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20-01-25 08:50:41

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1 计算机网络的不同定义

  • 最简单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 因特网(Internet)是“网络的网络”

1.2 不同作用范围的网络

  • 广域网 WAN (Wide Area Network)
  • 局域网 LAN (Local Area Network)
  • 城域网 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 个人区域网 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1.3 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 公用网 (public network)
  • 专用网 (private network)

2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2.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2.1.1 速率

  • 比特(bit)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使用的信息量的单位
  • Bit 来源于 binary digit,意思是一个“二进制数字”,因此一个比特就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一个 1 或 0
  • 速率即数据率(data rate)或比特率(bit rate)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速率的单位是 b/s,或kb/s, Mb/s, Gb/s 等
  • 速率往往是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

2.1.2 带宽

  • “带宽”(bandwidth)本来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
  • 现在“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单位是“比特每秒”,或 b/s (bit/s)
  • 常用的几个带宽单位:千比每秒,即 kb/s (103 b/s)、兆比每秒,即 Mb/s(106 b/s)、吉比每秒,即 Gb/s(109 b/s)、太比每秒,即 Tb/s(1012 b/s)
  • 在计算机界,K = 210 = 1024,M = 220, G = 230, T = 240
  • 数字信号流随时间的变化,在时间轴上信号的宽度随带宽的增大而变窄,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1.3 吞吐量

  • 吞吐量(throughput)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 吞吐量更经常地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够通过网络
  • 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2.1.4 时延(delay 或 latency)

2.1.4.1 传输时延

  • 传输时延(发送时延 ) 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 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 =/传输时延=\frac{数据块长度(比特)}{信道带宽(比特/秒)}

2.1.4.2 传播时延

  • 传播时延 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
  • 信号传输速率(即发送速率)和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 =/传播时延=\frac{信道长度(米)}{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

2.1.4.3 处理时延

  • 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2.1.4.4 排队时延

  • 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时延
  • 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信量

2.1.4.5 总时延

  • 数据经历的总时延就是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之和
  • =+++总时延 =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处理时延

2.1.4.6 时延发生的地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1.5 时延带宽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1.6 利用率

  • 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完全空闲的信道的利用率是零
  • 网络利用率则是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 信道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

2.1.6.1 时延与网络利用率的关系

  • 根据排队论的理论,当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也就迅速增加
  • 若令 D0D_0 表示网络空闲时的时延,DD 表示网络当前的时延,则在适当的假定条件下,可以用下面的简单公式表示 DDD0D_0之间的关系
  • D=D01UD=\frac{D_0}{1-U},其中 U 是网络的利用率,数值在 0 到 1 之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OSI参考模型(七层)

  • 应用层:所有能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
  • 表示层:在传输之前是否进行加密 或 压缩 处理,二进制或ASCII码表示
  • 会话层:查木马,看需求端和网站之间的连接
  • 传输层:可靠传输,流量控制,不可靠传输(一个数据包即可,不需要建立会话,例如向DNS查询网站IP地址)
  • 网络层:负责选择最佳路径,规划IP地址(ipv4和ipv6变化只会影响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帧的开始和结束,还有透明传输,差错校验(纠错由传输层解决)
  • 物理层:定义网络设备接口标准,电气标准(电压),如何在物理链路上传输的更快

4 计算机网络教材中的五层体系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