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平

红外通信学习笔记2020/01/17

你。 提交于 2020-01-18 23:33:54
红外通信原理 一、红外通信的目的 实现两点间的近距离 保密通信和信息转发 二、红外通信组成 1、红外发射部分 交互(按键、键盘)+编码调制部分+电路 2、光电放大器 (电路转换放大器)+解调+电路 三、红外通信过程 单片机(输出调制)----红外发射电路(发送)----红外接收管(接收解调)------单片机(解码) 四、调制与发射 1、二进制调制 :1、单片机将编码后的二进制信号调制为38KHz的间断脉冲串(相当于二进制信号与38KHz的信号相乘) 2、红外接收解调 :HS0038直接输出解调后的高低电平信号 3、编码 : 红外发射采用PPM编码方式,编码脉冲由前导码、16位地址码(8位地址码、8位地址反码)和16位操作码(8位操作码、8位操作码的反码)组成。 前导码(起始部分) 一个9ms高电平(起始码) 4.5ms低电平(结果码) 数据码 0.56ms脉宽+1.12ms周期= 0 1.68ms脉宽+2.24ms周期=1 五、概念详解 1、红外接收头(分为电平头还有脉冲头) 电平型的:接收连续的38K信号,可以输出连续的低电平,时间可以无限长。其内部放大及脉冲整形是直接耦合的,所以能够接收及输出连续的信号。 脉冲型的:只能接收间歇的38K信号,如果接收连续的38K信号,则几百ms后会一直保持高电平,除非距离非常近(二三十厘米以内)。其内部放大及脉冲整形是电容耦合的

单稳态触发器

穿精又带淫゛_ 提交于 2020-01-17 03:29:47
工作原理 (1)输入是低电平,由于vo是低电平,则G1门的输入为两个0,电路处于稳定状态。 (2)外加触发信号,当输入电平高于G1门的阈值电压,电路有以下过程:v1升高导致vo1减小,导致v12减小,导致vo升高,vo1进一步减小。会导致瞬间G1打开,vo1变低电平。由于电容器两端电压不能突变,v12会跟着瞬间变低,G2截止,vo变高。此时就算输入变低,由于G1另一端的电压为高电平,触发器能暂时维持状态,但是电容会被VDD充电,很快,v12又会被拉到高电位,状态会还原。 故把这种触发器叫做单稳态触发器。 来源: CSDN 作者: 达能饼干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093575/article/details/104009776

51单片机学习笔记之基础部分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20-01-15 05:47:05
目录 一、普中单片机详解 二、51 单片机介绍 三、C 语言基础 四、单片机最小系统 五、开发软件安装与工程建立 从 0 开始,重新学单片机, from 0 to 100.    ---- 2019/1/14 一、普中单片机详解   电源接口 ( 火牛接口):额定电压 5V   ch340 : USB 转串口   DB9 串口: RS232 芯片,可用于下载程序,要用普通线   官方 STC 下载软件是软启动的,是手动下载的   晶振   温度传感器 DS18B20   红外   温度和红外不能插反,有方向   独立按键( 8 个 IO 口)   学会看原理图   交通灯( 10 个 LED )   AD/DA 转换( 0-5V ,模拟信号, SPI )   矩阵键盘( 16 个按键)   555 模块   时钟模块,有纽扣电池,断电也能走   595 模块: IO 口扩展   LED 模块: 245/573 芯片,驱动数码管   静态数码管 / 动态数码管   1602LCD :注意方向   12864LCD   TFT 彩屏(短接片的配置)   165 芯片:并转串   245 芯片:双向导通   24c02 : e2prom, 掉电不丢失   138 芯片: 38 译码器   点阵: 16*16 ,用 595 驱动   电机(五线四相等)   继电器模块   蜂鸣器模块  

串口 COM口 USB-TTL RS-232 RS-485 不同标准 区别 释疑

泪湿孤枕 提交于 2020-01-14 20:15:3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66538d0100r7p8.html Point (所有要点都在这,请仔细阅读): 1、串口、COM口是指的物理接口形式(硬件)。而TTL、RS-232、RS-485指的是串口的电平标准(电信号)。 2、接线的时候,一般只接 GND 、 RX (接收)、 TX (发送)。不会接入Vcc等电源线,避免与目标设备上的供电冲突。 (接线法则:主机的 TX 接目标设备的 RX ,主机的 RX 接目标设备的 TX ,但是很多设计人员为了接线更为直观而故意颠倒标记 RX、TX ,如果有问题可以尝试交换RX、TX,不会烧坏设备 。) 3、PL2303、CP2102、FT232R 芯片是用USB来扩展串口(TTL电平输出)的芯片,需要安装Windows驱动。 (常用于笔记本增加串口,注意其兼容性 不如 板载串口。优先选择:FT232R > CP2102 > PL2303 ) 4、MAX232芯片是TTL电平与RS232电平的专用 双向 转换芯片,不同引脚实现TTL转RS-232或RS-232转TTL的功能。 (TTL与RS232转换芯片很多很多,正向、逆向接口数量不同:比如:MAX202、SP213、MAX3232 ) 5、TTL电平标准 是 低电平为0,高电平为1 (对地,标准数字电路逻辑)。 RS-232电平标准 是

usb转串口 TTL 232电平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20-01-14 20:14:51
TTL电平:一般用作数字芯片的电平(单片机大多是TTL电平,只是不同的电压标准) 232电平:232电平特制电脑串口的电平 USB :除去屏蔽层,有4根线,分别是VCC、GND和D+、D-两根信号线。5V是USB的电源电压,给USB device供电用的。信号线对于2.0, D+比D-大200mV时为1,D-比D+大200mV时为0,属 差分信号 ,与 TTL电平 不兼容,信号传输时需要电平转换电路。 我们所说的USB转串口,实际上是上两种,一种是USB转232串口,一种是USB转TTL串口。 由于单片机串口是TTL电平, 要和电脑串口(或者USB转串口线)通信, 就需要使得他两的电平逻辑一样才可以通信。 这时候,就需要用到转换TTL--232电平的芯片, 常用的有MAX232、MAX3232、SP232、SP3232等。MAX232芯片是TTL电平与RS232电平的专用双向转换芯片,不同引脚实现TTL转RS-232或RS-232转TTL的功能。 连接方式为:单片机串口—232芯片–串口 USB转TTL: 单片机串口—USB转TTL芯片–USB口 USB转TTL芯片有很多, 例如:CH340、PL2303、CP2102、FT232等。 开发板上,板载USB转TTL芯片:CH340,(stm32f103) 所以你只需要用USB连接线把电脑和开发板连起来,

串口波形分析(TTL,RS232,RS485)波形分析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20-01-14 14:59:59
常见的USB转串口线分为USB-RS232和USB-RS485两种, 区别主要是逻辑电平是相反的 。 一、串行数据的格式 异步串行数据的一般格式是:起始位+数据位+停止位,其中起始位1 位,数据位可以是5、6、7、8位,停止位可以是1、1.5、2位。 起始位是一个值为0的位,所以对于正逻辑的TTL电平,起始位是一位时间的低电平;停止位是值为1的位,所以对于正逻辑的TTL电平,停止位是高电平。线路路空闲或者数据传输结束, 对于正逻辑的TTL电平,线路总是1。对于负逻辑(如RS-232电平)则相反。 例如,对于16进制数据55aaH,当采用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传输时,它在信号线上的波形如图1(TTL电平)和图2(RS-232电平)所示。 (先传第一个字节55,再传第二个字节aa,每个字节都是从低位向高位逐位传输) 图1 TTL电平的串行数据帧格式(55aah) 图2 RS-232电平的串行数据帧格式(55aah) 再如: 图3 1.该图是TTL电平同相位的逻辑 2.波特率设置时 38400 3.串口发送的是 0x55 4.串口设置为8N1 二、根据波形图计算波特率 如图4是图1在示波器中的显示示意,其中灰色线是示波器的时间分度线,此时假设是200us/格。 图4 波特率计算示意图 可以看了,第一个字节的10位(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和1位停止位)共占约1.05ms

示波器操作界面之触发系统设置区

我只是一个虾纸丫 提交于 2020-01-14 00:41:20
上一节 触发是示波器非常重要得一部分,示波器工作时一直在采集波形,并循环存储在采集存储器中, 我们在屏幕上看到得波形通常只是触发前后得部分波形。并且只有稳定得触发才有稳定得显示。 触发功能要素: 触发源:可以选择示波器得任意通道,外部或市电。 触发位置:可通过调节水平位移旋钮调节触发点在采集存储器中得位置。 触发电平:判断信号是否满足触发条件得“事件”。调节触发电平旋钮可以改变触发电平大小。按下该旋钮可以将触发电平信号快速复位到波形的0点位置。 触发类型: 如边沿触发,可选择不同的边沿触发,如上升沿,表示在输入信号的上升沿处,且电平满足设定的触发电平时触发,选择下降沿,表示在输入信号的下降沿处,且电压电平满足设点给的触发电平时触发。 如脉宽触发,可以选择不同的脉宽条件。 触发方式:自动、普通、单次 自动触发:不论是否满足触发条件,均有波形显示。 普通触发:触发一次就爆出波形显示,不满足触发条件时就保持原有波形显示,并等待下次触发。 单次触发:示波器一直等待触发,当满足触发条件时,显示波形并立即停止。 自动触发,不论是否满足触发条件都有波形显示。即使没有信号输入也会显示一条水平线。按auto键,默认使用的是自动触发。屏幕上方显示触发方式为TD。 当调节触发电平到波形外,触发状态为auto,屏幕上依然有波形显示,只是显示不稳定。此时切换为普通触发,触发状态变为WAIT

单片机零基础学习之从“点灯”入门STM32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20-01-14 00:05:24
本篇文章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熟悉模块化编程以及利用库函数的方法进行开发使用STM32外设的基本流程。 首先,我们打开本讲的例程,在工程目录我们可以看到驱动分组下有 led、delay 两个.c源文件,其实,它们对应的还有两个头文件,它们就保存在我们的 DRIVER 文件夹下的 inc 文件夹中,同理,源文件就保存在 src 文件夹中。 我们在源文件里定义相关的函数,然后在对应的头文件里声明它,最后我们在想要调用此函数的源文件中包含该头文件即可,这就是模块化编程。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代码整体框架结构清晰明了,便于我们进行后期维护与移植。 因此,这个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掌握。 下面我们就开始具体讲解如何驱动我们实验平台上的用户指示灯。首先,我们要明白,点灯它的本质是通过控制GPIO引脚这个基础外设输出高低电平,从而达到灯亮灭的效果,那么大家可能就要问了,之前说过,可以配置使用的通用 GPIO 引脚有37个,这么多GPIO口,我们该使用哪个呢? 通过观察下图,我们可以发现,用户灯的一端是与主控芯片的 PC13 这个引脚电气相连的,因此我们就是要配置这个管脚输出高低电平,那么究竟是那种电平会使灯变亮呢?这时就要看我们的驱动电路了,其实也很简单,用户灯其实就是个发光二极管 ,既然是二极管,那么它就具有单向导电性 ,它的正极 接了3.3V电压,我们需要点亮它就需要在负极输出低电平,也就是

stm32-GPIO使用注意事项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20-01-13 03:00:50
一:   1 、浮空输入 GPIO_Mode_IN_FLOATING ——浮空输入,可以做 KEY 识别, RX1 2 、带上拉输入 GPIO _Mode_IPU——IO 内部上拉电阻输入 3 、带下拉输入 GPIO_ Mode_IPD—— IO 内部下拉电阻输入 4 、模拟输入 GPIO_ Mode_AIN —— 应用 ADC 模拟输入,或者低功耗下省电 5 、开漏输出 GPIO_ Mode_OUT_OD ——IO 输出 0 接 GND , IO 输出 1 ,悬空,需要外接上拉电阻,才能实现输出高电平。当输出为 1 时, IO 口的状态由上拉电阻拉高电平,但由于是开漏输出模式,这样 IO 口也就可以由外部电路改变为低电平或不变。可以读 IO 输入电平变化,实现 C51 的 IO 双向功能 6 、推挽输出 GPIO_ Mode_OUT_PP ——IO 输出 0- 接 GND , IO 输出 1 - 接 VCC ,读输入值是未知的 7 、复用功能的推挽输出 GPIO_ Mode_AF_PP —— 片内外设功能( I2C 的 SCL,SDA ) 8 、复用功能的开漏输出 GPIO_ Mode_AF_OD—— 片内外设功能( TX1,MOSI,MISO.SCK.SS ) 二:   只有使用了 AFIO 的事件控制寄存器、 AFIO 的重映射功能以及外部中断 (EXTI)

STM32学习系列之GPIO的八种工作模式

冷暖自知 提交于 2020-01-12 23:55:12
一、推挽输出:可以输出高、低电平,连接数字器件;推挽结构一般是指两个三极管分别受两个互补信号的控制,总是在一个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另一个截止。高低电平由IC的电源决定。 推挽电路是两个参数相同的三极管或MOSFET,以推挽方式存在于电路中,各负责正负半周的波形放大任务,电路工作时,两只对称的功率开关管每次只有一个导通,所以导通损耗小、效率高。输出既可以向负载灌电流,也可以从负载抽取电流。推拉式输出级既提高电路的负载能力,又提高开关速度。 二、开漏输出:输出端相当于三极管的集电极,要得到高电平状态需要上拉电阻才行。适合于做电流型的驱动,其吸收电流的能力相对强(一般20mA以内)。开漏形式的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利用外部电路的驱动能力,减少IC内部的驱动。当IC内部MOSFET导通时,驱动电流是从外部的VCC流经上拉电阻、MOSFET到GND。IC内部仅需很小的栅极驱动电流。 2、一般来说,开漏是用来连接不同电平的器件,匹配电平用的,因为开漏引脚不连接外部的上拉电阻时,只能输出低电平,如果需要同时具备输出高电平的功能,则需要接上拉电阻,很好的一个优点是通过改变上拉电源的电压,便可以改变传输电平。比如加上上拉电阻就可以提供TTL/CMOS电平输出等。(上拉电阻的阻值决定了逻辑电平转换的速度。阻值越大,速度越低功耗越小,所以负载电阻的选择要兼顾功耗和速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