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激光雷达:无人驾驶的立体视觉
点击上方“3D视觉工坊”,选择“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激光雷达成本高,用廉价的立体视觉替代它可行吗? 作者:Jeremy Cohen 编译:McGL 转载自:PyVision 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在自主系统中已经疯狂地流行起来,现在到处都在使用。计算机视觉领域在过去的十年中发展迅速,尤其是障碍物检测。 像 YOLO 或 RetinaNet 这样的障碍物检测算法提供了2D的边界框,边界框给出了障碍物在图像中的位置。今天,大多数的目标检测算法都是基于单目 RGB 摄像头,不能返回每个障碍物的距离。 为了返回每个障碍物的距离,工程师们将摄像头与激光雷达(LiDAR)传感器融合,激光雷达可以返回深度信息。利用传感器融合技术将计算机视觉和激光雷达的输出信息进行融合。 这种方法的问题是激光雷达很贵。工程师们使用的一个有用的技巧是对齐两个摄像头,并使用几何学来确定每个障碍物的距离: 我们称之为伪激光雷达(Pseudo-LiDAR)。 单目视觉 vs 立体视觉 伪激光雷达利用几何构建了一个深度图,并将其与目标检测图结合起来得到3D距离。 如何利用立体视觉实现距离估计? 为了得到距离,下面是5步伪代码: 1. 校准两个摄像头(内部和外部校准) 2. 创建极线模式(epipolar scheme) 3. 建立一个视差图(disparity map),然后一个深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