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软件工程第0次作业

不羁的心 提交于 2019-12-21 16:39:40
一、First项目git地址: https://git.coding.net/isak_even/First.git 二、阅读推荐博客回答问题 问题1 : 你为什么选择计算机专业?你认为你的条件如何?和这些博主比呢? 报志愿的时候我对计算机专业并不太了解但觉得应该是一个有趣的专业,所以把它放在了志愿的第三位,有点机缘巧合,我最终来到了东师,来到了计算机专业。 在正式开始大学生活之前,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不少担忧,因为虽然是理科生,但是数学并不好,来到了这个需要数学基础、计算能力的专业,怕自己会不能适应,甚至跟不上课。而和高中就接触过编程或者信息竞赛的同学相比,自己也会更加忐忑。除了这些比较担忧消极的想法之外,我也同样怀有对这个专业的好奇和热情。我觉得这两点很重要,甚至到现在的大三我也这样认为。 之前说过,我觉得计算机专业是有趣的。在大一接触过一些基础课程和讲座后,这个有趣的印象更加深刻,这个专业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即便上课时间有限,但是课余时间我也会想如何把课上的内容实现出来,我尝试用C语言写学生管理系统(当时在学指针),尝试用java做一个连接数据库的有界面的系统(暑假的时候做的),尝试做一个网页,尝试把tcp通信运用在机器人上面(跟着老师做的一个比赛),尝试用python做简单的数据分析......虽然我做的东西有点平平无奇,但对于我来说还是很有收获的

关于大学生洗澡方式不同调研报告——顶点计划四班五组尚梓杰

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 提交于 2019-12-21 13:50:29
我们小组一共进行了两次关于此内容的调研,第一轮以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学生情况及看法,共收集数据170条,以面对面采访形式了解宿管中心对此事看法,第二轮调研则是对第一轮调研的改进,将笼统的概念细分,进而以PPT形式做出总结。 第二轮调研报告如下 : 对学生的调研 我们以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对45名本校及26名外校大学生现况进行调研, 了解到大部分大学在校生宿舍都是没通热水的,需要去公共浴室洗澡。 其次我们对在校大学生对宿舍不装热水看法进行调研 我们了解到大部分人还是希望有独立卫浴的,现在也无奈接受了公共浴室。 再而我们对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发现学生认为的难度主要在资金,计费,安全方面。 学生报告总结: 大部分同学在这个问题的深入看法中,一致认为: 1:学校在这个问题上仍存在较大的问题有待解决:。 2:并且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曾经有想过或者已经向学校咨询过此类问题。 3:在目前阶段,即使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但心理上仍是非常不愿意。 4:并多有向他人或从他人听到对此事件的吐槽 对于宿管中心的面对面采访,了解校方态度: 1.询问宿舍管理中心的部门相关负责人对于当前宿舍热水提供状况的了解程度; 答:目前只有新公寓通了热水。 2.询问校方对宿舍装配热水是否有规划; 答:暂时还没有此类规划。 3.询问宿舍管理中心方面是否接受到过学生的建议与投诉。 答:从未有过。

顶点计划6-2小组调研报告

我们两清 提交于 2019-12-20 22:36:57
关于“教育部给本科生‘增负’”的调研报告。 根据前不久教育部发布的给本科生“增负”的问题我们小组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 首先是对教育部的文件进行了一定的了解。 之后我们在网络上发布了调查问卷,总共有140人填写了我们发布的调查问卷,但是由于是第一次做问卷,我们没有对如何增负进行描述,所以让许多填写问卷的人产生了一定的误解,导致我们所搜集到的问卷有很大的错误,不能用于调查本科生对“增负”的看法,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并不是很高。 就第一次的调查问卷分析以及在组织了第一次换位思考过后,我们对我们的问卷进行了改进,运用了“跳题”的技术,然后我们在网络上发布了我们的调查问卷,这次的结果符合我们预期的想法,同时对“增负”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收到的问卷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用于分析同学们对于本科生“增负”的看法。 支持或者反对者的看法 通过这一次的调查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同学都是支持教育部对本科生“增负”的规定,但是有一半的的同学认为因为这是国家的规定所以我在行动上支持,但是其内心是十分的不爽,不过总体上我们收到的问卷结果就如我们的预期,可以看出同学们的内心里还是希望自己的学习更加的进步。 个人的看法,教育部的做法虽然名为“增负"但实际上是为了让本科的同学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学业,而不是像外界所说的那样:进入大学之后就是谈谈恋爱,整天无所事事

第一次作业

旧时模样 提交于 2019-12-20 03:06:37
大学生活中刚刚开始,伴着激动和对大学的憧憬,步入了大学校园。来到了大学,展开新的生活,接触新的人,重新为自己找到目标。刚进入大学,感觉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的区别还是挺大的。高中时大家往往一起学习,一同上课,老师对于学生基本上是无微不至,高中时老师和学生,基本上可以说成是我们的保姆,从衣食住行再到学习成绩,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而大学老师呢?,通过阅读邹老师的文章,使我意识到,大学老师与高中老师之间的唯一交集,就是交给你知识,我非常认同邹老师的观点,学生和老师之间应该是。教练与学员之间的关系,老师主要就是负责给我们传授知识,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知识吸收并化为己有。大学的上课方式和高中也同样有很大差别,大学采用的是走读和高中以班级为单位上课不同,老师没时间一个一个同学进行教育,因此我们更应该调整心态,调整成最好的学习态度把握好上课时间,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学到对自己有益处的东西。 在上大学之前,我对于编程还是十分陌生的,之所以选择计算机专业,是因为在我看来计算机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二来就完全是我自己对于编程这方面的兴趣了,我认为学好一门专业,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如何学好计算机专业我觉得,应该先从认真听课做起,一切课程的基础,就在于老师的授课,课上认真听讲,应该是我们的首要完成任务,其次课后的自主学习也十分重要,到了大学课后自主学习成为了与其他人拉卡距离的资本,而且日积月累

官方源 镜像源

旧时模样 提交于 2019-12-20 01:59:24
站点版 (一)、企业站 搜狐:http://mirrors.sohu.com/网易:http://mirrors.163.com/阿里云:http://mirrors.aliyun.com/腾讯:http://android-mirror.bugly.qq.com:8080/(仅针对APP开发的软件,限流,不推荐)淘宝:http://npm.taobao.org/ 阿里云 repl 源: http://mirrors.aliyun.com/repo/ (二)、教育站 上海交通大学:http://ftp.sjtu.edu.cn/html/resources.xml(部分移动运营商出口状况不佳,无法访问)华中科技大学:http://mirror.hust.edu.cn/(当前已用容量估计:4.83T)清华大学:http://mirrors.tuna.tsinghua.edu.cn/(当前已用容量估计:9.8T)北京理工大学:http://mirror.bit.edu.cn/web/兰州大学:http://mirror.lzu.edu.cn/中国科技大学:http://mirrors.ustc.edu.cn/(当前已用容量估计:21.32T)大连东软信息学院:http://mirrors.neusoft.edu.cn/(当前已用容量估计:2.5T)东北大学:http://mirror

大学四年就这样,么了~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19-12-20 00:09:07
大学本科阶段就这样过去了,想写点东西来回忆一下提炼一些有用的东西。想了很多方面,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就将就着这样吧。 下午才刚刚从宿舍离开,到了家里还没有适应家里的环境氛围,那种感觉就已经飞速的从我身上脑中流逝,我送了很多人,每次拥抱都眼泪打转,可是转了一圈又一圈都没有哭出来,我知道,离开的人不想看到这些。在石大的最后一天很煎熬,也很平淡的欢乐,我只有在唱歌的时候最能抒发感情,每次唱着就会想流眼泪,大家都说“没关系,都还在北京”,可是我知道,大家都明明知道,不断的麻痹自己是我最不愿意接受的,可是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会再当那么多人的面泪崩什么的,我也懂得。 想先说说责任,因为责任最重,而在今天,正式卸任计算机14-1班班长一职,这三年来一直顶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前行,@迁任最懂我,我也非常感谢他,在强烈的责任感下我最终尽我所能为大家完成了这几年的班级任务和活动,从我自己来说已经很满意了,因为相比同院其他班级没有人做的比我们更好,虽然不知道大家是否真的认可我了,但是每次看到大家的笑脸时,我很开心!Enough。和大家度过了这么久,因为性格还有班长的缘故,和班里的同学们关系都还不错,平时男生和女生走的不近,我是个例外(当然女票有时候会比较介意,这不是重点),通过和大家的沟通知道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每个都是那么精彩有趣,我也很喜欢去听听别人的事情,当班长嘛,就是要走进同学

大学生应当趁早谋划未来(二)--给表弟的建议

主宰稳场 提交于 2019-12-19 07:48:33
背景 表弟,大四,湖北某二本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 大学期间,对Java等编程没有兴趣,几乎没怎么学习。 平时,课程比较多,每天6节左右。 课外,自己去挣点生活费,父亲生病了。 困境 最近在找工作了,形势很不妙。 a.本专业相关工作,很难找,基础太差劲。 b.非专业相关工作,也难找,学历-学校-能力也都一般,也没有刻意的去培养相关能力。 为什么很难找工作 a.大学期间,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当一天学生,上一天课。 没有任何明确和长久的计划,没有啥成就和能力。 b.地理位置不占优势。 学校在湖北地级市,自然不能跟武汉省会城市相比。 这个地级市距离武汉较远,这个学校也一般,很少有公司和单位到这个学校招聘。 表弟的想法 a.想找非专业相关的工作。 我也不是很清楚“分析师”这个职位是干嘛的。 网上投的简历杳无音讯。 最近倒是收到了几个单位的笔试和面试通知。(放弃了,这是后话) b.想去深圳找工作。 在学校不容易找到工作,想去深圳。 深圳有同学,自己带点生活费就好了。 我的分析 a.可以找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这个学期2个月和下个学期2个月,认真学习Java、JavaScript、HTML等Web开发相关技术,4个月找份工作是没有问题的。 既然同班同学都可以找到Java等编程类工作,你也是可以的。 b.跨行找工作要谨慎。 表弟说:本专业的工作还是挺好找的,比如酒店等很多职位还是比较容易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回眸只為那壹抹淺笑 提交于 2019-12-18 10:00:11
[编辑]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简介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是美国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740年,是美国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以及美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独立宣言的9位签字者和美国宪法的11位签字者和该校有关。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学校的创建人。   宾夕法尼亚大学在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建筑与工程教育上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最为知名的学科是商学、法学与医学。学校拥有约4,500名教授,近 10,000名全日制本科生与10,000多名研究生。2006年学校获得的科研经费达到6千6百多万美元,从事研究的人员包括约4,200名教职工, 870名博士后,3,800名研究生与5,400多名技术人员。同时,学校每年的建设投入达到4亿美元以上,在常春藤盟校中名列前茅。   宾夕法尼亚大学还是美国大学联合会的14所创史校之一。 1701年成立 [编辑]   创办之初,学校是一所慈善学院。本杰明·富兰克林作为学校创建人,认为新的知识来自对现有资源最广泛的认识和最有创新的运用。这一思想指导着他的研究工作,同时也是他创办学校的指导方针。他认为要使当时的北美洲达到欧洲那样的工业、商业和军事实力,必须提倡和实施注重实际应用的新型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对他人的创造反应敏捷,不脱离现实生活的人才

听说你觉得自己上了大学就长大懂事了...

我是研究僧i 提交于 2019-12-17 12:40:03
说说这段时间,这个大学,这个人生(尽管我现在才大四,不足以谈人生)的迷茫,无助与孤独。这段时间一直很烦一件事,可能自己青春叛逆期还没有结束吧,亦或是自己高中时太过规矩没有过叛逆,因此现在弥补回来了。我不知道,自己这算不算是叛逆,只不过是到了大学的转折点了,就和父母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我很不理解,为人父母从小到大都没有认真的好好管过自己的子女,每次只要一到关键时候,比如初三,高三,大三,就有了所谓的"为我着想"。为了让我能够在外面找个工作打工,我三次跟父母说,打钱给我,我要买车票回家。就是不给,还一直说着让我去打工,我就问我打工能做啥,不就是当服务员之类的,如果,我的专业亦或是我学习不上进,可以!我去,毕竟能赚钱又不会闲着无聊!但是,我不是那种浪费大学时光的人,我已经说过我找到了实习单位,还是做计算机工作的,解释的很详细了,还要我怎么样。有时候,真正的孤独不是一个人,而是在你前进的路上,你的父母亦或是你身边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人都不支持你,都不鼓励你,还逼着你走相反的路,这才是真正的心累,这才是真正的孤独。我不想把时间浪费在现在所谓的勤工俭学上,我有正事做,我已经解释过很多很多遍。我身边的人都知道我一天到晚干嘛,平时上课就是自学,下课打代码,我室友都知道我一天到晚,陪我最多的就是我的程序,还经常和我开玩笑说,你活不过24(因为之前有个程序员就是在24岁写代码猝死了,然后他们一直记着

IT行业是吃青春饭的吗?

陌路散爱 提交于 2019-12-17 03:32:14
作者:杨中科 1、“it专业的学生太多了,而且就业压力很大”是吗? 现在各个大学为了赚钱拼命扩招,所以不仅IT专业的学生人比较多,而且其他专业的学生人数也比较多,“僧多粥少”就通常意味着 就业 压力大。但是反过来看,现在很多IT企业都存在“人才荒”的问题,也就是很多企业都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我认识一些做IT人力资源方面工作的朋友,他们都普遍反映现在企业里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初看起来很奇怪“每年有很多IT专业大学生毕业,很多都找不到工作”,而“企业每年都缺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这种奇怪的“ 人才断层 ”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现在毕业生的素质明显下降了,大学招的人多造成以前没有能力上大学的人也能上大学了,大学招的人多也意味着教学资源平均下来降低了,所以教育质量也降低了,这些就造成了“学生需要工作,企业需要人”的这种状况。 我接触过很多IT专业的 毕业生 ,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很多人的专业水平太差了,毕业了竟然连计算机的一些基础概念都不了解,更不用说专业课、实践技能了,大学四年就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的。我也和一些大学的老师和一些企业的 校园招聘 人 员接触过,他们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每年IT专业就业生里有20%的人根本找不到任何工作,有60%的人找到很一般的工作,而有20%的学生则找到非 常好的工作。那20%找不到任何工作的人是在大学里浑浑噩噩的人,根本不学习,整天打游戏;另外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