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

多变量线性回归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20-03-05 23:22:54
多变量梯度下降 与单变量线性回归类似,在多变量线性回归中,我们也构建一个代价函数,则这个代价函数是所有建模误差的平方和,即: 其中: 我们的目标和单变量线性回归问题中一样,是要找出使得代价函数最小的一系列参数。 多变量线性回归的批量梯度下降算法为: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X8w3rqUS-1583408307734)(https://i.loli.net/2020/01/07/r2BYEoxOdN5zbUA.png)] 我们开始随机选择一系列的参数值,计算所有的预测结果后,再给所有的参数一个新的值,如此循环直到收敛。 Python 代码示例: def computeCost(X, y, theta): inner = np.power(((X * theta.T) - y), 2) return np.sum(inner) / (2 * len(X)) 梯度下降法实践1-特征缩放 在我们面对多维特征问题的时候,我们要保证这些特征都具有相近的尺度,这将帮助梯度下降算法更快地收敛 以房价问题为例,假设我们使用两个特征,房屋的尺寸和房间的数量,尺寸的值为 0-2000平方英尺,而房间数量的值则是0-5,以两个参数分别为横纵坐标,绘制代价函数的等高线图能,看出图像会显得很扁,梯度下降算法需要非常多次的迭代才能收敛。

cmd 启动mysql环境变量配置

人走茶凉 提交于 2020-03-05 23:02:28
win10系统:(其他系统类似,改环境变量就可以) 1.我的电脑,右键选择属性,进入系统页面 2.点击高级系统设置,进入系统属性页面 3.点击高级选项卡,点击环境变量,进入环境变量设置 4.选择系统变量下的,path,点击编辑,编辑path变量值 5.将你安装好的mysql的bin目录的路径复制,并粘贴到path值的最前面,例如:E:\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7\bin;(此处注意加分号,英文分号)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ttleDirewolf/p/4902460.html

JAVA环境变量配置

吃可爱长大的小学妹 提交于 2020-03-05 22:59:54
Java是由Sun公司开发的一种应用于分布式网络环境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语言拥有跨平台的特性,它编译的程序能够运行在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上,可以实现“一次编写,到处运行”的强大功能。 步骤/方法 下面开始配置环境变量,右击【我的电脑】---【属性】-----【高级系统设置】---【环境变量】,如图: 选择【新建系统变量】--弹出“新建系统变量”对话框,在“变量名”文本框输入“JAVA_HOME”,在“变量值”文本框输入JDK的安装路径(也就是步骤5的文件夹路径),单击“确定”按钮,如图: 在“系统变量”选项区域中查看PATH变量,如果不存在,则新建变量 PATH,否则选中该变量,单击“编辑”按钮,在“变量值”文本框的起始位置添加“%JAVA_HOME%\bin;%JAVA_HOME%\jre\bin;”或者是直接“%JAVA_HOME%\bin;”,单击确定按钮,如图: 在“系统变量”选项区域中查看CLASSPATH 变量,如果不存在,则新建变量CLASSPATH,否则选中该变量,单击“编辑”按钮,在“变量值”文本框的起始位置添加“.;%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如图: 现在测试环境变量的配置成功与否。在DOS命令行窗口输入“JAVAC”,输出帮助信息即为配置正确。如图: 记得不要漏掉最后的“;”符号。 来源

java环境变量的配置

北战南征 提交于 2020-03-05 22:59:15
*************************************** 为什么要配置环境变量: 1. PATH环境变量(Window不区分大小写,Linux系统下必须大写)。 作用是指定命令搜索路径 在CMD中执行命令时,它会到PATH变量所指定的路径中查找看是否能找到相应的命令程序。我们需要把 jdk安装目录下的bin目录增加到现有的PATH变量中,bin目录中包含经常要用到的可执行文件如javac java javadoc等待,设置好 PATH变量后,就可以在任何目录下执行javac java 等工具了。 好比path环境变量里面有个%SystemRoot%\system32是指系统根目录中的system32目录中(C:\Windows\System32),如果不设置它的话,那么你直接CMD下>notepad是召唤不出来记事本的。 测试:如果直接输入java javac 不行,就是PATH设置问题 2. CLASSPATH环境变量。 (1.8版本不需要设置,据说是自动添加本地路径,不过因为某些公司会使用不是最新版本的JDK,设置一下还是比较稳的) 作用是指定类搜索路径 要使用已经编写好的类,前提当然是能够找到它们了,JVM就是通过CLASSPATH来寻找类的。我们需要把jdk安装目录下的lib子目录中的dt.jar和tools.jar设置到CLASSPATH中,当然

java环境变量的配置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20-03-05 22:58:41
转自 http://bbs.tech.163.com/bbs/tech_0ik1/147645925.html ,尊重原创 在把jdk安装到计算机中之后,我们来进行设置使java环境能够使用。 首先右键点我的电脑。打开属性。然后选择“高级”里面的“环境变量”,在新的打开界面中的系统变量需要设置三个属性“JAVA_HOME”、“path”、“classpath”,其中在没安装过jdk的环境下。path属性是本来存在的。而JAVA_HOME和classpath是不存在的。 一:点“新建”,然后在变量名写上JAVA_HOME,顾名其意该变量的含义就是java的安装路径,呵呵,然后在变量值写入刚才安装的路径“C:\jdk1.6”。(注:如果安装的路径不是磁盘C或者不是在jdk1.6这个文件夹,可对应修改。以下文字都是假定安装在C:\jdk1.6里面。) 二:其次在系统变量里面找到path,然后点编辑,path变量的含义就是系统在任何路径下都可以识别java命令,则变量值为“.;%JAVA_HOME%\bin”,(其中“%JAVA_HOME%”的意思为刚才设置JAVA_HOME的值),也可以直接写上“C:\jdk1.6\bin” 三: 最后再点“新建”,然后在变量名上写classpath,该变量的含义是为java加载类(class or lib)路径,只有类在classpath中

Python数据分析(3)

折月煮酒 提交于 2020-03-05 22:32:25
Python数据分析 3. python函数 3.1 自定义函数 1. 定义函数 2. return 3. 默认参数 4. 可变参数 3.2 局部变量及全局变量 global语句 3.3 匿名函数Lambda 3. python函数 3.1 自定义函数 如何创建函数?def语句 1. 定义函数 def f ( x ) : if x < 5 : print ( '输入值小于5' ) else : print ( '输入值大于等于5' ) # 定义函数,其中x是参数(局部变量) f ( 10 ) # 运行函数 2. return return语句退出函数,并返回一个表达式。不带参数值的return语句返回None def f1 ( x ) : y = 2 ** x # 没有return def f2 ( x ) : y = 2 ** x return y # 含有return print ( f1 ( 3 ) , f2 ( 5 ) ) 3. 默认参数 def f ( x , n = 2 ) : return ( x ** n ) print ( f ( 10 ) ) print ( f ( 10 , 3 ) ) # n = 2,这里n的默认值为2,如果不输入则以默认值为主 4. 可变参数 通过*来定义可变参数 默认会把可变参数传入一个元组 def f ( * x ) : print (

关于for循环中变量定义的位置

雨燕双飞 提交于 2020-03-05 21:45:51
问题 最近跟同事讨论for循环中变量定义在哪里的问题。先看一段代码: private void ForInner() { for (int i = 0; i < 5; i++) { var obj = new MyClass(); Console.WriteLine(obj.name); } } */ /*--> */ 这是我们正常习惯写的代码。同事的意思是说如果照上面那样写因为每循环一次,obj的变量就要在堆栈上分配一段空间,造成浪费。应该把obj的定义拿到for代码块的外面这样可以少分配一些内存提高效率,代码如下: private void ForOuter() { MyClass obj; for (int i = 0; i < 5; i++) { obj = new MyClass(); Console.WriteLine(obj.name); } } */ /*--> */ 从正常的角度上来看这样写变量obj确实比上面要少分配内存,因为obj只是定义了一次,只在堆栈上分配了一次内存,用来保存指向MyClass的实例的地址。理解这个问题首先得对.net的内存分配有个了解。简单科普一下: 一个引用类型的对象被创建分为以下几步 1. MyClass obj ; 在线程堆栈上创建一个obj的变量,用来保存实例对象的地址。 2. new MyClass();在托管堆上创建

带你走进Debug的世界(基于Eclipse、IntelliJ IDEA)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20-03-05 18:36:15
关于Debug和本文 Debug,意为“调试”,是程序员必备技能之一。 想写Debug的文已经很久了,因为我刚学Java的时候也不会Debug,学校也不讲(我们那课叫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不是Java开发技术啥的),就没好好讲Debug,说是可以自己学啊或者使用System.out.println()啊,可惜我也一直没找到看得懂的东西。直到后来,做一个小型项目,我遇到了很多的NullPointerException,不得不自己琢磨Debug怎么用,顺便请教了一下老师和朋友,就基本学会了使用Debug。 Debug开始用的时候还是很不习惯的,但慢慢用久了,就很香了。 我呢,倒不想把本文写的很复杂,只是希望能给初学者一份导引吧。 对于某些“大佬”,你的技术固然尚可,但做人大可不必过于刻薄,感谢! Debug的三种手段 断点(breakpoint) 打上断点以后,程序运行到断点处就会暂停,可以一步一步观察运行情况。 跟踪(trace) 跟着流程一步一步走,看看程序代码的执行流程。 跟着流程一步一步走,看看变量动态的变化情况。 监视(watch) 即时监视:鼠标指向变量。 快速监视:点右键,Inspector。 添加监视:点右键,Watch。 IntelliJ IDEA 最简单的程序 先随着一个最简单的程序看IDEA的Debug流程。 我们选择一个1+2+…+10的程序

变量与内存关系以及输入输出

泄露秘密 提交于 2020-03-05 18:24:21
变量与内存关系、输入输出练习 0、分别画出下面两个列表在内存中是如何存放的 l1=[11,22,[333,444]] l2=[11,22,[33,{'name':'egon','age':18}]] 1、用户输入姓名、年龄、工作、爱好 ,然后打印成以下格式 #1、用户输入姓名、年龄、工作、爱好 ,然后打印成以下格式 # ------------ info of Egon ----------- # Name : Egon # Age : 22 # Sex : male # Job : Teacher # ------------- end ----------------- name = input("请输入您的姓名:") age = input("请输入您的年龄:") sex = input("请输入您的性别:") job = input("请输入您的职业:") print(f" info of {name} ".center(37,"-"), ''' Name : {name} Age : {age} Sex : {sex} Job : {job} '''.format(name = name,age = age,sex = sex,job = job)," end ".center(37,"-")) # center()返回一个原字符串居中,并使用空格填充至长度 width

垃圾回收机制详解、运算符和格式化输出

不想你离开。 提交于 2020-03-05 18:20:39
目录 垃圾回收机制详解、运算符和格式化输出 一、垃圾回收机制的原理 1 垃圾回收的原则 二、运算符 2.1 算术运算符 2.2 比较运算符 2.3 赋值运算符 2.4 逻辑运算符 2.5 成员运算符 2.6 身份运算符 三、格式化输出 3.1 % 占位符 3.2 str.format() 3.3 f"" 垃圾回收机制详解、运算符和格式化输出 一、垃圾回收机制的原理   当我们定义变量的时候,会申请一块内存空间用来存放变量值,然后利用赋值符号将变量名和变量值绑定在一起,接下来我们在使用变量值得时候就可以通过变量名来找到那块内存空间了。 1 垃圾回收的原则   引用一般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当变量值的被引用次数变为o的时候,就会被看做垃圾被系统的垃圾回收机制回收。 1.1 直接引用   我们直接进行将变量名与变量值绑定关系就被称为直接引用。一个变量值可以被引用很多次。 # 下面的变量都是直接引用 my_love = "美女" your_love = "护士" he_love = your_love 1.2 间接引用 当变量值被容器性质的数据类型引用的时候,就是属于间接引用。 your_love = "护士" # 下方列表的引用属于间接引用 my_loves = ["空姐",your_love] 1.3 标记清除 l1 = [1,2] l2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