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产品的需求分析:未来的图书会是什么样子?

ⅰ亾dé卋堺 提交于 2019-12-16 12:46:14

一、如何对需求不确定的创新产品进行分析和设计?

1、对于需求不确定的创新产品进行分析和设计,首先我们要做的一定是尽可能的明确需求。首先需要思考产品的用户是谁?产品的客户是谁

  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用户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等于客户,公司为办公软件买单,但是公司的员工使用办公软件。产品首先要做的是讨好用户还是客户,这对于后期需求的搭建尤为重要。能够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产品才是最好的产品,如果这个产品能够节省用户的时间给用户生活带来便利,那么用户就倾向于使用这个产品。我们必须抓住用户的迫切需求,搞懂他们在现阶段遭遇的难题,然后在产品里面去解决这些问题。

2、确定了产品的目标对象,收集和整理需求

3、任何需求尽可能地形成正规的需求分析文档,并且不断迭代,反复多次地确认

  在需求分析阶段对需求的明确将在很大一个程度上减轻后期的工作负担。具体的需求采集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1)用户访谈
  (2)可用性测试
  (3)问卷调查
  (4)数据分析
  提出“需求采集人人有责”的概念,这样,我们才能“尽可能多地采集”。


4、对需求进行整理。
  产品经理要有自我判断和思辨的能力,更多的时候,用户并不知道他们自己真实的想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也并不知道怎么样才是对这个产品更好的,产品经理必须要沉淀他们的需求。“少即是多”,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需要实现的,有时候更少的需求反倒能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
  一个功能的多次需求会议中,需要有这样一个过程:开始对一个功能想得不完整,说着说着大家都想把这个功能做得再强一点,这里加一点那里加一点,但后来通常因为技术实现、资源等原因,又把这些加上去的功能点一个又一个地砍掉,甚至会发现砍到最后和一个月前的第一次方案是一样的。看似白搭的这个过程其实是有用的,这是一个“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的三段过程,对于那些加上又砍掉的功能点,在第一个阶段我们根本没有想到,第二个阶段想到了,很兴奋,那就做吧,而第三个阶段的砍掉是权衡了利弊之后的决定,和“没想到”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无法绕过第一阶段的无知,也千万别停在中间那个功能点“大而全”的时候,必死无疑! 而第三阶段的“少做”则是超越第二阶段“多做”的“少做”,这才是真正的“多做”。
  有很多文章谈到这样的思想,用100%的质量去实现 75%的数量,而不是反过来! 吸引用户的往往只是功能模块中的一两个点,我们一开始只要让其拥有 100%的质量其实就够了,这样留给用户的是升级的期待,而如果反过来,功能铺得很开,但每个点都不爽,那反而喧宾夺主,把闪光的地方给掩埋了。


5、绘制原型图,形成产品需求文档
  这时就需要开始编写文档,该文档是产品项目由“概念化”阶段进入到“图纸化”阶段的最主要的一个文档。当然,这个定义针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广义上来讲,产品需求的描述,应该包含有产品的战略和战术,战略是指:产品定位、目标市场、目标用户、竞争对手等。战术是指产品的结构、核心业务流程、具体用例描述、功能&内容描述等。

二、未来的图书是什么样的?
  如今,电子类产品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在人的一天当中,我们很难摆脱电子产品的束缚。谈到读书,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阅读电子书、因为电子书保存在手机或者kindle等阅读设备上,保存方便,节省空间。而且很多阅读设备都带有做笔记的功能,也不需要在纸质书上做笔记,一切都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完成。至此我们就开始思考,这就是未来图书的样子吗?

  我想不是的,因为这种思维是有限制的,这里的图书不过是将纸质的书籍电子化,并没有实现进化,只不过传输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因此,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在创作的过程中,也会倾向于使用网络来发布自己创作的书籍。书籍的形式可能也会越来越多样化,在网页中嵌入动画、视频、声音等元素,让书籍显得更具吸引力,能够博得读者的眼球。因此在作者的角度,图书也许未必是图书,它只是一种知识的载体,它可能是网站,动画,视频,文字等等多样化的形式,只要可以完成传播的目的即可。

  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未来的图书未必是文字的,只要可以用最快,最便捷和容易理解的方式获取知识即可。读者的关注点并不是这是不是图书,读者的关注点是读者是否可以理解图书里面的知识。

  所以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学习知识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只要可以达到最终获取知识的目的即可。至于现在的文学类图书,我认为必将长期存在,文学本身就是文字的艺术,纸质的也好,电子化的也好,重要的是中间的文字,以后也许形式发生改变,但是核心不会改变。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