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周作业

删除回忆录丶 提交于 2020-03-03 13:18:56

1、简述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

   TCP/IP与OSI最大的不同在于OSI是一个理论上的网络通信模型,而TCP/IP则是实际运行的网络协议;
1. OSI引入了服务、接口、协议、分层的概念,TCP/IP借鉴了OSI的这些概念建立TCP/IP模型。
2. OSI先有模型,后有协议,先有标准,后进行实践;而TCP/IP则相反,先有协议和应用再提出了模型,且是参照的OSI模型。
3. OSI是一种理论下的模型,而TCP/IP已被广泛使用,成为网络互联事实上的标准。
osi 七层模型包括: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会话层;
TCP/I五层模型包括: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

对应关系:
第七周作业

2、总结描述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客户端A向服务器B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
1、A请求:A请求建立连接,发送序列号为X、标志位SYN=1的包,请求建立连接,此时,A进入同步已发送状态(SYN-SEND);
2、B确认:B收到A发送的请求之后,若同意建立连接,发送序列号位Y、确认序号为X+1、SYN=1、ACK=1的包,此B进入同步已接收状态(SYN-RCVD);
3、A确认:A收到B的确认包后,发送序列号为X+1、确认序号为Y+1、ACK=1的包,确认收到;将该报文发出后,A进入已连接状态(ESTABLISHED),B收到之后进入已连接状态(ESTABLISHED);
三次握手完成;
客户端A和服务器B断开连接的四次挥手:
A发送断开连接请求:A发送FIN报文, 序列号为M,确认序号N(确认最后一个数据包序列号+1)、ACK=1、FIN=1;发送后,客户端进入FIN-WAIT-1状态;
B确认:B收到A的请求之后发送确认报文,序列号为N、确认号为M+1、ACK=1,确认A发送的请求收到,发送完后进入CLOSE-WAIT状态,此时还可能会向A发送数据;
A收到来自B的确认之后,进入FIN-WAIT-2状态,等待B发送连接FIN报文;
B确认:B发送FIN报文,序号为Q、确认号为M+1、ACK=1、FIN=1,准备关闭连接,B进入LAST-ACK状态;
A确认:A收到B的FIN报文后,发出确认报文,序号为M+1,确认号是Q+1,ACK=1,发送此报文后,等待2个msl时间后,进入CLOSED状态;
B收到A的确认之后,也进入CLOSED状态;
四次挥手完成。
发送序号随机生成,一次加1 ,防止被恶意***;
确认序号是期望的确认值,如果对方发来的确认序号不是期望值,丢弃数据包;

 

3、描述TCP和UDP区别

tcp: 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
    通信前需要建立虚拟链路,结束后拆除链路;
    具有确认机制、重传机制、拥塞控制、窗口机制 ,数据不会丢失,且不重复,顺序到达;
    错误检查;
    速度慢,效率低;
UDP:  无连接的协议,不可靠传输协议;
没有确认机制,尽可能传输,容易丢包;
传输性能高,速度快,适合大量数据传输;

 

4、总结ip分类以及每个分类可以分配的IP数量

A类地址范围:0.0.0.0--127.255.255.255
    网络号范围0.0.0.0---127.0.0.0    
    默认子网掩码:255.0.0.0
    私网ip地址范围:10.0.0.0--10.255.255.255
    每个网段中的可以分配的IP个数:2^24-2
B类地址:128.0.0.0---191.255.255.255
    网络号范围128.0.0.0---191.255.0.0
    默认子网掩码:255.255.0.0
    私网ip地址范围:127.16.0.0---127.31.0.0
    每个网段中的可以分配的IP个数:2^16-2
C类地址:192.255.0.0---192.255.255.255
    网络号范围192.255.0.0---223.255.255.0
    默认子网掩码:255.255.255.0
    私网ip地址范围:192.168.0.0---192.168.255.255
    每个网段中的可以分配的IP个数:2^8-2
D类地址范围:224.0.0.0---239.255.255.255
            组播地址
E类地址范围:240.0.0.0---247.255.255.255
            保留地址

 

5、总结IP配置方法

1、dhcp动态获取;

2、静态配置:
    1)编辑网卡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IFACE
    2)图形化配置:
        nm-connection-editor
    字符工具 :
        system-config-network-tui,setup 
        nmtui nmtui-connect    
        nmtui-edit       
        nmtui-hostname  

    3)centos7 使用nmcli管理网络:
        创建新的连接eth1-test,指定静态IP地址:
        nmcli con mod “eth1-test” ipv4.addresses "192.168.43.111/24  192.168.43.254"
        修改eth1的地址,并修改配置文件: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eth1 ipv4.method manual ipv4.addresses 3.3.3.3/24
        创建新的连接eth1-test ,指定动态IP地址:
        nmcli connection add con-name  eth1-test  ifname eth1 type ethernet ipv4.method auto
        创建新的连接eth1-test ,指定静态IP地址:
        nmcli connection add con-name  eth1-test  ifname eth1 type ethernet ipv4.method  manual ipv4.addresses 1.1.1.1/24

    4)临时改静态IP
        1)ip addr add  
        2)ifconfig IFACE IP netmask NETMASK 
            ifconfig eht0 192.168.43.111/24
        3)ip addr { add | del } IFADDR dev STRING 
            ip addr add 192.168.43.111/24 dev eth1 label eth1:0  scope link
            ip a a 192.168.43.112/24 dev eth1 label eth1:1

架构班小伙伴作业看这里:

1、基于nfs实现openstack云盘容量的扩容。

 

2、安装配置tomcat,实现对java代码访问。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