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猪博弈理论

系统思考:智猪博弈(变革)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20-02-27 15:58:07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纳什在1950年时提出过一个曾以“非合作博弈论”为基础的案例,叫“智猪博弈”。 猪圈中有一大一小两只猪。猪圈的一头是食槽,另一头是按钮,相隔很远,按下按钮的猪不可能先到达食槽。按一次钮会有10个单位的食物掉进食槽,每按一次钮需要花费2个单位的成本。如果大猪先到达食槽,它能吃到9个单位的食物,小猪吃到1个单位的食物;如果同时到达,大猪能吃7个单位食物,小猪吃到3个单位食物;如果小猪先到达,大猪能吃6个单位食物,小猪能吃4个单位食物。请问,大猪该不该按钮?小猪该不该按钮? 如果两只猪同时按钮,再一起跑过去吃,大猪可吃到7个单位,小猪吃到3个单位,减去劳动耗费各自2个单位,大猪净得益5个单位,小猪净得益1个单位;若小猪去按,大猪先吃,大猪可吃到9个单位,小猪则只能吃到1个单位,再减去按钮劳动耗费,小猪是净亏损1个单位;若大猪按钮,小猪等着先吃,大猪吃到6个单位,去掉按钮劳动耗费2个单位净得4个单位,小猪也净得4个单位。 于是,利益分配格局决定两头猪的理性选择:小猪踩踏板最多只能吃到一份,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4份。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小猪如果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是对他而言看起来最优的选择。 现在来看大猪。由于小猪有“等待”这个优势策略,大猪只剩下了两个选择:等待,一份也得不到;踩踏板得到4份。所以“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