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之CSS

与世无争的帅哥 提交于 2019-12-17 07:50:28

一、简介

CSS(Cascade Style Sheets)层叠样式表, 是一种用来表现HT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一个应用)或X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一个子集)等文件样式的计算机语言。
CSS目前最新版本为CSS3,是能够真正做到网页表现与内容分离的一种样式设计语言。相对于传统HTML的表现而言,CSS能够对网页中的对象的位置排版进行像素级的精确控制,支持几乎所有的字体字号样式,拥有对网页对象和模型样式编辑的能力,并能够进行初步交互设计,是目前基于文本展示最优秀的表现设计语言。CSS能够根据不同使用者的理解能力,简化或者优化写法,针对各类人群,有较强的易读性。
CSS是用来美化网页用的,没有网页则CSS毫无用处,所以CSS需要依赖HTML展示其功能 。

1.CSS基本语法

CSS 样式由选择器和一条或多条以分号隔开的样式声明组成。每条声明的样式包含着一个 CSS属性和属性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器名{
属性 : 属性值;

}

div{
background-color : red;
}

注意:
css声明要以分号;结束,声明以{}括起来
建议一行书写一个属性
若值为若干单词,则要给值加引号,如 font-family: “agency fb”;
如果涉及到与 HTML 文档一起工作的话,class 和 id 名称对大小写是敏感的(学到js时就会有所了解)。

2.注释

多行注释:/这里的内容就是注释/

3.CSS的使用

行内式 、嵌入式 、引入外联样式文件
行内式
行内式式将样式定义在具体html元素的style属性中。以行内式写的CSS耦合度高,只适用于当前元素,在设定某个元素的样式时比较常用。

这是一段文本

在当前元素使用 style 属性的声明方式。
style 是行内样式属性;
color 是颜色属性;red 是颜色属性值;
font-size是字体大小属性;50px 是字体大小属性值
嵌入式
嵌入式通过在html页面内容开辟一段属于css的代码区域,通常做法为在< head>标签中嵌套

引入外联样式文件
在实际开发当中,很多时候都使用引入外联样式文件,这种形式可以使html页面更加清晰,而且可以达到更好的重用效果。

style.css
p {
color: green;
font-size: 30px;
}

test.html

rel:rel 属性规定当前文档与被链接文档之间的关系。 stylesheet:文档的外部样式表。 很多时候,大量的 HTML 页面使用了同一个CSS。那么就可以将这些 CSS 样式保存在一个单独的.css 文件中,然后通过元素去引入它。 注意:当有多重样式时,记住前提规则,越精确越优先

三、CSS选择器

基本选择器

通用选择器*
选择所有

  • {…}
  • {
    color: orange;
    }
    元素选择器
    元素名称{…}
    p{
    color: red;
    font-size: 20px;
    }
    id选择器#
    #id属性值{…}
    #p1 {
    font-weight: bold;
    }

类选择器.

.class属性值{…}
.hidden {
display: none;
}
属性选择器
选取带有指定属性的元素
[属性名]{…}
[id]{
color: red;
font-size: 20px;
}

用于选取带有指定属性和值的元素
[属性名=属性值]{……}
[id=div3]{
color: green;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选取属性值中包含指定词汇的元素,通常是以空格分隔的多个词汇。
[attribute~=value]
[title~=flower]{
border: 5px solid yellowgreen;
}

title 属性中包含单词 "flower" 的图片会获得黄色边框。


选取带有以指定值开头的属性值的元素,该值必须是整个单词,通常是一中划线分割的一个单词。
[attribute|=value]
[class|=en]{
border: 5px solid yellowgreen;
}

Hello!

Hi!

Ello!

nihao!

分组选择器

当几个元素样式属性一样时,可以共同调用一个声明,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
选择器1,选择器2,…{…}
h2 , #pre1 {
color: orange;
font-style: italic;
}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