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网掩码

TCP传输协议

孤街醉人 提交于 2019-12-03 20:58:39
当时查http协议的时候了解的一些网络底层的知识,感觉挺有意思的,就把多位博主的资料整料梳理出来整理到一堆,就当是一篇科普文吧。 一、网络的五层模型 如何分层有不同的模型,有的模型分七层,有的分四层。我觉得,把互联网分成五层,比较容易解释 。 如上图所示,最底下的一层叫做"实体层"(Physical Layer),最上面的一层叫做"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中间的三层(自下而上)分别是"链接层"(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和"传输层"(Transport Layer)。越下面的层,越靠近硬件;越上面的层,越靠近用户。 一、层与协议 互联网的每一层,都定义了很多协议。这些协议的总称,就叫做"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Suite)。它们是互联网的核心,下面介绍每一层的功能,主要就是介绍每一层的主要协议。 二、实体层: 内容小结:电脑连接起来的物理手段 实体层,它就是把电脑连接起来的物理手段。它主要规定了网络的一些电气特性,作用是负责传送0和1的电信号。 三、链接层: 内容小结:在同一个子网络里发送数据包。 3.1 定义 链接层,它在"实体层"的上方, 通过以太网协议在同一个子网络里发送数据包 。 3.2 以太网协议(不是http协议) 以太网规定,一组电信号构成一个 数据包 ,叫做"帧"(Frame)

IPv4-构造超网

倖福魔咒の 提交于 2019-12-03 17:00:30
  5台PC和两个路由器 PC 设置 IP地址 子网掩码 默认网关 路由器设置 端口的IP地址 子网掩码 static PC1 ping PC3 PC1 ping PC5 PC3 ping PC5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ongxiaoke/p/11803751.html

网络编程~~~osi五层协议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19-12-03 15:24:05
物理层 / 数据链路层 / 网络层 / 传输层 /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一 物理层 物理层指的就是网线,光纤, 双绞线等物理传输介质 物理层发送的是数据(比特流) 二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对数据进行分组 以太网协议: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组 一组数据构成一个数据报,又叫一帧 每一个数据报分为: 报头head和数据data两部分 head包含: 源地址(6个字节) 目标地址(6个字节) 数据类型(6个字节) data包含: 数据报的具体内容(最短46字节,最长1500字节) mac地址: 计算机网卡上标注的地址,12位16进制数组成(前六位是厂商编号,后六位是流水线号) 计算机的通信方式: 同一个局域网内,通过广播的形式通信. 消息一经广播发出,局域网所有的计算机都能接收到消息,分析消息,是否是找我的,不是就丢弃 计算机只能在局域网内进行广播: 范围大了就会造成广播风暴,效率极低 交换机的mac地址自主学习功能: 同一局域网内: 第一次发送数据, 需要广播的形式,获取对方的mac地址,将mac地址与网口写入交换机的对照表; 第二次发送数据(计算机与网口没更换),单播发送,直接从mac对照表寻找对方的地址 三 网络层 3.1 IP协议 IP协议: 确定局域网(子网)的位置. IP字段: 四分段十进制 192.168.0.12 取值范围:0~255.0~255.0~255.0~255

三种方法告诉你项目超过255个摄像机怎么设置IP?为什么IP地址通常以192.168开头?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19-12-03 09:50:42
我们做弱电的,与ip地址接触最多,无论是弱电的哪方面,都需要跟ip地址打交道,通常我们也会经常听到公网、内网?那什么是公网ip地址呢?什么是私网ip地址呢?为什么我们常见到的ip地址以192.168开头呢? 还有就是一个网段只能容纳254个摄像机,但是我现在项目比较大,都有300多个摄像机了,该咋分配IP地址呢? 我们今天统统来了解一下。 首先关于内、外网的定义:内、外网是相对于防火墙而言的,在防火墙内部叫做内网,反之就是外网。在一定程度上外网等同于公网,内网等同于私网。 一、特殊的IP地址 1、0.0.0.0 严格说来,这个奇葩的地址0.0.0.0已经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IP地址了。它表示的是这样一个集合:也就是说;所有不清楚的主机和目的网络。这里的“不清楚”是指在本机的路由表里没有特定条目指明如何到达。对本机来说,它就是一个“收容所”,所有不认识的“三无”人员,一律送进去。如果你在网络设置中设置了缺省网关,那么计算机系统会自动产生一个目的地址为0.0.0.0的缺省路由。 2、255.255.255.255 限制广播地址 对本机来说,这个地址指本网段内(同一广播域)的所有主机。 然而它的意思很明确,使用人类语言来说意思就是“这里的所有计算机都注意了”这个地址不能被路由器所转发。 3、127.0.0.1 本机地址 主要用于测试。用汉语表示,就是“我自己”。在Windows系统中

路由器接口及静态路由配置

血红的双手。 提交于 2019-12-03 09:03:55
1、网络拓扑构建。添加一台路由器,带2个FastEthernet接口,添加2台PC机,用交叉双绞线将PC机分别与两个FastEthernet口连接。如下图所示。 2、分别为PC1、PC2、F0/0、F0/1规划IP地址及子网掩码。原则是:PC1与F0/0应该属于同一网段;PC2与F0/1应该属于同一网段;F0/0与F0/1应该属于同一网段。请填写下表。 序号 接口 IP地址 子网掩码 1 PC1 222.1.3.1 255.255.255.0 2 PC2 222.1.4.2 255.255.255.0 3 F0/0 222.1.3.3 255.255.255.0 4 F0/1 222.1.4.4 255.255.255.0 3、 分别为 PC1和PC2配置IP地址及子网掩码,参数由上表确定。 PC1的配置: PC2的配置: 4、 FastEthernet接口配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等。 5、连通性测试。请测试接口之间的连通性并分析原因,填写下表。 序号 测试对象 测试结果 原因 1 PC1与F0/0 连通 因为 pc1和F0/0属于同一个网段,能够互相连通 2 PC1与F0/1 不连通 因为 PC1和F0/1不在同一个网段。没有给PC机配置默认的网关 3 PC1与PC2 不连通 没有相应的路由器支持连通 4 PC2与F0/0 不连通 因为 PC2和F0/0不在同一个网段

计算机网络知识

我的未来我决定 提交于 2019-12-03 07:14:47
计算机网络知识   网络体系结构   传输介质,传输技术,传输方法,传输控制   常用网络设备和各类通信设备的特点   Client-Server 结构,Browser-Server 结构   LAN(拓扑,存取控制,组网,网间互连)   Internet 和 Intranet 基础知识以及应用   网络软件,网络管理,网络性能分析    OSI模型与TCP/IP网络体系结构    1.OSI模型   OSI网络体系结构中共定义了七层,从高到低分别是:    应用层(Application) :直接为端用户服务,提供各类应用过程的接口和用户接口。诸如:HTTP,Telnet,FTP,SMTP,NFS等。    表示层(Presentation) :使应用层可以根据其服务解释数据的含义。通常包括数据编码的约定、本地句法的转换。诸如:JPEG,ASCII,GIF,DES,MPEG等。      会话层(Session) :负责管理远程用户或进程间的通信,通常包括通信控制、检查点设置、重建中断的传输链路、名字查找和安全验证服务。诸如:RPC,SQL,NFS等。    传输层(Transport) :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端到端的数据分组传送,负责保证实现数据包无差错、按顺序、无丢失和无冗余的传输。其服务访问点为端口。代表性协议有: TCP (可靠,面向连接,建立连接时要进行3次握手

6.8练习赛题解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6:01
问题描述 可以用一个网络地址和一个子网掩码描述一个子网(即连续的 IP 地址范围)。 其中子网掩码包含 32 个二进制位,前 32-n 位为 1,后 n 位为 0,网络地址的前 32-n 位任意,后 n 位为 0(0<=n<=32) 。 所有前 32-n 位和网络地址相同的 IP 都属于此网络。 例如,网地址为 194.85.160.176(二进制为 11000010 01010101 10100000 10110000), 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48(二进制为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000),则该 子网的 IP 地址范围是 194.85.160.176~194.85.160.183。 现在输入一些网络地址,请你求出包含所有地址的最小的网络(即包含 IP 地址最少的网络)。 输入格式 第一行为一个整数 m, 接下来的 m 行,每行一个 IP 地址,可能有多个相同的地址出现。 输出格式 输出两行,表示包含所有输入的 IP 地址的最小网络,第一行是网络地址,第二行是子网掩码。 数据范围 对于 100%的数据,m<=1000 位运算题,但是题目描述很是麻人呀。。。其实将每个输入的IP地址的4个数字都存起来,而网地址的数字就是输入的IP全部&起来。而子网掩码就只需要计算所有IP地址从左至右完全相等的位数

网络层入门笔记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9:01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有两个:转发和路由。按照是否预先建立连接,可以分为无连接服务模型和连接服务模型。其中无连接服务模型的代表是数据报模型。有链接的代表是虚电路网络模型。 特点是:复杂网络,简化边缘 VC模型是基于连接服务模型的,类似于传统的电话电路网络,会首先建立连接,然后依据该链接进行传输,最后在关闭该链接。其好处是数据流速的较好控制性能。如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网络。 对于某次连接,VC会分配给该链接一个虚电路号VCid,该链接的数据都会携带该VCid进行传输,由每个中间点的路由器进行识别VCid并转发。值得注意的是:每段路由器间同一连接的VCid是不一样的,如下图所示。 当数据从源端到R1时,VCid为12,但是从R1到下一个路由时,VCid为22。因此,路由器除了转发数据包,还要进行的就是更换VCid。 由于目前的intel网络采用的是另一种数据报模型,因此VC在这里不做过多探讨。 特点是:简化网络,复杂边缘 目前Internet主要使用的是数据报网络。数据报网络采用的是无连接模式,每个数据包都携带由目的IP,每个路由器都会依据自身当时情况根据IP地址依次对每个数据包进行转发。因此会出现乱序的情况。由于对每个数据包都进行了IP判断,路由器需要维护一个IP地址转发表。 如上图所示,转发表实际上是采用了IP范围的方式,并且

网络通讯五层架构入门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5:02
上一个话题说到了网络编程的五层网络模型。 所以该说一下互联网通讯过程具体步骤了。 当小锅买了一台新电脑,准备连上网冲浪,问题来了,应该包含什么步骤呢? 那么,小锅应该这么去做: 打开电脑的系统配置配置以下四个参数: (1)本机IP地址 (2)本机子网掩码 (3)网关IP地址 (4)DNS服务器地址 为啥是这是四个参数呢?为啥不是别的呢?为啥必须是四个呢?听俺细细为你道来。 网络通讯五层架构入门 1)对方的IP地址 2)对方的Mac地址 如果另一台电脑不在同一个子网内,需要先访问本机所在子网的网关,如下 具体的如何实现通过以下的一个例子说明。 像上面截图手动配置IP的行为对于普通人来说比较难。所以有一个动态分配IP的选项可以给用户选择。 这个过程是通过发送给DHCP服务器来获取需要的地址和参数的。 对于本机发送的数据包而言,它要知道本机的端口号和目的机的端口号和IP地址,以及MAC地址。 那么发送的包中, 数据在子网传播的方式是广播,所以子网中所有的计算机都会收到这个数据包,但是除了DHCP服务器识别到了发送方IP是0.0.0.0, 接收方IP是255.255.255.255,会处理信息并相应外,其他设备都会丢弃这条信息。 DHCP服务器回复的响应信息 当本机收到回复,也就知道分配的IP地址,子网掩码、路由、DNS了。 说一个网络通信的例子 网络通了之后,小锅打开浏览器上网

图解TCP/IP:IP地址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8:02
IP地址的基础知识 IP地址就像是TCP/IP通信的一块基石。 IP地址的定义 IP地址 (IPv4地址)由32位正整数来表示,在计算机内部以二进制方式被处理。采用一种特殊的标记方式,将32位的IP地址以每8位为一组,分成4组,每组以“.”隔开,再将每组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通常一块网卡只设置了一个IP地址,其实一块网卡也可以配置多个IP地址。此外,一台路由器通常都会配置两个以上的网卡,因此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IP地址。 IP地址由网络和主机两部分标识组成 IP地址由“网络标识(网络地址)”和“主机标识(主机地址)”两部分组成。网络标识在数据链路的每个段配置不同的值,网络标识必须保证互相连接的每个段的地址不相重复,而相同段内相连的主机必须由相同的网络地址。IP地址的“主机标识”则不允许在同一个网段内重现出现。 IP地址具有唯一性。 究竟从第几位开始到第几位算是网络标识,又从第几位开始到第几位算是主机标识呢?有约定俗成的两种类型:以分类进行区别、以子网掩码区分。 # 网络标识同一网段内值相同,主机标识同一网段内值不能相同。 "192.168.128.10/24" 中的 "/24" 表示从第 1 位开始到多少位属于网络标识。 IP地址的分类 IP地址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A类、B类、C类、D类。它根据IP地址中从第1位到第4位的比特列对其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进行区分。 A类地址 A类IP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