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

Windows-server-2008-R2安装Oracle-11g-R2-dataguard

Deadly 提交于 2019-11-28 19:36:07
一、安装环境 1、服务器环境:Windows server 2008 R2 x64 Standard 两台 CPU:8核 内存:8G 硬盘空间:1060G 2、软件:oracle 11g R2 二、安装前配置 1、IP地址配置要求 主库IP:192.168.2.50 备库IP:192.168.2.51 注:两台主机要保证可以ping通 2、oracle安装要求 主库:安装oracle软件,并创建数据库 备库:仅安装oracle软件 3、安装位置 主库: oracle 软件 : E:\app\Administrator\product\11.2.0\dbhome_1 数据库 orcl : E:\app\Administrator\oradata\orcl 备库: oracle 软件:E:\app\Administrator\product\11.2.0\dbhome_1 注:要明了数据库的安装位置以及数据库实例的安装位置,不管是走安装默认位置还是自定义位置 4、数据库实例预设: 主库:数据库实例 orcl(已创建) 备库:数据库实例 djl (未创建) 注意:如果已经安装数据库实例,可以新建一个实例,或者把原来的实例给删除 三、配置dataguard主从库 1、检查数据库,开启归档模式,如下图所示: 连接数据库 C:\Users\Administrator>sqlplus / as

《uboot的目录结构说明》

时间秒杀一切 提交于 2019-11-28 15:28:06
1 、版本号变化: 2008 年 8 月及以前,按版本号命名: u-boot-1.3.4.tar.bz2(2008 年 8 月更新 ) 2008 年 8 月以后均按日期命名。目前最新版本: u-boot-2011.06.tar.bz2 ( 2011 年 6 月更新) 2 、目录结构变化: u-boot 目录结构主要经历过 2 次变化, u-boot 版本第一次从 u-boot-1.3.2 开始发生变化,主要增加了 api 的内容;变化最大的是第二次,从 2010.6 版本开始。 u-boot-2010.03 及以前版本 ├── api 存放 uboot 提供的接口函数 ├── board 根据不同开发板定制的代码,代码也不少 ├── common 通用的代码,涵盖各个方面,已命令行处理为主 ├── cpu 与体系结构相关的代码, uboot 的重头戏 ├── disk 磁盘分区相关代码 ├── doc 文档,一堆 README 开头的文件 ├── drivers 驱动,很丰富,每种类型的设备驱动占用一个子目录 ├── examples 示例程序 ├── fs 文件系统,支持嵌入式开发板常见的文件系统 ├── include 头文件,已通用的头文件为主 ├── lib_ 【 arch 】 与体系结构相关的通用库文件 ├── nand_spl NAND 存储器相关代码 ├── net

(四)Kubernetes 资源清单定义

久未见 提交于 2019-11-28 13:06:54
Kubernetes常用资源对象 依据资源的主要功能作为分类标准, Kubernetes 的 API 对象大体可分为五个类别,如下: 类型 名称 工作负载(Workload) Pod、ReplicaSet、Deployment、StatefulSet、DaemonSet、Job、Cronjob 负载均衡(Discovery &LB) Service、Ingress 配置和存储(Config&Storage) Volume、CSI、ConfigMap、Secret、DownwardAPI 集群(Cluster) Namespace、Node、Role、ClusterRole、RoleBinding、ClusterRoleBinding 元数据(metadata) HPA、PodTemplate、LimitRange 对象资源格式 Kubernetes API 仅接受及响应 JSON 格式的数据( JSON 对象),同时,为了便于使用,它也允许用户提供 YAML 格式的 POST 对象,但 API Server 需要实现自行将其转换为 JSON 格式后方能提交。 API Server 接受和返回的所有 JSON 对象都遵循同一个模式,它们都具有 kind 和 apiVersion 字段,用于标识对象所属的资源类型、 API 群组及相关的版本。 大多数的对象或列表类型的资源提供元数据信息

linux下对rpm源码手工打补丁

十年热恋 提交于 2019-11-28 08:19:38
前言   通常情况rpm包组件管理方式下的linux环境,常用打补丁的方式只有一种: 修改spec文件定义的Patch和patch字段 ,其实spec文件中调用的底层命令还是patch. 因为业务需要要编译内核,需要测试某一阶段不同补丁对内核的影响,但是通过修改spec文件进行编译时每次都是全量编译, 验证周期非常长 ,因为执行rpmbuil -bp SPECS/xxx.spec --define="_topdir `pwd`"会重建BUILD目录; 问题思考   分析spec中打补丁的本质是调用patch进行打补丁,所以考虑对BUILD下源码目录进行手工打补丁,这样不会每次重建BUILD目录,可以利用Make -j num_of_thread方式进行增量编译,可以快速缩短验证周期; 内核编译注意事项: 解决办法 基本命令语法: patch [-R] {-p(n)} [--dry-run] < patch_file_name p:为path的缩写。 n:指将patch文件中的path第n条’/’及其左边部分取消。 -R:卸载patch包。 --dry-run:尝试patch软件,并不真正修改软件。 使用实例: /home/sense/patch-2.6.19.1 ============================================================

Linux内核源码目录结构分析

故事扮演 提交于 2019-11-28 07:33:41
/arch 不同CPU架构下的核心代码。其中的每一个子目录都代表Linux支持的CPU架构 /block 块设备通用函数 /crypto 常见的加密算法的C语言实现代码,譬如crc32、md5、sha1等 /Documentation 说明文档,对每个目录的具体作用进行说明 /drivers 内核中所有设备的驱动程序,其中的每一个子目录对应一种设备驱动 /firmware 固件代码 /fs 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代码,及各种类型的文件的操作代码。每个子目录都代表Linux支持的一种文件系统类型 /include 内核编译通用的头文件 /init 内核初始化的核心代码 /ipc 内核中进程间的通信代码 /kernel 内核的核心代码,此目录下实现了大多数Linux系统的内核函数。与处理器架构相关的内核代码在/kernel/$ARCH/kernel /lib 内核共用的函数库,与处理器架构相关的库在/kernel/$ARCH/lib /mm 内存管理代码,譬如页式存储管理内存的分配和释放等。与具体处理器架构相关的内存管理代码位于/arch/$ARCH/mm目录下 /net 网络通信相关代码 /samples 示例代码 /scripts 用于内核配置的脚本文件,用于实现内核配置的图形界面 /security 安全性相关的代码 /tools Linux中的常用工具 /usr

CentOS 修改yum源为国内源

人走茶凉 提交于 2019-11-28 05:43:18
CentOS 修改yum源为国内源 修改yum源的方法有两种,很多朋友喜欢修改yum.repos.d这个文件进行更改,deepvps感觉这个方法不是太好,以下这个方法就方便多了。 在CentOS系统中,可以直接通过yum来安装组件,但系统默认的yum源速度往往不尽人意,都连接海外的,为了在国内达到快速安装的目的,就要需要修改yum源,可以使用 http://mirrors.163.com/ http://mirrors.sohu.com 这2个国内源。 执行以下命令就可以了 cd /etc/yum.repos.d mv CentOS-Base.repo CentOS-Base.repo.bak wget http://mirrors.163.com/.help/CentOS-Base-163.repo 或 wget http://mirrors.sohu.com/help/CentOS-Base-sohu.repo 运行yum makecache生成缓存 搞定。 更改centos yum 成中国镜像加快yum速度 163的开源镜像地址 http://mirrors.163.com/.help/CentOS-Base-163.repo 不同版本见 http://mirrors.163.com/.help/centos.html sohu的开源镜像地址 http://mirrors

RedHat5.6、6.0使用CentOS yum源

末鹿安然 提交于 2019-11-28 05:43:09
如何修改Centos yum源 -------------------------------------- 国内yum源: 163和搜狐的yum源 。 本文章介绍的yum源支持的版本是CentOS 5系列,理论上支持RHEL5系列。 更新方法如下: 先进入yum源配置目录 cd /etc/yum.repos.d 备份系统自带的yum源 mv CentOS-Base.repo CentOS-Base.repo.save 下载其他更快的yum源 中科大的yum源:(现在打不开 了 ) wget http://centos.ustc.edu.cn/CentOS-Base.repo 163的yum源: wget http://mirrors.163.com/.help/CentOS-Base-163.repo 修改CentOS-Base.repo (不修改会报错),下载到本地把“$releasever”,替换成“5” sohu的yum源 wget http://mirrors.sohu.com/help/CentOS-Base-sohu.repo 更新玩yum源后,建议更新一下,使操作立即生效 yum makecache RedHat5.6使用CentOS yum源更新的方法 ========================================================

uboot中Kconfig架构的理解

此生再无相见时 提交于 2019-11-28 00:33:12
1./u-boot-2019.07/Kconfig 是顶层Kconfig mainmenu "U-Boot $UBOOTVERSION Configuration" #这是总menu 2.source "arch/Kconfig" #然后就引用了arch目录下的Kconfig 这个Kconfig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架构,有arm M68K MIPS等 choice prompt "Architecture select" default SANDBOX config ARC bool "ARC architecture" select ARCH_EARLY_INIT_R select ARC_TIMER select CLK select HAVE_PRIVATE_LIBGCC select SUPPORT_OF_CONTROL select TIMER config ARM bool "ARM architecture" select CREATE_ARCH_SYMLINK select HAVE_PRIVATE_LIBGCC if !ARM64 select SUPPORT_OF_CONTROL config M68K bool "M68000 architecture" select HAVE_PRIVATE_LIBGCC select SYS_BOOT_GET_CMDLINE

Archlinux清华大学镜像源

旧街凉风 提交于 2019-11-27 22:03:28
archlinux 编辑 /etc/pacman.d/mirrorlist, 在文件的最顶端添加: Server =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archlinux/$repo/os/$arch archlinuxcn 使用方法:在 /etc/pacman.conf 文件末尾添加以下两行: [archlinuxcn] Server =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archlinuxcn/$arch 之后安装 archlinuxcn-keyring 包导入 GPG key。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mc-r/p/11379717.html

CentOS7使用‘中科大源’

依然范特西╮ 提交于 2019-11-27 15:22:57
中科大的源质量速度都不错,推荐使用。 这里列出CentOS 7的Base和epel的源。 进入/etc/yum.repos.d/中,将原本的几个repo文件备份,之后新建三个repo文件 内容如下: 1.CentOS-Base.repo: # CentOS-Base.repo # # The mirror system uses the connecting IP address of the client and the # update status of each mirror to pick mirrors that are updated to and # geographically close to the client. You should use this for CentOS updates # unless you are manually picking other mirrors. # # If the mirrorlist= does not work for you, as a fall back you can try the # remarked out baseurl= line instead. # # [base] name=CentOS-$releasever - Base #mirrorlist=http://mirror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