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学

读《大图景》第一天

空扰寡人 提交于 2020-02-06 21:09:36
感觉自己很久没读书了。尽管对书籍的喜爱似乎依旧,还是那么喜欢看到书、握着书的感觉。趁着疫情隔离,给自己立个flag。 《大图景》这本书的介绍大概在几个月前网上看到:生命的起源意义、宇宙本身、世界本质、人工智能、记忆、时间、量子、宇宙、意识、关怀、哲思、万物起源、时间简史、宇宙简史、生命——一系列极具”蛊惑“性的词语,对于我这个伪文青还是很有诱惑力的。但当时万能的淘宝上竟然找不到买的地方(这是最近重新去网上找到的一个 《大图景》购买地址 ),有些遗憾,但毕竟活了一万多日子了,漠然也就如此。 一本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哲学类科普书,对于自己而言,确实不多见,似乎混久了总感觉这应该是中信啊、清华啊、人大啊才会做的。不过缘分还是有的,在上个月回北京的时候,万圣书园看到了这本书;也得亏在推荐的摊子上,但凡深点就真的不一定有缘分了。 程序员嘛,加班是经常的,而且出差多,惰性就深了。刚买上,兴奋的在扉页记录一下,看了个概述,就知道读完不是那么简单。由此来看,给自己一些安静的长假还是很有必要的。总有些想法,有些潜意识的冲动,该去实践。不赘述了。 简要介绍第一天的读书心得:甚合我意! 读书无用论由来已久,但如何有效地、全面地反驳是个难题。是否记得高中全盛时期,我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中外、生物化学,似乎有一种开天眼的感觉。但十年过去了,又如何?何以为家?哪里是信仰的终点?《大图景》的作者提出了

“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实现大突破,地月激光测距究竟怎么回事?

a 夏天 提交于 2019-12-17 18:48:53
  撰文:鲁暘筱懿(国家遥感中心副研究员)   经过近半年的努力,中山大学“天琴计划”团队已经多次成功实现了地月距离的激光测量,并在国内首次得到月球表面全部五个激光后向反射器阵列(以下简称“激光反射器”)的回波信号。     那么引起广泛关注的地月激光测距与“天琴计划”之间有何联系?地月激光测距的原理和历史如何?   <strong>天琴的“0 颗星”</strong>   自然界中,相互绕转的紧凑双星系统、大质量天体的碰撞合并、超新星爆发等极端事件都能产生较强的引力波。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是由于产生引力波的条件极其苛刻,人工手段很难产生能够被探测到的引力波。直到 1974 年,普林斯顿大学的赫尔斯和泰勒首次在双星系统中发现一颗变星,他们借此观察到这个双星系统的演化与广义相对论预言的通过引力波辐射造成轨道周期变化的结果一致,从而间接证明了引力波的存在。   <strong>“天琴计划”采用三颗卫星(如图所示 SC1,SC2,SC3)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阵列,每颗卫星内部包含一个或两个悬浮检验质量。</strong>卫星上将安装可变推力的微牛级推进器,实时调节卫星姿态,使得检验质量始终保持与周围的保护容器互不接触的状态。卫星外壳保护局下,检验质量将只在引力的作用下运动,且不受来自太阳风或太阳光压等细微的非引力干扰。高精度的激光干涉测距技术将被用来记录由引力波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