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网掩码

OSI七层模型

佐手、 提交于 2019-12-01 16:15:27
互联网通信原理: 物理层: 计算机之间要想一起玩,就必须接入 internet ,言外之意就是计算机之间必须完成组网 主要是基于电器特性发送高低电压(电信号),高电压对应数字1,低电压对应数字0 数据链路层: 单纯的电信号0和1没有任何意义,必须规定电信号多少位一组,每组什么意思 定义了电信号的分组方式 以太网协议: 早期的时候各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分组方式,后来形成了统一的标准,即以太网协议 ethernet 一组电信号构成一个数据包,叫做‘帧’ 每一数据帧分成:报头head和数据data两部分 head包含:(固定18个字节) 发送者/源地址,6个字节 接收者/目标地址,6个字节 数据类型,6个字节 data包含:(最短46字节,最长1500字节) 数据包的具体内容 head长度+data长度=最短64字节,最长1518字节,超过最大限制就分片发送 mac地址: head中包含的源和目标地址由来: ethernet 规定接入 internet 的设备都必须具备网卡,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地址便是指网卡的地址,即mac地址 -mac地址:每块网卡出厂时都被烧制上一个世界唯一的mac地址,长度为48位2进制,通常由12位16进制数表示(前六位是厂商编号,后六位是流水线号) 广播: 有了mac地址,同一网络内的两台主机就可以通信了(一台主机通过arp协议获取另外一台主机的mac地址)

IP计算随笔

十年热恋 提交于 2019-12-01 15:59:21
取值范围 可容纳主机 A类地址 1.0.0.0—127.0.0.0 1亿+ B类地址 128.0.0.0—191.255.255.255 6万+ C类地址 192.0.0.0—255.255.255.255 254 IP地址=网络位+主机位 IP地址计算: 若已知IP地址和子网掩码,求 网络部分: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转化为二进制再对位求“与”运算 主机部分:将子网掩码取反再与IP地址求“与”运算 —————————————————————————————— 例:IP:192.9.200.13 子网掩码:255.255.255.0 求网络部分:11000000.00001101.11001000.00001101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0000000=192.9.200.0 求主机部分:11000000.00001101.11001000.00001101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111111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01=0.0.0.13 —————————————————————————————— 说明:1、斜杠后面的数字代表二进制最高位到最低位“1

趣谈网络协议

主宰稳场 提交于 2019-12-01 12:49:25
第一讲 为什么要学网络协议 协议三要素 语法,就是这一段内容要符合一定的规则和格式。例如,括号要成对,结束要使用分号等。 语义,就是这一段内容要代表某种意义。例如数字减去数字是有意义的,数字减去文本一般来说就没有意义。 顺序,就是先干啥,后干啥。 常用的协议 应用层(数据封装格式) DHCP HTTP HTTPS RTMP P2P DNS GTP RPC 传输层 (会话连接机制、端口号) UDP TCP 网络层 ICMP IP OSPF BGP IPSec GRE 链路层 ARP VLAN STP 物理层 网络跳线 浏览器输入网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查找目标IPd地址 一般通过DNS协议查找,或者HTTPDNS查 结果得到目标ip地址:106.114.138.24 打包请求 此处用了https协议, 无论使用什么协议都会有正文部分 应用层:在http头:请求方式,url地址,协议版本号,正文格式,正文长度 传输层:tcp头:浏览器端口号,电商服务器端口号 网络层:ip头:客户端IP,电商服务器ip 链路层:MAC头:客户端的mac地址,电商服务器的mac 第二讲 网络分层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问题:二层设备、三层设备、四层LB、七层LB是什么? 二层设备的处理是mac层的东西,就是只把MAC头摘下来,看看到底是丢弃、转发、还是自己留着 三层设备就是把MAC头摘下来之后,再把IP头摘下来

必须掌握的八个DOS命令(转)

老子叫甜甜 提交于 2019-12-01 10:06:53
转载 http://www.cnblogs.com/Tonyyang/ 必须掌握的八个DOS命令 一,ping      它是用来检查网络是否通畅或者网络连接速度的命令。作为一个生活在网络上的管理员或者黑客来说,ping命令是第一个必须掌握的DOS命令,它所利用的原理是这样的:网络上的机器都有唯一确定的IP地址,我们给目标IP地址发送一个数据包,对方就要返回一个同样大小的数据包,根据返回的数据包我们可以确定目标主机的存在,可以初步判断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等。下面就来看看它的一些常用的操作。先看看帮助吧,在DOS窗口中键入:ping 回车,。所示的帮助画面。在此,我们只掌握一些基本的很有用的参数就可以了(下同)。      -t 表示将不间断向目标IP发送数据包,直到我们强迫其停止。试想,如果你使用100M的宽带接入,而目标IP是56K的小猫,那么要不了多久,目标IP就因为承受不了这么多的数据而掉线,呵呵,一次攻击就这么简单的实现了。      -l 定义发送数据包的大小,默认为32字节,我们利用它可以最大定义到65500字节。结合上面介绍的-t参数一起使用,会有更好的效果哦。      -n 定义向目标IP发送数据包的次数,默认为3次。如果网络速度比较慢,3次对我们来说也浪费了不少时间,因为现在我们的目的仅仅是判断目标IP是否存在,那么就定义为一次吧。      说明一下,如果-t

网络基础——子网掩码

孤人 提交于 2019-12-01 09:48:40
虽说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但是不得不说,自己的网络基础差到不行。 于是花了些时间研究了一下子网掩码,主要是研究了一下通过子网掩码判断主机数量 首先,我们需要把子网掩码转为二进制 以255.255.255.0为例,这个是我常见到的子网掩码(以.为分隔符,分为四段,每段为8个1) 其对应的二进制应该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至于255如何变成11111111,则是因为以2为底,对应位数上的值为1,所在的位置为n,则幂数为n-1,可得下式。以此类推 11111111->2^7+2^6+2^5+2^4+2^3+2^2+2^1+2^0=128+64+32+16+8+4+2+1=255 其次,我们可以发现,最后一段为00000000。8个零,也就是说,我们的主机位为8位(也就是从00000000-11111111),可得 2^8=256 最后,有一个全0(网段地址)和全1(广播地址)的地址不能用,所以,我们需要减去2个ip,则剩余可用主机数为 256-2=254 注:有一种说法是,还有一个网关地址需要减去,即254-1=253 以下这个图可以记一下。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位数,即32位,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55,所有位全为1。32位即4*8=32,也就是有多少个1.如24位就是24个1,也就是3*8=24,也就是255.255

快速子网掩码计算方法(完全心算法)

ⅰ亾dé卋堺 提交于 2019-12-01 09:45:12
先从掩码看起 不管是255.X.0.0还是255.255.X.0或者是255.255.255.X我们一般只计算X的部分X部分的总位数一共是8位按以下方法进行划分,掩码部分可以不计。因为掩码部分的计算方法就是权值相加而已。所以只要记住权值就可以了。其实权值也不用记。地球人都知道。 权值 128 64 32 16 8 4 2 1 位数 1 1 1 1 1 1 1 1 掩码 128 192 224 240 248 252 254 255 我们不管前后。前面全是255,后面全是0。需要计算的位只有8位。 第X位的权值为该网段内IP地址的数量。假设计算第四段的第六位,对应的权值是4,下面对应的掩码是252。255.255.255.252或/30前三位为3*8=24然后就数数。数到4就是30位。而权值相加就是252。每一个段的IP数量就是4个(权值)。如果是第三段。也是一样。仍然是用4来计算。255.255.252.0或/22前三位为2*8=16数到4就是22。每一段的IP数量为4*256=1024。网络位的计算方法为除以权值取整数。比如一个IP为192.168.1.13。那么用13除4就是12。12+4为16就是下一个网络位。很明显广播就是15了。IP范围就是12-15。可用IP为13-14需要计算的所有东西一般为。IP数量。网络位。广播地址。子网掩码。 子网汇聚和拆分也是同一个原理。

网络基础之IP地址

混江龙づ霸主 提交于 2019-12-01 09:09:54
一、IP地址   1、IP地址就是给互联网上每一台主机 (或路由器)每一个接口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唯一的32位二进制的地址标识符。现在由互联网名字和数字分配机构ICANN进行分配。   2、转换成十进制 二、分类IP    分类IP就是将IP分成若干个固定类,每一类地址都是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第一个字段为网络号,必须是唯一的。第二个字段为主机号。   1、A类地址     A类地址网络号占一个字节,只有7bit位可供使用,可指派的网络号为(2的7次方-2)       a、网络号全0的IP地址是一个保留地址,意思是“本网络”;       b、网络号为127的保留作为本地软件的环回测试     A类地址主机号占3个字节,每一个A类网络最大主机数是(2的24次方-2 = 16777214)       a、全0表示这个网络,5.1.2.3 => 5.0.0.0        b、全1表示这个网络所有主机,5.1.2.3 => 2.255.255.255     IP地址一共(2的32次方 = 4294967296),A类地址占了(2的31次方)50%。   2、B类地址     B类地址网络号占2个字节,可指派的网络号为(2的14次方-1)       a、网络号为128.0.0.0保留     B类地址主机号占2个字节,每一个B类网络最大主机数是(2的16次方-2 =

携程第二批笔试题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19-12-01 08:13:59
1. 在软件系统中,经常会使用到IP黑名单功能。例如下面的黑名单样例,条目可能是单个IP,也可能是一个子网,IP黑名单样例 62.33.12.122 221.58.4.0/24 8.9.88.1 …… 请构建数据结构,在加载黑名单后,能判定给定的IP是否命中指定的IP黑名单。 输入: 第一行输入指定的IP地址,IPv4格式输入; 第二行输入指定的IP黑名单地址,可以是一个IPv4地址,或一个子网地址。 输出: 判断指定的IP是否命中指定的IP黑名单 样例输入: 2.33.128.9 2.33.128.0/24 样例输出: 1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 IP地址 IP地址被用来给Internet上的电脑一个编号。大家日常见到的情况是每台联网的PC上都需要有IP地址,才能正常通信。我们可以把“个人电脑”比作“一台电话”,那么“IP地址”就相当于“电话号码”,而Internet中的路由器,就相当于电信局的“程控式交换机”。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被分割为4个“8位二进制数”(也就是4个字节)。IP地址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间的十进制整数。例:点分十进IP地址(100.4.5.6),实际上是32位二进制数(01100100.00000100.00000101.00000110)。 网络地址: 1

算法 识别有效ip地址和掩码并做统计

[亡魂溺海] 提交于 2019-12-01 05:34:06
题目描述 请解析IP地址和对应的掩码,进行分类识别。要求按照A/B/C/D/E类地址归类,不合法的地址和掩码单独归类。 所有的IP地址划分为 A,B,C,D,E五类 A类地址1.0.0.0~126.255.255.255; B类地址128.0.0.0~191.255.255.255; C类地址192.0.0.0~223.255.255.255; D类地址224.0.0.0~239.255.255.255; E类地址240.0.0.0~255.255.255.255 私网IP范围是: 10.0.0.0~10.255.255.255 172.16.0.0~172.31.255.255 192.168.0.0~192.168.255.255 子网掩码为二进制下前面是连续的1,然后全是0。(例如:255.255.255.32就是一个非法的掩码) 输入描述: 多行字符串。每行一个IP地址和掩码,用~隔开。 输出描述: 统计A、B、C、D、E、错误IP地址或错误掩码、私有IP的个数,之间以空格隔开。 示例1 输入 复制 10.70.44.68~255.254.255.0 1.0.0.1~255.0.0.0 192.168.0.2~255.255.255.0 19..0.~255.255.255.0 输出 复制 1 0 1 0 0 2 1 参考讨论;子网掩码这块不是很熟悉,感觉没有特别好的算法

这应该是把计算机网络五层模型讲的最好是文章了,看不懂你打我

安稳与你 提交于 2019-12-01 00:45:27
帅地:用心写好每一篇文章! 前言 天各一方的两台计算机是如何通信的呢?在成千上万的计算机中,为什么一台计算机能够准确着寻找到另外一台计算机,并且把数据发送给它呢? 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网络通信的 5 层模型,但是可能并不是很清楚为什么需要五层模型,五层模型负责的任务也有可能经常混淆。下面是网络通信的五层模型 说实话,五层模型的具体内容还是极其复杂的,不过今天这篇文章,我将用最简洁的模式,通过网络通信的五层模型来讲解 一台计算机是如何找到另外一台计算机并且把数据发送给另一台计算机的 ,就算你没学过计算机网络,也能够听的懂。 1. 物理层 一台计算机与另一台计算机要进行通信,第一件要做的事是什么?当然是要把这台计算机与另外的其他计算机连起来啊,这样,我们才能把数据传输过去。例如可以通过光纤啊,电缆啊,双绞线啊等介质把他们连接起来,然后才能进行通信。 也就是说,物理层负责把两台计算机连起来,然后在计算机之间通过高低电频来传送0,1这样的电信号。 2. 数据链路层 前面说了,物理层它只是单纯着负责把计算机连接起来,并且在计算机之间传输0,1这样的电信号。如果这些0,1组合的传送毫无规则的话,计算机是解读不了的。一大堆0,1谁知道是什么鬼啊。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规则来进行0,1的传送。例如多少个电信号为一组啊,每一组信号应该如何标识才能让计算机读懂啊等等。 于是,有了以太网协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