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率

I2C接口与SPI和UART接口的区别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37:01
一、SPI I2C UART通信速率比较: SPI > I2C > UART 1、同步通信>异步通信; 2、同步通信时必须有一根时钟线连接传输的两端; 3、都是串行通信方式,并行通信用于内部存储间的通信,如flash; 4、适合传输的距离和通信速率成反比关系; 3-SPI:两条合一的数据线、1时钟线、1CS(设备片选线) SPI:2数据线、1时钟线、1CS(设备片选线)/串行 同步 通信全双工 I2C:1数据线、1时钟线/串行 同步 通信半双工 传输距离比UART短 UART:2数据线、 1地线/串行 异步 通信全双工 传输距离比I2C长些 (I2C接口是“器件间”接口,是在一块板子之内传输数据) (UART是 “设备间”接口,更多的是用于两台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二、串行和并行、同步和异步的区别: 串行通信:利用一条数据线将数据一位一位的顺序传送,特点是通信线路简单,成本低,适合于长距离传送 并行通信:利用多条数据线将数据的各位同时传送,特点是传输速度快,适合于短距离传送 异步:在一个字符的传输时间范围内保持同步即可 同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一根时钟线同步,IIC总线,SPI总线 三、I2C接口与串行接口的区别: I2C 两线式串行总线 UART 通用串行异步收发器串口,UART是串行异步通信接口,它包括RS232、RS499、RS423、RS422和RS485等接口规范和

菜鸟之路――Python学习之串口通信(与STC89C51)源码及打包发布试水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2:56:40
想做上位机控制系统,就拿51来试试水。 Python环境:Win10+Python 3.6.4(64位)+serial,pyserial 一、上位机程序的编写 import serial ser = serial.Serial("COM3", 4800) ser.write(‘1‘.encode()) ser.close() 对,没错,就这几行,就把“1”的ASCII以4800的波特率发送给COM3端口 .encode()是将字符串进行编码,可以用.decode()进行解码 以上只是实现了发送一个字符,为了,让他好看点,我加入了PythonGUI。用的是tkinter模块 import serial from tkinter import * ser = serial.Serial("COM3", 4800) def open(): ser.write(‘1‘.encode()) var.set("已打开") def close(): ser.write(‘2‘.encode()) data = ser.read() print(data) var.set("未打开") root = Tk() root.title("设备打开与关闭") frame1 = Frame(root) frame2 = Frame(root) var = StringVar() var.set("未打开"

MODBUS 超时时间计算

旧城冷巷雨未停 提交于 2019-12-01 13:01:28
MODBUS 中两个超时: 1、两帧之间超时时间为3.5字符  2、一帧数据中每个字符超时时间为1.5字符 MODBUS 中处理一个字符相当于串口处理一帧。 超时时间根据通信波特率计算:   bps = bit / s = 位 每 秒!     串口一帧数据常用的通信格式:开始位(1位) + 数据位(8位) + 校验位(0位) + 停止位(1位)   9600bps 的波特率下,串口发送数据为 9600/10 = 960 字符/秒;   每个字符对应时间为 1s / 960 ,3.5字符时间为 3.5 * 1 / 960 = 0.0036458 s = 3.6458 ms 网上资料指明, 在通信速率等于或低于 19200 bps 时,这两个定时必须严格遵守; 对于波特率大于 19200 bps 的情形, 应该使用 2 个定时的固定值 :    字符间超时时间(t1.5)为 750µs ,    帧间的超时时间 (t1.5) 为 1.750ms 。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niu-li/p/11557626.html

波特率,比特率

a 夏天 提交于 2019-11-30 19:49:48
码元:在数字通信中常常用时间间隔相同的符号来表示一个二进制数字,这样的时间间隔内的信号称为(二进制)码元。而这个间隔被称为码元长度。值得注意的是当码元的离散状态有大于2个时(如M大于2个)时,此时码元为M进制码元。(百度百科) 这里说的比较官方,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在谢希仁这本书中有一个实例, 假定基带信号为101011000110111010…如果直接传送,则每个码元携带的信息是1bit(可以理解为每个二进制都是一个码元),而将上面的信号分为 101 011 000 110 111 010,则视为6个码元,每个码元为3bit,8种表现形式,2^3.这种表现形式就是说接收方要唯一确定这个码元,官方点就是8种不同的振幅或者频率或者相位。你也可以分为1010 1100 0110 1110 10..这种为5个码元,16种表现形式。 总结: 码元说白了就是你以怎样的形式去定义你要发的信息,传输多个bit,还是一个码元。 波特率又称码元率,是指每秒传输码元的数目,单位波特(Band) 比特率为每秒传输的比特(bit)数。 前面已经解释过,码元的大小可以自己定义,如果码元大小定义为1时,码元率(波特率)= 比特率。 由此可得波特率和比特率的关系 波特率 = 比特率/每符号含的比特数。(比特率也叫数据率) 例题:数据率为10Mb/s的以太网在物理媒体上的码元传输速率是多少码元每秒?

CH340g使用说明详解

独自空忆成欢 提交于 2019-11-30 18:34:04
用串口和CH340模块都可以让计算机和单片机进行通信,但是使用CH340更加方便,省去了使用串口的麻烦 CH340是一个USB总线的转接芯片,实现USB转串口、USB转IrDA红外或者USB转打印口。 在串口方式下,CH340提供常用的MODEM联络信号,用于为计算机扩展异步串口,或者将普通的串口设备直接升级到USB总线。 在红外方式下,CH340外加红外收发器即可构成USB红外线适配器,实现SIR红外线通讯。 特点: 全速USB设备接口,兼容USBV2.0,外围元器件只需要晶体和电容。 仿真标准串口,用于升级原串口外围设备,或者通过USB增加额外串口。 计算机端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串口应用程序完全兼容,无需修改。 硬件全双工串口,内置收发缓冲区,支持通讯波特率50bps~2Mbps。 支持常用的MODEM联络信号RTS、DTR、DCD、RI、DSR、CTS。 通过外加电平转换器件,提供RS232、RS485、RS422等接口。 支持IrDA规范SIR红外线通讯,支持波特率2400bps到115200bps。 由于是通过USB转换的串口,所以只能做到应用层兼容,而无法绝对相同。 软件兼容CH341,可以直接使用CH341的驱动程序。 支持5V电源电压和3.3V电源电压。 提供SSOP-20无铅封装,兼容RoHS。 封装 引脚说明 CH340模块电路的原理图

Stm32学习笔记二————通过USART1收发数据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19-11-30 18:16:13
不忍一时之苦,何谈百世之功 1、USART简介 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USART)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法与使用工业标准NRZ异步串行数据格式 的外部设备之间进行全双工数据交换。USART利用分数波特率发生器提供宽范围的波特率选择。 STM32 的串口资源相当丰富的,功能也相当强劲。比如STM32F103ZET6 最多可提供 5 路串 口,有分数波特率发生器,支持同步单向通信和半双工单线通信,支持LIN(局部互连网),智能卡 协议和IrDA(红外数据组织)SIR ENDEC规范,以及调制解调器(CTS/RTS)操作。它还允许多处理 器通信。使用多缓冲器配置的DMA方式,可以实现高速数据通信。 2、USART功能概述 接口通过三个引脚与其他设备连接在一起。任何USART双向通信至少需要两个脚:接收数据 输入(RX)和发送数据输出(TX)。 RX:接收数据串行输。通过过采样技术来区别数据和噪音,从而恢复数据。 TX:发送数据输出。当发送器被禁止时,输出引脚恢复到它的I/O端口配置。当发送器被激活, 并且不发送数据时,TX引脚处于高电平。在单线和智能卡模式里,此I/O口被同时用于数据的发送 和接收。 串口外设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波特率的控制部分、收发控制部分及数据存储转移部分。   1、波特率控制   波特率,即每秒传输的二进制位数,用 b/s (bps)表示

STM32学习笔记一一USART

走远了吗. 提交于 2019-11-30 18:15:54
前言: 为了方便查看博客,特意申请了一个公众号,附上二维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和我一起讨论学习,一起享受技术,一起成长。 1.串口的基本概念 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USART)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法与使用工业标准NRZ异步串行数据格式的外部设备之间进行全双工数据交换。 USART利用分数波特率发生器提供宽范围的波特率选择。它支持同步单向通信和半双工单线通信,也支持LIN(局部互连网),智能卡协议和IrDA(红外数据组织)SIR ENDEC规范,以及调制解调器(CTS/RTS)操作。它还允许多处理器通信。使用多缓冲器配置的DMA方式,可以实现高速数据通信。 2.串口通信连接 接口通过三个引脚与其他设备连接在一起。任何USART双向通信至少需要两个脚:接收数据输入(RX)和发送数据输出(TX)。 RX:接收数据串行输。通过过采样技术来区别数据和噪音,从而恢复数据。 TX:发送数据输出。当发送器被禁止时,输出引脚恢复到它的I/O端口配置。当发送器被激活,并且不发送数据时, TX引脚处于高电平。在单线和智能卡模式里,此I/O口被同时用于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3.串口设置的一般步骤 对于复用功能的 IO,我们首先要使能 GPIO 时钟,然后使能复用功能时钟,同时要把 GPIO 模式设置为复用功能对应的模式,串口参数的初始化设置,包括波特率,停止位等等参数。在设置完成后就是使能串口。同时

Pyboard基本功能---UART

我与影子孤独终老i 提交于 2019-11-29 12:26:16
UART 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的简称,在单片机和嵌入式系统中,串口(UART)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外设。虽然串口的速度并不快,但是因为它使用简单(串口可能是两个芯片之间传输数据最简单的方式),占用软件和硬件资源少,所以在通信、控制、数据传输、仿真调试等许多方面有非常广泛应用。很多设备或者模块甚至都会提供专用的串口接口用于通信和控制,如GPRS模块、蓝牙/WiFi透传模块等。UART使用一个GPIO做发送,一个GPIO做接收,没有单独的时钟信号。收发双方需要先约定好相同的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等参数才能正常通信,所以也叫做异步串行总线。 1.获取UART类的方法 >>> from pyb import UART >>> help(pyb.UART) object <class 'UART'> is of type type init -- <function> deinit -- <function> any -- <function> read -- <function> readline -- <function> readinto -- <function> write -- <function> irq -- <function> writechar -- <function> readchar -- <function> sendbreak --

详解RS232、RS485、RS422、串口和握手

牧云@^-^@ 提交于 2019-11-29 04:54:05
详解RS232、RS485、RS422、串口和握手 2019年08月06日 16:20:08 不脱发的程序猿 阅读数 1423更多 分类专栏: 技术分享 程序人生 通信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 https://blog.csdn.net/m0_38106923/article/details/98615747 目录 1、RS232基础 1.1、电气特性 1.2、连接器的机械特性 1.3、传输电缆 1.4、链路层 1.5、传输控制 1.6、RS-232标准的不足 2、RS485基础 2.1、RS-485 的电气特性 2.2、传输速率与传输距离 2.3、网络拓扑 2.4、连接器 3、RS422基础知识 4、串口与握手基础知识 4.1、串口基础知识 4.1.1、波特率 4.1.2、数据位 4.1.3、停止位 4.1.4、奇偶校验位 4.2、握手基础知识 4.2.1、软件握手 4.2.2、硬件握手 4.2.3、XModem握手 1、RS232基础 计算机与计算机或计算机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可以采用串行通讯和并行通讯二种方式。由于串行通讯方式具有使用线路少、成本低,特别是在远程传输时,避免了多条线路特性的不一致而被广泛采用。 在串行通讯时,要求通讯双方都采用一个标准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