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网址:https://blog.csdn.net/zwl1584671413/article/details/77936950
https://blog.csdn.net/Righthek/article/details/39347917
WIFI是遵循IEEE802.11协议
WIFI网络结构,主要介绍涉及智能家居无线网络这块的组成元件:
1、站点STA(Station):所谓的站点,是指具有WIFI通信功能的,并且连接到无线网络中的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2、接入点AP(Access Point):也可称为基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WIFI热点,更通俗一点,就是我们家里的无线路由器。当我们需要从互联网上获取数据到手机上显示时,接入点就相当于一个转发器,将互联网上其他服务器上的数据转发给我们的手机。同时,接入点也属于站点的一种。
3、基本服务器集BSS(Basic Service Set):基本服务器集的组成情况有两种:a. 由一个接入点和若干个站点组成;b. 由若干个站点组成,最少两个。为什么这么分呢?主要和802.11网络类型有关。有接入点的,称为基础结构型基本服务集(infrastructure BSS);无接入点的,称为独立型基本服务集(Independent BSS,简称IBSS),IBSS也有其它的叫法,称为Ad Hoc Network。
4、服务集识别码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当我们去一个新地方的时候,开口第一句就是:“请问WIFI账号和密码是多少?”,这里的WIFI账号就是SSID。SSID是通过接入点广播出来了。同时,我们在设置无线路由器时,可修改SSIDD的名称。
5、分布式系统DS(Distribution System):也称为传输系统。它通过基站将多个基本服务器连接起来。而DS属于802.11的逻辑元件,当帧(frame)传送至分布式系统时,随即会被送至正确的基站,而后由基站转送至目的站点STA。分布式系统必须负责追踪站点STA实际的位置,以及帧的传送。若要传送帧给某部移动式站点STA,分布式系统时基站间转送帧的骨干网络,通常称为骨干网络(backbone network)。
6、扩展服务集ESS(Extented Service Set):由一个或者多个基本服务集通过分布式系统串连在一起就构成了ESS。通过ESS,可以扩展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
7、门桥(Portal):802.11定义的新名词,作用就相当于网桥。用于将无线局域网和有线局域网或者其他网络联系起来。所有来自非802.11局域网的数据都要通过门桥才能进入IEEE 802.11的网络结构。门桥可以使这两种类型的网络实现逻辑上的综合。
WIFI网络架构图:
网络类型,网络类型主要在BSS中进行分类,如上面提到的独立型基本服务集(Independent BSS)和基础结构型基本服务集(Infrastructure BSS)。
1、独立型基本服务集
在IBSS中,每个站点不需要通过接入点AP就可以与相同IBSS下的任何其他站点彼此建立通信。两者间的距离必须可以在可以直接通信的范围内。通常,IBSS是由少数几部工作站针对特定目的而组成的临时性网络,最低限度的IBSS,是由两个站点组成的。IBSS有时被称为特设网络(ad hoc network)。
2、基础结构型基本服务集
判断是否为基础结构型网络,只要检视是否有基站参与其中。基站负责基础结构型网络所有的传输,包括同一服务区域中所有行动节点之间的通信。位于基础结构型基本服务集的移动式站点,如有必要跟其他移动式站点通信,必须经过两个步骤。首先,由开始对话的站点将帧传递给基站。其次,由基站将此帧转送至目的站点。既然所有通信都必须经过基站,基础结构型网络锁对应的基本服务区域就相当于基站的传送范围。虽然这种做法比直接传送资源耗费较多的资源,不过它有两个主要的优点。
优点:
1. 基础结构型基本服务集被界定在基站的传输范围。所有移动式站点都必须位于基站的传输范围之内,不过移动式站点之间的距离则无限制。允许移动式站点彼此直接通信虽然可以省下一些频宽,不过代价是相对提高了物理层的复杂度,因为每个站点都必须维护与服务区域中其他站点的邻接关系。
2. 基站在基础结构型网络里的作用是协助站点节省电力。基站乐意记住有哪些站点处于省电状态,并且为之暂存帧,以电池供电的工作站可以关闭无线收发器,只有在传输或接收来自基站的暂存帧时才会加以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