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

[k8s]-k8s入门

依然范特西╮ 提交于 2020-02-29 22:56:21
第1章 k8s系统架构 从系统架构来看,k8s分为2个节点 Master 控制节点 指挥官 Node 工作节点 干活的 1.Master节点组成 API Server :提供k8s API接口 主要处理Rest操作以及更新Etcd中的对象 是所有资源增删改查的唯一入口。 Scheduler:资源调度器 根据etcd里的节点资源状态决定将Pod绑定到哪个Node上 Controller Manager 负责保障pod的健康存在 资源对象的自动化控制中心,Kubernetes集群有很多控制器。 Etcd 这个是Kubernetes集群的数据库 所有持久化的状态信息存储在Etcd中 2.Node节点的组成 Docker Engine 负责节点容器的管理工作,最终创建出来的是一个Docker容器。 kubelet 安装在Node上的代理服务,用来管理Pods以及容器/镜像/Volume等,实现对集群对节点的管理。 kube-proxy 安装在Node上的网络代理服务,提供网络代理以及负载均衡,实现与Service通讯。 第2章 k8s逻辑架构 从逻辑架构上看,k8s分为 Pod Controller Service 1.POD POD是k8s的最小单位 POD的IP地址是随机的,删除POD会改变IP POD都有一个根容器 一个POD内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容器组成

ubuntu安装maven

╄→尐↘猪︶ㄣ 提交于 2020-02-29 19:45:16
1.下载maven http://maven.apache.org/download.cgi wget http://mirrors.noc.im/apache/maven/maven-3/3.3.9/binaries/apache-maven-3.3.9-bin.tar.gz tar xzvf apache-maven-3.3.9-bin.tar.gz 2.设置变量 vi /etc/profile 添加 export PATH="/server/maven/bin:$PATH" 生效 source /etc/profile 3.修改配置文件 %MAVEN_HOME%/conf/setting.xml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1013700/blog/684160

CentOS 7 rsync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20-02-29 18:30:41
CentOS 7 rsync 1)软件简介 Rsync 是一个远程数据同步工具,可通过 LAN/WAN 快速同步多台主机间的文件。Rsync 本来是用以取代rcp 的一个工具,它当前由 Rsync.samba.org 维护。Rsync 使用所谓的“Rsync 演算法”来使本地和远程两个主机之间的文件达到同步,这个算法只传送两个文件的不同部分,而不是每次都整份传送,因此速度相当快。运行 Rsync server 的机器也叫 backup server,一个 Rsync server 可同时备份多个 client 的数据;也可以多个Rsync server 备份一个 client 的数据。 Rsync 可以搭配 rsh 或 ssh 甚至使用 daemon 模式。Rsync server 会打开一个873的服务通道(port),等待对方 Rsync 连接。连接时,Rsync server 会检查口令是否相符,若通过口令查核,则可以开始进行文件传输。第一次连通完成时,会把整份文件传输一次,下一次就只传送二个文件之间不同的部份。 Rsync 支持大多数的类 Unix 系统,无论是 Linux、Solaris 还是 BSD 上都经过了良好的测试。此外,它在windows 平台下也有相应的版本,比较知名的有 cwRsync 和 Sync2NAS。 Rsync 的基本特点如下:

Mac OS X 10.9配置AMP环境

会有一股神秘感。 提交于 2020-02-29 10:22:02
2015年5月9日更新 更新内容:针对Mac OS X 10.10.3不能访问用户目录 http://localhost/~lulin 检查Apache版本是否升级 Server version: Apache/2.4.10 (Unix) Server built: Jan 8 2015 20:48:33 修改的地方有以下 3 点: (1)/etc/apache2/httpd.conf 打开如下配置(去除#注释) LoadModule authz_core_module libexec/apache2/mod_authz_core.so LoadModule authz_host_module libexec/apache2/mod_authz_host.so # 这两项是重点检查对象 LoadModule userdir_module libexec/apache2/mod_userdir.so Include /private/etc/apache2/extra/httpd-userdir.conf 修改完后访问会出现,所以还需要修改(2)中的文件 Forbidden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access /~lulin/ on this server. (2)/etc/apache2/extra/httpd-userdir.conf

linux如何查看用户

≡放荡痞女 提交于 2020-02-29 08:56:41
【步骤一】cat /etc/passwd cat /etc/passwd查看所有的用户信息,详情如下图 【步骤二】cat /etc/passwd|grep 用户名 cat /etc/passwd|grep 用户名,用于查找某个用户,如下图 【步骤三】cat /etc/group cat /etc/group查看所有组信息,如下图 【步骤四】cat /etc/group|grep 组名 cat /etc/group|grep 组名,用于查找某个用户组,如下图 【步骤五】用户和组常用命令 groups 查看当前登录用户的组内成员 groups test 查看test用户所在的组,以及组内成员 whoami 查看当前登录用户名 1.如果能记住命令,其实这挺简单的,启动终端(命令行)后执行命令:id 用户名,用户名替换成你要查询的用户.小编这里以查看root为例; 2.在命令执行后的结果中 组=后面的就是用户所在的分组.这里小编用的是Ubuntu系统,和其他Linux发行版是一样的; 3.要判断用户是否存在同样用id命令就可以了。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0daybug/p/12381481.html

ubantu 系统安装apache 和mysql

谁都会走 提交于 2020-02-28 21:30:27
ubantu 系统安装apache 和mysql ubantu安装apache 和mysql,网上已经很多教程了,今天在全新的ubantu系统上安装这两个组件,做一下记录。 安装mysql : ~$ sudo apt-get install mysql-server Do you want to continue? [Y/n] enter Y 中间会提示输入 root的密码,输入你的密码 sudo apt-get install mysql-client 安装client端 sudo netstat -tap | grep mysql 检查msyql状态 mysql -uroot -pyoupasswd 查看是否可以访问 安装apache sudo apt-get install apache2 产生的启动和停止文件是:/etc/init.d/apache2 启动:sudo apache2ctl -k start 停止:sudo apache2ctl -k stop 重新启动:sudo apache2ctl -k restart 配置文件保存在:/etc/apache2 需要说明的是,普通的apache发行版本配置文件是: httpd.conf Ubuntu发行版本的主配置文件是: apache2.conf 在apache2.conf引用到了以下文件: # 包含动态模块的配置:

Xmanager无法登录Red Hat Linux——解决方法

核能气质少年 提交于 2020-02-28 21:14:38
刚装的Red Hat Linux,telent能用了,ssh也能用了,但Xmanager不能登录,因此搜啊,发现如下的该博文写的还是很详细,跟着自己的操作一遍 http://blog.csdn.net/snlying/article/details/6446934 具体如下: 1.编辑/etc/X11/xdm/Xaccess 将改行#* # any host can get a login window 中第一个#去掉,即 * # any host can get a login window 2.修改/etc/X11/gdm/gdm.conf 将[xdmcp]中的Enable=0 或Enable=false 修改为: [xdmcp] Enable=1 或Enable=true 并确保以下信息存在: Port=177 如下所示: [xdmcp] # Distributions: Ship with this off. It is never a safe thing to leave # out on the net. Alternatively you can set up /etc/hosts.allow and # /etc/hosts.deny to only allow say local access. Enable=true # The port. 177 is

linux grep 例子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20-02-28 19:54:23
例1 在文件中查找模式(单词) 在/etc/passwd文件中查找单词“linuxtechi” root@Linux-world:~# grep linuxtechi /etc/passwd linuxtechi:x:1000:1000:linuxtechi,,,:/home/linuxtechi:/bin/bash root@Linux-world:~# 例2 在多个文件中查找模式。 root@Linux-world:~# grep linuxtechi /etc/passwd /etc/shadow /etc/gshadow /etc/passwd:linuxtechi:x:1000:1000:linuxtechi,,,:/home/linuxtechi:/bin/bash /etc/shadow:linuxtechi:$6$DdgXjxlM$4flz4JRvefvKp0DG6re:16550:0:99999:7:::/etc/gshadow:adm:*::syslog,linuxtechi /etc/gshadow:cdrom:*::linuxtechi /etc/gshadow:sudo:*::linuxtechi /etc/gshadow:dip:*::linuxtechi /etc/gshadow:plugdev:*::linuxtechi /etc/gshadow

DRBD 实现数据备份的高可用性

夙愿已清 提交于 2020-02-28 17:18:38
以下文章转载自 http://goplay.blog.51cto.com/3237944/664560 实验说明: 1、通过drbd提供数据的冗余备份功能 2、通过两台虚拟机模拟测试 实验配置 一、配置ip和主机名 1、配置ip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重启网络配置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查看 2、配置主机名 #vim /etc/hosts 使用hosts文件做dns地址解析 #vim /etc/sysconfig/network #hostname test1.a.org 测试配置结果 #uname –n test2.a.org 配置相同 二、ssh 配置 (为方便远程管理,以后不用每次都输密码) #ssh-keygen –t rsa #ssh-copy-id –i ~/.ssh/id_rsa.pub root@test2 三、分区 #fdisk /dev/sda #partprobe 重读分区表 四、安装DRBD软件 目前在用的drbd版本主要有8.0、8.2和8.3三个版本,其对应的rpm包的名字分别为drbd, drbd82和drbd83,对应的内核模块的名字分别为kmod-drbd, kmod-drbd82和kmod-drbd83。 各版本的功能和配置等略有差异

CentOS 6.5环境实现corosync+pacemaker实现DRBD高可用

时光怂恿深爱的人放手 提交于 2020-02-28 17:15:57
DRBD (Distributed Replicated Block Device)分布式复制块设备,它是 Linux 平台上的分散式储存系统,通常用于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 HA)集群中。DRBD 类似磁盘阵列的RAID 1(镜像),只不过 RAID 1 一般配置在一台服务器内,而 DRBD 是通过网络。 DRBD Resource:DRBD所具有的几种属性: resource name:可以使用除空白字符外的任意ACSII表中的字符; drbd设备:drbd的设备的访问路径,设备文件/dev/drbd#; disk:各节点为组成此drbd设备所提供的块设备,通常是一个磁盘分区; 网络属性:节点间为了实现跨主机磁盘镜像而使用的网络配置; 注意:用户空间工具与drdb与内核中使用的模块版本要保持一致,只有在使用drbdadm工具时才会读取配置文件,对多个资源的公共配置,可以提取出来只配置一次,通常保存在Common中,此外还有global配置,这种配置跟资源本身没有关系的; drbd的组成部分:第一部分用户空间工具;第二部分是内核模块(在2.6.33及以后版本的内核直接在内核中就有了) 用户空间工具:跟内核版本关系比较松散,只要是能适用于CentOS 6及对应硬件平台的就OK; 内核模块:必须与当下内核版本严格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