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解析

Nginx动态解析域名

你离开我真会死。 提交于 2020-03-03 00:12:01
有一个Pod用了nginx做proxy,proxy_pass使用的是域名,Nginx会在每次启动和重载设置时,使用DNS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缓存下来,并在之后一直使用这个IP!只有通过nginx -s reload这样的重启才会强制刷新IP https://blog.51cto.com/renzhiyuan/1980890 https://www.nginx.com/blog/dns-service-discovery-nginx-plus/ mark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longquan/blog/3185448

DNS递归与迭代

Deadly 提交于 2020-03-02 22:30:46
客户机向本地DNS服务器发送请求,等待肯定或者否定回复的过程为递归过程 迭代是本地服务器向根 DNS服务器 发出请求,而根 DNS服务器 只是给出下一级DNS服务器的地址,然后本地DNS服务器再向下一级DNS发送查询请求直至得到最终答案。 DNS解析过程:host文件-本地DNS-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二级域名服务器-...... 来源: CSDN 作者: wj2555111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j2555111/article/details/104617060

备战CKA每日一题——第14天 | Service和Pod的DNS记录

廉价感情. 提交于 2020-03-02 11:20:06
上次考题 Set configuration context $ kubectl config use-context k8s; Create a deployment as follows; Name: nginx-dns; Exposed via a service: nginx-dns; Ensure that the service & pod are accessible via their respective DNS records; The container(s) within any pod(s) running as a part of this deployment should use the nginx image; Next,use the utiliity nslookup to look up the DNS records of the service & pod and write the output to /opt/service.dns and /opt/pod.dns respectively; Ensure you use the busybox:1.28 image (or earliser) for any testing, an the latest release has an unpstream bug which

CentOS---网络配置详解

一曲冷凌霜 提交于 2020-03-02 05:30:07
一、配置文件详解 在RHEL或者CentOS等Redhat系的Linux系统里,跟网络有关的主要设置文件如下: /etc/host.conf 配置域名服务客户端的控制文件 /etc/hosts 完成主机名映射为IP地址的功能 /etc/resolv.conf 域名服务客户端的配置文件,用于指定域名服务器的位置 /etc/sysconfig/network 包含了主机最基本的网络信息,用于系统启动.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 系统启动时初始化网络的一些信息 /etc/xinetd.conf 定义了由超级进程xinetd启动的网络服务 /etc/networks 完成域名与网络地址的映射 /etc/protocols 设定了主机使用的协议以及各个协议的协议号 /etc/services 设定主机的不同端口的网络服务 1. /etc/host.conf文件的默认信息如下: multi on #允许主机拥有多个IP地址 order hosts,bind #主机名解析顺序,即本地解析,DNS域名解析的顺序 这个文件一般不需要我们修改,默认的解析顺序是本地解析,DNS服务器解析,也就是说在本系统里对于一个主机名首先进行本地解析,如果本地解析没有,然后进行DNS服务器解析。 2. /etc/hosts文件默认的内容大概如下: 127.0.0.1

架构:亿级Web系统负载均衡几种实现方式

扶醉桌前 提交于 2020-03-01 22:37:31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是集群技术(Cluster)的一种应用技术。负载均衡可以将工作任务分摊到多个处理单元,从而提高并发处理能力。目前最常见的负载均衡应用是Web负载均衡。根据实现的原理不同,常见的web负载均衡技术包括:DNS轮询、IP负载均衡和CDN。其中IP负载均衡可以使用硬件设备或软件方式来实现。 什么是web负载均衡 服务器集群(Cluster)使得多个服务器节点能够协同工作,根据目的的不同,服务器集群可以分为: 高性能集群:将单个重负载的请求分散到多个节点进行处理,最后再将处理结果进行汇总。 高可用集群:提高冗余单元,避免单点故障。 负载均衡集群:将大量的并发请求分担到多个处理节点。由于单个处理节点的故障不影响整个服务,负载均衡集群同时也实现了高可用性。 一般提到的负载均衡(Load Balance),是指实现负载均衡集群。负载均衡实现了横向扩展,避免纵向的升级换代。本文中的web负载均衡,特指能够分担web请求(http,https等)的负载均衡技术。 基本原理 任何的负载均衡技术都要想办法建立某种一对多的映射机制: 一个请求的入口映射到多个处理请求的节点,从而实现分而治之(Divide and Conquer)。 这种映射机制使得多个物理存在对外体现为一个虚拟的整体,对服务的请求者屏蔽了内部的结构。 采用不同的机制建立映射关系

从输入URL网址到页面呈现发生了什么

风格不统一 提交于 2020-03-01 19:56:01
从两方面分析:网络通信+页面渲染 如果想要了解TCP/IP推荐两篇: TCP/IP && TCP/IP DNS(域名系统【 Domain Name System ) 网络通信部分 第一步:DNS解析URL对应的IP(输入URL,可能为域名,可能为IP,如果是域名,要进行DNS解析,解析为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 DNS解析: 客户端先检查host文件里是否有这个网址映射关系,有,结束完成解析,进行第二步,没有继续查找 查找本地DNS解析器缓存是否有这个网址映射关系,有,结束完成解析,进行第二步,没有继续查找 查找本地DNS服务器,如果要查询的域名,包含在本地配置区域资源中,结束完成解析,进行第二步,没有由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发起查询(迭代查询) 迭代查询,按根域服务器 ->顶级域,.cn->第二层域,hb.cn ->子域,www.hb.cn的顺序找到IP地址。 第二步:获取到IP之后,建立TCP链接,三次握手。 TCP的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A将标志位SYN置为1,随机产生一个值为seq=J(J的取值范围为=1234567)的数据包到服务器,客户端A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服务端B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端B收到数据包后由标志位SYN=1知道客户端A请求建立连接,服务端B将标志位SYN和ACK都置为1,ack=J+1,随机产生一个值seq=K

检测命令注入时没有回显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20-03-01 11:35:51
命令执行判断 命令执行可能会存在命令执行完没有回显,首先要判断命令是否有执行,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判断:延时、HTTP请求、DNS请求。 1、 延时 无延时无回显 有延时无回显 通过是否延时来判断该条命令是否有执行,有延时则代表命令有执行。(”sleep 3”表示延时3秒) 2、 HTTP请求 目标机通过向公网可通信的机子发起http请求,而这个公网可通信的机子是我们可控的,则当该公网机子收到http请求就代表命令有执行。 例:我们在公网机上可以通过”nc -lv 端口号”来监听该端口,当目标机”curl 公网机ip:端口号”的时候,公网机的该端口可以发现有http请求过来。(注意:ping命令不产生http请求) 公网机进行8000端口监听 目标机向公网机的8000端口发起http请 公网机监听中的8000端口收到http请求 将”curl 公网机ip:端口号”命令拼接到 公网机监听中的8000端口收到http请求 3、 DNS请求 如果请求的目标不是ip地址而是域名,那么域名最终还要转化成ip地址,就肯定要做一次域名解析请求。那么假设我有个可控的二级域名,那么它发出三级域名解析的时候,我这边是能够拿到它的域名解析请求的,这就相当于可以配合DNS请求进行命令执行的判断,这一般就被称为dnslog。(要通过dns请求即可通过ping命令,也能通过curl命令,只要对域名进行访问

使用CDN为您的网站加速(一)

蹲街弑〆低调 提交于 2020-02-29 18:30:18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翻译为内容分发网络,是通过在现有的 Internet 中增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将网站的内容发布到最接近用户的网络 " 边缘 " ,使用户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解决 Internet 网络拥塞状况,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从技术上全面解决由于网络带宽小、用户访问量大、网点分布不均等原因,造成的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慢的问题,说得简单一点就是 需要一组分布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网络的服务器就近对用户提供服务,而这一组服务器充当的就是智能缓存服务器的作用 。 通过用户就近性和服务器负载的判断, CDN 确保内容以一种极为高效的方式为用户的请求提供服务。内容服务基于缓存服务器,因此也称为代理缓存,它位于网络的边缘,距用户仅有一步之遥。同时,代理缓存是内容提供商源服务器的一个透明镜像。这样的架构使得 CDN 服务提供商能够代表他们客户,即内容供应商,向最终用户提供尽可能好的体验。采用 CDN 技术,能处理整个网站页面的 70% ~ 95 %的内容访问量,减轻服务器的压力,提升了网站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CDN是一个经策略性部署的整体系统,能够帮助用户解决分布式存储、负载均衡、网络请求的重定向和内容管理等问题;CDN代表了一种基于质量与秩序的网络服务模式。 先来回顾一下传统的网站访问过程: 1. 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要访问的域名; 2.

centos 6.5 DNS服务器 搭建

谁说我不能喝 提交于 2020-02-28 07:07:43
一、DNS 介绍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因特网上作为域名和 IP地址 相互映射的一个 分布式数据库 ,DNS协议运行在 UDP 协议之上,使用端口号53(Domain), 953(mdc)。这两个端口号。在RFC文档中RFC 2181对DNS有规范说明,RFC 2136对DNS的动态更新进行说明,RFC 2308对DNS查询的反向缓存进行说明。 二、安装 [root@dns ~]# yum install -y bind bind-chroot bind-utils   DNS的主程序 bind,还有一个是bind-utils。为了DNS安全考虑,引入了bind-chroot.   chroot是通过将相关文件封装到一个伪根目录内,已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一旦该程序被攻破,将只能访问到伪根目录内的内容,而并不是真实的根目录。安装了chroot这个服务,DNS服务的配置文件都会被安装到我们的伪根里面,会在里面生成一个与原来服务完全相同的一个目录体系结构。该服务的根目录就会把 /var/named/chroot 当成是自己的根目录,这样就可以对我们的真实根目录进行保护,所以建议大家在安装网络服务时最好都附带安装上chroot这个程序。 三、配置   BIND 的一些服务文档位置和模板:     /usr/share/doc/bind-9.8.2

域名解析

夙愿已清 提交于 2020-02-27 14:17:49
域名解析本质是 www.baidu.com 这样的可视化字符指向哪里 可以是一个39.156.69.79这样的IPv4地址 也可以是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这样的IPv6地址 亦可以是另外一个域名 解析工作由 DNS (Domain Name System)服务器完成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JavaCloud/p/12371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