在,咋们直接可以用鼠标双击redis-server.exe这个应用程序,这样就打开了redis服务窗体

前端性能优化指南

本小妞迷上赌 提交于 2019-12-17 02:35:42
作者: JowayYoung 仓库: Github 博客: 掘金 、 思否 、 知乎 、 简书 、 头条 、 CSDN 公众号: Uzero 联系我:关注公众号后有我的 微信 哟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对此文章进行转载或抄袭,否则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如需转载或开通公众号白名单可联系我,希望各位尊重原创的知识产权 前言 发现总结性的小干货可以为大家提升更好的开发技巧和编码思维,对代码量产化提供更扎实的质量和支持。这次我们来聊聊大家可能都比较关心的话题: 性能优化 。 一说到页面的性能优化,大家可能都会想起 雅虎军规 、 2-5-8原则 、 3秒钟首屏指标 等规则,这些规则在开发过程中不是强制要求的,但是有时候为了追求页面性能的完美和体验,就不得不对原有的代码进行修改和优化。 下面就结合自己三年多的开发经验和大量的项目实践,整理出一些常用的性能优化要点,同时再罗列一下 雅虎军规 、 2-5-8原则 、 3秒钟首屏指标 这三个常用规则的要点。 为了方便记忆和阅读,文章使用部分简写名词,解释如下 D端 :桌面端页面 Desktop End Page M端 :移动端页面 Mobile End Page 概述指南 D端优化手段在M端同样适用 在M端提出3秒钟渲染完成 首屏指标 基于第二点,首屏加载3秒内完成或使用 Loading 进行占位 基于联通3G网络平均 338kb/s(2.71mb

大型网站的灵魂——性能

夙愿已清 提交于 2019-12-17 02:02:05
前言 在前一篇随笔 《大型网站系统架构的演化》 中,介绍了大型网站的演化过程,期间穿插了一些技术和手段,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个大型网站的轮廓,但想要掌握设计开发维护大型网站的技术,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去研究实践。所以我打算写一个系列,从理论到实践讲述大型网站的点滴,这也是一个共同学习的过程,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系列大概会分为两部分,理论和实践,理论部分尽量通俗易懂,也要讲一些细节。实践部分会抽取一些技术做实践,将方法、解决问题过程分享出来。 本文将讲述大型网站中一个重要的要素,性能。 什么是性能 有人说性能就是访问速度快慢,这是最直观的说法,也是用户的真实体验。一个用户从输入网址到按下回车键,看到网页的快慢,这就是性能。对于我们来说,需要去挖掘这个过程,因为这决定我们怎么去做性能优化。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用户访问网站的整个流程:用户输入网站域名,通过DNS解析,找到目标服务器IP,请求数据经互联网达到目标服务器,目标服务器收到请求数据,进行处理(执行程序、访问数据库、文件服务器等)。处理完成,将响应数据又经互联网返回给用户浏览器,浏览器得到结果进行计算渲染显示给用户。 我们把整个过程,分为三段路径: 1、第一段在用户和浏览器端,主要负责发出用户请求,以及接受响应数据进行计算渲染显示给用户; 2、第二段在网络上,负责对请求数据、响应数据的传输; 3、第三段在网站服务器端

Apache网页优化之缓存

夙愿已清 提交于 2019-12-17 00:55:19
文章目录 一、Apache的网页缓存 二、网页缓存配置 一、Apache的网页缓存 Apache 的mod_expries 模块会自动生成页面头部信息中的 Express标签和 Cache-Control 标签。 客户端浏览器根据标签决定下次访问是在本地机器的缓存中获取页面,不需要再次向服务器发出请求,从而降低客户端的访问频率和次数,达到减少不必要的流量和增加访问速度的目的。 二、网页缓存配置 1、挂载共享文件,并解压到 /opt/目录下。 mount . cifs //192.168.56.1/share /mnt #192.168.56.1是我的宿主机IP地址 #解压 tar - zxvf apr - 1.4 .6 . tar . gz - C / opt / tar - zxvf apr - util - 1.4 .1 . tar . gz - C / opt / tar - zxvf httpd - 2.4 .2 . tar . gz - C / opt / #安装包优化 cd / opt mv apr - 1.4 .6 / httpd - 2.4 .2 / srclib / apr mv apr - util - 1.4 .1 / httpd - 2.4 .2 / srclib / apr - util 2、安装编译工具 yum install - y gcc gcc -

MySQL数据库初识

拥有回忆 提交于 2019-12-16 22:52:51
一 数据库概述 1. 数据库???   什么是数据库呢?   先来看看百度怎么说的 数据库,简而言之可视为电子化的文件柜——存储电子文件的处所,用户可以对文件中的数据运行新增、截取、更新、删除等操作。 所谓“数据库”系以一定方式储存在一起、能予多个用户共享、具有尽可能小的冗余度、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数据集合。   百度的貌似不好理解啊,让我说啊,数据库是存储数据的地方,超哥,你这不是废话么?这位同学,你你你你你说的对,哈哈,存数据的地方是存在哪里呢,存在硬盘上,为什么不是存在内存里面,因为内存无法永久保存。之前我们存数据都是使用的文件,在一个word文档里面写一些羞羞的网址,然后保存,就存储到硬盘上了。有同学就会说了,超哥,我这通过文件不是也将数据保存上了吗?是的,没毛病,但是你想,通过文件来操作数据,效率是不是很低,首先打开关闭就比较慢,其次是我们操作起来也比较麻烦,对不对,如果我想记录一条关于我个人信息的数据,我使用文档来存,是不是很不友好,并且我们要查数据的时候,看图1:图1是一个word里面记录的信息,如果我想查询出所有人的名字,这个操作是不是就很难搞定了,来来来,配合起来~~,你应该说是的,那我就接着说,有同学可能就会说了,老师我用excel啊,看图2,一列就搞定了,没毛病,但是你想打开操作excel效率低不低。并且通过你自己写的程序来操作这些文件是不是很麻烦

Apache优化之网页缓存

泄露秘密 提交于 2019-12-16 21:35:48
Apache优化之网页缓存 文章目录 Apache优化之网页缓存 前言 实验环境 实验步骤 前言 为了缓解服务器的压力,提高访问效率,Apache设置了缓存时间,那么我们如何设置网页缓存?并在浏览器中查看网页缓存呢? 实验环境 centos7虚拟机一台 xshell6 ssh远程连接 PS: 手工编译安装Apache的源码包apr的两个包和httpd的那个源码包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2pTsTk34xlL3dVJdyLkYg 提取码:i05t 实验步骤 1.将三个包都解压到/opt/目录下 [root@localhost ~]# ls anaconda-ks.cfg apr-util-1.6.0.tar.gz initial-setup-ks.cfg 模板 图片 下载 桌面 apr-1.6.2.tar.gz httpd-2.4.29.tar.bz2 公共 视频 文档 音乐 [root@localhost ~]# tar -zxvf apr-1.6.2.tar.gz -C /opt/ [root@localhost ~]# tar -zxvf apr-util-1.6.0.tar.gz -C /opt/ [root@localhost ~]# tar -jxvf httpd-2.4.29.tar.bz2 -C /opt/ 2.去/opt

Django实现内容缓存

ぐ巨炮叔叔 提交于 2019-12-16 20:16:10
1.缓存的简介 在动态网站中,用户所有的请求,服务器都会去数据库中进行相应的增,删,查,改,渲染模板,执行业务逻辑,最后生成用户看到的页面. 当一个网站的用户访问量很大的时候,每一次的的后台操作,都会消耗很多的服务端资源,所以必须使用缓存来减轻后端服务器的压力. 缓存是将一些常用的数据保存内存或者memcache中,在一定的时间内有人来访问这些数据时,则不再去执行数据库及渲染等操作,而是直接从内存或memcache的缓存中去取得数据,然后返回给用户. 2.Django提供了6种缓存方式 开发调试缓存 内存缓存 文件缓存 数据库缓存 Memcache缓存(使用python-memcached模块) Memcache缓存(使用pylibmc模块) 经常使用的有文件缓存和Mencache缓存 2.1 各种缓存方式的配置文件说明 2.1.1 开发调试(此模式为开发调试使用,实际上不执行任何操作) settings.py文件配置 CACHES = { 'default': { 'BACKEND': 'django.core.cache.backends.dummy.DummyCache', # 缓存后台使用的引擎 'TIMEOUT': 300, # 缓存超时时间(默认300秒,None表示永不过期,0表示立即过期) 'OPTIONS':{ 'MAX_ENTRIES': 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