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组

5.元组,文件-python3基础知识

佐手、 提交于 2020-01-10 20:45:04
5.元组,文件-python3基础知识 元组tuple 创建 方法 文件 元组tuple 元组是任意对象的有序集合,通过偏移量存取,是不可变对象。 创建 t = ( 1 , ) 一个元素一定要加逗号,否则认为()是运算符号 t = ( 1 , 2 , 3 , 4 ) t = 1 , 2 , 3 , 4 t = tuple ( iterator ) 方法 基本与列表相似 t [ i ] 索引 t [ i ] [ j ] 嵌套索引 t [ i : j ] 切片 t1 + t2拼接 t1 * 3 重复 t . index ( ) 索引 t . count ( ) 计数 文件 Python 通过 open() 方法打开文件,返回的是一个 文件对象 ,所有对文件的操作其实是对文件对象来实现的。 open(file, [mode='r', buffering=-1, encoding=None, errors=None, newline=None, closefd=True]) 下面介绍一下参数的意义: file :必选参数,文件名(不加目录默认是脚本运行的目录),必须是字符串;如果是目录名会报错。 mode :默认是 'r' (只读模式); 'r+' 读写模式,从开头写, 'w' 写模式,会清空原有内容;如果文件不存在会新建文件,不可读; 'w+' 可读写模式 'a' 续写,不会删除原内容

python 初学5:python 元组详解

自作多情 提交于 2020-01-10 19:42:21
Python 中的数据结构是通过某种方式组织在一起的数据元素的集合,这些数据元素可以是数字、字符、甚至可以是其他数据结构 在 Python 中,最基本的数据结构是序列(列表和元组),序列中的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序号(元素的具体位置),这个序号叫索引,索引下标从0开始,以此类推… Python 的元组与列表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元组的元素不能修改。 元组使用小括号(),列表使用方括号[]。 1. 元组基本操作 1.1 创建元组 元组创建很简单,只需要在括号中添加元素(不需要括号也可以),并使用逗号隔开即可。 >> > tup1 = ( 'baidu' , 'google' , 12 , 34 ) ; >> > tup2 = ( 1 , 2 , 3 , 4 , 5 ) ; >> > tup3 = "a" , "b" , "c" , "d" ; # 创建空元组 >> > tup4 = ( ) # 查看tup4和tup3的类型 >> > type ( tup4 ) < class 'tuple' > >> > type ( tup3 ) < class 'tuple' > 注意: 元组中只包含一个元素时,需要在元素后面添加逗号,否则括号会被当作运算符使用,如下: >> > TupNum = ( 34 ) >> > type ( TupNum ) # 不加逗号是整型 < class 'int' >

python学习笔记3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20-01-10 01:52:51
字典表支持原位改变,可以嵌套子字典表 .keys()和.values()结果看似为列表却不是列表 字典表排序可放入列表排序,也可使用全局函数排序 元组tuple为任意对象的有序集合,通过下标访问元素,属不可变类型,长度固定 交换两个元组的值可直接进行交换,无需使用临时变量 元组不支持原位改变,但支持推导 文件里的.read,.readline,.readlines分别实现读取文件所有内容,读取文件里的一行内容,读取所有行到列表里面。 来源: CSDN 作者: weixin_46087050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087050/article/details/103914265

日期和时间-time时间模块

跟風遠走 提交于 2020-01-09 00:19:09
时间的检测 1 #时间的检测 2 #导入时间模块 3 import time 4 #返回当前时区与格林尼治所在时区的相差秒数(推荐) 5 print(time.timezone) 6 #输出结果:-28800 7 8 #返回当前时区与格林尼治所在时区的相差秒数,在夏令时情况下 9 print(time.altzone) 10 #输出结果:-32400 11 12 #检测是否是夏令时的状态,0夏令时,非0就不是 13 print(time.daylight) 14 #输出结果:0 asctime() 功能:返回一个正常可读的时间字符串(不太符合中国人时间观点) 格式:time.asctime(时间元组) 返回值:时间字符串 1 #时间模块的函数 2 #导入时间模块 3 import time 4 #返回一个正常可读的时间字符串 5 result = time.asctime() #获取当前时间字符串 6 print(result) 7 #输出结果:Mon May 20 15:50:48 2019 8 9 #返回一个正常可读的时间字符串 10 var = (2019,5,20,0,0,0,0,0,0) 11 result = time.asctime(var) #获取指定时间字符串 12 print(result) 13 #输出结果:Mon May 20 00:00:00 2019

关于dateset转为list

拜拜、爱过 提交于 2020-01-08 12:39:31
我一直琢磨如何查看test_data的数据,因为它现在已经是 tf.data.Dataset类型了(https://tensorflow.google.cn/api_docs/python/tf/data/Dataset?version=stable#shuffle) 原来用list强制转换就可以了呀,在这里选取test_data[0]就是那个test_data表格12条数据; list(test_data) 就是一个长度为22的元组(每个元组就是一个批次)。264/12=22. 针对一个批次 list(test_data)[0] 是一个含有两个元素的元组,第一个是list(test_data)[0][0] 就是输入的值;第二个元组是list(test_data)[0][1]就是判断的变量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qqhfeng/p/12165872.html

python实现TCP和UDP服务器

泄露秘密 提交于 2020-01-08 09:35:42
python深入浅出进阶教程视频参考 sendto import socket updSocket = socket . socket ( socket . AF_INET , socket . SOCK_DGRAM ) updSocket . sendto ( "helloworld!" . encode ( 'utf-8' ) , ( "172.20.52.75" , 3333 ) ) updSocket . close ( ) bind import socket udpSocket = socket . socket ( socket . AF_INET , socket . SOCK_DGRAM ) udpSocket . bind ( ( "172.20.52.75" , 6666 ) ) # IP省略表示是自己的IP 绑定发送方的端口 内部是一个元组 udpSocket . sendto ( "hello world!" . encode ( "UTF-8" ) , ( "172.20.52.75" , 4444 ) ) #对方IP和Port data = udpSocket . recvfrom ( 1024 ) #阻塞 print ( data [ 0 ] . decode ( "gbk" ) ) #内容 print ( data [ 1 ] ) #IP和port

Python中time模块详解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20-01-08 04:07:21
转载自: http://qinxuye.me/article/details-about-time-module-in-python/ 在平常的代码中,我们常常需要与时间打交道。在Python中,与时间处理有关的模块就包括:time,datetime以及calendar。这篇文章,主要讲解time模块。 在开始之前,首先要说明这几点: 在Python中,通常有这几种方式来表示时间:1)时间戳 2)格式化的时间字符串 3)元组(struct_time)共九个元素。由于Python的time模块实现主要调用C库,所以各个平台可能有所不同。 UTC(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世界协调时)亦即格林威治天文时间,世界标准时间。在中国为UTC+8。DST(Daylight Saving Time)即夏令时。 时间戳(timestamp)的方式:通常来说,时间戳表示的是从 1970年1月1日00:00:00 开始按秒计算的偏移量。我们运行“type(time.time())”,返回的是float类型。返回时间戳方式的函数主要有time(),clock()等。 元组(struct_time)方式:struct_time元组共有9个元素,返回struct_time的函数主要有gmtime(),localtime(),strptime()。下面列出这种方式元组中的几个元素:

第六天 控制流程 之循环

不羁岁月 提交于 2020-01-07 14:22:43
一、debug调试工具的使用   F7、F8的使用   前提条件:需要打断点   打断点:在行号后面点击一下会出现一个红点,  打了断点后,使用debug模式运行(代码运行到运行到断点会停下来) F7 会进入调用的函数内部执行 F8 会在当前代码下执行 import random a = ('石头', '剪刀', '布') user_number = int(input("请输入出拳的数字石头(1)/剪刀(2)/布(3):")) Punch_number = random.randint(1, 3) if user_number - Punch_number == -1 or user_number - Punch_number == 2: print('用户赢了', f'用户出{a[user_number - 1]},电脑出{a[Punch_number - 1]}') elif user_number - Punch_number == 1 or user_number - Punch_number == -2: print('用户赢了', f'用户出{a[user_number - 1]},电脑出{a[Punch_number - 1]}') elif user_number - Punch_number == 0: print('平局', f'用户出{a[user

Java中元组的使用

我的梦境 提交于 2020-01-07 08:38:30
工作中看到了很多应用元组的场景,记录几个常用的元组工具类 二元组↓ public class Tuple2 < K , V > { private K left ; private V right ; public Tuple2 ( K left , V right ) { super ( ) ; this . left = left ; this . right = right ; } public K getLeft ( ) { return left ; } public V getRight ( ) { return right ; } } 三元组↓ public class Tuple3 < L , M , R > { private L left ; private M middle ; private R right ; public Tuple3 ( L left , M middle , R right ) { super ( ) ; this . left = left ; this . middle = middle ; this . right = right ; } public L getLeft ( ) { return left ; } public M getMiddle ( ) { return middle ; } public R

python学习2--列表和元组

让人想犯罪 __ 提交于 2020-01-07 06:50:13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二列表和元组 2.1 序列 python中最基本的数据结构是序列。 python有6种内建序列:列表、元组、字符串、unicode字符串、buffer对象和xrange对象。 列表和元组的主要区别:列表可以修改,元组不可以修改; 通用的序列操作:索引、分片、加、乘、检查某个元素是否属于序列的成员、计算序列长度、计算最大 元素和计算最小元素。 2.1.1 索引 序列中的元素是从索引0开始; 可是使用负数作为索引,-1表示最后一个元素; 如果一个函数返回一个序列,可以直接对返回结果进行索引操作: 如:fourth = raw_input("Year: ")[3] =>当输入2011后,fourth的值为1; 2.1.2 分片 使用分片,访问一定范围内的元素。分片通过冒号相隔的两个索引实现。 如:myname = ‘caiyuanwei’ myname[3:7] =》‘yuan’ //输出索引值为3到索引值7前面的元素 [前索引:后索引)-----》从前索引开始到后索引之前结束,不包括后索引的元素。!!!!! 分片的技巧: 获取最后元素:myname[-3:] =》'wei' 获取最前元素: myname[:3] =》 ‘cai’ 显示全部: myname[:] =》 ‘caiyuanwei’