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

Centos 6.5 优化 一些基础优化和安全设置

本小妞迷上赌 提交于 2020-02-28 15:39:38
本文 centos 6.5 优化 的项有18处: 1、centos6.5最小化安装后启动网卡 2、ifconfig查询IP进行SSH链接 3、更新系统源并且升级系统 4、系统时间更新和设定定时任 5、修改ip地址、网关、主机名、DNS 6、关闭selinux,清空iptables 7、创建普通用户并进行sudo授权管理 8、修改SSH端口号和屏蔽root账号远程登陆 9、锁定关键文件系统(禁止非授权用户获得权限) 10、精简开机自启动服务 11、调整系统文件描述符大小 12、设置系统字符集 13、清理登陆的时候显示的系统及内核版本 14、内核参数优化 15、定时清理/var/spool/clientmqueue 16、删除不必要的系统用户和群组 17、关闭重启ctl-alt-delete组合键 18、设置一些全局变量 1、启动网卡 #centos6.x最小化安装后,网卡默认不是启动状态 ifup eth0 2、SSH链接 ifconfig 查看IP后SSH终端连接。 3、更新源 最小化安装是没有wget工具的,必须先安装在修改源) yum install wget 备份原系统更新源 mv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backup 进入yum.repos.d目录 cd /etc

CentOS yum 源的配置与使用

江枫思渺然 提交于 2020-02-28 09:08:33
CentOS yum 源的配置与使用 一、yum 简介   yum,是Yellow dog Updater, Modified 的简称,是杜克大学为了提高RPM 软件包安装性而开发的一种软件包管理器。起初是由yellow dog 这一发行版的开发者Terra Soft 研发,用python 写成,那时还叫做yup(yellow dog updater),后经杜克大学的Linux@Duke 开发团队进行改进,遂有此名。yum 的宗旨是自动化地升级,安装/移除rpm 包,收集rpm 包的相关信息,检查依赖性并自动提示用户解决。yum 的关键之处是要有可靠的repository,顾名思义,这是软件的仓库,它可以是http 或ftp 站点,也可以是本地软件池,但必须包含rpm 的header,header 包括了rpm 包的各种信息,包括描述,功能,提供的文件,依赖性等。正是收集了这些header 并加以分析,才能自动化地完成余下的任务。   yum 的理念是使用一个中心仓库(repository)管理一部分甚至一个distribution 的应用程序相互关系,根据计算出来的软件依赖关系进行相关的升级、安装、删除等等操作,减少了Linux 用户一直头痛的dependencies 的问题。这一点上,yum 和apt 相同。apt 原为debian 的deb 类型软件管理所使用

ubuntu18.04安装dnsmasq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20-02-28 09:00:15
简述: 设置私有的dns配置,统一管理内网的hosts信息避免hosts重复设置于更新麻烦的问题 开始安装 1.禁用系统dns sudo systemctl disable systemd-resolved.service sudo service systemd-resolved stop 2.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dnsmasq 3.设置 vim /etc/dnsmasq.conf log-queries log-facility=/usr/log/dnsmasq.log resolv-file=/etc/resolv.conf listen-address=127.0.0.1 ### 3.设置辅助dns vim /etc/resolv.conf \# 增加以下信息 nameserver 114.114.114.114 4.使用方式:在dns服务器设置对应的dns解析记录,dnsmasq将优先读取此记录 vim /etc/hosts 5.其他机器使用此dns服务 vim /etc/resolv.conf \# 增加以下信息 地址为我们设置的dns服务器地址 nameserver xxx.xxx.xxx.xxx 注意事项 1.开放 53端口 2.监听地址一定要是127.0.0.1 3.忽略加载resolveconf的配置 vim /etc/default

OpenWrt的开机启动服务(init scripts)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20-02-28 07:55:04
参考 https://wiki.openwrt.org/doc/techref/initscripts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bin/sh /etc/rc.common # Example script # Copyright (C) 2007 OpenWrt.org START=10 STOP=15 start() { echo start # commands to launch application } stop() { echo stop # commands to kill application } 第一行shebang #! 使用 /bin/sh /etc/rc.common 作为脚本解释器并在执行脚本前调用 main 和检查脚本 公用的 init script 方法有 start # 启动服务 stop # 停止服务 restart # 重启服务 reload # 重新载入配置文件, 如果失败则重启 enable # 启用开机自启动 disable # 禁用开机自启动 脚本中 start() 和 stop() 是必须的 启动顺序 START= 和 STOP= 决定脚本启动时的次序. 启动时init.d会根据文件名顺序, 自动执行在/etc/rc.d中找到的脚本. 初始化脚本可以作为/etc/init.d/下文件的软链放置在/etc/rc.d/.

本地回环地址含义与作用

戏子无情 提交于 2020-02-28 07:37:07
本地回环地址 本地回环地址127.0.0.1指的是本机地址,不会跟着网络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它代表设备的本地虚拟接口,所以默认被看作是永远不会宕掉的接口。(实际上:127.0.0.1 —> 127.255.255.254(去掉0和255) 的范围都是本地回环地址) 作用 1.测试本机的网络配置 能PING通127.0.0.1说明本机的IP协议安装没有问题。 2.代替localhost 在操作系统中有个配置文件(windows中路径为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Unix/Linux路径为/etc/hosts)将localhost与127.0.0.1绑定在了一起。 来源: CSDN 作者: 虎与狼 链接: https://blog.csdn.net/u013452990/article/details/104535861

centos 6.5 DNS服务器 搭建

谁说我不能喝 提交于 2020-02-28 07:07:43
一、DNS 介绍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因特网上作为域名和 IP地址 相互映射的一个 分布式数据库 ,DNS协议运行在 UDP 协议之上,使用端口号53(Domain), 953(mdc)。这两个端口号。在RFC文档中RFC 2181对DNS有规范说明,RFC 2136对DNS的动态更新进行说明,RFC 2308对DNS查询的反向缓存进行说明。 二、安装 [root@dns ~]# yum install -y bind bind-chroot bind-utils   DNS的主程序 bind,还有一个是bind-utils。为了DNS安全考虑,引入了bind-chroot.   chroot是通过将相关文件封装到一个伪根目录内,已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一旦该程序被攻破,将只能访问到伪根目录内的内容,而并不是真实的根目录。安装了chroot这个服务,DNS服务的配置文件都会被安装到我们的伪根里面,会在里面生成一个与原来服务完全相同的一个目录体系结构。该服务的根目录就会把 /var/named/chroot 当成是自己的根目录,这样就可以对我们的真实根目录进行保护,所以建议大家在安装网络服务时最好都附带安装上chroot这个程序。 三、配置   BIND 的一些服务文档位置和模板:     /usr/share/doc/bind-9.8.2

CentOS7一键安装docker-ce 脚本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20-02-28 03:45:13
[root@danrtsey ~]#cat install_docker-ce_centos7.sh #!/bin/bash # #******************************************************************** #script_name: install_docker-ce_centos7.sh #Author: Danrtsey #mail: mydefiniteaim@126.com #attentions: #******************************************************************** export PATH=$PATH [ -f /etc/init.d/functions ]&& . /etc/init.d/functions COLOR="echo -e \\033[1;31m" END="\033[m" ###Check if user is root if [ $UID -ne 0 ]; then echo "Error: This script must be executed as root." exit 1 fi ###set the ip in hosts hostsset() { echo "#########################

FastDFS +Nginx实现动态缩略

不想你离开。 提交于 2020-02-28 03:41:32
一、FastDFS是什么? FastDFS是一款开源的轻量级分布式文件系统纯C实现,支持Linux、FreeBSD等UNIX系统类google FS,不是通用的文件系统,只能通过专有API访问,目前提供了C、Java和PHP API为互联网应用量身定做,她对文件进行管理,功能包括:文件存储、文件同步、文件访问(文件上传、文件下载)等,解决了大容量文件存储问题,追求高性能和高扩展性FastDFS可以看做是基于文件的key value pair存储系统,称作分布式文件存储服务更为合适。 特别适合以文件为载体的在线服务,如相册网站、视频网站等等。 FastDFS服务端有两个角色:跟踪器(tracker)和存储节点(storage)。跟踪器主要做调度工作,在访问上起负载均衡的作用。 存储节点存储文件,完成文件管理的所有功能:存储、同步和提供存取接口,FastDFS同时对文件的meta data进行管理。所谓文件的meta data就是文件的相关属性,以键值对(key value pair)方式表示,如:width=1024,其中的key为width,value为1024。文件meta data是文件属性列表,可以包含多个键值对。 二、相关术语释义: tracker-server: 跟踪服务器, 主要做调度工作, 起负载均衡的作用。 在内存中记录集群中所有存储组和存储服务器的状态信息,

10 自启动设置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20-02-28 01:54:39
编辑文件rc.local vi /etc/rc.local   提示:该文件必须是以exit 0命令结尾(有些版本可能没有,需要添加上) 添加自动启动脚本到exit 0 命令前,脚本命令如下: export LD_LIBRARY_PATH=/usr/lib64/ /usr/local/bin/uwsgi --ini /publish/TongHeng2/Configurations/uwsgi.ini & /usr/bin/fdfs_trackerd /etc/fdfs/tracker.conf /usr/bin/fdfs_storaged /etc/fdfs/storage.conf redis-server /etc/redis/slave.conf /usr/local/nginx/sbin/nginx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dorian/p/12356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