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20-01-25 08:50:41
目录 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1 计算机网络的不同定义 1.2 不同作用范围的网络 1.3 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2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2.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2.1.1 速率 2.1.2 带宽 2.1.3 吞吐量 2.1.4 时延(delay 或 latency) 2.1.4.1 传输时延 2.1.4.2 传播时延 2.1.4.3 处理时延 2.1.4.4 排队时延 2.1.4.5 总时延 2.1.4.6 时延发生的地方 2.1.5 时延带宽积 2.1.6 利用率 2.1.6.1 时延与网络利用率的关系 3 OSI参考模型(七层) 4 计算机网络教材中的五层体系结构 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1 计算机网络的不同定义 最简单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因特网(Internet)是“网络的网络” 1.2 不同作用范围的网络 广域网 WAN (Wide Area Network) 局域网 LAN (Local Area Network) 城域网 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个人区域网 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1.3 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公用网 (public network) 专用网 (private network) 2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2.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2

【华为云技术分享】区块链与数据库如何结合?

≯℡__Kan透↙ 提交于 2020-01-25 04:57:04
【摘要】 区块链和数据库的结合有两种思路: 1) 应用数据库的技术改进区块链的性能、可用性。例如,BigchainDB就是这一方向的典型应用,数据库学术界的研究大多基于这个方向。 2) 利用区块链的不可变特性开发不可变数据库。例如,AWS的QLDB。 一、区块链介绍 区块链中的数据以区块为单位产生和存储,按时间顺序连成链式数据结构。所有节点共同参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验证、存储和维护,新区块的创建需得到共识确认,通过广播实现全网同步,之后就不能更改或删除。中本聪2009年发明的比特币是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 区块链没有理论创新,是多种已有技术的集成创新,主要解决多方信任与高效协同问题。从技术角度包括哈希运算、数字签名、P2P网络和共识算法四部分内容。区块链所记录的数据不变(immutable),区块链通过密码学和时间戳保障区块链数据不被恶意篡改。 根据参与区块链的个体是否受限,区块链又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例如比特币就是典型的公有链,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因为没有准入限制,比特币设计了算力非常昂贵的挖矿算法,消耗了大量资源,效率也比较慢。因此,对于企业应用来说,首选联盟链和私有链。 共识协议是区块链重要概念。比特币采用PoW的形式,即算力挖矿,利用哈希算法不停运算直到找到小于某个值的数值即可。还可以选择拜占庭容错式协议,如bigchainDB的共识采用的就是tendermint共识

解决centos被minerd挖矿程序入侵方法

故事扮演 提交于 2020-01-23 20:31:57
记录一次服务器被入侵的解决方法 一:问题说明 1、我的服务器是使用的阿里云的CentOS,收到的阿里云发来的提示邮件如下 然后我查看了运行的进程情况( top 命令),看到一个名为minerd的进程占用了99.5%的CPU 2、minerd是个挖矿程序,什么是“挖矿”,特此百度了一下, 所谓“挖矿”实质上是用计算机解决一项复杂的数学问题,来保证比特币网络分布式记账系统的一致性。比特币网络会自动调整数学问题的难度,让整个网络约每10分钟得到一个合格答案。随后比特币网络会新生成一定量的比特币作为赏金,奖励获得答案的人。 比特币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堆复杂 算法 所生成的特解。特解是指方程组所能得到无限个(其实比特币是有限个)解中的一组。而每一个特解都能解开方程并且是唯一的。[8] 以人民币来比喻的话,比特币就是人民币的序列号,你知道了某张钞票上的序列号,你就拥有了这张钞票。而挖矿的过程就是通过庞大的计算量不断的去寻求这个方程组的特解,这个方程组被设计成了只有 2100 万个特解,所以比特币的上限就是 2100 万。[8] 所以才会这么占CPU。 二:解决方法 1、网上看到有人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链接地址: http://blog.csdn.net/hu_wen/article/details/51908597 文中使用了StackExchange上一个回答的解决方法: http:/

P2P网络催生区块链技术,底层公链之争将如何上演?

橙三吉。 提交于 2020-01-20 01:50:14
2008年,神秘人物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在P2P foundation网站上发布了比特币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次年1月,一种叫做比特币的电子货币正式诞生。 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可以看出,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虚拟加密数字货币。其中,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这种去中心化的系统后来被称为区块链,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诸如以太坊、EOS等知名公链,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催生了Algorand、Conflux、TOP Network等公链市场新宠。因此,说P2P网络是区块链的源头也不为过。 P2P网络的概念 P2P网络也叫“Peer-to-Peer”对等网络,是分布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产物。对等的意思就是网络中的节点角色、地位是平等的,任何节点具有极强的自由,可以任意加入、离开网络。所有节点既充当客户端,又充当服务器,任何节点出现问题都不会对整个网络产生致命的影响,具有极强的伸缩性。 如果说公链是区块链的底层基础设施,那么P2P网络就是所有公链的基础,无论是比特币、以太坊、EOS,还是Algorand、Conflux、TOP Network都离不开P2P网络,可以说区块链本质上就是一种P2P网络。 与P2P网络不同的是传统的C/S模型,也就是“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

浅谈区块链和p2p网络

时间秒杀一切 提交于 2020-01-18 20:45:05
最近对区块链产生了兴趣就去了解了一下,分享一下。。。。 首先要先了解一下什么叫做区块链: 区块链: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基于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相信说到比特币大家都了解,比特币就是基于区块链的基础上而生的。区块链就像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其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p2p网络: 对等网络,即对等计算机网络,是一种在对等者( Peer )之间分配任务和工作负载的分布式应用架构,是对等计算模型在应用层形成的一种组网或网络形式。"Peer"在英语里有"对等者、伙伴、对端"的意义。因此,从字面上,P2P可以理解为对等计算或对等网络。国内一些媒体将 P2P 翻译成" 点对点 "或者" 端对端 ",学术界则统一称为对等网络(Peer-to-peer networking)或对等计算(Peer-to-peer computing),其可以定义为:网络的参与者共享他们所拥有的一部分硬件资源( 处理能力 、 存储 能力、网络连接能力、 打印机 等),这些 共享资源 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和内容,能被其它对等节点(Peer)直接访问而无需经过中间实体。在此网络中的参与者既是资源、服务和内容的提供者(Server),又是资源、服务和内容的获取者(Client) 。

区块链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20-01-16 11:07:52
区块链是什么: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区块链的特征: 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特征微三云科技结合区块链的定义,认为区块链需要有这四个特征: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去信任(Trustless)、集体维护(Collectively maintain)、可靠数据库(Reliable Database)。并且由四个特征会引申出另外2个特征:开源(Open Source)、匿名性(Anonymity)。如果一个系统不具备这些特征,将不能视其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区块链的优点: 1、去中心化 区块链存储数据时使用的是对等网络技术,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储,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机构。所有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相等,因此任一节点停止工作都会不影响系统整体的运作。 2、集体维护 系统是开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系统是由其中所有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共同维护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3、信息不可篡改 一旦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就会永久的存储起来。生成一套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记录的、不可篡改的、可信任的数据库,从而可以限制相关不法行为。因此区块链的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极高。 4、无须信任系统

量子计算丨Superdense coding

只谈情不闲聊 提交于 2020-01-12 00:26:22
Superdense coding是一种量子通信的方式。A和B共享一个纠缠态,发送者A通过更改自己的量子比特从而向接收者B传输经典比特的信息如(00,01,10 or 11)。 起初有一个双量子比特 \(|B_{00}>=\frac{1}{\sqrt{2}}(|00>+|11>)\) ,它可以通过作用 \(CNOT(H\otimes I|00>)\) 获取。 假设A和B相距很远。我们将该 \(|B_{00}>\) 的第一个比特分给A、第二个比特分给B。因此A获得叠加态比特 \(q_A=\frac{1}{2}(|0>+|1>)\) ,B获得叠加态比特 \(q_B=\frac{1}{2}(|0>+|1>)\) ,且 \(q_A\) 和 \(q_B\) 之间存在纠缠关系(该描述方式可能有误,只为帮助理解)。因此 \(|B_{00}>=\frac{1}{2}(|0_A0_B+1_A1_B>)\) 。 现在A想向B传输信息 \(xy(xy=00,01,10 or 11)\) ,但其只能操作自己的比特 \(q_A\) ,他该怎么办? A通过量子门改变自己的比特 \(q_A\) 使 \(|B_{00}>\) 变为 \(|B_{xy}>\) ,并发送 \(q_A\) ;当B接收到 \(q_A\) 后即得到 \(|B_{xy}>\) 。 \(xy\) \(B_{00}\) \(q_A\) gate

区块链的技术核心是什么?

▼魔方 西西 提交于 2020-01-06 21:01:28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区块链技术核心 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提供了拜占庭容错、并保证了最终一致性的分布式数据库;从数据结构上看,它是基于时间序列的链式数据块结构;从节点拓扑上看,它所有的节点互为冗余备份;从操作上看,它提供了基于密码学的公私钥管理体系来管理账户。 或许以上概念过于抽象,我来举个例子,你就好理解了。 你可以想象有100台机器之间的网络是广域网,并且,这100台机器的拥有者互相不信任。那么,我们采用什么样的算法(共识机制)才能够为它提供一个可信任的环境,并且使得: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过程不可篡改,并且已生成的历史记录不可被篡改;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过程不可篡改,并且已生成的历史记录不可被篡改;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过程不可篡改,并且已生成的历史记录不可被篡改;基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整体节点维护的数据可以客观反映交换历史。区块链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产生的技术方案。 散列函数 区块链技术的一个重要组件是将哈希函数用于许多操作。哈希是一种将哈希函数应用于数据的方法,其为几乎任何大小的输入(例如,文件,文本或图像)计算相对独特的输出(称为消息digest,或仅仅是digest)。它允许个人独立地获取输入数据、散列数据并得出相同的结果 - 证明数据没有变化。即使对输入的最小改变(例如,改变单个位)也将导致完全不同的输出

数据链路层——习题

旧街凉风 提交于 2020-01-06 20:27:37
3-01 数据链路 ( 即逻辑链路 ) 与链路 ( 即物理链路 ) 有何区别 ? “ 电路接通了 ” 与 ” 数据链路接通了 ” 的区别何在 ? 答:链路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通路,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 数据链路:在物理链路上添加了控制协议,对数据的传输进行控制,把视线协议的硬件和软件添加到物理链路上就形成了数据链路。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 ? 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 答: 封装成帧:添加帧定界符,接收端可以知道接受的帧是否完整。 流量控制:接收方在缓冲区快满的时候通知发送方让他降低发送速度,避免缓冲区溢出发生丢包现象。 差错检验:帧检验序列FCS。 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 开 透明传输:无论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能够按照原样没有查错地通过数据链路层。 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 对于优质信 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 ?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 ? 答:(1)进行串行到并行的转换 (2)对数据进行缓存 (3)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安装设备驱动程序 网络适配器(网卡)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在数据链路层负责CSMA/CD协议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亡魂溺海] 提交于 2020-01-03 03:07:56
一.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 速率 比特(bit )源于binary digit,意思是一个二进制数(0/1),比特也是信息论中使用的 信息量的单位 。、 网络技术中的速率指的是数据的传输速率,也称为数据率(data rate)或比特率(bit rate)。速率的单位是bit/s(b/s bps bit per second) k(kilo)=10e3 = 千; M(Mega) = 10e6 = 兆; G(Giga) = 10e9 = 吉; T(Tera) = 10e12=太; P(Peta) = 10e15 = 拍;E(Exa) = 10e18=艾;Z(Zetta)=10e21 = 泽;Y(Yotta)= 10e24 = 尧。 2.带宽bandwidth (1) 传统通信道路,表示信道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频域称谓) (2) 在计算机网络中,指网络中某通道传输数据的能力。单位就是bit/s(时域称谓) 3. 吞吐量(throughput) 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信道/接口)的实际的数据量。 4. 时延(delay/latency) 是指数据(一个报文/分组/比特)从网络/链路的一端传输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发送时延transmission delay: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 传播时延propagation de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