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五及第七周总结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4:01
设计一个类层次,定义一个抽象类--形状,其中包括有求形状的面积的抽象方法。 继承该抽象类定义三角型、矩形、圆。 分别创建一个三角形、矩形、圆存对象,将各类图形的面积输出。 注:三角形面积s=sqrt(p (p-a) (p-b)*(p-c)) 其中,a,b,c为三条边,p=(a+b+c)/2 (1) 抽象类定义的方法在具体类要实现; (2) 使用抽象类的引用变量可引用子类的对象; (3) 通过父类引用子类对象,通过该引用访问对象方法时实际用的是子类的方法。可将所有对象存入到父类定义的数组中。 1定义接口Shape,其中包括一个方法size(),设计“直线”、“圆”、类实现Shape接口。分别创建一个“直线”、“圆”对象,将各类图形的大小输出。 (1) 接口中定义的方法在实现接口的具体类中要重写实现; (2) 利用接口类型的变量可引用实现该接口的类创建的对象。 ###1.实验代码及结果 总结:电脑去修了,用室友电脑,没时间总结及完成接口。后续会补上 来源:博客园 作者: saury 链接:https://www.cnblogs.com/saury/p/11653892.html

第五周实验报告和总结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4:01
Java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完成时间 评分等级 实验四 类的继承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抽象类与接口的使用; (2)了解包的作用,掌握包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要求 (1)掌握使用抽象类的方法。 (2)掌握使用系统接口的技术和创建自定义接口的方法。 (3)了解 Java 系统包的结构。 (4)掌握创建自定义包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 (一)抽象类的使用 设计一个类层次,定义一个抽象类--形状,其中包括有求形状的面积的抽象方法。 继承该抽象类定义三角型、矩形、圆。 分别创建一个三角形、矩形、圆存对象,将各类图形的面积输出。 (p-a) (p-b)*(p-c)) 其中,a,b,c为三条边,p=(a+b+c)/2 2.编程技巧 (二)使用接口技术 1定义接口Shape,其中包括一个方法size(),设计“直线”、“圆”、类实现Shape接口。分别创建一个“直线”、“圆”对象,将各类图形的大小输出。 2.编程技巧 (1) 接口中定义的方法在实现接口的具体类中要重写实现; (2) 利用接口类型的变量可引用实现该接口的类创建的对象。 四、实验过程(请自己调整格式) package Tes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abstract class Shape { public abstract double area();//定义抽象类方法 } class

第二章上机实验报告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1:01
实验报告 1、实践题目:改进二分搜索算法 2、问题描述:设a[0:n-1]是已排好序的数组,请改写二分搜索算法,使得当x不在数组中时,返回小于x的最大元素位置i和大于x的最小元素位置j。当搜索元素在数组中时,i和j相同,均为x在数组中的位置。 输入格式: 输入有两行: 第一行是n值和x值; 第二行是n个不相同的整数组成的非降序序列,每个整数之间以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 输出小于x的最大元素的最大下标i和大于x的最小元素的最小下标j。当搜索元素在数组中时,i和j相同。 提示:若x小于全部数值,则输出:-1 0 若x大于全部数值,则输出:n-1的值 n的值 3、算法描述: 整体思路是在方法中先判断是否比最小小或比最大大,然后用while循环,判断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用二分法找到比他大的的最小数和比他小的最大数。 4、算法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每执行一次while循环,数组大小减少一半,最坏情况下while被执行O(logn)次,所以时间复杂度为O(logn) 空间复杂度:不需要其他空间,空间复杂度为O(1) 5、心得体会: 刚开始想了很久要怎么做,不过后面翻了翻书发现其实跟书上的例子差别不大,而且又是没有重复数的数组,就模仿书上做下去了。最后遇到最大的难点居然是输出:在数组中找到x时是输出两次位置,而我一直只输出一次,最后的时候才反应过来会不会是输出两次,然后还真是要输出两次

第三周课程总结实验报告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5:01
1,实验代码 public class shuixianhu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 String [] args ){ int a , b , c ; for ( int n = 100 ; n < 1000 ; n ++){ a = n / 100 ; b = n % 100 / 10 ; c = n % 10 ; if ( n == Math . pow ( a , 3 )+ Math . pow ( b , 3 )+ Math . pow ( c , 3 )){ System . out . println ( n ); } } } } 2,运行截图。 3,设计思路 这个题目主要是让我们提取数字的个位十位百位,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这题就很简单了用一个for循环就可以解决。 (李津老师上课的时候讲过这个题目)这个题目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1,实验代码 public class qiuh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 String [] args ){ int sum = 0 ; int a ; int b ; for ( a = 13 ; a <= 1003 ;){ for ( b = 1 ; b <= 100 ; b ++){ if ( b % 2 == 0 ) sum -= a ; else sum += a ;

实验一实验报告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4:02
课程:《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 班级: 1823 姓名: 孙铭泽 学号:20182305 实验教师:王志强 实验日期:2019年9月9日 必修/选修: 必修 基于命令行和IDE[IntelljIDEA简易教程]( http://www.cnblogs.com/rocedu/p/4421202.html ) 进行简单的Java程序编辑、编译、运行和调试。(本次实验主要使用命令行的方式) 练习Linux基本命令; 学习Java程序的JDB调试技能: https://www.cnblogs.com/rocedu/p/6371262.html 编写简单的Java程序。 先使用虚拟机vim编写一段代码,然后利用jdb进行单步调试,确认代码可以正确编译运行后将代码上传至码云。 问题1:jdb调试时list命令无法列出当前步骤位置。 问题1解决方案:将.java与.class文件放入同一目录下即可解决问题。 问题2:git push 时无法上传,提示目录为空。 问题2解决方案:与码云代码仓库连接失败,重新连接后按顺序git add .和git commit -m “”操作即可正常上传。 第一次使用虚拟机使用Java语言编写程序,虽然是一个很小很简单的程序,但是这是一个新的学习进程的开始。Linux命令行操作下的编译和单步调试过程与上学期使用codeblock编译调试C语言比起来麻烦很多

C# 第2次实验报告:C#编程基础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3:02
文章目录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二、实验内容(或实验原理、实验拓扑) 练习1:C# 几种数据类型转换方式。 练习2:定义一个变量保存一个分数,判断该分数属于什么等级。 练习3:从一个整数数组中取出最大的整数。 三、实验设备与环境 四、实验设计方案(包括实验步骤、设计思想、算法描述或开发流程等) 五、实验结果(包括设计效果、测试数据、运行结果等) 六、实验小结(包括收获、心得体会、注意事项、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建议等) 七、附录(包括作品、流程图、源程序及命令清单等)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掌握类型之间的转换方法; 掌握C#语言的选择语句、循环语句、跳转语句的使用; 掌握数组的定义和使用,掌握foreach语句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或实验原理、实验拓扑) 练习1:C# 几种数据类型转换方式。 (int)变量名[强制类型转换] int.Parse(string 变量名)。 int.TryParse(string s, out int result) Convert.ToInt32 练习2:定义一个变量保存一个分数,判断该分数属于什么等级。 60分以下E,60 ~ 70D,70 ~ 80C,80 ~ 90 B,90或90以上是A。 练习3:从一个整数数组中取出最大的整数。 三、实验设备与环境 I7 7700HQ+16G内存+38TB分布式硬盘的笔记本电脑、Windows 10

软件设计项目进展21 2019/9/8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9:01
1今天完成的工作 今天完成了一个前端的订单详情的页面。 然后就是继续进行软件课设实验报告的内容书写。 2明日计划 明天的计划是继续优化小程序,然后一边也写着实验报告,构思正文的结构和内容。 3今日小结 今天在写页面的时候发现比开始熟练很多了,速度也变快了,果然只有不停的实践才有最好的效果。还有在写实验报告的时候发现需要写的内容很多,尤其是正文需要详细说明。 来源:博客园 作者: dy99 链接:https://www.cnblogs.com/dydy9999/p/11487958.html

第一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HTTP数据包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9:01
第一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HTTP数据包 Ŀ¼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内容 3. 实验报告 第一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HTTP数据包 1 实验目的 熟练使用Packet Tracer工具。分析抓到的HTTP数据包,深入理解:HTTP协议,包括语法、语义、时序。 2 实验内容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报文,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响应报文。具体包含: 3. 实验报告 个人信息 姓名:胡非凡 学号:201821121081 班级:计算1813 一,实验目的: 熟练使用Packet Tracer工具。分析抓到的HTTP数据包,深入理解:HTTP协议,包括语法、语义、时序。 二,实验内容: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报文,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响应报文。具体包含: 1,建立网络拓扑结构(给出网络拓扑结构图,并简要解释。) 2,配置参数 客户端的IP地址(xx.xx.xx.xx)(后两位必须是你学号的尾数)。 将PC端地址设为:192.168.1.81; (1)选取的抓包类型为HTTP型 (2)输入IP地址进行访问 (3)抓包的结果 请求报文 HTTP Data:Axxept-Language:en-us 表示HTTP的请求:希望优先得到英文版本 Accept:*/* 表示接收任意类型 Connection:close 表示服务器发送完请求后可以释放连接

第一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HTTP数据包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7:01
1.实验目的 Packet Tracer工具。分析抓到的HTTP数据包,深入理解:HTTP协议,包括语法、语义、时序。 2.实验内容 客 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报文,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响应报文。具体包含: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配置参数 抓包 3.实验内容 (1)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2)配置参数 配置PC端的IP地址 请求报文 Get/HTTP/1.1 Accept-Language: en-us Accept: */* Connection: close Host: 192.168.1.83 get为操作方法,请求读取由URL标志的信息。 1.1为HTTP的版本 Accept-Language: en-us表示用户希望优先得到英文版本的文档 Connection:服务器发完请求文档后可以释放连接 Host: 192.168.83 为主机的域名 响应报文 HTTP/1.1 200 OK Connection: close Cnontent-Length: 357 Content-Type: text/html Server: PT-Server/5.2 HTTP DATA.. 来源:博客园 作者: biuhongWA 链接:https://www.cnblogs.com/729678591a/p/11462736.html

第八章指针实验报告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3:01
实验项目:指针实验 姓名:谢丽萍 实验地点:514教室 实验时间:2019年6月12日 一、本章要点 1、掌握指针的概念和定义的方法; 2、指针运算符和指针定义的区别; 3、指针与数组、字符串的关系; 4、指针函数的参数和返回指针的函数; 5、函数指针; 二、实验内容 1、实验练习 ①问题简单的描述: 1、定义一个整形指针变量匹,使它指向一个整形变量啊,定义一个浮点型指针去,使它指向一个浮点型变量吧,同时定义另外一个整型变量并赋初值3。 2、使用指针变量,调用scanf函数分别输入a和b的值。 3、通过指针间接访问并输出a,b的值。 4、按十六进制方式输出p,q的值并输出。 5、将P向c,通过P间接访问c的值并输出。 6、输出P的值及c的地址,并与上面的结果进行比较。 ③实验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int * p , a , c = 3 ; float * q , b ; p =& a ; q =& b ; printf ( "please input the value of a,b:" ); scanf ( "%d%f" ,& a ,& b ); printf ( "result:\n" ); printf ( " %d,%f\n" , a , b ); printf ( " %d,%f\n" ,* p ,*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